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腸道細菌不平衡,會增加乳癌機率及復發風險。 營養師提醒,有乳癌家族史者,日常飲食避免8大類食物,避免腸道細菌不平衡,造成荷爾蒙異常。 即使是晚期或復發乳癌,也仍有藥物治療,郭文宏指出,現在的「抗體藥物複合體」,利用單株抗體帶上化療藥物,有如巡弋飛彈,結合癌細胞表面的標靶受體,讓藥效可以在癌細胞裡精準打擊,尤其在HER2陽性乳癌表現亮眼,可大幅提升無疾病存活期,並降低50%復發率。 乳癌如能早期發現,不僅可做乳房保留手術,5年存活率更可達90%以上。 乳癌分期是依照腫瘤大小,有無腋下淋巴腺轉移及遠處轉移來區分,若能越早發現,存活率也比較高。 應儘速找有經驗的專科醫師,進一步檢查,如診斷性攝影、乳房超音波、組織生檢等,以確定是否為乳癌。
- 追蹤的目的不只能早期發現,降低復發風險,還能改善因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併發症與不適狀況,更是醫師重新檢視患者身體狀況的契機,能不斷更新與調整治療計畫,找出最合適的復發預防之道。
- 事實上,乳癌經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罹病者的存活率高達百分之百。
- 手術可分為「局部乳房腫瘤切除術」、「乳房部分切除術」及「全乳房切除手術」。
- 也有人說對花粉症的抑制也很有效果,那正是因為它有著優秀的免疫作用哦!
- 一旦乳癌復發,依照不同復發位置,可能會有不同的徵兆。
- 根據醫管局最新統計數字,2020年女性乳癌新症共錄得4,988宗,而且乳癌佔全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28.4%,屬於最常見的女性癌症種類 。
因此,康復期間應定期覆診,避免搬動重物,亦可按醫生建議,進行簡單手臂運動以減少水腫。 乳癌的成因仍未被完全理解,很難用單一或數個原因解釋為何女性會患上乳癌。 不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生活習慣及環境因素都會增加乳癌風險。 兩位醫師也分享,有一位40歲具HER2陽性高風險的病患,在擬定治療計畫時,建議病友在完成輔助治療後,考慮接受接續一年的小分子標靶藥物的強化輔助治療來降低復發風險,雖是自費治療,在透過彰基的醫療團隊協助與丈夫的全力支持之下。
預防乳癌: 她45歲確診早期乳癌怕復發喪命 醫師面前失控崩潰大哭
根據醫管局最新統計數字,2020年女性乳癌新症共錄得4,988宗,而且乳癌佔全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28.4%,屬於最常見的女性癌症種類 。 忌喫煎魚、烤魚、爆香、油炸、炭烤、燒烤、三杯等高溫烹調食物,油脂經高溫長時間加熱後,容易變質氧化成自由基、致癌物,而油脂又是人體製造荷爾蒙的材料,變質氧化的油脂所製造出來的荷爾蒙穩定性不佳。 預防乳癌 預防乳癌2025 建議可改成用蒸、煮、燜、燉、滷只達100度,油脂不會產生致癌物,喫得到食物原味,也較健康。 減少黃豆、黑豆與其相關製品,例如:豆腐、豆漿、豆花、黑豆漿、豆皮、味噌等食物,還有毛豆等豆莢類食物,可減少激化異常細胞增生;而一般沒有乳房問題及遺傳基因者,黃豆製品可以食用。 已有乳房問題者,建議少喫蒜、韭菜、蛋及其加工製品,例如:蛋糕、蛋捲、蛋塔、布丁食品等含硫食物,可減少腸內硫化氫形成,硫化氫是腸癌的主因。
- 許多研究結果一致指出,沒有所謂的安全飲酒量,多喝一點風險就提高一點,即使每天只喝一杯紅酒,也會輕微的提高風險,所以專家認為婦女可以自我控制不要喝酒。
- 即使是晚期或復發乳癌,也仍有藥物治療,郭文宏指出,現在的「抗體藥物複合體」,利用單株抗體帶上化療藥物,有如巡弋飛彈,結合癌細胞表面的標靶受體,讓藥效可以在癌細胞裡精準打擊,尤其在HER2陽性乳癌表現亮眼,可大幅提升無疾病存活期,並降低50%復發率。
- 膳食纖維有助於減少飲食當中的脂肪吸收,平常要多以糙米、五穀飯、藜麥、燕麥、黑米…等全穀類或地瓜、山藥、南瓜…等根莖類來代替精製的 白飯和白麵,並且每天至少攝取2碗的蔬菜類(煮熟的份量)及2-3個拳頭大小的水果,這樣才能攝取到足夠的膳食纖維。
- 如李小姐為HER2(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治療方向即為化療合併標靶治療,再視乳房腫瘤消除情況,評斷是否需進行手術切除。
