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新財政年度(二○一九至二○年度)各類物業的應課差餉租值,當中公屋王沙田顯徑邨漲幅多達10.1%,升幅跑贏大型私人屋苑。 而在1999年,政府決定在鄰近顯徑邨的一幅用地,加建一座單幢式公屋,其後於2000年5月列入可租可買計劃[3]。 顯徑邨單位面積2025 然而,由於該計劃的失敗,該未命名屋苑旋即於兩個月後轉回作公屋之用[8],並命名爲顯耀邨;因應轉回出租公屋,屋邨設計亦有所簡化。
- 而本財年急升約18%的九龍城曉薈中層戶,新財政年度則維持不變。
- 1986年7月31日,本身為建造業商人的時任立法局議員何世柱參觀太和邨地盤,並接見60多位判頭及建築工人[20]。
- 及後,該等樓宇成為大埔及沙田兩個大型臨時房屋區的指定安置屋邨,亦與沙田顯徑邨一併接收受整體及擴展重建計劃影響、但無法在葵青區原區安置的石籬邨第5座居民。
- 2007年12月16日太和邨業主立案法團舉行業主大會,表決通過通力負責全邨45部前奧的斯、富士達升降機更換工程,2008年尾開始在亨和樓L69升降機號更換工程,2009年初啟用,全部工程於2013年第一季完成。
- 有代理指,有市區公屋黃大仙下邨放盤單位自由市場已癲嗌650萬元。
- 然而,由於該計劃的失敗,該未命名屋苑旋即於兩個月後轉回作公屋之用[8],並命名為顯耀邨;因應轉回出租公屋,屋邨設計亦有所簡化。
至2021年12月,未命名的清河邨四期,正式獲選為「綠置居2022」的出售屋苑,並命名為「清濤苑」[11]。 商場地下有7-11便利店、一粥麵、牙醫、華潤堂、體育用品店、匯豐銀行櫃員機及;一樓則有惠康超級市場、大家樂、文具店、中醫、髮型屋、鞋店、眼鏡店、沖印店等;商場門外設有郵箱。 資深測量師張翹楚認為,公營屋宇租金升勢較強,與租賃成交稀疏也有關係,只有已補價單位纔可放租,業主亦不會在樓價高企情況下補地價。
顯徑邨單位面積: 沙田花園城2房 以460萬元獲上車客承接
屋主要求單位以現代日系風格為主,因此設計師在單位大面積使用木材,設計重點落在淺木色間牆櫃上。 顯徑邨單位面積 有別一般以磚或木板間牆,設計師以一整列淺木色儲物櫃作牆身,既可以增加收納空間,又可以達到間牆的作用。 顯徑邨單位面積 這組櫃間牆巧妙之處,是左邊的儲物空間為主人房衣櫃,對外是一道普通的木牆,讓空間有限的睡房「偷」到更多收納空間。
此區域在1961年至1963年,曾經為香港中文大學建校的擬定選址[4][5],佔地約96公頃(當中顯徑邨一期為當時擬議的大學本部,而二及三期為新亞書院擬議校址),但最後改為在馬料水現址設校。 此邨在早期曾經初步命名為「顯田邨」,至1981年纔在原定命名中加入「徑口村」此村落名字之元素,成為今天的顯徑邨[6]。 停車場設有390個車位和39個電單車位,商場1樓設有1.3萬方呎單車停車場,提供330個單車停車位,為全港最大。 [2][3]單車停車場已經在2022年12月20日對外開放。
顯徑邨單位面積: 顯徑邨320萬沽 新界公屋次高
另外,為增加綠化面積,設有全港首個垃圾房天台花園、綠化行車道、10支太陽能路燈、垂直綠化等各樣設施集於一身,是屋邨的一大特色。 顯徑邨單位面積2025 事實上,顯徑邨屬Y型公屋設計,加上是次成交的顯富樓位處單邊,擁開揚景觀。 顯徑邨單位面積2025 顯徑邨單位面積 而同屋邨日前亦有未補價第二市場單位售345萬元,創新界未補價公屋樓價新高。 有代理另稱,市區公屋黃大仙下邨現時有單位自由市場叫價高達650萬元。 資料顯示,目前同區私樓沙田第一城,實用面積300方呎兩房戶樓價最高已逾五百萬元。
- 而在1999年,政府決定在鄰近顯徑邨的一幅用地,加建一座單幢式公屋,其後於2000年5月列入可租可買計劃[3]。
- 顯徑邨(英語:Hin Keng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徑口車公廟路69號,共有八幢住宅樓宇,是少數有齊Y2、Y3及Y4型大廈建築設計的公共屋邨,此邨於1986年開始入夥,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
- 元州邨(英語:Un Chau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元州街303號[2],即港鐵長沙灣站上蓋[3],原稱「元洲街邨」,於1969年落成。
- 另外,為增加綠化面積,設有全港首個垃圾房天台花園、綠化行車道、10支太陽能路燈、垂直綠化等各樣設施集於一身,是屋邨的一大特色。
