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年代久遠,該廟古物特多,如鑄於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的古鐘、以錫鑄於鹹豐十年(一八六零年)的香案及刻於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的碑文等等。 侯王廟所在地各為白鶴山,有「鶴嶺」之稱,有人將「鵝」「鶴」二字刻在廟後山巨石上,號稱別亭,即俗稱「一筆鵝」及「一筆鶴」。 「鵝」字一筆寫成,是張壽仁所書,對聯「古石書鵝摹逸少 名山駕鶴仰侯王」,題光緒十三年(1887年)羅浮山黃龍觀道人何罡祥、何罡乾勒石、東官黎慶書,可惜於日治時期被毀;而「鶴」字石刻於光緒十四年鳳山書。 楊侯古廟 現時廟的右邊設有中式園林及方亭,方亭內的「一筆鵝」是1970年摹刻,廟後還有「一筆鶴」石刻。
當時,南宋受到元朝攻打,蒙古人追殺宋帝,楊亮節為保護宋端宗及宋帝昺輾轉逃至今日的香港。 楊亮節死後被封為楊侯王,人民為記念他染病期間仍忠心護駕抗敵,建立廟宇供奉祭祀。 東湧侯王古廟,又稱東湧侯王宮,是香港一所侯王廟,主祀楊侯王,位於大嶼山東湧沙咀頭之西,面向東湧灣,現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楊侯古廟: 歷史文物
有媒體報導,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在全代會前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見面,並表達如果9月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調沒有起來,要有備… 楊侯古廟2025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近期涉入多項爭議,包括「進白宮」的失言持續發酵,競選辦公室總幹事潘孟安昨天被指控在高雄師範大學的碩士論文涉抄襲,以及賴力推的立委選舉「民主大聯盟」已有六人退選。 地方人士指出,國民黨在去年九合一大選,成功運用「區域聯防」概念贏得勝選,呼籲黨中央跟侯競辦應該比照辦理,加強與地方間的聯繫,將中央與地方連結起來。 國民黨全代會展現藍營團結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民調有所回升,但仍落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且鴻海創辦人郭臺銘的動向不明,為選情埋下隱憂。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昨天率團訪日,多位日本國會議員當面表達對臺海局勢的憂心。 王金平日前表示,國民黨中央應快速主導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選務;王金平29日又指出,還沒看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積極對外行動,應提出整套輔選計畫,並迅速推動,才能提升侯友宜選情。 大澳楊侯古廟供奉侯王,相傳侯王是南宋(1127 — 1279年)忠臣楊亮節,南宋末年曾保護宋末最後兩位皇帝(宋帝昰及宋帝昺)逃避元兵而南逃,後來人們為念其忠勇立廟奉祀。 古廟亦與大澳端午遊湧關係密切而聞名,每年端午節,古廟的楊侯神像都會被請出,參與遊湧和相關的祭祀儀式。 侯王古廟建築羣座落於石砌高臺之上,包括廟宇主建築及其後加建的廂房、亭、刻石等。
楊侯古廟: 建築
大澳楊侯古廟至今屹立了三百多年,分別於1877年、1932年及1988年曾進行維修工程,主殿的水泥地磚應為後來新鋪砌的,但古廟大部分原貌仍能保留下來,變化不大,至今狀況仍非常完整。 而適逢每年侯王誕及與古廟有密切關係的大澳端午龍舟遊湧,大澳居民多會休息數天,積極參與節慶及賀誕活動。 南宋末年,元軍追殺宋帝,名臣楊亮節一直跟隨,即使身患重病仍指揮大軍,護主期間曾路經現在的大嶼山。 侯王古廟在主建築之外,左右各有一偏殿,中間設有一口天井,是一座兩進三開間式建築。 古廟由青磚、麻石和木材建成,正門由麻石柱支撐,廟內藏有大量石灣陶瓷雕刻及木造雕刻,盡顯建廟時的氣勢和技藝。
