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是人體外露部分,只要細心觀察,頸部腫塊比較容易發現。 如果局部出現異常,有腫塊突出,或顯露有不平之處,則表示有腫塊;有時取正面觀察,看不到有何異常,可將頭部轉向左側或右側,觀察右側或左側頸後部情況。 或者用手拿一小鏡子,對照後頭部,觀看頸後部情況,至此頸部的正面、左右側及後頸部均可以看清,一定能夠及時發現頸部異常。 可判斷頸部腫塊的組織來源和良、惡性,因其簡便、安全,以及陽性檢出率和診斷正確率高等優點,目前臨牀被廣泛應用。
-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在30%~50%。
- 口腔癌和咽喉癌在不吸煙和飲酒的成人身上幾乎是不存在的。
- 頸部惡性淋巴瘤的治療方案為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
- 鰓裂囊腫、囊性水瘤、表皮樣囊腫為囊性腫物,但某些甲狀腺轉移癌也可表現為囊性。
- 然而,它們亦可能是惡性腫瘤或慢性感染的跡象。
- 部分鱗狀細胞癌、甲狀腺癌可因轉移腫塊中的組織壞死、液化而呈囊性變。
- 頸部神經鞘瘤常呈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呈分葉狀,觸之較韌、邊界清楚、表面光滑。
不論是小童還是成人,發現頸部有腫塊時應盡快求醫。 頸項腫塊 頸項腫塊2025 以兒童為例,頸腫主要是病菌或病毒感染引致,屬可治療的疾病,但仍需盡早治療,避免病患擴散及出現嚴重併發症。 頸項腫塊2025 成年人患癌症的機會較兒童為高,有吸菸或飲酒習慣的更屬高危族羣。
頸項腫塊: 頸部腫塊不是好兆頭
此時若不及時以抗生素治療,或即時切開排膿,可能會因此影響呼吸道或造成胸腔膿瘍而危及生命。 另外,許多淋巴腺發炎只要好好休息、多喝水,數天之後會自己縮小,若是這種情形,就不必太過擔心了。 可是如之前所述,結核菌頸部淋巴腺炎和肺結核一樣,一定要接受抗結核菌藥物治療半年以上,否則可能會造成全家或是工作同事被感染。 一旦觸到有腫塊,先不要緊張,再細心體會一下自己發現腫塊長在什麼部位和深淺,進一步瞭解腫塊來自甲狀腺,還是頸部淋巴結。 頸項腫塊2025 腫瘤類腫塊硬韌,表面有時不平,活動性差,一般數目少,其大小隨病程長短而定。
- 由於頸部惡性癌腫佔全部頸部腫瘤半數以上,所以一旦發現頸部有腫塊就要格外留神。
- 腮腺炎俗稱「生炸腮」,很多時候也會牽連旁邊的唾液腺,患者會因為腮腺發大而令臉頰腫脹,並且有低燒、疲倦不適及食慾不振等情況。
- 耳鼻喉科醫師蔡凱喻表示,這是因為淋巴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免疫防衛系統,遍佈人體全身,分別由淋巴結、淋巴管組成,形成密密麻麻的網狀防護罩。
- 以小孩居多,亦有可能於成人時出現,包括鰓裂囊腫(約佔小兒頸部種塊的20﹪)、甲狀舌骨囊腫、真皮囊腫、血管異常(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等。
- 如果局部出現異常,有腫塊突出,或顯露有不平之處,則表示有腫塊;有時取正面觀察,看不到有何異常,可將頭部轉向左側或右側,觀察右側或左側頸後部情況。
