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公務員退休後只有一項名為「公積金」的款項,公積金和強積金一樣,包括僱員和僱主兩方面的供款,政府會按服務年期而增加供款比率。 假設同學有興趣畢業後加入政府,就要打足35年政府工,政府才會提高比率至最高的25%。 根據法例規定,政府會為有關僱員按其每月的有關入息作出5﹪的供款,存入僱員在計劃下的帳戶內,作為僱主的強制性供款。 計算僱主的強制性供款的基礎以每月30,000元的最高入息額為限,但無最低入息限額。 公務員強積金供款 如果你面對一個較大的退休預算差額,你可以重新考慮你的退休生活方式,看看有沒有一些開支可以減省。
根據強積金法例,積金局有權向拖欠供款的僱主徵收罰款,罰款額為HK$5,000或拖欠供款的10%,以較高者為準。 公務員強積金 局方會協助五間先行者進行全方位測試及資料核實,確保帳戶資料完全準確,局方亦會實地視察受託人的工作地方,提供即時協助。 亦會設立客戶服務熱線,真人接聽,視乎需求最多設100條線,30秒內必有人接聽電話,此外有聊天機械人、線上真人對話、外展等配套,務求有需要的成員、僱主、自僱人士盡快獲服務。
公務員強積金: 有關法規
其結果將可能是公司營業額不俗,卻會發生資金周轉不靈的苦況,在對經營資金有較低瞭解的前提下,容易出現未有赤字卻宣告倒閉的情況。 請留意,由原受託人沽出基金至新受託人買入基金期間,一般會出現一段約一至兩個星期的投資空檔。 當該成員合資格享有特別供款時,政府會因應他/她在紀律部隊試用期內的服務,為他/她作出一筆過的特別供款。 是項供款相等於該成員最近期受聘為紀律部隊人員的試用期期間賺取的基本薪金總額的2.5% 。
截至2022年12月底,共有約16萬名港人經BNO簽證計劃移居英國,估計當中六成人有供強積金,由此推算出他們總共被扣起約215億港元強積金。 關注港人的團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的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監羅傑斯亦有到場支持。 他說所有MPF受託人及港府均沒有正當的理由,扣押BNO簽證人士的MPF款項。
公務員強積金: 強制性公積金制度
按照《僱傭條例》(香港法例第57章),當僱員有權依其服務年資獲得僱主須支付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時,僱主可在僱員的強積金供款中,抽取僱主供款部份及其累算權益,以抵銷應向僱員支付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 當強積金計劃逐一轉移到平臺後,打工仔女和僱主便可以陸續開始使用平臺管理強積金,強調效率會比現時大幅提升,並推動強積金收費下降。 在確保大家享受「積金易」平臺帶來的好處同時,亦必須以資訊保安百分百穩妥為首要任務。
香港當局亦因而不接受BNO護照或其相關的簽證,作為提早提取強積金的證據。 英國國會的跨黨派國會香港小組今年2月發表調查報告,批評滙豐限制移英港人取回MPF,不給予他們在英國擁有自己的新生活,是協助侵犯人權,亦是協助中共在經濟上孤立他們。 公務員強積金2025 【大紀元2023年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畢拿英國採訪報導)十多名港人週二(12日)在倫敦滙豐銀行總部外抗議,不滿作為強積金(MPF)受託人之一的滙豐銀行,扣押海外港人的龐大MPF儲蓄,要求滙豐發還款項。 僱員將收到原受託人所發出的「轉移結算書」及新受託人所提供的「轉移確認書」。 至於員工A就簡單,只需計10月的強積金供款,即是供1500元便可。 換言之,連同僱員的供款,公司要繳付的首期供款是5685元才正確。
公務員強積金: 【新制 公務員福利】公務員公積金計劃 (退休福利/入職條款/新長期聘用/強制性公積金/政府自願供款/特點/年資/累進供款率/連續服務滿10年享累算權益/Civil Service Provident Fund Scheme, CSPF) …… !