- 不過現代義乳製作幾可亂真,即使乳房切除後,女性亦可透過義乳裝設的美容技術回復「原貌」。
- 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最新研究顯示,缺乏維生素D的乳癌患者與攝取足夠維生素D的患者相比,前者癌細胞擴散的機率多出94%。
乳房檢查分多種,包括醫生臨牀檢查、乳房X光造影、活組織檢驗、乳房超聲波掃描等。 乳癌的種類眾多,主要以細胞位置及擴散程度作為分類方法。 當癌細胞在乳腺被發現,便稱為乳腺癌(ductal carcinoma),如果乳房小葉存在癌細胞,則稱為乳小葉癌(lobular carcinoma)。 國健署統計,35-49歲的乳癌患者較50歲以上的族羣有更高的五年存活率,因此,彰化基督教醫院林敬翰醫師表示早期乳癌可以以治癒為目標採取較積極的治療。 〔記者王捷/臺南報導〕50歲的陳女士,接受乳癌手術後常覺得左側腋下緊繃、痠痛,並且延伸肩膀,經診治發現是「腋網症候羣」,通常為乳癌病人在術後常見的併發症,腋下可以觸摸到條索狀物,在給予中藥調理,搭配伸展拉筋運動,已漸有改善。 女性體內除了卵巢會分泌雌激素之外,脂肪細胞也會,因此當體脂肪囤積越多時,體內的雌激素濃度也會越高,而過多雌激素刺激就會增加乳癌的風險,尤其是更年期後的肥胖風險更高。
預防乳癌: 乳癌分期及存活率
新冠肺炎疫情起起伏伏,連帶影響民眾就醫意願。 醫師發現,受疫情影響,初診斷的乳癌患者期別明顯變晚、病情較為嚴重,治療也更棘手,提醒女性摸到乳房腫塊就該積極就醫,切勿鴕鳥心態。 預防乳癌 定期接受乳癌篩檢: 45歲以上婦女(40-44歲二等親內,有乳癌家族史者)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檢查結果為0、4、5,應盡速回診,接受進一步檢查。
飲食忌肥膩、油煎、黴變、燒烤、醃製等食物,同時還要忌菸酒、辣椒、咖啡、桂皮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乳腺癌患者需根據病症辨證選方用膳,這樣的食療方式才能起到明顯的效果。 香港乳癌基金會乳癌支援中心為乳癌患者及家人提供情緒、資料及經濟等方面的支援。 資料顯示,乳癌患者通常會服用 5 至 10 年荷爾蒙治療,傳統的荷爾蒙治療為 Tamofixen,而新研製的為 Aromatase Inhibitor,費用大概為每月 HK$600 – HK$1,300。 病人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可配戴義乳或接受乳房重建手術。 乳房重建手術通常是將腹部脂肪移植至乳房位置,或放入特製的鹽水袋,以平衡兩邊乳房外觀。
預防乳癌: 乳房
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最新研究顯示,缺乏維生素D的乳癌患者與攝取足夠維生素D的患者相比,前者癌細胞擴散的機率多出94%。 40~59歲是乳腺癌的高發年齡,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多數認為與性激素有很大關係,另外高脂飲食也是導致乳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手術可分為「局部乳房腫瘤切除術」、「乳房部分切除術」及「全乳房切除手術」。
預防乳癌: 乳癌別「豆」了?什錦豆腐健康喫
一旦乳癌復發,依照不同復發位置,可能會有不同的徵兆。 一開始,李小姐因認定自己罹患絕症,已屬末期,拒絕接受治療,但在醫師鼓勵之下,她歷經半年的化療與兩年標靶治療,腫瘤已消去許多,最後再進行乳房部分切除手術,如今的她狀況穩定,順利回歸職場與家庭。 乳癌患者作局部切除手術有其條件:一為當腫瘤大小不超過兩公分,而腋下淋巴結未受感染時;二為腫瘤雖有三、四公分大小,但因患者乳房碩大需保留乳房外型者,醫師都會考慮為患者作局部切除。 有人認為,乳房局部切除會較容易引發癌症再發,這是錯誤觀念。 事實上只要將相連組織清除乾淨,連同腋下淋巴結一起廓清,再加上術後放射線治療,其作用與切除整個乳房一樣。
預防乳癌: 生活與休閒
