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也着迷於在一臺古老的印刷機上印製《佈列斯特聖經》的第一頁。 少有歐洲城市能與聖經翻譯有着這麼大的聯繫,而白俄羅斯與波蘭交界的城市佈列斯特就有這樣的情況。 佈列斯特有着1000年的歷史,在歷史上曾經被不同的歐洲統治者所統治。 一位名叫珍尼的參觀者說:“這是我第一次看這樣的展覽。
中華聖經會北京分會的活動開始於1890年,美國人甘牧師(T. J. N. Gatrell)是第一任經理。 1924年,該會更名爲“美華聖經會北京分會”,1937年才正式使用“中華聖經會北京分會”之名,聖經會北京分會大樓地點在東單北大街和煤渣衚衕東口交接處,於1928年正式建成。 關於美華聖經會的歷史可以參考趙曉陽《美華聖經會百年事工的歷史考察》等文。 除出版《聖經》之外,北京聖經會還舉辦過《聖經》展覽,1937年曾經展覽過各種版本的《聖經》和許多重要人物使用過的《聖經》。
聖經展覽: 參觀華盛頓特區的聖經博物館
此外,他還在陶瓷、玻璃畫、掛毯等上進行持續實驗,釋放着自己的藝術熱情。 夏加爾信奉猶太教哈西德神祕主義一派,這一派強調通過狂熱的祈禱達到與上帝結合,信奉者需要在生活中感知他無形的存在。 這也是解釋了夏加爾的藝術中經常可見空中飛行的馬匹、拉着小提琴的魚、直立行走的羊等擬人化的動物形象。 這些看似與常理不合的存在,藝術家得到了一種精神的滿足,被賦予靈性、與人類平等的牲畜,混合藝術家製造的多重時空,藝術家獲得了“我-你”的對話,即我與無形的上帝的一種交流。
- 該博物館位於華盛頓特區,佔地43萬平方英尺,被稱爲是美國近10年來最壯觀的建築。
- 展品中,有葛培理在伊利諾伊州惠頓學院上學時的兩本課堂筆記本。
- 從“創世紀”到“出埃及”,從“耶穌受洗”到“基督復活”……這些《聖經》故事似乎已經被藝術家們展現了無數遍,變成了藝術史中耳熟能詳的一部分。
- 聖經博物館收藏了目前世界上僅倖存兩本的第一版英皇欽定本聖經新約之一。
- 惟中文之翻譯聖經,尚有未能如吾人希望之極者,簡言之有三,亦即餘對聖經翻譯之希望:(一)譯語尚未能完全近代化。
(二)宗教的守舊拘謹精神,致聖經尚未採用新式標點,排列,形式,以更發揮其文學的趣味。 聖經展覽 ——Moulton之“近代讀本的聖經”則清新可喜——如雜歌,詩篇,箴言,約伯記,皆最美之文學,而未能以新形式體裁達表之。 (三)將聖經作爲文學看,注重“科學的聖經學”,提倡收藏,批評,校刊,訓詁,諸工作,並編著用作參考之辭典類書,以備閱者之方便檢閱。 果能如此,則影響中國文學喚起更多讀者,必更廣大也云云。 “德國新教教會日”活動每兩年舉行一次,是由來自全德國以及全世界數萬名基督徒參加的大型基督教活動。 以“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爲主題的展覽展示了中國早期的聖經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的聖經出版、印刷發行,少數民族教會的聖經事工、中國聖經和教會生活等內容,整個展區色彩鮮豔,引人注目。
聖經展覽: 圖集 中國著名的老教堂:徐家彙天主教堂
由中國教徒自己講述中國的教會故事,和歐洲教徒直接對話,無疑能加強相互間的瞭解。 夏加爾遊離在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等多個現代藝術流派之中,一生跨越多個國家,體驗了不同的文化,但仍舊保持着自我的風格。 他將眼中的世界與真實的情感訴諸筆端,其中最爲動人的莫過於對愛情與故鄉的描繪。 爲了方便參觀,博物館根據不同的歷史時期,將展廳佈置爲三維立體方式化。 同時,對展品進行電子化,即在珍稀展品旁設置了ipad互動,參觀者可以通過觸摸屏幕仔細查看文獻內容。 這次聖經展覽因爲是首次展覽,規模空前,引發社會熱議。
”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馬蒂斯教授說,展覽“令人興奮”,“很高興看到世界各地的教徒越過語言障礙,來到這裏”。 1973年,夏加爾多元的藝術作品在以他名字命名的美術館面向世人開放,它們集合在一起,宛若夏加爾筆下的花束——燦爛、永恆而美好。 而他遺留下來的這些如花束般的藝術,伴隨着他走到生命的終點,觸動着整個世界。 在您穿過博物館大廳的視覺感受之後,您可以走上大理石樓梯或乘坐電梯前往任何展覽樓層。 乘坐電梯的人正在享受一種享受:在您乘坐電梯時,視頻屏幕會旋轉其圖像,並播放音樂以設置您的探索心情。 博物館頂樓會有舞廳,舞廳有100個座位,以及500個晚餐座位,使其成爲特別聚會的理想場地。