所以銀行多數不會把舊制已批未發的入息計算在內,但當新制下發放津貼後,便可當作入息一併計算。 但若果僱主曾為該僱員作出自願性供款的話,縱使該等自願性供款的累算權益在僱員離職時仍保留在原有的強積金戶口或轉至另一新戶口,由於《稅務條例》的規定,該僱員將視作為已收取該等供款的累算權益。 故此,若該等供款的累算權益是超出按《稅務條例》所計算的「合乎比例的利益」,超出的部份是須即時繳納薪俸稅。 (一)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與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僱主供款累算權益的對沖,是社會關注的議題,涉及不同持份者的利益,對僱員的退休福利及僱主的經營成本均有影響。 如果公務員想取到盡,就要自行調整供樓年期,直到每月還款可以盡取津貼額為止。 對比之下,如果改用銀行同業拆息按揭即H按,政府就會以拆息H等於零的基礎,計算每月供款,又會以此為津貼的上限,換言之,由此可獲得津貼較少。
- 對比之下,如果改用銀行同業拆息按揭即H按,政府就會以拆息H等於零的基礎,計算每月供款,又會以此為津貼的上限,換言之,由此可獲得津貼較少。
- 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安排不設追溯期,因此在法律生效日期前所產生的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僱主仍可選擇以強積金供款對沖。
- 當強積金計劃逐一轉移到平臺後,打工仔女和僱主便可以陸續開始使用平臺管理強積金,強調效率會比現時大幅提升,並推動強積金收費下降。
- 公務員強積金計算 在這些財務數據缺乏準繩的情形下,東主很難從會計數據中調整所提供的服務/產品,以迎合需求不斷變化的客羣,亦不能以此為鑑制定下一步商業策略,業務發展變得遲緩。
- 另一到場抗議的港人Uncle Leo說,自己在港提早退休,以年滿60歲為由取回全數MPF,但仍然到場支持,「挺身為沒時間出來的朋友發聲」。
- 計算僱員的強制性供款的基礎以每月7,100元和30,000元的最低和最高入息額為限。
- 所以銀行多數不會把舊制已批未發的入息計算在內,但當新制下發放津貼後,便可當作入息一併計算。
- 「積金易」平臺目的是重塑強積金計劃的行政運作,把現有的計劃行政程序標準化、精簡化及自動化。
如果新僱員工作超過60日,僱主須在下一個月的第10天前供款,金額由僱員上班的首天起計算。
公務員強積金: 投資選擇
公務員的待遇比很多私營公司好,而有僱主提供自願性供款的私營公司為數不多,主流僱主只滿足強制性供款的最低要求便算。 公務員強積金2025 此外,高薪人士受強積金最高入息所影響,僱主加僱員的供款只有強制性的3000元上限。 立刻使用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的退休計劃計算機制定退休預算,可獲一份免費分析報告及具體行動方案。 公務員強積金2025 用戶在估算期間內,沒有以強積金抵銷長期服務金/遣散費;沒有被拖欠供款;沒有間斷受僱;以及沒有提早提取強積金累算權益。
公務員強積金: 受託人服務比較平臺
當強積金計劃的強制性供款交給強積金計劃受託人後,整筆款項將完全及即時歸屬於僱員,而僱員除在強積金計劃法例所訂明的特殊情況下,亦只能在達到 65 歲退休年齡,才能從強積金計劃中取回所有由強制性供款所累積的累算權益。 用戶可向退休金計劃供應商或僱主查詢如何計算預期退休時獲得的金額,然後填入有關數字。 自僱人士是指並非以僱員身分賺取收入,其有關收入是來自生產或買賣貨品,或是來自提供服務或從事提供服務的業務的人士。 如你是業務的獨資經營者或合夥人,你便屬於強積金制度下的自僱人士。 如你選用直接付款形式支付供款,請確保銀行戶口的交易限額足夠支付供款。 公務員強積金供款 (3)當你於供款日前以郵寄方式遞交付款結算書,請確保有足夠的郵費及預留足夠的郵遞時間。
公務員強積金: 計劃成員專用
