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1日)下午5時,房委會累計收到900份居屋/白居二紙本申請表,較昨天多600份,網上申請方面,累計收到約3萬份居屋和1.5萬份白居二申請,較昨天分別增加1.8萬份和9,000份。 而房委會至今日下午5時收到的居屋紙本和網上申請共3.09萬份,較昨天多1.86萬份。 Kuton電熱水瓶的接地螺絲經重覆扭鬆及上緊後,出現滑牙情況,增加意外觸電危險。 真空煲消委會2025 「Arima HP-40」、「Kuton KT-598」的說明書則欠特定警告字句。 有些電壺可以設定「定時加熱」,比如在你上班期間關機,5、6點差不多回家時才煮沸熱水,減少自動翻熱次數。
「標準環境」是指一般室內環境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分別為26.7℃和60%。 不過,這些差異都仍然在國際慣常可接受的範圍內(10%)。 真空煲消委會2025 測試結果表示,標準環境下共有7款抽濕機的實際抽濕量低於廠方聲稱。 當中有最大落差的為De’Longhi的DDSE20 (低7.4%),以及飛歌Philco的PDY25W(低5.1%)。
真空煲消委會: 選擇抽濕機容量大小
在燜焗 過程中,不要打開壺蓋觀察,否則熱能 易散失,影響保溫及燜焗效果。 消委會發現,食物壺的售價與質素沒有必然關係,測試的15款食物壺的價格由130元至449元不等。 真空煲消委會 其中,價格最便宜但來源地不明的大福口燜燒壺,僅售130元,6小時保溫效能達70.6度,相比評分最高的膳魔師燜燒罐便宜298元。 而兩款評分較低的3層保溫飯壺,6小時保溫效能不足60度,卻分別售409元及468元。 除了產品效能之外,機電署亦進行了安全測試,當中發現4款樣本的說明書略有不足,欠缺不要讓幼童玩弄的警告字句,另有2款則只提供英文說明書。
- 【浴室寶】冬天入浴室洗澡每次都是挑戰,不想邊換衫邊「打冷震」,部分人會安裝浴室寶,或取代抽氣扇作浴室暖氣使用。
- 此外,燜燒壺只有保溫功能,而非用作煮食,因此要謹記燜煮前應先將生鮮食材煮熟,才放入壺內繼續燜焗至入味及變軟。
- 開利 Carrier 的DC-22DA在消委會報告中, 以抽濕量、能源效率、寧靜程度、安全程度、使用方便程度等指標作測試,開利 Carrier 的DC-22DA 抽濕機取得當中最高綜合評分的4星半。
- 一款知名度相對較低的牌子,售價只須$898,亦同獲高分。
- 豆類或乾食材需預先用水泡浸
- 此外,它亦附獨立空氣淨化功能,又是可以一機兩用的代表。
這一年大家都習慣了帶飯,不過你的保溫飯壺是好不好用呢? 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測試了15款燜燒壺與保溫飯壺的效能,結果顯示,所有燜燒壺都比保溫飯壺保溫效能更佳,而且售價與質素沒有必然關係。 若分量多不能1次喫完,也不應保留稍後再喫,建議棄置及即時清洗飯壺,以免食物殘餘變壞及發臭。 真空煲消委會2025 保溫效能測試結果顯示,6小時後,燜燒壺的食物溫度尚可保持在62°C以上,但保溫飯壺大多未能保持60°C以上。 若以每年使用樣本450小時(即約每年使用90日並每次使用5小時),以每度電$2計算,14款樣本所需電費由$146至$260不等。 真空煲消委會 以能源效率為標準,其中2款能源標籤均標示為1級的樣本,包括1款二合一空氣淨化抽濕機和1款抽濕機,僅在沒有安裝HEPA過濾器時才達到1級,若安裝HEPA過濾器後,只是達到2級及4級水評。
真空煲消委會: 表現最佳燜燒壺列表
消委會測試的10款電壓力煲,額定功率約 ,300瓦特,額定容量由5 – 6升,售價由$799 – $3,088,價錢相差近4倍,但整體表現相若。 其中法國特福Tefal、飛利浦PHILIPS、樂聲牌Panasonic、德國寶GERMAN Pool等大眾熟知的牌子,均獲得總評分4星高分。 一款知名度相對較低的牌子,售價只須$898,亦同獲高分。 10款中僅普樂氏Proluxury 以及 美的Midea 評分較低,總評分僅獲3.5星。 肉類、海產、菇類和雞蛋等食材能令烹調的味道更佳,若將以上生鮮食材直接加入燜燒壺內燜焗,熱水的溫度因接觸食材和金屬而下降,熱能未必可將食材煮熟,也不能殺滅微生物,食物便容易變壞。 所以用燜燒壺燜煮時,建議先將肉類切成小塊,並預先加熱烹調至熟透,海產特別是貝殼類海產須煮至殼打開,菇類烹調至熟透,雞蛋黃則要煮至凝固後才放入壺內繼續燜焗至入味及變軟。