常在一側局部甲狀腺發生,特點是質地堅硬,表面不平,活動性差,有時在腫塊附近又能觸到腫大的淋巴結,發現這類腫塊應及時去醫院作檢查,爭取早期確診。 甲狀腺部位腫塊,甲狀腺明顯增大,可局部突出腫大,也可兩側同時腫大,這在北方少數地區多發,又稱地方性甲狀腺腫,一般認為是缺碘引起的疾病,多發在山區、半山區和飲用水水質不佳的地區。 其特點是單純增大,質硬韌,表面光滑,鄰近淋巴結不腫大;過大的腫塊壓迫氣管,引起呼吸不暢或出現呼吸困難。
頸項腫塊: 結核性中耳乳突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以拉麪皮方法進行腮腺切除術能減少可見的手術疤痕,是現時首選的方法 [2]。 繼發性癌症是由身體其他部分的原發性腫瘤,擴散至頭部或頸部。 很多時,頸部繼發性腫瘤源自肺部、乳房、腎臟或皮膚黑色素瘤。 鼻腔或鼻竇通道的癌症可能透過頭骨內的神經擴散至腦部。 我們的口腔有三對主要的唾液腺,分別為腮腺、頜下腺及舌下腺,而唾液腺腫瘤近八成也發生在腮腺,另兩成則在頜下腺發病。 這些硬塊可能會阻塞唾液腺,令患者在進食時感到痛楚及腫脹,原因是食物誘發口水份泌,但因結石阻擋而無法流到口腔,所以唾液腺會痛會腫;有時口水能衝破結塊的防線,不適亦會隨之而消退。
一般有繼續增大的趨勢;而炎症類腫塊,一般伴有局部紅腫,有時有觸壓痛,質地較軟;如果是淋巴結腫塊,其數目偏多。 鼻咽癌是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癌腫瘤,另外淋巴癌、唾液腺癌(腮腺癌,下頷腺癌)、轉移性腫瘤等,大部份這些癌腫都會在耳、鼻、喉及頭頸部出現明顯病徵。 如果頸部尤其是上方深頸部,或鎖骨內側凹陷處,或是頸的後上方位置有腫塊,就要用鼻咽內窺鏡仔細檢查鼻咽部位,抽血檢查 EB 病毒血清。 頸項腫塊2025 癌症 ── 如果頭頸腫塊擴散至周圍組織,就是惡性或癌性的。 這些腫瘤可能是原發性或繼發性,源自頭部或頸部,包括甲狀腺、咽頭、喉頭、唾液腺、腦部及/或其他位置。
頸項腫塊: 頸部血管瘤: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而這種腫瘤型的腫塊,如果長在脖子的中線附近,大部分是良性的腫瘤,像是甲狀腺腫瘤等,但也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囊腫。 蔡凱喻醫師提醒,民眾只要發現自己出現任何的頸部腫塊,第一時間都應儘速尋求專業耳鼻喉科醫師的協助釐清原因。 耳鼻喉科醫師的專長可不只是看感冒而已,頭頸部的檢查和手術,也是耳鼻喉科醫師的專業。 一名40歲女性原本有一顆追蹤多年的甲狀腺結節,因為最近變大,經過細胞學檢查,發現已變成甲狀腺癌,所幸經過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之後,配合放射性碘131治療,現已經痊癒。 耳鼻喉科醫師可執行纖維內視鏡檢查鼻咽腔及喉、下嚥部,尋找可能之原發惡性腫瘤。 假如為了確定治療方向而需要組織學上的資料時,則可以做細針抽吸切片法(fine-needleaspirationbiopsy)。
頸項腫塊: 頸部
頸部突然出現腫塊無疑令人擔心,但能及早發現和接受正確診治都很重要。 雖然頸腫塊多屬良性,但亦有可能是惡性腫瘤,例如甲狀腺癌、惡性淋巴瘤、鼻咽癌、口腔癌、喉癌、頭頸癌症等。 所以一旦發現腫塊,不要怕也不要避,及早診治一定是最好的做法,所以應立即找耳鼻喉專科醫生仔細檢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頸項腫塊: 頸部有腫塊,是患惡性疾病先兆嗎?