屏山楊侯古廟喺香港元朗屏山坑頭村西北角,係屏山文物徑嘅古蹟之一,亦係元朗區六間供奉侯王廟之一。 楊侯古廟嘅修建日期已經無從稽考,但村中父老相傳呢間廟已經有幾百年歷史。 根據廟裏面嘅匾額顯示,喺1963年同1991年,間廟做過大型重修。 喺1994年被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2010年8月31號確定評級。 楊侯古廟建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比大家較為認識、位於九龍城的侯王廟還早三十一年建成,現為法定古蹟。 盡管此古廟曾進行多次翻新工程,但原有的格局面貌仍能被保留下來,屋脊上及廟內的石灣陶瓷公仔及木雕等建築裝飾,雕工精巧,廟內更保存有多件歷史文物,實為罕見,十分值得欣賞及考究。
楊侯古廟: 總統大選最新民調出爐!柯侯差距拉小 若郭堅持參戰「直接保送賴清德」
侯王廟是三幢式建築設計,由正門進入是正殿,中央供奉侯王像;左面分別是羅漢堂、佛光堂及龍華堂。 羅漢堂及佛光堂前有一個小庭院,庭院牆頭的石灣人物雕塑精美,色彩鮮明,與正殿前古色古香的亭子相連。 2005年,九龍城侯王廟動用400萬港元進行大規模翻新[2],加建了詩詞坊、許願閣等新景點[3],並於2006年重新開放[4]。 楊侯古廟分為主建築及左右偏殿,以青磚、麻石及木材築砌而成。 主建築屬清朝兩進三開間佈局,兩進之間的天井建有香亭。 凹入式正立面由麻石柱支撐,前殿屋脊和天井左右兩廊的女兒牆還飾有具歷史價值的石灣陶塑,題材為民間故事,造工精巧。
- 「鵝」字一筆寫成,是張壽仁所書,對聯「古石書鵝摹逸少 名山駕鶴仰侯王」,題光緒十三年(1887年)羅浮山黃龍觀道人何罡祥、何罡乾勒石、東官黎慶書,可惜於日治時期被毀;而「鶴」字石刻於光緒十四年鳳山書。
- 原來,相傳楊侯古廟之設立,有助化解獅虎爭珠之象,有助大澳長久安穩,到底內裡玄機為何?
- 古廟內的古物中,以一口為侯王而鑄的鐵鐘歷史最為久遠。
- 南宋末年,元軍追殺宋帝,名臣楊亮節一直跟隨,即使身患重病仍指揮大軍,護主期間曾路經現在的大嶼山。
- 古廟由青磚、麻石和木材建成,正門由麻石柱支撐,廟內藏有大量石灣陶瓷雕刻及木造雕刻,盡顯建廟時的氣勢和技藝。
另外,廟內還有一塊鉛錫合金鑄成的牌匾,於光緒七年 ( 1881年 )製成。 東湧侯王古廟建於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供奉南宋名臣楊亮節。 由於相傳楊亮節在保護宋帝昺曾在東湧灣外與元軍海戰,故將廟宇選址於此。 楊侯古廟 道光二年(1822年)所立的《重修楊侯王宮碑記》,是九龍黃大仙區最古老的碑刻。
楊侯古廟: 歷史
可能是王金平對於黨部系統目前運作的狀況不夠瞭解,其實中央黨部及各地方黨部對於侯友宜的競選工作都是在積極進行中。 有關侯王來歷嘅說法頗多,村民認為侯王即係宋末忠臣楊亮節,佢因為保護宋帝而死,深受後人景仰而加以供奉。 本廟建於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比九龍聯合道的侯王廟早三十一年。 楊侯古廟2025 楊侯古廟2025 古廟主要供奉著名侯王,即南宋忠臣楊亮節,為南宗宋年的國舅,封為侯。
楊侯古廟: 建築格局
大澳楊侯古廟創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於2017年10月被列為一級法定古蹟,古廟是紀念南宋名臣楊亮節。 當時,南宋受到元朝攻打,蒙古人追殺宋帝,楊亮節為保護宋端宗及宋帝昺輾轉逃至今日的香港,楊亮節更保護宋帝來到大嶼。 楊亮節死後被封為楊侯王,人民為記念他染病期間仍忠心護駕抗敵,建立廟宇供奉祭祀,而大澳人亦稱楊侯古廟為「侯王廟」。 另一座廟宇——洪聖廟則位於坑尾村,由屏山鄧族在清乾隆丁亥年(1767年)所建,而廟宇曾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以及於1963年大事修建,現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楊侯古廟: 重修
本名楊亮節,南宋國舅,宋益王(帝昰)母楊淑妃之弟。 楊侯古廟 南宋末年蒙古人來犯,楊亮節保護帝昰及衛王(日後的宋帝昺)南逃,輾轉抵達今日的東九龍。 逃難期間,楊雖染重病但仍英勇抗敵,後不幸病歿,鄉民念其忠勇故立廟奉祀。 楊生前封侯,死後封王,所以奉祀楊的廟宇一般稱為「侯王廟」。 又有稱侯王為楊二伯公,因曾顯聖救帝昺,後人立廟紀念。
楊侯古廟: 楊侯古廟