「居屋2023」的申請費為270元,「白居二2023」的申請費為230元;同時申請兩者則為500元。 「居屋2023」及「白居二2023」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分別進行攪珠,並在2024年第一季,「居屋2023」開始選樓,以及向「白居二2023」成功申請者發出批准信。 【消委會】近日天氣轉涼,很多人洗澡前後都會覺得寒冷,一不留神很容易著涼。
真空煲消委會: 測試中較好評級的抽濕機
消委會指,現時並無規定在巿面出售的不銹鋼廚具或餐具須強制標示其不銹鋼種類,很多產品只標示「高級不銹鋼」、「特級不銹鋼」或「不銹鋼」。 不過消委會亦強調,鉻、鎳和錳自然存在某些食物中,鉻和錳是人體必須的微量礦物質之一,鎳則是常見致敏物質之一,容易引發過敏性皮膚炎,但一般煮食不超過300度,釋出金素元素風險甚微。 消委會引述2014年歐洲研究指,全新不銹鋼用具初次使用時會釋出較多鎳、鉻和錳等重金屬,但釋出量會隨使用顯著減少。 至於最便宜的日本城EZ COOK 7.5公升雙耳煲,只售269元,顯示編碼為18/8,按消委會建議,18/10和18/8的鉻和鎳比例,屬同級,抗銹能力較佳,建議購買。 不銹鋼是一種合金材料,主要成分是鐵,如鉻(chromium)的含量超過10.5%,便可稱為不銹鋼,另外還有鎳(nickel,讀音聶)、錳(manganese)及其他不同元素製成。
燜燒壺不能加熱食物,也不能用明火 或電力烹調,但其保溫效能可用來焗製簡 單湯水、粥、意粉甚至米飯等食物,用保存 的熱能令食物變軟及入味。 至於IKEA的5公升356+連蓋鍋的零售價最便宜,售189.9元。 不過IKEA回覆TOPick查詢指,有關編碼與不銹鋼金屬元素比例無關,但暫未提供進一步資料。 要注意的是保溫保冷碗的扣環若經長期使用,可能會變得容易鬆脫,影響可保溫時間。 每次用完後應將壺蓋組件逐一拆開,用溫水、洗潔精和軟布清潔,遇有頑固污漬,可用保溫壺專用的清潔粉浸泡及清洗,不應使用漂白劑或含氯成分的洗潔劑清洗,避免氯化物損壞不銹鋼表面。 消委會亦估算了14款抽濕機每年所需電費,以每年使用450小時及每度電$1.2計算,各樣本的電費由94元至218元不等。
真空煲消委會: 消委會壓力煲|電壓力煲 vs 真空煲 操作原理有何不同?
本港新冠肺炎持續,上班族為減低感染風險,或會避免外出堂食,加入自帶午飯的行列。 消委會近日測試15款食物壺,包括8款燜燒壺和7款保溫飯壺,發現燜燒壺全數通過相關保溫效能測試,惟保溫飯壺的表現則較遜色,其中Pole Bear及Topvalu的保溫飯壺,6小時保溫效能更低於50度。 消委會亦發現,食物壺的售價與質素沒有必然關係,如最便宜的大福田燜燒壺,6小時保溫效能達70.6度,相比評分最高的膳魔師燜燒罐便宜298元。 「廠商慣用環境」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則分別為30℃和80%。 對於這個測試結果,名家Famous則回應稱該型號產品的電壓為220至240伏特,而產品聲稱抽濕量是在電壓230伏特下量度,認為消委會錄得的差異是由於輸入電壓不同。 測試結果顯示,8款燜燒壺樣本於盛載熱水6小時後,量得的溫度由76.4℃至63.6℃,符合歐洲標準(高於62℃)。
真空煲消委會: 保溫飯盒|消委會拆解燜燒杯5大注意事項+8款保溫飯壺推介
壓縮機不斷推動雪種令其在在冷管及散熱管化間來回,造成兩者之間的冷暖溫度差距。 抽濕時,壓縮式抽濕機的小風扇會將潮濕的空氣抽進機體內,然後會經過冷管,這時水分遇冷會凝結成水滴,然後滴入盛水器收集。 較少水份的空氣最後會經過散熱管,於是排出的空氣就會較乾燥及高溫。
真空煲消委會: 空氣處理
