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同意所提交之個人資料會交予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作聯絡及跟進用途。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可以電郵或短訊通知本人。 於不少病者眼中,得知自己患上癌症的一刻有如醫生直接宣佈死亡。
- 王女士之後轉往大連繼續接受治療,但有感當地的檢查和化驗存在很大誤差,擔心對治療有影響。
- 坐在腫瘤中心病人等候區等待訪問張寬耀醫生期間,他的房間外有一列等候的病人及家屬,當中更好幾次聽到鄰座病人、病人家屬,甚至該中心的工作人員提及歡歡醫生這個稱號,好奇著怎樣的醫生,擁有這個可愛的稱號。
- 」結果,即使後來廣華醫院的內科有空缺,張醫生仍決定留任腫瘤科。
- 舉例來說,普通的音量像是夾筷子、拍大腿等,在患者聽來卻變成極度放大的聲量到難以忍受,嚴重會影響生活甚至失眠。
- 朱:擴散性大腸癌代表腫瘤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例如肝臟肺部等,便屬於第四期。
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也有其副作用,張寛耀醫生就臨牀所見,差不多所有接受此治療的患者都會出現疲倦的情況7。 1,8「腎癌患者感到不適病徵消失,精神及體力也逐漸回復過來,更有信心繼續接受治療。」張寛耀醫生補充。 張醫生指近十年免疫治療和標靶治療技術大幅提升病人生存機會,入行初期遇到的不幸個案已可避免,他認為現時的癌症病人要對面最大的問題反而是金錢問題,「大部分嶄新的治療方法和藥物都極之昂貴,」因此他亦期望能夠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資助。 張:我們會盡量幫助病人康復和減少復發,即便病人到了第四期,我們希望可以切除或者縮小擴散癌細胞部分,假如腫瘤經切除後,加上使用適當的藥物作術後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到50%4,跟醫好沒有分別。
張寬耀醫生: 堅信新治療能創造抗癌奇蹟 腫瘤科張寬耀醫生:病人由…
朱:擴散性大腸癌代表腫瘤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例如肝臟肺部等,便屬於第四期。 癌細胞不同的擴散模式影響病人是否能接受手術治療5。 張寬耀醫生 本網站是由一羣對癌症免疫治療有濃厚興趣的專業醫護人員,為大眾提供癌症教育資訊的平臺,希望癌症患者及他們的照顧者,與及任何關注癌症的公眾人士,都能藉此獲取資料為參考。
在個多小時與張寬耀醫生的訪問中,很快便感受到張醫生是一位不拘小節,是沒有「醫生形象」光環的醫生,與他一席話,令人感到很自在。 他總是把自己說到是個普通打工人,常想躲懶,但他的行動卻很誠實,時刻留意腫瘤新藥物和技術發展, 張寬耀醫生2025 亦很在意他的病人。 張寬耀醫生2025 在等候訪問期間,我亦留意到張寬耀醫生會親自站在診室門外叫病人的名字,然後與病人及其家人一同進入診室,而非選擇由中心職員帶病人入診室。
張寬耀醫生: 香港醫療大數據研究之父黃志基教授成為藥劑學資深教授…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藥物推陳出新,癌症病患者如今看見更多生存希望,也同時擁有更多選擇。 我們以獨創的「耳鳴複合式雞尾酒療法」,採用中西醫治療方法,讓蔡先生耳鳴症狀獲得改善,中樞神經聽覺系統減少過度的反應,降低對聲音的敏感,也舒緩他眼睛畏光的問題。 10個月前開始發作,雖然有去醫院做過聽力檢查,結果都正常,但對他的耳鳴卻沒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法。 我們希望為香港醫療出一分力,所以我們建構這個網上平臺,聆聽及反映醫護人員、市民的聲音,依理直說醫療健康大小事,旨在引發社會討論,推動改善香港醫療質素。 張醫生還表示,雖然公立醫院已為主要癌症訂立確診到首次治療的服務指標,惟隨著癌症新症每年遞增,公立醫院的輪候時間亦隨之上升,當中尤以篩查和診斷需時較長,有機會延長懷疑到確診的時間。
- 病人囗中的歡歡醫生的確是指張寬耀醫生,不過大家想起的,是歡欣的歡,而非其名字寬厚的寬。
- 張醫生還表示,雖然公立醫院已為主要癌症訂立確診到首次治療的服務指標,惟隨著癌症新症每年遞增,公立醫院的輪候時間亦隨之上升,當中尤以篩查和診斷需時較長,有機會延長懷疑到確診的時間。
- 王女士在兩年前確診肺癌四期,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先後到日本和大連接受治療。
- 經過一段時間的療程後,病人對化療藥物反應十分良好,我便幫她做腫瘤切除手術。
- 治療前有肺積水和心包積水的問題,現在全都解決,活動能力也得到恢復,除能夠上落樓梯,也能夠耍太極。
- 早期的子宮頸癌是沒有任何徵狀,一般情況下,患者是定期接受柏氏抹片檢查,可診斷自己有否患癌。
