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骨折合併橫韌帶斷裂、寰樞椎骨折脫位、Ⅱ 骨頸骨折2025 型齒狀突骨折和不穩定型 Hangman 骨折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頸部受外傷後,當出現頸部疼痛、活動受限,尤其是累及脊髓後出現神經症狀時,如癱瘓、肢體感覺異常和功能障礙,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骨折是臨牀常見的脊柱損傷之一,其發生率佔脊柱損傷的 26.14%。 頸椎因有特殊的解剖結構,其發生骨折尤其合併脊髓損傷者,死亡率、致殘率較高。
④多針(或釘)內固定:根據股骨上端骨結構和生物力學原則分別插入2~4根螺絲釘或鋼釘,不但固定牢靠,而且可減少對股骨頭的損傷。 股骨頸骨折癒合較慢,平均需5~6個月,而且骨折不癒合率較高,平均為15%左右。 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和年齡、骨折部位、骨折類型、骨折和移位程度、複位質量以及內固定堅強度有關。
骨頸骨折: 橈骨骨折的分類有哪些
Pauwels認為,夾角越大,即骨折線越垂直,骨折端受到剪式應力,骨折越不穩定,不癒合率隨之增加。 該分型存在2個問題,第一,投照X線片時股骨頸與X線片必須平行,這在臨牀上難以做到。 病人由於疼痛等原因,在攝X線片時骨盆常發生傾斜,而骨折線方向便會改變。 同一股骨頸骨折,由於骨盆傾斜程度的不同,在X線片上可以表現出自Pauwels Ⅰ型至Pauwels Ⅲ型的不同結果。 第二,Pauwels分型與股骨頸骨折不癒合及股骨頭缺血壞死無明顯對應關系。 骨頸骨折2025 Boyd、George、Salvatore等人發現在140例Pauwels Ⅰ型病人中不癒合率為0,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13%。
一般約需4~6個月癒合,骨折癒合後仍應繼續觀察直至術後五年,便於早期發現股骨頭缺血壞死。 ①內治法:根據骨折癒合過程,分為三期辨證治療,再根據年齡、體質、損傷程度、損傷部位進行個性組方配藥。 一般規律是:骨折早期宜破,中期宜和,後期宜補。 這種破、和、補的分期治療,就是在治療骨折的始終必須掌握治傷與扶正的關系。 ①按解剖部位分型:許多作者曾根據骨折的解剖部位將股骨頸骨折分為3型:頭下型、經頸型和基底型。
骨頸骨折: 主要治療
②滑動式內固定:現有各種不同式樣的壓縮釘或針。 壓縮釘或針可在套筒內滑動,當骨折線兩側有吸收時,釘向套筒內滑動縮短以保持骨折端密切接觸,早期承重更利於骨折端的嵌插。 ③加壓式內固定:此種內固定物帶有壓縮裝置,能使骨折端互相嵌緊以利癒合。
- 5.人工關節置換術:適應於老年人的頭下型股骨頸骨折。
- 一般約需4~6個月癒合,骨折癒合後仍應繼續觀察直至術後五年,便於早期發現股骨頭缺血壞死。
- X線檢查作為骨折的分類和治療上的參考也不可缺少。
- ③加壓式內固定:此種內固定物帶有壓縮裝置,能使骨折端互相嵌緊以利癒合。
- 股骨頸與股骨幹構成的角度叫頸幹角或稱內傾角,約為125°~130°。
- Pauwels認為,夾角越大,即骨折線越垂直,骨折端受到剪式應力,骨折越不穩定,不癒合率隨之增加。
- 本病傷後還常合併肱骨內上髁、尺骨鷹嘴骨折及橈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損傷。
- 由於骨折發生時外力作用的不同,股骨頭可發生不同程度的內收、外旋。
②滑動式內固定(圖3-56):現有各種不同式樣的壓縮釘或針。 ③加壓式內固定(圖3-56):此種內固定物帶有壓縮裝置,能使骨折端互相嵌緊以利癒合。 常用的有Charnley帶有彈簧的壓縮螺絲釘和Siffert使用的螺絲栓(Corkscrew Bolt)等。 ④多針(或釘)內固定(圖3-56):根據股骨上端骨結構和生物力學原則分別插入2~4根螺絲釘或鋼釘,不但固定牢靠,而且可減少對股骨頭的損傷。
骨頸骨折: 手術併發症
