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由廢物處置的運作產生的任何泄出物或排出物不會或不可能會危害公眾衞生、不會成為或不可能成為污染環境的根源,或對鄰近地區的滋擾根源。 申請人必須說明其涉及的處理工序(拆解、破碎、物料分類方法)及回收率,以讓環保署作出評估。 環保署於電器廢物處置牌照申請指引、操作計劃書撰寫指引及於2017年給予業界的簡介資料內有詳細闡述了以上要求。 涵蓋「四電一腦」產品(即空調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統稱「受管制電器」)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廢電器計劃)已於2018年實施。 在廢電器計劃下,受管制電器銷售商須按法例要求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法定除舊服務,從消費者要求的處所移走一件屬相同類別的電器。
「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由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所組成,至今已有超過160個公共收集點,接收塑膠、玻璃樽、小型電器、四電一腦、慳電膽/光管、充電池,以至廢紙及金屬等常見的回收物。 棄置電器 除了支援社區回收,「綠在區區」亦會透過舉辦多種環保教育及宣傳活動,從多角度把綠色生活文化注入社區。 電器回收後,可以加工或分拆零件轉售及再用,減少電子廢物對環境的傷害。 屯門環保圓(WEEE PARK)是為配合廢電器計畫而興建的,裡面擁有非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用先進科技把舊電腦電器除毒、拆解和循環再造,轉化為有價值的物料。
棄置電器: 回收電器方法3. 上門二手電器收購
我們已淘汰不符合環保原則的舊式堆填區,並正修復有關設施改作其他用途,例如興建多用途草地球場及高爾夫球練習場等。 棄置電器2025 醫療廢物包括根據《廢物處置條例》第2條及附表8界定的各種從醫療、化驗所和研究等業務產生的廢物。 醫療廢物必須妥善管理,以盡量減低其對公眾健康構成的危險或對環境造成污染的風險。
- 因此,循環再造的工序在2005年開始遷往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進行。
- 現時已有9個回收站投入服務,按下以下項目的超連結,可以去到相關環保站的Facebook平臺專頁,瞭解該站的開放時間及最新資訊。
- 生產者責任計劃是香港廢物管理策略的其中一項主要政策工具。
- 將電腦、洗衣機、(由二號處理線轉移的)空調機、以及(經四號處理線除毒的)電視機和顯示器拆解、切碎,並分類為鋼、銅、鋁、塑膠等二次物料。
- 與此同時,我們亦已於2021年2月22日就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展開公眾諮詢 ,以收集公眾對計劃的意見。
商場亦將設有近6,000呎的活動場地外和過千呎藝文創意空間,為香港及國際藝術家提供場地舉辦活動、展覽、分享會、工作坊等[5]。 地盤面積約204,990平方呎,可建樓面多達190萬平方呎,為啟德發展區內第二幅商業地。 根據賣地章程,項目商業樓面不多於186.4萬平方呎,設不可拆售條款。
棄置電器: 減少廢物
透過四電一腦計劃,相關廢電器電子產品必須交由持牌回收設施作適當處理、循環再造及轉廢為材,長遠解決過往在運送、貯存和拆解過程不當處理而可能污染土地和環境的問題。 立法會於2016年6月制定《2016年促進循環再造及妥善處置(產品容器)(修訂)條例》,為玻璃飲料容器計劃訂立法定規管框架。 棄置電器2025 棄置電器 自此,環保署一直為逐步落實玻璃飲料容器計劃作出所需安排,包括委聘玻璃管理承辦商在全港提供區域性廢玻璃容器收集及處理服務,並草擬相關的附屬法例,為實施計劃訂立運作細節。
到環保處回收網絡回收舊電器,更可參與「綠綠賞」計劃,儲分換領不同生活用品。 自2018年起全面實施的「四電一腦」回收計劃,讓消費者在買新冷氣、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時,可輕鬆地處理好舊機。 其實自從政府推出四電一腦回收計劃後,換新家電已經變得相對方便。 但有時想處於舊電器,不一定同時買新的,那這些舊電腦、家電就可以透過捐贈、二手電器回收及社區回收中心等途徑處理。 立即看看Cosmo整理的4個回收電器方法及3大回收注意事項吧。
棄置電器: 回收「四電一腦」要繳付徵費嗎?