聖經展覽: 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覽代表團抵美 首站華盛頓
文藝復興的到來爲宗教藝術帶來了改變,《聖經》故事中的一個個人物依然是藝術家們樂於表現的題材,但卻悄悄地被拉下了神壇。 喬託的《哀悼基督》將基督下十字架後人們圍着他的遺體悲痛哀悼的場面描繪得有血有肉,充滿了“人間的氣息”。 米開朗琪羅的雕塑《聖母哀子》、拉斐爾筆下的《西斯廷聖母》與其說是在表達神性,不如說是在讚美偉大美好的凡人之情。 而米開朗琪羅更是用一幅包含了400多個人物的《最後的審判》,歌頌着人體的優美。 雖然最後這幅作品刺傷了遵從禁慾主義的教會,教會要求畫家伏爾泰拉爲畫面中的裸體添加了衣服,但顯而易見的是,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想早已爲宗教繪畫撕開了一道人性的口子。
哈西德一派的神祕主張,爲夏加爾的藝術留下夢幻和神祕的底色,這也是爲什麼夏加爾被形容爲“一位充滿宗教神祕氣息的藝術家”。 展品中還有已出版的愛德華茲1741年的講道《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 據該博物館介紹,這是愛德華茲最知名的講道,“詳細生動地描述了地獄的折磨,等待着未悔改之人”。 懷特菲爾德是英格蘭聖公會牧師,他18世紀來到美國,鼓勵人們追求透過基督而來的拯救。 展出的懷特菲爾德的講道稿是《新生命的標誌》(The Marks of the New Birth),這是他1739年在賓夕法尼亞州蘭卡斯特聖母瑪利亞教區教堂的講道稿。
聖經展覽: 胡適與北京第一屆《聖經》展覽會
遊客也在頂樓上也飽覽風景如畫的國會山、華盛頓紀念碑、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史密森學會和植物園。 聖經影響展還展出了上個世紀70年代搖滾巨星貓王的聖經,這本聖經金箔封面上還刻着他的名字。 此外還有貓王1966年的專輯,裏面收錄了一首歌《約書亞打耶利哥之戰》(Joshua Fit the Battle of Jericho)。 據拉曾比說,這些收藏大都是完整的,該博物館有90多張這種收藏。
聖經展覽: 分享此文:
五樓設有一個 500 座的表演劇院,採用映射技術來增強舞臺上發生的一切,以及出色的音響效果。 六樓包含 Manna,其菜單靈感來自著名的 Equinox 餐廳的聯合創始人 Todd Gray 聖經展覽 主廚的以色列美食。 瑪娜毗鄰風景優美的聖經花園,可以陪伴坐着和站着的派對。
聖經展覽: 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在德國科隆閉幕
胡適本人喜歡收藏《聖經》,對於別人一些遺物,特別是《聖經》,喜歡購買收藏,自稱“《聖經》的收集者,收藏多在北大”。 1953年6月16日胡適給朱文長的信中稱自己“Collection of Bibles在中國算是第二大收藏。 北京聖經會百年(?)紀念時,我的英文演說現今有一長段收在A Book in Thousand Tongues 裏。 本次展覽屬臨時性展出,持續到2019年1月27日。 展會中很多展品都是由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的葛培理圖書館(Billy Graham Library inCharlotte, North Carolina)或私人收藏家慷慨地借出。 他的石版畫代表作品《達芙尼斯和赫洛亞》利用石版套色的特性、點狀的痕跡和細膩的色彩刻畫出故事的唯美以及浪漫的情感。
聖經展覽: 聖經博物館:展覽葛培理60年傳教生涯藏品的十大看點