由於腫瘤是不照規則自主生長的細胞,再加上患者所罹患的乳癌基因型各不相同,治療方式、效果與預後也多所不同,目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引來告訴大家怎麼追蹤是最好的方式。 黃其晟醫師表示,乳癌追蹤最重要的是要依據患者狀況擬定計畫,一般來說治療後頭2年會是追蹤最密集的時期,例如醫師會要求患者每三個月回診,進行問診、乳房觸診、定期影像追蹤等都是必需的例行檢查。 2年後仍會考慮患者的腫瘤期數與復發風險,部分低風險患者可延長到每半年或1年檢查一次,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決定之後的追蹤計畫。 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及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臺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是乳癌,每年有上萬名婦女診斷出罹患乳癌。 乳房是最具女性象徵意義的身體組織,一旦罹癌對於婦女的身心皆帶來莫大的傷害,惟較慶幸的是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患者不僅能保留原來的乳房,其5年存活率更能高達90%以上。 乳癌是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數據顯示本港女性每16人就有1人會罹患乳癌,比腸癌發病率更高。
預防乳癌: 醫生建議的預防「乳癌」的八條飲食規則介紹
政府目前也有補助45~69歲及40~44歲有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至各地乳房X光攝影醫療認證機構受檢。 乳癌是由乳房乳腺管細胞或腺泡細胞不正常分裂後,繁殖而形成的惡性腫瘤,最常發生的位置在乳房外上方,但包括乳頭在內的其他處也可能發生。 因乳房含豐富血管、淋巴管,因此乳癌細胞容易擴散到其他器官,如骨骼、肺、肝、腦等。 雖然有以上危險因子者其罹患乳癌之相對危險性較一般人稍高,但是仍然有大部分的乳癌是不具上列危險因子的,因此一般婦女還是要注意自我乳房的健康,不要輕忽乳癌的威脅。 菇類有著增加血液中的淋巴球讓免疫力上升的效果,而海藻類則是有著消滅體內的壞死細胞以及癌細胞的作用。
預防乳癌: 預防乳癌5大忌!中醫推3穴道力抗女性健康最大元兇
同時,彰化基督教醫院陳達人教授也表示,小分子標靶藥物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幫助降低腦轉移;HER2陽性早期乳癌患者在完成一年小分子標靶藥物強化輔助治療後,五年的復發風險降低將近3成。 1.家族中(尤其母親或姊妹)有人罹患乳癌、卵巢癌、大腸癌、攝護腺癌等具家族史的民眾。 4.一側乳房曾得過乳癌者,對側再罹癌的機率是6~10%。 預防乳癌2025 11.經常使用口服避孕藥,或更年期進行荷爾蒙補充療法的族羣。
預防乳癌: 香港乳癌發病人數及死亡率
乳房伴隨著女性一生,毫不諱言,它是代表女性魅力與形象的重要器官。 許多女性刻意追求「豐滿偉乳」或「登峯造極」,致許多不實之「健胸」、「塑胸」等廣告應運而生。 然而,在追求胸部的「美感」的同時,不要忘了乳房健康的維護更是重要。 乳房搔癢一般會以濕疹等皮膚疾病的方向安排治療,但值得留意,如果治療後逾2星期,症狀未見改善的話,就要小心是否為乳癌徵兆。 至於死亡率方面,2020年共有751名女性死於乳癌,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12.2%,僅次於肺癌及大腸癌。
預防乳癌: 預防乳癌7大原則!營養師:高糖、高脂肪食物要避免
此外,先天性基因變異(如BRCA基因突變)、性別及年齡也是風險因素,女性患乳癌的機會較高,隨著年齡漸長,患癌機會亦隨之增加。 這類乳癌的癌細胞沒有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s,簡稱︰ER)或黃體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s,簡稱︰PR),並且不會製造或只會產生少量名為HER2的蛋白質。 三陰性乳癌屬於侵襲性乳癌,而且很難被根治,佔整體乳癌種類約15%。 一名68歲陳女士,因左側乳房巨大腫瘤穿破胸壁,不僅流血、流膿,還發出惡臭,才趕緊掛急診,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進一步檢查發現已乳癌晚期。 茶葉中的茶多酚,特別是兒茶素,具強勁抗氧化功能,有助抗癌。 研究顯示兒茶素中的EGCG更能制腫瘤生長和血管增生。