「法國特福Tefal」烹煮瑤柱肉碎粥只需57.1分鐘,是各個樣本中表現最快。 「Pole Bear」JFF J800則較為遜色,8款燜燒壺樣本中,只有這一款的溫度在8小時後下降至低於62°C。 新一期居屋及「白居二」今日(31日)起接受申請,為期兩周。 6個新建居屋發展項目合共提供9,154個單位,包括啟德啟悅苑、觀塘安楹苑、安麗苑和安樺苑、屯門兆翠苑,以及元朗朗天苑。
真空煲消委會: 保溫飯盒/燜燒杯推介2. TIGER 不銹鋼真空保溫燜燒杯套裝
熱石式抽濕機另一好處是,由於熱石式的每小時耗電率較大,所以如果你要在短時間內快速抽濕,熱石式抽濕機會較適合,但留意同時間電費會較多。 臨近冬季,不少家庭都會選購電熱水瓶,方便隨時飲用熱水。 消委會與機電工程署委託本港檢定中心測試市面上11款電熱水瓶,結果發現當中兩款電熱水瓶煲水不達攝氏100度,無法把水煮沸;亦有3款產品未能通過電器安全測試。 消委會提醒,壺內食物應保持在60度以上,以免滋生細菌,故建議在6小時內盡快食用。 而在使用食物壺前,可先注入沸水預熱,將水倒掉後才倒入食物或湯水,以延長保溫的時間。
真空煲消委會: 測試綜合結果
電壓力煲標榜高效率,並內置不同烹煮程式,聲稱可於短時間內完成美味佳餚。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10款電壓力煲樣本,並以4道菜式評定其烹煮表現。 結果發現,雖然全部樣本均屬高效能電器,烹煮測試菜式的耗電量均不多於1度電,但烹煮表現參差。 總括而言,消委會指出,各樣本的整體表現仍算不俗,總評獲3.5分至4分,再次反映產品價格不一定與質素有關,市民宜按需要選擇合適容量和功能的電壓力煲。 消委會在測試中,用各款樣本實試烹煮同一分量的雜菜炆牛肋條、瑤柱肉碎粥、螺頭雞湯及紅豆沙。
真空煲消委會: 保溫效能測試
由於兩鍋之間的中間夾層接近真空狀態,因此可以降低熱力的傳導和對流,讓內鍋能夠在幾小時內維持高溫以烹煮食材。 消委會壓力煲|電壓力煲(智能高速煲)聲稱可以在短時間內煮出各種美食,所以越來越受忙碌的香港家庭歡迎。 消委會就測試了市面10款壓力煲,包括法國特福Tefal、飛利浦PHILIPS、樂聲牌Panasonic、德國寶GERMAN Pool、美的Midea 等常見牌子,發現烹煮速度差異甚大。 他建議,「非核心家庭」成員可分拆成兩個或以上的一人申請,由於一人申請者有一成配額,「單人競爭大,但仍有機會」。
真空煲消委會: 使用燜燒壺 3 步曲
大部份電熱水瓶在100度沸騰後,可以設定在70℃至98℃之間長期保溫,溫度愈高耗電自然愈多。 不過如果喜歡飲咖啡或沖茶包,就可能需要95至98℃。 電熱水瓶(電熱水壺/電熱水煲)可長期令食水保溫、隨時提供熱水,半夜有熱水暖喉嚨、早上起牀又可以沖咖啡,是長期熱賣人氣家電。 市面選擇有平有貴,還有即熱壺、保溫瓶2種選擇,究竟即一種最適合你? 多年前消委會就三種類合共11款的電飯煲作評測,由安全使用、耐用程度等不同功能作章分,而且更提供了一些選購指南以及使用貼士。
真空煲消委會: 電熱水壺慳電|5個使用心得+選購貼士|消委會15款評測
而消委會發現,若以智能壓力鍋烹煮,由於電壓力煲需要時間進行升壓及降壓,所以總烹煮時間並沒有消費者想像中的快,而且不同型號的差異極大。 消委會一共測試了市面上15款食物壺,包括8款燜燒壺和7款保溫飯壺,發現全部燜燒壺樣本在盛載熱水6小時後,量得的溫度均高於62°C,符合相關歐洲標準要求。 其中以「膳魔師」高真空不銹鋼食物罐SK-3020的保溫效能最好,6小時、8小時、12小時後的溫度可分別保持在76.4°C、72.3°C和65.6°C。
而8小時及12小時後,所有樣本量度的水溫均有所下降,最低更達 29.6℃(12小時)。 真空煲消委會 最後2款3層的保溫飯壺樣本,6小時後,中間及下層水溫均高於50℃,但上層水溫則由4℃上升至32.6℃至31.2℃,顯示上層容器的溫度會隨中下層容器或周圍的熱能傳導而上升。 真空煲消委會2025 至於7款保溫飯壺樣本中,5款2層樣本盛載熱水6小時後,有2款的上下層容器量得的水溫由49.1℃至40.3℃,低於歐洲標準(高於50℃)。
真空煲消委會: 不銹鋼煲用料比拼 日本城媲美孖人牌?