在西方,古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故事可謂撐起了美術史中繪畫題材的“半邊天”。 聖經展覽 從“創世紀”到“出埃及”,從“耶穌受洗”到“基督復活”……這些《聖經》故事似乎已經被藝術家們展現了無數遍,變成了藝術史中耳熟能詳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過程中均設有不同題目的講座,分享三個與《聖經》相關的課題。 其中在主題爲“扭轉視野的譯經”講座上,漢語聖經協會譯經總監郭罕利博士指出,《聖經》作爲語文寫成的作品,有很多層次的意思,包括文學、歷史和神學。 這次活動的名稱叫“扭轉天下的書——聖經展覽及展銷會”。 據國度復興報消息,展覽會從介紹《聖經》起源及背景拉開序幕。
聖經展覽: 歷史 白俄羅斯麻煩時期的一場聖經展覽
“格林收藏”首席執行官卡里 • 聖經展覽 薩默斯透露,《聖經》手稿珍品展將會以耶路撒冷爲出發點,然後在全球展開巡展,每一個展期都會持續數月。 到展覽結束後,展品將永久收藏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博物館。 從“鐵笙”記錄演講大意可見胡適本次演講的主要輪廓。 其時有英文刊物Chinese Recorder高度評價胡適此次演講:胡適博士不認爲自己是基督教徒,但他把英文《聖經》作爲自己寫作的源頭,並對中文譯本的流暢表示高度讚揚。 胡適認爲,那些《聖經》譯者向普通中國人提供了可以讀得懂的《聖經》,爲白話運動奠定了基礎。 聖經博物館收藏了目前世界上僅倖存兩本的第一版英皇欽定本聖經新約之一。
聖經展覽: 基督教書展
同時,她指出,“當《聖經》剛剛來到中國,譯本最重要目的是讓人接觸福音,用最短時間讓人得到最多信息,或會犧牲了一些文學角度考慮。 ”她認爲,經過百多年時間,很多人都明白《聖經》基本意思,或許應在譯經方面再多走一步。 曲青山院長在參觀展覽時指出,《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 在歷經一個半多世紀波瀾壯闊的世界變革中,《資本論》始終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閃耀着真理的光芒。 這次“工人階級的‘聖經’——《資本論》版本展”的舉辦就是對這部偉大著作最虔誠的致敬。 這次《聖經》手稿展覽將在該博物館連續展出,直到2014年2月,之後將移至古巴、韓國、梵蒂岡等地展出。
聖經展覽: 圖集 中國著名的老教堂:徐家彙天主教堂
而施密特則指出,儘管在此之前,葛培理就已經着手在他的福音復興運動中廢除種族隔離,但葛培理並沒有很堅持地做下去,有時他還會“屈從於組織方的壓力”。 展品中,有葛培理在伊利諾伊州惠頓學院上學時的兩本課堂筆記本。 葛培理曾經在惠頓學院進修,併成功取得人類學相關學位。 據悉,在1940年至1943年間,葛培理曾經使用過這兩本筆記本。 根據博物館的介紹,葛培理的父母擁有一個奶牛場,在當地的聯合改革宗長老會教會中很活躍。
聖經展覽: 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在德國科隆閉幕
我們綜合《世界日報》《華北日報》《東南日報》等報章雜誌,基本可以還原此次盛況空前的展覽。 此次展覽的預展時間是1937年3月16日下午四時,正式展覽的時間爲3月17日上午九時,地點在米市大街聖經會。 舉辦此次展覽的目的是,《聖經》是“宗教鉅著”也是“文學寶庫”,是“近代文明之根基近三百年來,在華所生之影響,亦殊偉大”。 特邀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鬍適,輔仁大學校長陳垣等學者及教會有聲望者一百五十多人蔘加。 當時有一羣來自佈列斯特大學哲學系的學生及他們的教授走過展覽,學生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圖書館的當地領導人和當地福音派人士一同培訓了5名圖書館工作人員和40名來自該市不同教會的志願者,而且他們的到來受到熱烈歡迎。
聖經展覽: 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覽代表團抵美 首站華盛頓
依託我院豐富的館藏資源,這次展覽也成爲迄今爲止國內舉辦的規模最大的《資本論》專題版本展。 《舊約》共39卷,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 《新約》共27卷,包括記載耶穌生平、言行的《福音書》,敘述早期教會情況的《使徒行傳》,以及《書信》和《啓示錄》。 回顧大多數西方國家的歷史,常常能夠看到藝術因宗教而獲得了飛快的發展。 聖經展覽 宗教爲藝術注入了神性的靈魂,藝術則以虔誠的態度盡善盡美地展現着宗教的精神。 因爲藝術,那些抽象的《聖經》故事變得越發形象,那些神壇上模糊的身影也變得越發真實。