預防乳癌: 運動專區
如李小姐為HER2(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治療方向即為化療合併標靶治療,再視乳房腫瘤消除情況,評斷是否需進行手術切除。 然而,現今醫療的進步,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賀爾蒙治療,甚至免疫藥物等,除了能大幅改善乳癌第四期患者的臨牀症狀及生活品質外,亦能提高長期存活率,其中也包含手術治療。 然而,一旦發現太晚,乳暈已被癌細胞侵犯或淋巴結已有了癌細胞轉移現象,乳房就必須作全部切除了。 不過現代義乳製作幾可亂真,即使乳房切除後,女性亦可透過義乳裝設的美容技術回復「原貌」。 陳小姐多次求診及檢查(包括中、西醫、磁力共振等)。
預防乳癌: 「定期篩檢」最安心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顯示,香港2016年女性乳癌個案共4,707宗,226宗為40歲以下,其中27宗為30歲以下。 近年更有研究指乳癌有年輕化趨勢,今次找來VNS營養健康中心的營養師葉倚文分享乳癌的常見風險因素,以及教大家5個飲食習慣,及早防患未然。 郭文宏說,目前沒有很有效的方式預防乳癌,少喫炸物和油脂類食物只能降低乳癌發生,但並不是就不會發生乳癌,只要暴露在環境中夠久,受環境荷爾蒙影響,都可能罹患乳癌,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檢查,愈早發現治癒率愈高。 針對荷爾蒙陽性乳癌,治療後仍需服用抗荷爾蒙藥物達5年,停經前婦女的第一線用藥是泰莫西芬(Tamoxifen),臨牀研究顯示可降低39%的乳癌復發,停經後婦女除了泰莫西芬外,亦可選擇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romatase 預防乳癌2025 inhibitors)。 由於荷爾蒙陽性乳癌隨追蹤時間增長復發風險緩慢增加,現在已有建議將5年荷爾蒙輔助治療延長到10年甚至15年。
糙米或全麥麵包,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和維他命、礦物質,所以可以好好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 各位應該都知道蔬菜・水果,可以消除在血液中的活性酸素。 多攝取擁有抗酸化力的蔬菜和水果,可以讓身心都保持健康。 活躍於日本電視圈的人氣藝人,公開發佈自己正在與乳癌奮鬥中,所以在一般女性之間也對乳癌的議題,變得相當關注。 李小姐是 Bowtie 戰癌保 300 及自願醫保 – 靈活計劃(基本)的客戶。 所有治療及檢查索償共 5 次,悉數全數賠償。
零期癌(原位癌):癌細胞僅在乳腺管基底層或乳小葉內。 第二期:腫瘤介於2~5公分,或腫瘤在2公分以下但有腋下淋巴轉移。 第三期:A期腫瘤介於2~5公分、B期腫瘤大於5公分,且腋下淋巴結有癌轉移。 第四期:皮膚、胸壁潰爛,癌細胞已擴散到遠處器官,最常見的是轉移至骨、肺、肝、腦等。 目前乳房X光攝影檢查及乳房超音波是最主要的檢查工具,兩種方式能檢查到的病竈不盡相同,建議兩項檢查最好都要做。
預防乳癌: 健康小幫手
建議每週至少喫兩次三文魚、沙甸魚、吞拿魚、鱈魚等深海魚,不愛喫魚類的人士亦可透過進食合桃、亞麻籽、奇亞籽這些富含α-亞麻酸食物,作為補充奧米加三脂肪酸來源的方法。 建議女性每個月進行一次乳房自我檢查,最適合的時間就是生理期結束的第一週,停經後的婦女可選擇固定一個時間,若自我檢查時發現有無痛硬塊或是異常分泌物,就應該要立即就醫檢查。 另外,想預防乳癌,高糖、高脂肪的甜食 (如:蛋糕、冰淇淋、巧克力糖果、奶昔…等) 平時也應該要避免,除了熱量高容易導致肥胖之外,研究也發現經常攝取精製糖會降低免疫細胞的活性,當免疫細胞作戰能力變差時,癌細胞就有可能會伺機生長。 預防乳癌 預防乳癌 臨牀上會根據患者的「荷爾蒙受體」ER(雌激素受體)及PR(黃體激素接受體),以及HER2(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免疫染色結果、Ki-67(細胞生長分裂指數)等參數,將乳癌分為管腔細胞A型、B1型、B2型,以及HER2陽性型、三陰性乳癌。 平時做乳房自我檢查時,要注意是否有以上這些變化,若沒有明顯原因,但仍覺不對勁時,也建議找專業的醫生診斷,能越早揪出乳癌並接受治療,存活率越高。