已發現有不癒合現象的病人,經過適當保護和處理,如限制患肢負重,減少患肢活動等,骨折仍有癒合可能。 2、有移位者:先施以手法複位,在局麻下由術者一手拇指置於橈骨小頭處,另手持住患者腕部在略施牽引情況下快速向內、外兩個方向旋轉運動數次,一般多可複位。 複位不佳者,可行橈骨頭開放複位,必要時同時行螺絲釘內固定術(圖2)。
骨頸骨折: 頸椎棘突骨折多久能好
內固定同時植骨:對於癒合較困難或陳舊性骨折,為了促進其癒合,於內固定同時植骨,植骨方法有兩種:①遊離植骨:如取腓骨或脛骨條由大轉子下插入股骨頭,或用松質骨填充骨缺損等。 (二)按骨折部位分為:①頭下型,全部骨折面均位於頭頸交界處,骨折近端不帶頸部,此型較少見。 ②頭頸型,骨折面的外上部分通過頭下,而內下方帶有部分頸內側皮質,呈鳥嘴狀,此型最多見。 ③經頸型,骨折面完全通過頸部,此型甚為少見,有人認為在老年病人中幾乎不存在這種類型。 頭下型、頭頸型、經頸型均系囊內骨折;基氏型系囊外骨折,因其血運好,癒合佳,與囊內骨折性質不同,故應列入股骨粗隆部骨折。 一般預後均良好,個別病例如後期有損傷性肱橈關節炎症狀時,可行橈骨小頭切除術。
骨頸骨折: 股骨骨折手術費用
本病傷後還常合併肱骨內上髁、尺骨鷹嘴骨折及橈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損傷。 3.內固定同時植骨:對於癒合較困難或陳舊性骨折,為瞭促進其癒合,於內固定同時植骨,植骨方法有兩種:①遊離植骨:如取腓骨或脛骨條由大轉子下插入股骨頭,或用松質骨填充骨缺損等。 ②帶蒂植骨:較常用的是縫匠肌蒂骨瓣植骨術。 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進展,已開展帶血管蒂植骨術。 股骨頸骨折癒合較慢,平均需5~6個月,而且骨折不癒合率較高,平均為15%左右。
骨頸骨折: 橈骨幹骨折: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小於30°,骨折面互相嵌壓,位置穩定,易癒合;大於50°者,承受剪式應力較大,位置不穩,預後不佳。 但此角度的測量應將骨折遠端置於內旋位,消除前傾角之後,才能準確測量,故在複位前應用價值不大。 頸椎損傷術後,如果是自行融合,則需數周至數月骨質癒合牢固,因此頸部常需制動一段時間,要戴頸託並限制提取重物等。 閣下一切健康問題,尤其關乎任何需要診斷或治療的病徵,應向醫生查詢。
骨頸骨折: 老年人髖關節骨折
因老年人骨質疏鬆,股骨頸脆弱,輕微跌倒即可發生骨折。 該部位血運較差,若骨折處理不及時、不適當,都會導致骨折不癒合或並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創傷性關節炎,嚴重地影響老年人的生活。 骨頸骨折2025 內固定:目前有條件的醫院在電視X光機的配合下,採用閉合複位內固定,如無X光機設備,亦可採用開放複位內固定。 在內固定術之前先行手法複位(圖3-55),證實骨折斷端解剖複位後再行內固定術。
骨頸骨折: 橈骨頸骨折
(四)口服藥物後,配合做足背伸運動,每天3000—5000次,並根據病情進行扶牀——拄拐——棄拐行走鍛煉,每天10分鐘—2小時。 ②外治法:外治法是指骨折損傷後的局部用藥,如敷、貼、洗、搽、撤、浸、熨等,根據骨折三期辨證,一般初、中期以藥膏、膏藥敷貼,如活血止痛膏,後期以藥物燻洗、熱熨或塗擦,如展筋丹、展筋酊。 這些運動都可強化骨質密度,保持良好的肌肉力量,增強身體穩定力和提高肌肉靈活性,降低跌倒風險。 成人一星期應做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運動或75分鐘劇烈的帶氧運動,而兒童及青少年一星期應做至少60分鐘運動。 如果患者清醒、呼吸正常、骨折傷口沒有外露,應先盡量避免移動傷者,以減輕痛楚,同時避免斷骨刺傷內臟或因移動引致更大創傷。
骨頸骨折: 診斷
295例Pauwels Ⅱ型的病人中不癒合率為12%,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33%。 在92例PauwelsⅢ型的病人中,不癒合率僅為8%,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30%。 由於Pauwels分型受X線投照影響較大,與骨折不癒合率及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缺乏對應關系,目前較少應用。 股骨頸骨折 (femoral neck fracture) 多見於中、老年人羣,與骨質疏鬆關係密切。