過去多年,政府與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一直透過推行多方面的措施,提升強積金基金的透明度及降低收費,從而完善強積金制度。 公務員強積金2025 公務員強積金 繼在2012年推出低收費基金、2017年推出「預設投資策略」及2019年推出一站式的「強積金基金平臺」後,政府與積金局正全力構建「積金易」平臺。 作爲強積金制度在2000年成立以來的主要改革措施,「積金易」平臺是一個共同的電子平臺,透過電子化及創新的解決方案,把強積金計劃行政工作程序精簡化、標準化和自動化,以提升運作效率及創造減費空間。 「積金易」平臺亦能爲用家帶來更快捷、更方便、更佳及無紙化的強積金體驗。 公務員強積金 當「積金易」平臺運作後,在10年之間因推行「積金易」平臺而可節省的成本介乎300至400億元。 我們的目標是儘快完成「積金易」平臺的開發工作,讓強積金受託人及其計劃於2024年上半年起依次有序地過渡至「積金易」平臺,讓平臺可於2025年全面運作。
公務員強積金: 權益的歸屬及發放安排
即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讓僱員可每年1一次,選擇將供款帳戶內的僱員強制性供款所累積的強積金,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計劃。 一般而言,轉移過程需要大約5至8日,期間有需要暫停處理部分行政指示,所以會盡量安排於週末、長假期進行轉移,減少因為「真空期」帶來的不便。 當局亦不會在接近「供款日」進行轉移,減少對僱主處理供款工作的影響。 以按周支薪為例,有關入息上限為7,000元(1,000 元x7天),下限則為1,960元(280元x7天)。
公務員強積金: 公務員強積金計算: 服務介紹
「積金易」平臺軟件開發在今年中完成,現正進行系統整合及安全測試等,確保平臺功能及運作都完全穩妥才推出平臺,明年第二季起轉移帳戶,預計2025年可全面運作。 公務員強積金2025 公務員強積金 「積金易」平臺帳戶轉移規模大,涉及34萬名僱主、470萬名計劃成員,合共近1,100萬個帳戶、總資產值逾1萬億元,需要採取極嚴謹方式,確保轉移工作穩妥、安全、有序進行。 與此同時,自僱人士的每月及每年有關入息供款上限將分別提升至港幣HK$25,000及HK$300,000。
公務員強積金: 公務員強積金計算: 盈透證券 基金交易服務
根據公積金計劃的條文規定,政府可以基於紀律理由,沒收或扣減來自政府自願性供款及特別紀律部隊供款的權益,並在有懷疑時暫不發放這些權益。 至於提取此類權益的安排,則會按照你所屬的集成信託計劃的規定進行。 儘管上文就歸屬和發放的準則有所説明,《公積金計劃條款》中另有條文規定政府可以基於紀律理由,沒收、扣減或追討來自政府自願性供款/特別供款的權益,並在有懷疑時暫不發放這些權益。 局方將根據三個大原則,包括由細至大、對成員影響盡量減到最低,以及按部就班推進賬戶轉移,率先將資產規模較小、計劃成員和僱主數目較少的強積金計劃轉移到平臺。 積金局指出,由於強積金賬戶規模龐大,涉及34萬名僱主、470萬名計劃成員,合共近1100萬個賬戶、總資產值逾1萬億元,因此轉移至「積金易」的工作複雜和有挑戰,需要採取極嚴謹方式,確保轉移工作穩妥、安全及有序進行。 財政司司長根據行政長官在《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第485章)下轉授的權力,委任劉家麒為積金局機構事務總監及執行董事,任期為三年,由2023年12月22日至2026年12月21日,首末兩天包括在內。
公務員強積金: 受託人專用
而獲長期聘用的紀律部隊人員,如警方、懲教署、入境處、消防及海關等部門,同樣要參加按《強積金條例》設立、有強制性供款的公務員公積金計劃。 但他們並非甫退休便可順理成章取回應得的血汗供款,反而要「捱多幾年」。 你不需要在個別人士報稅表中將政府的注款申報為收入或利潤的一部分。 有關注款是政府在未被要求的情況下發放 , 公務員強積金計算 這項措施是政府加強對每月入息在 10,000 元或以下人士的退休保障。 成員可選擇(在信託人不被《強積金條例》或一般規例禁止的範圍內所訂定的形式、條款和條件)整筆支付或分期支付。 有關詳情,請參閱強積金計劃說明書的第6.7部分「支付強積金的權益、自願性供款的權益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權益」。