由於抽濕機效能會因應環境因素而產生差異,最明顯就是濕度及溫度。 例如愈潮濕及愈高溫的情況下,抽濕機會有較強效能,所以其量度出來的抽濕量亦會較高。 相反如果於乾燥天氣下抽濕,抽濕機亦很難發揮其理想中的效能,抽濕量自然較低。 所以廠商一般提供的數據均會用高溫及潮濕的環境下測出的結果,未必與香港實際環境完全相符。 可是,消委會提醒要切記以下兩大使用安全重點:烹煮完畢之後,必須先將煲內壓力降低纔可開蓋,其中排汽降壓是把蒸汽從煲內逐漸排出以降低壓力,不同系列的壓力煲有不同的排汽方法。
有YouTuber教用新鮮檸檬放入壺內煮,以去除臭味;製造商警告檸檬核等雜質有機會阻塞水泵,建議用原裝清潔劑。 若要提味,需加入其他另外預先煮好及有味的食材,然後加入處理好的粉、麵或粥等伴食或一同燜焗。 2層和3層保溫飯壺中,以「小牛角」(#9, $ 1 8 1)和「象 印」S L- N C 0 9 – S T(# 1 4, $409)的表現較佳,同獲3星總評,然而 兩者體積較大,未必方便攜帶。 消費者可 因應所需的容量、重量及喜歡的設計例 如闊口或窄口及顏色挑選。
真空煲消委會: 電壓力煲一煲多用並節省能源
7款保溫飯壺樣本,5款為2層和及2款為3層,每層放置於飯壺中的位置不同。 3層樣本的最上層容器則載入4°C冷水預冷,然後載入4°C冷水,連同下面2個容器,則分別用熱水預熱後載入95°C熱水和保持在飯壺的相應位置6小時、8小時及12小時。 真空煲消委會2025 不過消委會發現「Kuton KT-598」雖然分別設有熱水及溫水輸出掣,但2個掣的功能卻對調,按溫水掣時會泵出熱水,可能導致意外。 消委會建議,用戶如遇上這情況,須與代理商聯絡安排更換產品。
消委會在測試前,將即熱水機和電熱水煲﹑電熱水瓶和桶裝飲水機作比較,得出即熱水機有兩大優點:(一)可於短時間內斟出定量熱水;(二)待機耗電輕微。 不過相比之下,由於即熱水機使用要自行加入食水,因此不能短時間內供應大量熱水,只能視乎水箱容量。 消委會 4 款即熱水機評測|天文臺預測,在 4 月 2 日前,香港都會受冷鋒影響,最低溫度會多日維持在 17 度的水平。 天氣寒冷和深夜想食一個杯麪時,最不想就是要等熱水煲滾,但又難以在家中擺放桶裝飲水機,這個時候即熱水機就大派用場。 真空煲消委會 只要放入食水(可即時飲用水),等幾秒就馬上變成熱水,甚至指定出水溫度,最適合需要沖調不同飲品的用家。 消委會就曾測試 4 款即熱水機,並分享選購要注意的幾個細節。
真空煲消委會: 浴室寶
不過測試結果顯示,8小時及12小時後量得的溫度範圍分別由72.3°C至58.6°C,以及由65.6 °C至48.6°C,反映保溫效能隨存放時間而下降。 一般燜燒杯保溫或保冷效果相對更長,可以透過持續高效的保溫能力,讓食物維持高熱、變熟;對於一眾帶飯人士來說,燜燒杯與保溫飯壺可是一樣方便。 消委會早前曾測試了15款食物壺,當中包括8款燜燒壺和7款保溫飯壺,發現燜燒壺全數通過相關保溫效能測試,惟保溫飯壺的保溫表現則較遜色,2款樣本的6小時保溫效能低於50°C。 燜燒杯保溫效能顯著,但使用起上來也有很多需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