法庭一般會向被抽中人士發出最少21天通知,曾接受傳召而出席的陪審員,一般在兩年內不會再被傳召。 香港法律體制中,除了控辯雙方的律師、法官之外,陪審團制度是最重要的特點之一,而被告人是否有罪都會在法庭內由社會人士來審判。 在高等法院每宗有陪審團參與的審訊中,都會在公開法庭以抽籤方式選出陪審員,並組成陪審團,而控辯雙方的代表律師可以反對某些人士出任陪審員,而法庭上亦可以即時批准豁免某些人士出任陪審員。 高等法院每宗有陪審團參與的審訊,都是在公開法庭以抽籤方式,從被傳召出席的陪審員中選出陪審團。 在刑事案件中,由於控辯雙方的代表律師可以反對某些人士出任陪審員,加上法庭亦可以即時批准豁免某些人士出任陪審員,因此被傳召出席的陪審員人數通常較實際所需的為多。 做陪審員2025 TOPick 根據司法機構官網及《陪審團條例》,並向大律師陸偉雄及湯家驊查詢,瞭解當中的法律責任:
- 為了令裁決公平公正,陪審員需到陪審員餐廳及陪審員休息室用膳,亦有專用電梯,應避免在電梯內談論案件內容。
- 如已到場但在傳喚時沒有出庭,或於出庭後未經法官准許而退席,更可被視為在法庭內犯刑事藐視法庭罪,根據《藐視法庭法例》,最高可被判罰款HK$3,000。
- 根據陪審團條例第33條,僱主倘阻止僱員出任陪審員,可被判監3個月及罰款2.5萬元,而當中唯一獲豁免的僱主就是香港政府,因為香港政府不能起訴自己。
- 雖然法官一度建議,增加他的陪審員補償金多一倍,但該陪審員拒絕。
- 陪審員不須為法律專才,審訊期間會由主審法官作指引。
不過,辯方最終提出反對,該男子毋須擔任該案的陪審員。 做陪審員2025 英籍銀行高層涉嫌前年先後割喉殺死兩名印尼女子案,昨日(週一)在高等法院開審。 期間主審法官提醒陪審團,其中一名女死者生前遭遇折磨,相片顯示非常暴力和殘忍,若有準陪審團擔心相片引起不安,未能令被告接受公平審訊,可以即時提出;有兩名女士以此理由獲豁免。 最嚴重的刑事案件(例如:謀殺、誤殺、強姦、持械行劫、某些涉及毒品和商業詐騙的案件),均由1位原訟法庭法官及7名陪審員聆訊。
做陪審員: 陪審員的資格
答:控辯雙方均有權在揀選陪審團時提出3次反對,毋須解釋反對原因。 陪審團員每天有725元津貼,不足一天亦作一天計算。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稱為「香港史上最大貪污案」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案中,由於陪審團共審113日,以超過45小時作出裁決,期間承受極大工作量,壓力不少,故法官麥機智決定發放雙倍津貼,每名陪審員總共可獲92,660元。
- 為了令裁決公平公正,陪審員需到陪審員餐廳及專用休息室用膳,亦有專用電梯,同時陪審員應避免在電梯內談論案件內容。
- 無論如何,我們會在接獲來信後10天內先作出簡覆,並在30天內給予詳盡回覆。
- 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25,000元及入獄3個月。
- 為減少遇到案中被告,其親人、證人或其他與案件有關人士的機會,而避免在公共地方飲食。
- 不過,根據條例第29條,辯方可毋須提出原因而反對最多5名人士出任陪審員。
- 湯指,若然員工要在星期六回去上班,或對他構成壓力,故僱主應體諒員工,助員工完成公民責任。
法官於庭上讀出署方信件的部分內容指,署方不反對僱員出任陪審員,法官強調署方根本無權反對,出任陪審員是首要公民責任。 陳漢儀回應指根據規例1111條,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有權運用酌情權向公務員作例外批准。 做陪審員2025 惟法官則指局長根本無權運用酌情權,因規例不可凌駕陪審團條例。 根據陪審團條例第33條,僱主倘阻止僱員出任陪審員,可被判監3個月及罰款2.5萬元,而當中唯一獲豁免的僱主就是香港政府,因為香港政府不能起訴自己。
做陪審員: 陪審員有多少人?