A翼1樓有百佳超級市場、大昌食品、759-阿信屋、萬寧、顯徑街市、中西藥房等;2樓有日本城、順豐速運、四季餐廳、文具店、零食店、麵包店、髮廊、補習社、多間診所及顯徑郵政局;3樓有囍慶酒家及麥當勞,4樓是天台花園。 B翼有7-Eleven便利店、香港賽馬會投注站、大家樂、體育館、匯豐日夜理財中心和兩間小食店。 顯德及顯揚樓曾經於1991年獲選為「出售公屋計劃」的出售樓宇,但最後計劃遭到腰斬,到2001年才連同邨內其他樓宇於租者置其屋計劃拆售。 而在1999年,政府決定在鄰近顯徑邨的一幅用地,加建一座單幢式公屋,其後於2000年5月列入可租可買計劃[3]。 然而,由於該計劃的失敗,該未命名屋苑旋即於兩個月後轉回作公屋之用[8],並命名為顯耀邨;因應轉回出租公屋,屋邨設計亦有所簡化。 顯徑邨亦是26座問題公屋中位於葵青區受影響屋邨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另外兩個分別是青衣長康邨及長安邨)[7],並接收少數興田邨單位不足以收容的藍田邨12-13座居民。
顯徑邨單位面積: 設計
元州邨第2期原址本規劃為居屋,並擬興建4座新和諧一型第四款居屋大廈(建於2層高停車場平臺上),而第4期為小型單位公屋大廈,均預計於2004年竣工[6]。 但因停建居屋的關係,令到地盤曾空置一段時間,隨後改為興建公屋單位,而第4期設計亦有所簡化。 顯徑邨單位面積2025 第2期及第4期重建計劃由房屋署總屋宇裝備工程師伍達羣[7]負責相關屋宇裝備工程,已於2008年8月完成,所興建的樓宇用以安置因蘇屋邨清拆重建計劃而受影響的居民。 此計劃包括四座40層高的新和諧一型大廈,共提供3196個單位、一座20層高小型單位大廈連基座安老院,共337個單位[8]。
顯徑邨單位面積: 樓宇詳情
室內設計公司「1sec.Left」分享一個裝修個案,是位於顯徑邨一個面積320呎的公屋單位,由一對80後夫婦和兒子居住,他們輪候多年終成功上樓,並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買入單位。 顯徑邨單位面積 本邨有8座住宅大廈,本來預算於2003年3月-2004年1月期間入夥。 但是,因為居屋第23期乙取消及孫九招導致大量未售居屋改作公屋,以及有承建商資不抵債而導致清河邨工程兩度延誤(當中地基工程要到2002年才竣工,及後到2003年9月才批出上蓋工程合約),最終本邨第三期於2006年才入夥。 餘下的樓宇在2008年6月時大部份都已落成,2008年12月13日全面入夥(較原定2004年全面入夥延遲四年),最多可容納21,000人居住。 2009年3月的住戶及人口為6,200戶及18,500人;到2016年12月底[2],邨內住戶及人口增至7,100戶及19,900人[2]。 顯徑邨以北徑口的一塊小空地後來興建了另一個公共屋邨顯耀邨(英語:Hin Yiu Estate),爲單幢住宅樓宇,原爲可租可買計劃未命名屋苑[3]
顯徑邨單位面積: 樓宇
清河商場為一座單層商場,面積約2,400平方米,於2008年4月啟用。 截至2009年10月為止,已有日本城家居用品店、OK便利店、大昌食品市場、萬寧、西醫及牙醫診所、富園茶餐廳、髮廊、洗衣店、餅店、富金酒樓、源泰文具公司及百佳超級市場進駐。 在商場旁邊為清河邨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有小巴站、巴士站及的士站,而清河邨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08年12月7日啟用。
顯徑邨單位面積: 太和邨
顯耀邨因為地方不敷應用,難以容納其它設施,居民只靠顯徑邨設施(例如社區會堂、遊樂設施等)活動,購物亦要前往顯徑商場。 顯徑邨單位面積 小朋友房方面,8歲兒子親自挑選橙色作牆身,顏色鮮艷有活力。 房間同樣用地臺設計,增大量儲物空間;房間沒有過多擺設,主要放置一張高架牀連衣櫃,考慮到小朋友需要書枱做功課,但又想保留空間給小朋友玩樂,最後設計出收納式書枱,當需要工作空間時,就可拉下書枱,平時就可以收起。 單位主要窗戶落在兩間睡房裡,客廳亦有一扇窗,考慮到採光不足的問題,兩睡房均使用玻璃門設計,可讓自然光灑入客廳,同時亦有安裝捲簾,拉下布簾可保留私人空間。
顯徑邨單位面積: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戶外2樓至4樓設平臺花園,合共約8萬平方呎,部分範圍規劃作寵物公園。 根據公契文件,場內設多個中庭,並有5000呎的表演場地,而4至5樓設6間影院。 而商場地下至5樓多個位置設24小時行人通道,其中連接地下至2樓往「八爪魚天橋」的通道在2022年12月23日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