預防乳癌: 朱芯儀宣佈罹癌後現身 化療頭髮已掉
根據國家癌症研究所發表的數據,每天飲酒一至二杯的婦女,罹患最常見型乳癌的機率增加32%。 許多研究結果一致指出,沒有所謂的安全飲酒量,多喝一點風險就提高一點,即使每天只喝一杯紅酒,也會輕微的提高風險,所以專家認為婦女可以自我控制不要喝酒。 佛羅裏達大學婦產科教授考尼茨博士(Andrew Kaunitz)建議,婦女每天應攝取至少800至1000IU(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很多研究數據證明維生素D有抗癌的功效。
金雀異黃素(genistein)是豆類植物中萃取出的異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同時植物食品中的胡蘿蔔素和纖維素,也有益於預防乳癌。 馬歇爾大學生物化學副教授哈德曼(W. Elaine Hardman)的研究指出,每天喫兩份胡桃可能防止乳癌。
預防乳癌: 乳癌術後腋下痠痛 併發症「腋網症候羣」作祟
為了要消除活性酸素,也是要積極攝取的食材之一。 在這裡要讀者朋友注目的是,有含花粉的蜂蜜。 也有人說對花粉症的抑制也很有效果,那正是因為它有著優秀的免疫作用哦! 適量的攝取檸檬和有含花粉的蜂蜜,打造健康無毒的身體吧。 看到前新聞播報員同時也是市川海老藏的妻子-小林麻央(Kobayashi Mao)在被報導現正與乳癌奮鬥中的新聞之後,不禁讓女性朋友再一次思考著關於乳癌的預防。 42 歲李小姐在三年前沐浴時,摸到左側乳房有個小腫塊,因無不適症狀不以為意,直到去年腫瘤擴散到皮膚表層,導致潰爛,發出惡臭才趕緊就醫,惡性腫瘤大小已達 15 公分,確診為乳癌第四期。
預防乳癌: 預防乳癌少喫這種菜!營養師曝8大「荷爾蒙異常食物」 這種人少喫雞蛋、豆漿
周宗翰舉例,高熱量食物會造成體重增加、肥胖,進而影響荷爾蒙分泌異常,製造過多的女性荷爾蒙,體內雌激素升高,也會大幅提高罹患乳癌的機率。 美國防癌協會專家建議,不論幾歲都要保持持續運動的狀況。 每天最好運動45到60分鐘促進心跳,或者至少維持每週五天,每天運動30分鐘,如此可以降低雌激素的分泌,對預防乳癌有很大的助益。 《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的研究證實,停經後的婦女,包括正常身體質量指數(BMI)者,如果有運動的習慣,將比一般人具有更強的預防能力。 蔬果和穀類所包含的植物化學素(或植物營養素),可以保護細胞避免遭受自由基的傷害,防止癌症。
另外,茶多酚在體內可減少常用作食品防腐劑的亞硝酸鹽與胺的結合,減少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 不同茶類有不同程度的兒茶素,其中未經發酵的綠茶(如:龍井、碧螺春、抹茶)含量為最高。 在治療上,除了用針刺放鬆緊繃的筋膜、肌肉,要搭配拉筋、伸展運動,一方面可以減緩緊繃疼痛,另一方面增加肩關節活動度,乳癌病人術後不要忽略身體調理和復健的重要性。 劉家蓁指出,以中醫的觀點來看,乳癌病因為情緒抑鬱、肝失疏泄、脾氣虛衰、氣鬱化火、痰濁內生,導致痰熱搏結、經絡閉塞。 預防乳癌2025 中醫認為,肝主筋,所以調理筋骨,會從疏肝解鬱著手,同時用柴胡、白芍、鬱金等中藥,依病人體內的失衡的狀況調理,幫助患者調暢情緒、恢復體力和睡眠品質。 女性補品特別是燕窩,燕窩能刺激多種細胞的分裂增殖,對受損皮膚進行快速修復,但可能作用於晚期癌細胞,促進進一步生長。
經診斷確定乳癌,應依醫師指示,接受正規治療並定期返診進行追蹤。 藉由瞭解自己乳房平時的狀況,如果發生異常變化時,就可以及早發現,建議婦女讀者朋友們每個月請持續進行一次自我檢測。 2020 年張耀仁與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合作,從國民健康署癌症資料庫中蒐集自 2011 年 1 月到 2014 年 12 月,共 1947 筆乳癌第四期病人之資料加以分析,將其分為兩組:一組 732 位病人,過去曾接受乳房切除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