陪審團主要參與刑事案件及某些民事案件的聆訊,並就案件作出裁決。 刑事案中,陪審團會裁定被告人有罪與否,而在死因研訊中,陪審團會裁定死因及確定與事件有關的情況。 在刑事案件審訊中,陪審員須根據案件中事實,決定被告人是否有罪。 一般案件而言,陪審團可以「一致」或「多數裁決」,宣告罪名成立或不成立,以9人陪審團為例,裁決須達8比1或7比2,而陪審團必須按照法官指引裁決。 高等法院司法常務官每星期以隨機抽選方式,從陪審員名單內抽出若干數目陪審員。
由於裁決影響深遠,過往有部份大型案件曾出現陪審團以極長時間作退庭商議。 當中1992年的聯交所「七君子」案以5日4夜的時間成為香港史上最長紀錄。 此外,按照《陪審團條例》,任何僱主不得因僱員擔任陪審員而歧視他們,包括迫員工「放無薪假」出任陪審員,或「扣人工」等。 雖然法官一度建議,增加他的陪審員補償金多一倍,但該陪審員拒絕。 最終法官「不情願地」批准申請,強調已同時考慮了他的健康和工作。
做陪審員: 陪審員每日可獲多少薪金津貼?
法官完成總結後,陪審團會在法庭傳達員的帶領下,退席商議,考慮裁決。 陪審團退席後必須與外界隔離,直至達成裁決或由法庭下令解除責任。 如陪審團未能在一天內達成裁決,便會獲安排在高等法院的相關設施內留宿。 期間任何人士都不得接觸陪審團,陪審團亦不得與外界講話,只可以各成員之間互相交談。 本人陳大文 CHAN TAI MAN (香港身份證號碼R123456(7) ),早前收到高等法院於 2038 年 1 月 19 日發出之信函,通知本人已獲加入成為陪審員名單內。
此次改革通過加大陪審員人數和陪審制案件數量,降低法官判案的隨意性,免除以往的弊端,同時又用非組織推薦的海選抽選,讓當地中共組織領導和法院組織、法官羣的權力都受到制約削弱,以打擊基層的一些司法弊端。 有學者認為,人民陪審員制度使人民羣眾得以參與司法,通過自己對民風民俗及生活常識的瞭解,與職業法官一同審判[1]。 民事案如誹謗或惡意檢控等訴訟,雙方均可選擇把有爭議的事實交由陪審團裁決。 做陪審員 答:《陪審團條例》第33條規定,任何僱主因僱員出任陪審員而終止僱用或威脅終止僱用其僱員,或在任何方面歧視其僱員,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2.5萬元及入獄3個月。
做陪審員: 做陪審員有什麼須知?《香港01》 跟你一一解答:
1. 做陪審員2025 大律師陸偉雄及湯家驊同指,法例沒有寫明是否違法,但指法庭基本原則是希望陪審員在身心健康、休息充足的情況下參與審訊。 湯指,若然員工要在星期六回去上班,或對他構成壓力,故僱主應體諒員工,助員工完成公民責任。
做陪審員: 陪審員是誰?其職責是甚麼?
為減少遇到案中被告,其親人、證人或其他與案件有關人士的機會,而避免在公共地方飲食。 做陪審員2025 法庭叫陪審團勿使用公共電梯,有專用電梯連接法庭及陪審員餐廳,以避免與被告人或其親友碰面。 做陪審員 為了令裁決公平公正,陪審員需到陪審員餐廳及專用休息室用膳,亦有專用電梯,同時陪審員應避免在電梯內談論案件內容。 在刑事案件審訊中,陪審員須根據案件中的事實,決定案中的被告人是否有罪。
做陪審員: 陪審團審訊或死因研訊需時多久?
一般有陪審團設立的是高等法院,人數視乎案情來決定,最嚴重的刑事案件如謀殺、強姦、持械行劫等,會有1位原訟法庭法官及7名陪審員聆訊,但法官亦視情況把陪審團增至9人。 另外,某些民事案件,例如涉及誹謗或惡意檢控等訴訟,案中任何一方均可選擇把有爭議的事實交由陪審團認定。 而在死因裁判法庭進行的某些死因研訊也需要選任陪審團出席,但只需要5名成員。 高等法院司法常務官會在陪審員名單中隨機抽選陪審員。
做陪審員: 提出合理的理由
任何21至65歲的香港居民,只要是精神健全、無任何使他不能出任陪審員的身體障礙,並具有良好品格,以及有足夠的語文能力去理解法律程序,便有責任出任陪審員。 陪審團員每天有830元津貼,而不足1天亦以1天計算。 做陪審員 此外,按照《陪審團條例》,任何僱主不得因僱員擔任陪審員而歧視他們,包括迫員工「放無薪假」、假日上班、「扣人工」等。 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25,000元及入獄3個月。 人民陪審員人員相對固定,主要由基層推薦、法院審核、人大任命,每屆任期五年[3]。
做陪審員: 陪審員選任
無論如何,我們會在接獲來信後10天內先作出簡覆,並在30天內給予詳盡回覆。 如我們未能在30天內作出詳盡答覆,則會發出進一步的臨時回覆解釋原因。 審訊時,主審法官會決定陪審團可聆聽甚麼證供,然而在陪審團考慮裁決時,則由陪審團自行決定給予有關證供多少比重。 《陪審團條例》第33條規定,任何僱主因僱員出任陪審員而終止僱用或威脅終止僱用其僱員,或在任何方面歧視其僱員,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第4級罰款(現時為$25,000)及入獄3個月。
做陪審員: 【元朗7.21】被告稱不知警署內拍照用作庭上辨認身分 反對照片呈堂
法例並沒有規定陪審員學歷,但基於不同案件,對於陪審員的語文能力有不同要求,法律改革委員會便曾指出,現時行政措施把未達中七或以上學歷的人士排除在名單以外,但亦有例外情況。 陪審員會由香港居民出任,他們宣誓後便可參與刑事案件及某些民事案件的聆訊,以及就案件而作出裁決。 陪審團退庭商議時,不會有其他人士在場,陪審員會根據在庭上聽取的證供,從而對案件的事實作出裁斷。 陪審員由香港居民出任,他們宣誓後可參與刑事案件及某些民事案件的聆訊,並就案件作出裁決。
做陪審員: 陪審員須與世隔絕?