除大澳的漁民漁商外,當年鄰近的商人以及沿岸的清兵也到楊侯古廟參拜。 這項傳統節慶活動的歷史已逾百年,二〇一一年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原來,相傳楊侯古廟之設立,有助化解獅虎爭珠之象,有助大澳長久安穩,到底內裡玄機為何? 讓我們的導賞員為你詳細講解楊侯古廟的歷史文化故事。
楊侯古廟: 廟宇介紹
楊侯古廟坐落於坑頭村,為元朗區六間供奉侯王的廟宇之一。 據廟內匾額顯示,廟宇曾分別於1963年及1991年進行大事重修,其後於2002年亦進行修繕工程。 有關侯王的來歷說法頗多,村民認為侯王即宋末忠臣楊亮節,他因保護宋帝而捐軀,深受後人景仰而加以供奉,每年農曆六月十六日為侯王誕。
楊侯古廟: 朱立倫遭指沒積極助侯!國民黨喊「按既定節奏協助」 地方人士看法不同
對此,侯競辦發言人王敏旭表示,感謝王金平的建議,競辦一定會繼續用最大的善意與大家加強溝通,團結纔是贏得勝選最好方式;競辦也與黨中央密切合作,大家一起打贏這場選戰。 社會處提醒,可搭乘的車種,不包括觀光列車、團體列車、太魯閣列車、普悠瑪列車、3000型自強號及其他臺鐵指定列車(具專屬性及不發售無座票之列車),其餘車種則不限搭乘。 在楊侯古廟與上璋圍間小路之旁有一口古井,確實建造年代已難以考證。 據鄧氏族人相傳,這口井由坑頭村村民所建,在二百多年前上璋圍立村前已存在,曾一度是坑頭及上璋圍兩村食水的主要來源。
楊侯古廟: 九龍城侯王廟
前國民黨祕書長李乾龍呼籲黨主席朱立倫及侯友宜等人,應展現誠意,喚回郭臺銘。 新竹縣敬老愛心卡結合臺鐵局,今起擴大服務範圍,造福縣內年長者及身心障礙者。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敬老愛心卡今(1日)起,只要起、迄站其中一站為新竹區域20個站,搭乘區間車、以及有發售無座位票的自強號及莒光號,單趟次最多補助乘車票價50元,剩餘車資差額則由悠遊卡錢包內儲值金額支付。 網站所述的資訊如有更改,應以有關部門或機構公佈為準。 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佈,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
洪聖宮為兩進式建築,以青磚建成,天井為開放式設計,廟內掛有多個匾額對聯。 屏山楊侯古廟位於屏山坑頭村,雖然建成年份已無從考究,但相傳古廟已有數百年歷史,現為三級歷史建築。 根據楊侯古廟內的匾額,在這八十年間,古廟已經曾大事重修兩次(分別為1963年、1991年)。
大澳楊侯古廟,又稱大澳侯王廟,是香港一所侯王廟,位於大嶼山大澳寶珠潭側,現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廟中除了主神楊侯王外,亦有供奉關帝、北帝及洪聖四大人神。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籲國民黨應提整套輔選計畫,拉抬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選情。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今天表示,會按照既定節奏協助選戰;藍營地方人士指出,黨中央跟侯競辦應加強與地方間的聯繫,將中央與地方連結起來。 楊侯宮相傳建於十七世紀,現存建築物於1811年改建而成,於1988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後由香港政府斥資全面重修。 九龍城侯王廟早於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已存在,為一座茅屋,以紀念南宋忠臣楊亮節。
楊侯古廟: 東京士多
對於楊侯的傳說、來歷,有留意我們以往的文章的話,應該十分熟悉。 而屏山楊侯古廟的建築特色方面,結構極其簡樸,只有一進三開間,加以有吉祥寓意的圖案、壁畫作為裝飾。 正廳供奉有侯王,左廳供奉有土地公,而右廳則有金花娘娘。
而楊侯王古廟內的鐘,刻有「康熙三十八年」字樣,藉以推測此廟建成之年份。 除了建築裝飾之外,廟內的亦有兩件文物在香港甚為罕見,可謂鎮廟之寶。 在主殿內有一對對聯,於光緒三年(1877年) 刻製。
楊侯古廟: 屏山楊侯古廟