骨頸骨折: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股骨頸骨折多發生於老年人,女性發生率高於男性。 由於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而女性活動相對較男性少,由於生理代謝的原因骨質疏鬆發生較早,故即便受傷不重,也會發生骨折。 Atkin(1984)84%的股骨頸骨折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Barth等人給股骨頸骨折病人做人工關節置換術時,取下股骨內側皮質進行組織學觀察,與對照組相比,發現骨單位明顯減少,哈弗管變寬。 Frangakis研究瞭老年女性股骨頸骨折與骨質疏鬆的關系,認為在65歲女性中,50%的骨骼礦物質含量低於骨折臨界值。 在85歲女性中,100%的骨骼礦物質含量低於骨折臨界值。
骨頸骨折: 肱骨外科頸骨折是怎麼回事
多見於老年人,特別是骨質疏鬆者,可出現區域性腫脹、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礙。 股骨幹骨折多由高能量損傷引起,病情急重。 建議發現受傷後,應儘快前往急診骨科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加重病情,出現嚴重併發症。 (四)Garden分類法:依錯位程度分為:Ⅰ型,無錯位;Ⅱ型,輕度錯位;Ⅲ型,頭外展,遠端上移並輕度外旋;Ⅳ型,遠端明顯上移並外旋。 由於老年人股骨頸骨質疏鬆脆弱,且承受應力較大,所以只需很小的旋轉外力,就能引起骨折。 老年人的股骨頸骨折幾乎全由間接暴力引起,主要為外旋暴力,如平地跌倒、下肢突然扭轉等皆可引起骨折。
應根據股骨頭存活情況選擇再做帶血供骨瓣移植或關節置換術,頭壞死或已有移位者應做人工關節置換術。 大多數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創傷較輕微,年輕人股骨頸骨折則多為嚴重創傷所致。 Kocher認為損傷機制可分為2種:①跌倒時大粗隆受到直接撞擊。
骨頸骨折: 股骨幹骨折: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股骨幹骨折往往損傷暴力較重,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合理康復訓練。 橈骨頸骨折主要是由於暴力引起,當提攜角、肘關節多呈自然外翻狀,在跌倒手部撐地時暴力由遠及近沿橈骨向肘部傳導,當抵達橈骨上端時,橈骨頭與肱骨小頭撞擊,引起橈骨頭、橈骨頸或兩者並存的骨折。 如暴力再大一些,還可出現尺骨鷹嘴或肱骨外髁骨折及脫位等。
骨頸骨折: 股骨骨折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陳舊性股骨頸骨折,骨折不癒合,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如病變侷限在頭或頸部,可行股骨頭置換術,如病變已損壞髖臼,需行全髖置換術。 目前較少常用的人工髖關節類型有鈷合金珍珠麪人工股骨頭,注氮鈦合金微孔麪人工股骨頭,雙動中心鎖環型人工股骨頭等,髖臼損害的用高分子聚乙烯人工臼置換,臨牀應用均取得較好的效果。 目前對本病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對本病的預防重點在防止並發癥的發生上。 骨頸骨折2025 遵循早期無創傷的解剖復位,選擇合理有效的內固定器材及方法,減少局部血供破壞改善血流灌註促使骨折早期癒合,恢復和建立跨越骨折線的血管迅速參與壞死骨的修復,避免股骨頭壞死的發生。 股骨頸骨折常發生於老年人,隨著人的壽命延長,其發病率日漸增高,以50—70歲者為最多。
骨頸骨折: 醫生如何診斷頸椎骨折?