《人民陪審員法》規定,在3人合議庭中,不區分「事實審」與「法律審」,人民陪審員與法官有同等權利;在7人合議庭中,人民陪審員只參與審理事實認定問題,不審理法律適用問題[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是規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法律,於2018年4月27日頒佈實施[1]。 至2020年12月,人民陪審員總數達33.6萬餘人[2]。
《人民陪審員法》實施至 2020年12月,人民陪審員共參審民事案件623.3萬餘件,刑事案件131.5萬餘件,行政案件53.7萬餘件,由人民陪審員參與組成七人合議庭審結社會影響重大的案件1.5萬餘件[2]。 出任陪審團的人士亦可據條例獲發每天725元的津貼,不足一天亦作一天計算。 在許仕仁案中,由於陪審團壓力不少,共審113日,法官麥機智決定發放雙倍津貼,按當時每天410元津貼而言,每名陪審員總共可獲92,660元。 在許仕仁案中,由於陪審團共審113日,以超過45小時作出裁決,期間承受極大工作量,故法官麥機智決定發放雙倍津貼,每名陪審員總共可獲92,660元。 除了健康理由可獲豁免擔任陪審員,曾有一名被抽中的女子因「赴韓追星」獲豁免。
高等法院司法常務官每兩年編製一份陪審員臨時名單,該名單於十月或以前擬定,然後在翌年二月或以前確認。 做陪審員2025 臨時名單或增補名單一經備妥,司法常務官會在憲報及報章刊登公告,說明該名單已可供查閱。 陪審員應按傳票上指定的時間到達香港九龍深水埗通州街501號西九龍法院大樓A座9樓死因裁判法庭,或傳票上指定作為死因裁判法庭的地點。 做陪審員2025 在2014年,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及新地郭氏兄弟涉貪案中,遴選陪審時,一名女子指審訊期內已安排兩次旅行並購買旅遊套票,申請豁免。
法例並沒有規定陪審員的學歷,但由於陪審員需有一定語文能力,法律改革委員會便曾指出,現時行政措施把未達中七或以上學歷的人士排除在名單中。 不過,由於法例沒有規定,有網民曾表示即使未達中七程度亦被抽中。 根據《陪審團條例》,任何21至65歲的香港居民,只要有良好品格、精神健全而沒有聽覺或視覺的損傷等情況、以及語言能力足以明白法律程序,便有資格成為陪審員。 高等法院司法常務官每星期以隨機抽選的方式,從陪審員名單內抽出若干數目的陪審員。 一般會向你發出最少 天通知,並請你在指定日期前往高等法院或死因裁判法庭。
前特首曾蔭權涉接受利益案續審,有任職衞生署護士的女陪審員被要求週末上班,法官昨(16日)下令衞生署署長陳漢儀下午到庭解釋。 陳承諾將向公務員事務局索取批准毋須上班,法官強調局長沒有此酌情權。 一般而言,刑事案件的7人陪審團需要不少於5人的多數作出一致裁決;9人的陪審團則需要7人。
做陪審員: 陪審員的職責
本網綜合各方資料,整合出以下陪審員相關的重點事情。 近年許仕仁案亦以超過45小時作出裁決,為了令陪審員有足夠的精神作出判決,法官在適當時候曾安排他們在法院留宿翌日再議。 為了令裁決公平公正,陪審員需到陪審員餐廳及陪審員休息室用膳,亦有專用電梯,應避免在電梯內談論案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