你也可以到環境保護署網頁,查看持牌處理、再加工或循環再造電器廢物人士或公司名單。 2018年12月31日起,廢電器計劃正式對被棄置受管制電器實施處置管制、進出口管制及堆填區棄置禁令。 任何人貯存、處理、再加工或循環再造被棄置受管制電器,均須取得廢物處置牌照;輸入及輸出被棄置受管制電器均須領有許可證。 堆填區及其他指定廢物處置設施(例如廢物轉運站)則不會再接收和處置被棄置受管制電器。 而家電3C類大至電冰箱、冷/暖氣機、電視機、洗衣機,小至電鍋、烤箱、微波爐等家電,或者電腦、顯示器、主機板等3C用品,因為牽涉到電器、電線的危險性,處理及清運方式也會隨之不同。 為提升環保教育,以及協助社區收集各類回收物料,讓綠色生活紮根社區,政府正逐步在全港每區各設立一個「綠在區區」項目。
我們已全面實施禽畜廢物管制計劃,以管理及處置禽畜廢物。 消費者購買受管制電器後,應在收到新電器時或之前,從銷售商取得適當的循環再造標籤。 循環再造標籤旨在協助消費者識別在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下分發的受管制電器。 棄置電器2025 政府又宣佈,今年12月31日起推出棄置禁令,堆填區將不會再接收及處置四電一腦。 棄置電器 相關產品的其中一個「出路」,是位於屯門的「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即大WEEE廠)。 大WEEE廠於今年3月19日正式開幕,由認可營辦商歐綠保,負責處理廢電器,預計一年可以處理3萬噸電子廢物。
棄置電器: 廢物處置牌照
由於廢玻璃容器的回收價值低,以及收集及運輸成本高昂,本港產生的廢玻璃容器大多被棄置於堆填區,而非回收再用或循環再造。 推行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玻璃飲料容器計劃)能讓相關人士承擔他們的環保責任,確保廢玻璃容器得到妥善收集及處理,善用資源,轉廢為材,並紓緩堆填區的壓力,這亦有助建立本地的循環經濟。 透過四電一腦計劃,相關廢電器電子產品必須交由持牌回收設施作適當處理、循環再造及轉廢為材。 這長遠解決了過往在運送、貯存和拆解過程不當處理而可能污染土地和環境的問題。 棄置電器 具體來說,你可以有以下至少五項選手去處理想丟棄的電器。
棄置電器: 減少廢物及廢物重用
建築廢物包括來自建築、裝修、拆卸、土地挖掘及修路等建造工程所產生的廢物。 透過廢物分類處置,惰性廢物可用作填海物料,非惰性廢物會被運往堆填區。 若選擇運送新件和移走舊件的日子是在購物當日之後的第三個工作天或以後,銷售商應可安排在同日送新件和移走舊件,而毋須就除舊服務額外付費。 但銷售商可能會提供其他收費服務,例如拆除冷氣機,在購物當日送貨及同時搬走舊電器,顧客可按自己需要選擇合適的服務安排。 若環境保護署發現銷售商或其職員涉嫌違反有關的法例規定,例如就法定除舊服務所需的時間作出失實的說法誤導消費者,必定會跟進調查和採取所需的執法行動。 循環再造徵費由「四電一腦」供應商直接向環境保護署支付。
棄置電器: 廢物的種類
環保署在2005年1月推出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目的是透過鼓勵及協助物業管理公司於屋苑/住宅大廈範圍內提供廢物分類回收設施,方便居民參與廢物源頭分類,以提高回收物料的收集數量和減少廢物的棄置量。 收集點包括參與計劃的屋苑及工商業大廈 和 14個公眾回收點 。 仍可操作的電腦,經翻新後,會經慈善團體,轉贈給有需要人士。 餘下的舊電腦,則會交由指定的回收商拆件,由用的零件和物料,會用以回收循環再造。 在公眾廣泛支持下,《產品環保責任條例》(第603章)(《條例》)經立法會審議後於2008年7月通過。 《條例》是一條框架法例,為在香港實施生產者責任計劃提供法律基礎,並透過《條例》及其附屬法例,訂明對個別物品的規管要求及運作細節。
棄置電器: 相關內容