現存的侯王廟則建於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並曾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年(1822年)及光緒五年(1879年)進行修繕。 九龍城侯王廟是香港九龍的侯王廟,位於黃大仙區[1]近九龍城的聯合道與東頭村道交界,昔日白鶴山南麓。 自1928年開始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於2014年獲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定爲香港法定古蹟。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日於日本東京巨蛋飯店內接連接受NHK、朝日新聞專訪。 侯友宜表示,當選後會做到「堅持民主自由制度」… 國民黨彰化縣黨部主委謝衣鳯表示,目前黨主席朱立倫已指示所有的地方黨部,只要侯競辦有活動,地方黨部就要全力支援,也會幫忙競辦傳達各種文宣的工作。
清廷在一八四七年至一八九九年駐軍九龍寨城期間,寨城的官將多曾於侯王古廟參拜。 侯王古廟是本港少數廟宇仍保留了大量與九龍寨城有直接關係的歷史文物,例如由首任九龍巡檢司許文深於一八四七年所捐的香爐。 此外,其他著名的文物如一八八八年的「鶴」字石刻,至今仍可見於廟後的巨石上。 侯王廟內就存有康熙38年建廟時所鑄造之洪鐘,另有純錫所鑄造之香案。
楊侯古廟: 朱立倫遭指沒積極助侯!國民黨喊「按既定節奏協助」 地方人士看法不同
雖然歷史上對侯王的出處未有定案,但一般認同第一種說法,即侯王爲楊亮節,是南宋的國舅,生前封「侯」,死後封「王」,所以叫「侯王」。 據稱,南宗末代皇帝(宋帝昺)曾在楊亮節的襄助下南逃至九龍,楊護駕有功,世人敬其忠義,故建廟以紀念。 由於年代久遠,廟內有多件極具歷史價值的文物,包括鑄於1699年的古鐘、鑄於1860年的純錫香案,還有刻於1877年的碑文等。 根據廟內鑄於清雍正八年(即一七三〇年)的古鐘推算,九龍城侯王古廟大概建於一七三〇年或以前,以供奉楊侯大王。 古廟內的古物中,以一口為侯王而鑄的鐵鐘歷史最為久遠。 鐵鐘於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鑄造,因此相信古廟建於一六九九年或以前。
社會處長陳欣怡表示,新竹縣敬老愛心卡,補助新竹縣65 歲以上老人、55 歲以上原住民及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搭乘客運、計程車、臺鐵等交通工具,每月核發補助上限為500元,限當月使用,不得累計至下個月。 凡設籍竹縣符合條件者,可持身分證正本、2吋半身照片一張、身心障礙手冊正本等應備文件,至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公所申請辦理。 楊侯古廟2025 大澳楊侯古廟位於大澳寶珠潭,廟內有一口鑄於清朝康熙38年(1699年)的鐵鐘,因此相信古廟建於1699年或以前。 大澳楊侯古廟建於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供奉南宋名臣楊亮節[1]。 門聯寫著“擁鵲嶺以為屏靈鍾秀毓,控鳳山而作鐃為阜民康”。
廟內還有一對於光緒三年以銅打造的對聯,廟內有鯨魚骨、舊龍船頭,約有百多年歷史,為當時漁民所供奉。 廟內亦存有一塊在光緒十四年由一位居住於二湧棚之漁民敬送侯王爺的「藉賴恩光」牌匾。 楊侯古廟 廟外大門石聯則刻上「擁鵲嶺以為屏靈鍾秀毓,控鳳山而作鎮物阜民康」,表述了侯王廟之地勢。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天下午先至自民黨總部拜訪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萩生田光一,雙方在公開活動中聊得熱絡,不過始終沒有見到… 楊智伃今天受訪表示,黨中央一直都與侯友宜競選辦公室保持順暢的溝通,會按照既定的節奏協助整體選戰,但以尊重侯競辦的規劃為先,作為輔助協助的角色。
楊侯古廟為一座兩進三開間式建築,以青磚、麻石及木材建成。 最吸引人注目的就有造工精巧的石灣陶塑公仔,於前殿屋脊、天井旁兩廊外圍的矮牆均可見到。 它們形象多以粵劇戲曲或神話中的瑞獸及人物為主,如龍及彩鷥等。 前脊有雙龍定火珠及有關於宋太祖趙匡胤的陶塑,天井旁的陶塑則是取材自封神榜及鍾無豔的故事。 楊侯古廟 廟內亦有大量木造雕刻值得留意,它們多為吉祥圖案或植物,雕工十分精緻。
楊侯古廟: 歷史
廟宇前方建有獨立的香亭,其歇山頂以精美的花崗岩石柱和木樑架支撐。 神壇設於廟宇的後殿,是敬拜侯王和其他神祇(如觀音)的地方。 後殿的山牆採用了「五嶽朝天式」設計,在香港甚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