X線檢查作為骨折的分類和治療上的參考也不可缺少。 應提起註意的是有些無移位的骨折在傷後立即拍攝的X線片上可以看不見骨折線,當時可行CT、MRI檢查,或者等2~3周後,因骨折處部分骨質發生吸收現象,骨折線才清楚地顯示出來。 因此,凡在臨牀上懷疑股骨頸骨折的,雖X線片上暫時未見骨折線,仍應按嵌插骨折處理,3周後再拍片復查。 另一種易漏診的情況是多發損傷,此時常發生於青年人,由於股骨幹骨折等一些明顯損傷掩蓋瞭股骨頸骨折,因此對於這種病人一定要註意髖部檢查。
5.人工關節置換術:適應於老年人的頭下型股骨頸骨折。 骨頸骨折2025 陳舊性股骨頸骨折,骨折不癒合,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如病變侷限在頭或頸部,可行股骨頭置換術,如病變已損壞髖臼,需行全髖置換術。 目前較少常用的人工髖關節類型有鈷合金珍珠麪人工股骨頭,註氮鈦合金微孔麪人工股骨頭,雙動中心鎖環型人工股骨頭等,髖臼損害的用高分子聚乙烯人工臼置換,臨牀應用均取得較好的效果。 2.內固定:目前有條件的醫院在電視X光機的配合下,採用閉合復位內固定,如無X光機設備,亦可採用開放復位內固定。 骨頸骨折2025 在內固定術之前先行手法復位,證實骨折斷端解剖復位後再行內固定術。 內固定的形式很多,歸納約有以下幾種類型:①Smith-Petersen三刃釘內固定:自1929年Smith-Petersen首次創用三刃釘以來,使股骨頸骨折的療效顯著提高,至今仍為常用的內固定方法之一。
不少大型的研究發現手術治療後繼發性骨移位的機率遠比保守療法為低。 不同類型的股骨折需要不同的股骨頸骨折手術,一般是內固定或是關節置換。 2.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縮短,短於腱側。 在選擇治療方法以前,首先要瞭解傷者的全身情況,特別是老年人要註意全面檢查,血壓、心、肺、肝、腎等主要臟器功能,結合骨折全面考慮。
除此之外,長者不能只靠藥物, 多做平衡、負重的運動,營建安全的家居環境也同樣重要。 (2)疼痛:髖部除有自發疼痛外,移動患肢時疼痛更為明顯。 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打時,髖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下方常有壓痛。
股骨頭是否會發生缺血性壞死,主要決定於股骨頭血管的破壞程度,和側枝循環的代償能力(經過圓韌帶內骺動脈的代償作用)。 股骨幹滋養血管中斷,但因來自關節囊的血運存在,也不致發生壞死。 頭下及頭頸骨折移位較多者,以上兩條血管都已遭到破壞,因此壞死率較高。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仍然是一個嚴重而尚未解決的問題。
骨頸骨折: 不同年齡層的骨折
隨著中國人均壽命的延長,其發病率也日漸增高。 股骨頸骨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並且給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疾病負擔。 老年患者往往在輕微外力的作用下,就可能導致股骨頸骨折,由於受力作用並不劇烈,而且受傷時可能是穩定骨折,症狀也不明顯,患者本人和家屬容易忽視病情並延誤治療時機。 在股骨頸骨折治療的過程中,也存在尚未解決的臨牀難題,其中有大約 15% 的患者會發生骨折不癒合,有 20%~30% 骨頸骨折 的患者在骨折發生後會陸續出現股骨頭缺血壞死。 2.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骨折已癒合、股骨頭壞死尚未嚴重變形、臨牀癥狀較輕的患者,不必急於手術。 可令其保持正常生活,防止過多負重和運動。
骨頸骨折: 股骨骨折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不穩定及粉碎型者,則需行橈骨小頭切除術,但骨骺損傷者切勿將骨骺塊切除。 1、嵌入型股骨頸骨折無明顯錯位,通常股骨頸可見模糊的緻密骨折線,局部骨小梁中斷,局部骨皮質出現小的成角或凹陷,股骨幹的外旋畸形小明顯。 由於骨折發生時外力作用的不同,股骨頭可發生不同程度的內收、外旋。 如出現嵌入端成角畸形較明顯,或骨折線的斜度較大、骨折端部分有分離,或股骨幹外旋明顯時,提示骨折不穩定。 1.外固定:適用於外展型和中間型骨折,一般多采用患肢牽引或抗足外旋鞋8~12周,防止患肢外旋和內收,約需3~4個月癒合,極少發生不癒合或股骨頭壞死。 但骨折在早期有錯位的可能,故有人主張以採用內固定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