按日僱用或僱用期少於60日的臨時僱員的每日有關入息供款上限,也同時生效,將由HK$650提高至HK$830。 僱員可以主動將強積金按「預設投資策略」投資,或將投資比例自行分配於上述兩個基金,而當僱員沒有作出任何投資指示時,就會自動按「預設投資策略」投資。 早前討論區討論公務員公積金時,有網友表示,由於股市回落,怕蝕本,便將供款轉到保守基金,這正正是反其道而行,低位時不買入,到股市回升時才加入? 雖然股神也說過:「別人貪婪我恐懼。」但其實MPF不同股市,轉組合也需要一段時間,高位一向難估,要在高位轉到保守基金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平均成本法其實也有其道理。 MoneyHero Global Limited及/或其分支機構不能,亦不會對任何資訊、特定投資項目之回報與可持續性,或資料來源的潛在價值,作出評估、驗證或保證其適當性、準確性或完整性。
公務員強積金: 公司營利事業登記證詳解
現在滙豐是不公平地拒絕客人動用自己的儲蓄,是影響市民使用個人財產的權利。 另一到場抗議的港人Uncle Leo說,自己在港提早退休,以年滿60歲為由取回全數MPF,但仍然到場支持,「挺身為沒時間出來的朋友發聲」。 公務員強積金2025 從事IT行業的抗議者Atito說,港府不予BNO簽證持有人取回MPF的操作非常野蠻,自己已經供了10年的MPF,在不同公司均有供款,其中一份在滙豐,並未有整合。
公務員強積金: 公務員強積金計算: 是否就此對強積金絕望?
僱員亦可把以往受僱或自僱時所得之強積金權益,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受託人及計劃。 積金局又稱,管理資產規模較小、計劃成員及僱主數目較少的強積金計劃,將會率先轉移至積金易平臺,積金局正協助首批加入平臺的5家受託人,進行全方位測試及核實帳戶資料,會確保平臺穩妥才會推出。 根據《僱傭條例》,僱主在辭退員工時可以選擇使用強積金中僱主強制性供款及累算權益部分(包含盈虧)來抵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此安排俗稱為「對沖」。
尤其當公司還存在不同糧期的僱員,需要出糧的時間及計算的項目亦有所不同時,HR使用Excel計算步驟複雜,易出錯。 但HR System——Workstem的計糧系統,自動計糧,自動生成僱員糧單,可以滿足不同的計薪形式、出糧週期,不用操心就可以做到公司內全體僱員的計糧至出糧的全過程。 若你是自僱人士,你須按法定的最低及最高有關入息水平,就你的有關入息作出5%的強積金強制性供款。
2.萬通信託有限公司將會於收妥從其它受託人轉移的金額起計的首個週年日,按轉移金額的性質,將紅利單位以自願性供款或強制性供款方式分配至表格列明的有關計劃成員的強積金戶口。 萬通信託有限公司作為本計劃的受託人,匯集各方資源,堅守三大承諾,為每位強積金客戶提供專業建議、專業管理及優質服務,致力成為你的強積金專家。 公務員強積金2025 臺灣:全民醫療保險部份為全民健康保險,勞工有勞保、勞退;農、漁民有農漁保、農保老年年金(老農津貼);軍、警、公、教有相應保險金、退休金;其他25歲至65歲的國民,則屬於國民年金保障。 回顧強積金實施多年,有批評認為基金回報率偏低加上行政費昂貴,加上強積金對沖機制多年來沖走打工仔的數以百億計的強積金累算權益,未能達到保障效果,有市民建議政府應全面檢討甚至取消。 2008年立法會選舉,甚至有候選人以爭取「取消強積金」作為政綱。
公務員強積金: 轉移程序