有些遠路的民衆紛紛致信,要求延期,故聖經展覽會將展期延到3月底。 ”(冰:《北平的聖經展覽會》,1937年3月25日《福爾摩斯》)1938年,這批《聖經》又到上海展出一個月。 “聖經影響展”(Impact of the Bible)旨在展示神的話語和基督教原則不僅大大影響美國的建立,並且在該國曆史中始終發揮着作用。
聖經展覽: 分享此文:
“工人階級的‘聖經’——《資本論》版本展”目前已正式開展。 信息資料館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組織院內外有關機關團體預約參觀。 2022年9月16日下午,院長曲青山出席“工人階級的‘聖經’——《資本論》版本展”開展儀式並參觀展覽。 副院長王全春、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主任王均偉出席有關活動。 10月23日,《聖經》珍稀手稿展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博物館舉行,200餘件極爲珍貴和頗具歷史意義的《聖經》手稿將與衆見面。
該展品由葛培理圖書館借出,並已經在博物館二樓名爲“聖經的影響”的展覽中展出。 現在,這份藏品已經移至五樓,並作爲葛培理展覽的亮點之一。 72歲的考林2005年訪問過位於南京的愛德基金會並參觀了印刷聖經的愛德印刷有限公司。 聖經展覽 聖經展覽 他在中國教會展臺前與愛德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熱情攀談,對近年來中國印製聖經的數量表示驚訝。 從1914年創作《特技演員》開始,夏加爾的藝術一直關注着“馬戲”題材。 在他筆下,馬戲與苦難的宗教相關聯,他說:“我總是把小丑、雜技演員和演員視爲悲劇性的人物,對我來說,他們像是某些宗教裏的人物。
聖經歷史展除了展出最早期的聖經翻譯外,還有貨真價實的古器物,以及在非常古老的紙莎草上翻譯成其他語言的新約抄本。 在爲期五天的佈道會最後一天,有超過一百萬人前來聽他的講道。 此次佈道會盡管持續不到一週的時間,但葛培理已經向超過三百萬人講道。 2005年,這場佈道會於紐約市的法拉盛草坪公園舉行。 展櫃中所展示的是1952年葛培理前往韓國向美國士兵講道時所穿的軍靴。 葛培理從韓國回到美國之後,發表了他韓國之行的日記,名爲《我在戰爭中看到了你的兒子》。
聖經展覽: 歷史 白俄羅斯麻煩時期的一場聖經展覽
由主前2000年起,詳列四千多年來《聖經》發展的歷史重要時序。 另設展板闡述《聖經》來華歷史,由唐代景教的中文譯本,說到近代各中文譯本的緣由。 7月3-6日,在香港尖沙咀街坊福利會,由基督教文字宣教團及香港基督教零售業協會主辦了一場聖經展覽會,其中展出了與《聖經》相關的珍貴實物,還包括一百年前的中文聖經。 據大會稱,這是華人教會首次舉辦全面、規模特色的聖經展覽。 聖經博物館的目標是教育公衆瞭解聖經的歷史、它的多種敘述形式及其對世界各地社會的影響。 這座佔地 430,000 平方英尺的博物館是設計和建築的奇蹟,是七家設計公司的聯合作品。
在我國歷史上大規模之從事翻譯外國文字,約有二次:二次且皆爲受宗教信仰之啓發。 一爲第一至第十世紀之九百年來翻譯佛家書籍之努力,成書二千種,現仍爲人諷誦者尚有華嚴經,法華經,維摩詰等二十餘種。 其影響於中國文學者則(一)介紹國人創作上之新材料,新形式。 第二次則爲近世紀來之西洋書籍之大批翻譯,而此中最足稱述者爲“聖經”之翻譯。 聖經展覽 中國方言甚多,初無有文字之形式記載,有方言聖經之翻譯,乃給中國多種方言以文學上之價值,對於研究語言學,語音學,民俗學上,有莫大之裨益。
聖經展覽: 參觀華盛頓特區的聖經博物館
根據施密特的說法,這個講臺就是爲了可以讓處於生命後期的葛培理在講道時可以半坐着而設計的。 這個講臺建造於2000年或2001年,葛培理一直使用它直到2005年退休。 1954年,美國最高法院就廢除全美國公立學校系統中的種族隔離做出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