王女士之後轉往大連繼續接受治療,但有感當地的檢查和化驗存在很大誤差,擔心對治療有影響。 此時剛好聽到朋友分享,指香港有一個嶄新的癌症療法具不錯成效。 於是王女士自今年8月開始,便來到香港接受PD-1免疫療法。 名冠診所「膝望工程」是一項整合多項中西醫治療的全新治療技術,除了PRP、內側皺壁微創治療、葡萄糖增生療法外,亦整合了中醫針刀、針灸的技術原理,這項創新的治療,已為關節疼痛求助無門的患者,帶來重拾健康的新希望。
張寬耀醫生: 與「隱形殺手」腎癌的時間競賽 臨牀腫瘤科專科謝耀昌…
PD-1免疫療法是目前治療癌症的一個嶄新療法,適用於晚期、對第一、二線治療失效的病人,並已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在肺癌病人身上使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腺癌和鱗狀癌)。 張寬耀醫生 張寬耀醫生 籠統來說,早期肺癌以外科手術輔以放射治療為主,目的是根治疾病。 未有出現擴散的第二、三期肺癌,一般會先進行化學治療縮小腫瘤,至情況許可時便進行切除手術,此做法仍是希望把疾病根治。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取代臨牀醫學意見,唯有你的醫生方能為你作出準確診斷,提供合適的治療。 張寛耀醫生最後總結,腎癌患者出現復發時,如腫瘤可被切除的話,均應先考慮進行手術,這有助提高存活率10;但藥物治療仍然是腎癌患者的主要選項,由過往以標靶藥物為主,直至最近增加了癌症免疫治療,給予患者多一個治療選擇。 雖然腫瘤科的工作充滿挑戰,時會因為無法為幫到病人而令內心忐忑,但這正好給予張醫生力量,令他「愈戰愈強」。 他除了日常臨牀診病外,他亦投入參與許多臨牀研究工作,讓他可以不斷接觸到新藥物和技術,為病人帶來更多治療的可能性。
張寬耀醫生: 張寬耀醫生 DR CHEUNG FOON YIU
若患者能及早發現,只要配合適當的治療,患者會有較高的治療率和生存率。 接受子宮頸癌疫苗亦是其中一個預防方法,疫苗可預防高危型第16和18型HPV病毒引致子宮頸癌,子宮頸癌前期病變,外陰前期病變和陰道癌前期病變,以及第6和11型能引致生殖器疣及輕度子宮頸病變。 但每到面診期間,張醫生除了問診外,在解釋病情概況或「科普」病人時,會盡量以生動和生活化的比喻,令病人或家人更易掌握病況和理解不同的治療方案。
張寬耀醫生: 存活率提升 醫療開支成挑戰
朱:我可算是「音樂發燒友」,閒時會玩玩HiFi聽音樂,這個興趣已經30年了。 另外,標靶藥物的常見副作用有令血壓上升、增加出血風險及肚瀉,而部份標靶藥物的嚴重副作用為令肝酵素上升,或令口腔潰瘍或手指皮膚出現潰瘍3。 病人囗中的歡歡醫生的確是指張寬耀醫生,不過大家想起的,是歡欣的歡,而非其名字寬厚的寬。 張寬耀醫生 訪問中,張醫生亦曾提及有病人的孩子給他畫了生日咭,上款是送給歡歡醫生,而非寬寬醫生。 原來熟悉張醫生的人,都知道他略為嚴肅的外表裡,藏著一顆溫暖幽默魂。
張寬耀醫生: 希望由開始陪伴病人到最後一刻 林河清醫生:花多點時…
與其花金錢在有盡頭的生命掙扎求存,更多癌症病患者寧願「選擇」把治療的費用省下來,放棄治療。 張:對於大腸癌,我們都可用化療、標靶藥來控制,在第二期和第三期,化療可減低3成至一半復發的復發率8,但癌細胞已擴散的話,便比較難減低復發機會。 在細胞組織方面的比較,非鱗狀癌的反應較鱗狀癌優勝。 張寬耀醫生 研究指如果癌細胞的PD-1活躍程度逾半,鱗狀癌的生存中位數達14個月,非鱗狀癌更可長達18.5個月。 張寬耀醫生2025 相對傳統二線化療只有約6個月的生存中位數,免疫治療確實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張寬耀醫生: 專科團隊
朱:10多年前,有一位病人來求診時,大腸癌細胞已擴散至腹腔及其他器官,屬情況較壞的第四期。 首先我將病人轉介給腫瘤科醫生接受化療,以藥物抑壓癌細胞生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療程後,病人對化療藥物反應十分良好,我便幫她做腫瘤切除手術。
張寬耀醫生: 醫生專訪現場
相反,患者確診完成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後不久,例如於半年至一年內便出現復發,顯示標靶藥物對該名患者而言並非有效,倘若再次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未必能夠產生理想效果2。 至於治療方法,張表示,不同期數的子宮頸癌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患者屬子宮頸癌的初期,會以手術切除或電療的方式:二期或以後,會電療為主,包括體外或體內放射治療:第三期會以化療為主,之後以放射治療局部控制子宮頸癌。 現時較新的子宮頸癌標靶藥名為「貝伐株單抗」,可減輕子宮頸癌惡化,存活期可增加4至5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