今年5月,超過90名英國跨黨派議員聯署,要求英政府就港府阻止移英港人取回強積金採取行動,並敦促當局向英國金融機構發布指引,承認BNO的合法性,以協助移英港人取回積蓄。 「香港監察」今年曾發表報告指,估計經BNO移民的港人,被限制領取的強積金涉款高達22億元英鎊(即約206億港元),牽涉的金融服務機構,包括滙豐銀行等,或多達16萬港人受影響。 「爭取索回強積金聯盟」11月亦曾經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宏利金融(Manulife)總部外抗議,要求作為加拿大公司的宏利,歸還港人的強積金。 根據「香港監察」在10月的研究加拿大的宏利和永明金融(Sun Life),拒絕予數千名以BNO簽證移居英國的香港人提早領取MPF,涉及金額料達15億加元(約85億元港幣)。 同時,美國國會也可考慮採取措施,防止參與管理香港人資金的美國金融機構應港府要求,去侵犯移民自由和扣押其合法退休金。 「香港監察」曾經在4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2022年全港強積金儲蓄合共1.05萬億港元,涉及469萬名供款人,即平均每人有約22.4萬港元儲蓄。
公務員強積金: 強制性公積金
不過,公務員事務局多年來絕少主動提及公務員退休將面對此問題,甚至無向公務員體系的管理層簡介,釋除他們對退休後未能即時取回公積金的疑慮。 公務員強積金2025 如在某月份沒有根據第項扣除任何款額,或扣除的款額低於該月份的實際費用及收費,則差額可從其後12個月的任何一個月,在扣除適用於該其後月份的費用及收費後的餘額中扣除。 若你現在屬於職業退休計劃,但之前工作累積了強積金結餘,請同時選「強積金」(只需填寫強積金結餘)及「其他退休金計劃」。
如果在香港以外地方致電的話,請在電話號碼之前加撥地區號碼「852」(不適用於駐海外辦事處)。 參與集會的港人Akito,約2年前透過BNO計劃移民英國,他有約6位數字港元的強積金存款被扣在匯豐銀行,曾寄信予匯豐希望討回積蓄但毫無音訊,批評港府限制以BNO移民的港人取回強積金,存在法律漏洞。 「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對本臺表示,港府至今沒有任何法律條文,規定匯豐銀行要拒絕BNO港人提取強積金,他批評匯豐是受壓於港共政權。 【Now新聞臺】積金局表示,將於明年第2季開始,逐步將強積金計劃帳戶轉移至「積金易」平臺,至2025年底將完成轉移全部約1100萬個帳戶。 對帳目計算不精,錯估開發預算 由於缺乏專業會計記帳,在處至日常營運的同時,東主可能無暇確認和覆算帳目,導致出現會計誤差,影響後續的財務利益計算,更遑論編製正確的損益表。
公務員強積金: 公務員強積金供款: 香港其他行業公積金
積金局指出,一般而言,轉移過程需要約5天至8天,期間有需要暫停處理部分行政指示,會盡量安排於週末及長假期進行,減少「真空期」帶來的不便。 當局不會在接近「供款日」進行轉移,減少對僱主處理供款工作的影響。 強積金計劃將會逐個排隊轉移到平臺,確保賬戶轉移工作有秩序進行,一旦出現任何技術問題,技術專家會即時處理。 政府將於 2025 年 5 月 1 日取消現行的強積金對沖機制。 新制實施後,遣散費及長期服務費的計算方式可能會有改變,政府亦會在首 25 公務員強積金 年提供資助計劃,補助部分遣散費及長期服務費。 積金局稱,未來會加強全方位宣傳、教育及支援,包括向所有計劃成員和僱主發放積金易資訊包、開設全新網站,提供平臺資訊,以及提供企業外展服務等。
沒有向強積金服務商準時全數繳付強制性供款,除會被徵收拖欠供款款額的5%附加費外,更可能會被判罰款或甚至監禁。 即使僱員選擇離職,僱主亦須完成最後一期的供款,以及須透過該月的付款結算書,在下一個月的供款日或之前,通知受託人有關僱員的離職日期。 如僱主未有為僱員供所有強積金或通知受託人,可被罰款或被列作拖久供款。 公務員強積金供款 在保障投訴僱主拖欠強積金的僱員方面,當僱員向積金局作出投訴時,每宗個案均會絕對保密;若僱員不希望公開身分,積金局亦會尊重僱員不公開投訴人身分的決定。 根據強積金法例,拖欠僱員強積金供款的僱主,須按拖欠供款款額繳付5%的附加費,而收到的附加費會存入僱員的強積金帳戶。 公務員強積金 積金局完成有關僱主拖欠供款及附加費的個案調查後,可就證據充足的個案向僱主進行民事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