為促進減廢回收,政府一直以身作則帶頭實行環保採購政策。 例如,政策局和部門應避免使用一次過用完即棄的產品,並盡量採購更適合循環再用、採用更多再造物料製造、附有較少包裝和更持久耐用的產品。 有意減少廢物的商界機構,可參與專為私營機構而設的香港環保卓越計劃組織減廢活動。 環保署亦備有針對個別行業的廢物減量資訊及專營可再造物料的商號名錄,詳情請參閱問題與解決方案之減少廢物。 特殊廢物包括動物屍體、禽畜廢物、輻射性廢物、隔油池廢物、污水廠污泥及濾水廠污泥。 這類廢物需要獨立處理,而他們的妥善處理和處置方式則在構思中。
棄置電器: 上門回收電器
若電器未被收走,他説工友需送往較大的垃圾站,最後還是去了堆填區;直至今個月起情況才稍好轉,無論完整與否也指會一併收走,每隔7至10日歐綠保會安排人手到站回收受管制電器。 各個參與的屋苑亦可定時舉辦大型的回收活動,來集中收集其他種類的可重用及可回收物料,例如舊衣服、舊電器和舊電腦等,然後再轉交回收商。 但在捐贈前需要留意,部分機構可能會因為疫情關係而暫停回收,又或是對於回收物品有不同要求,想要捐錢電器前(特別是大型電器),可以先向心儀機構查詢。 如果你在街上有看過一些印有回收服務的貨車、攤位或是一些設計現代簡約的回收店,那就是為了這計劃而設的服務。 由2020年11月16日起,環保署推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每次提交回收物,都可以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 棄置電器 現時已有9個回收站投入服務,按下以下項目的超連結,可以去到相關環保站的Facebook平臺專頁,瞭解該站的開放時間及最新資訊。
棄置電器: 垃圾站清潔工呻:空殼電器亂棄 無法拒收
截至「綠色家電環保園」項目於2016年10月完結時,該項目所收集到的各類廢電器電子產品約共1600公噸,全部都得以透過復修、轉贈、重用,或透過拆解,循環再造。 估計項目總共向7800個受助家庭送出超過25000件經修復的電器。 《廢物處置條例》第20A至20I條所定的廢物進出口許可證管制與《巴塞爾公約》一致,並已於2018年12月31日擴展至覆蓋受管制電器廢物的進出口。
棄置電器: 回收電器需要交給指定回收商嗎?
銷售受管制電器時,如消費者欲棄置屬相同類別的電器,銷售商便須應消費者要求,按已獲批註的方案安排免費除舊服務。 銷售商亦有責任向購買受管制電器的消費者提供循環再造標籤,以及載有循環再造徵費訂明字句的收據。 就算並非要買新「四電一腦」,也可以使用這個回收服務,經收集的舊電器將送交下游的循環再造商跟進處理。 涵蓋八種受管制電器(即空調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 棄置電器2025 (「四電一腦」計劃)已於2018年全面實施,是香港減廢回收另一個重要里程碑。
棄置電器: 環保局代為處理
由2018年8月1日起,「四電一腦」產品(即空調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統稱「受管制電器」)的供應商必須經環保署登記,方可分發受管制電器。 已登記供應商亦須履行其他法定責任,包括向環保署呈交申報及繳付循環再造徵費,以及在分發受管制電器時提供循環再造標籤。 同時,銷售商亦必須備有經環保署批註的除舊服務方案,方可銷售受管制電器。
「四電一腦」計劃提供方便的回收渠道,妥善收集要棄置的舊電器。 市民現時購買「四電一腦」,可享有由銷售商提供的法定免費除舊服務,上門移走一件同類的舊電器。 涵蓋「四電一腦」,即空調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經已全面實施。 計劃提供方便的回收渠道之餘,亦促進廢棄「四電一腦」的妥善處理,轉廢為材。 棄置電器 為配合廢電器計劃而興建的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WEEEPARK)於2018年3月全面投入運作。 WEEEPARK採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處理廢電器電子產品,透過除毒、拆解和循環再造等工序,把廢電器電子產品轉化為有價值的分類物料,例如塑膠和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