耳鼻喉科醫師提醒,尤其是在民眾排除感冒、病毒感染等發炎病症下,仍出現上述症狀,就要提高警覺,當心這可能是罹患淋巴癌,甚至癌症發生淋巴轉移所發出的警訊。 1.先天性腫瘤:包括甲狀舌骨囊腫、鰓裂囊腫、囊狀水瘤等。 這些專有醫學名詞讀者不需要懂,只要知道囊腫的產生是因為胚胎發育時,一些組織並未消退完全,以至於發生積水或是積淋巴液,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 頸項腫塊 耳鼻喉醫生可根據患者病歷,察看出現的耳鼻喉症狀,例如是否鼻出血、耳鳴、聲音沙啞、吞嚥及呼吸困難等等,加上腫瘤生長時間及出現的位置,初步判斷該腫瘤是良性或是惡性。
頸項腫塊: 診斷頭頸腫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並邀請各專科醫師撰稿,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只要免費註冊會員就能使用整合診所、藥局等醫療機構的地圖資訊,便捷的搜尋功能,是您的就醫好幫手。 可分為神經纖維瘤和神經鞘瘤,一般位於耳下方胸鎖乳頭肌前緣或後緣,其特點是腫塊表面光滑,可移動。 頸部是人體裸露部分,既是人體美的徵象,又可作為健康的標誌。 頸項腫塊2025 儘管頸部的長短、粗細個體之間有明顯差異,但對每個個體來說其比例恰到好處,仍不失健康之美。 正電子掃描及單光子掃描 ── 在診斷後有助確定腫瘤的等級,或區分癌性的和壞死/傷疤組織。
頸項腫塊: 癌症專區
Skandalakis統計,在非甲狀腺腫塊中,頸部腫塊80%為腫瘤;在腫瘤中,惡性佔80%;在惡性腫瘤中,轉移性者佔80%;在轉移性惡性腫瘤中,原發竈80%位於鎖骨上。 良性腫瘤包括甲狀腺腫、神經瘤、唾液腺腫瘤、脂肪瘤、纖維瘤、皮脂腺囊腫、神經瘤和血管腫瘤等。 頸項腫塊 但腫瘤究竟屬於良性或惡性,必須經由醫生詳細檢查及判斷。 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例如淋巴腺炎、唾液腺炎、甲狀腺炎等,這些炎症的表徵是頸部摸到腫塊,並會有紅、腫、痛、發燒等反應。 病人只要及時接受治療,炎症消退後,腫塊也會消退。
頸項腫塊: 頸部淋巴結腫大嚴重嗎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的治療方式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手術加放療、放療加化療等治療方案。 具體需要何種治療方案應根據病理型別肌分化程度、淋巴結大小、數目、有無淋巴結包膜外侵犯、原發腫瘤的位置及原發竈的治療措施、患者的全身狀況等綜合考慮。 頸項腫塊 頸項腫塊2025 除甲狀腺未分化癌以外,甲狀腺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 對於手術不能切除的或遠處轉移的分化型癌甲狀腺癌,可採取131I(碘)同位素治療。
頸項腫塊: 頸部疾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反正不會痛,再看看吧!」是很多人的心態,或是自己嚇自己、認為一定是癌症而不願意就醫,其實沒這個必要。 必要時也會安排電腦斷層,以及核磁共振來做更詳細的檢查。 總之,蔡凱喻醫師再次重申,脖子淋巴結腫大代表的問題可大可小,民眾切勿小看其嚴重性,若有異常,一定要儘速就醫較有保障。 看了上述多個案例後,讀者可能會覺得很不安,不過我並非危言聳聽,頸部腫塊真的是要特別小心。 一名70歲阿婆因為左邊鎖骨上區長了一個硬塊,加上體重下降、食慾不振來我這看診。 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發現,是胃癌轉移至脖子上的淋巴結,但因為化療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於半年後往生。
頸項腫塊: 醫師 + 診別資訊
下側頸部及後頸部–以肺、食道、腸胃轉移癌居多。 約九成的頭頸癌症是由吸煙和飲酒引起,而這些癌症導致的死亡大多是可以預防的。 口腔癌和咽喉癌在不吸煙和飲酒的成人身上幾乎是不存在的。
頸項腫塊: 血糖飆高高 醫師有妙招
因此父母很容易在年幼兒女的頸項上摸到一粒或多粒會滑動的硬粒,只要治療好引起他們淋巴腺腫大的疾病,頸部的腫塊也會慢慢消失。 四.腫塊的位置:正中頸區─可能是甲狀腺腫瘤或甲狀舌骨囊腫等。 下頷部及上側頸部─可能為鼻咽癌、淋巴腺炎、唾液腺腫瘤,或其他頭頸部癌症轉移的。
頸項腫塊: 頸部淋巴結腫大當心鼻咽癌
扁桃腺癌好發於40歲以上的病人,通常與抽菸、酗酒等習慣有關,但也有不明原因罹癌。 扁桃腺癌初期症狀大多不明顯,直到腫瘤侵犯到周圍組織,纔可能出現喉嚨腫痛的症狀。 針對忙碌的現代人,依照不同時節,透過醫師以及各領域專家,提供飲食保健、疾病預防、減重、運動健身、美容保養、養生保健及食譜等醫療保健相關知識,引導民眾養成正確的健康生活態度及觀念。 4.亞急性甲狀腺炎:若近兩三個禮拜曾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接著頸部疼痛,且觸摸時劇痛,加上不明發燒,就須考慮。 頸項腫塊 其特點是多呈圓形,表面光滑,結中度硬,腫塊隨舌的伸縮而隨之移動,因為腫塊與舌骨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