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市建局一員,筆者十分認同施政報告中表示,面對市區及樓宇老化,必須雙軌推進樓宇重建和樓宇維修,透過復修延長樓宇壽命,減慢城市老化,比重建更為關鍵。 因此與其守株待兔,筆者建議業主不如坐言起行,積極尋求政府及市建局在樓宇復修上向業主提供的資助和支援,主動做好維修,才能住得舒適安心。 筆者在地區工作多年,知悉部分舊樓居民抱着單位有可能被市建局或私人發展商收購重建的想法,不願投放資源做好維修保養,對樓宇失修問題置之不理。 業主一旦忽略日常樓宇管理工作,很可能縮短樓宇壽命,大廈因而日久失修造成人命傷亡時,業主便有可能要共同承擔相關法律後果。 透過此網上查詢系統,你可根據斜坡編號、樓宇名稱、屋苑名稱、街道名稱或地段編號等搜尋有關資料。
- 「綜合註冊資訊系統」網上服務讓市民方便快捷地查閱香港物業資料。
- 屋宇署會向選定的目標樓宇的業主送達法定通知,規定業主在指定限期內對樓宇的窗戶進行訂明檢驗及檢驗後認為需要的訂明修葺工程。
- 你可在此查閱現時可供出租的政府住宅(如過剩政府宿舍)及非住宅(如舖位、廣告位、停車場、食堂等)物業資料。
- 此指引旨在協助升降機擁有人透過各種優化和現代化措施,提升現有升降機的安全水平,使運作更為安全、有效、可靠和舒適。
- 你可在此網頁查看食物業、公眾娛樂場所、校舍或幼兒中心,以及危險品處所的消防規定、重要建議、常見違規事預,以及服務表現指標等資料。
- 業主應盡力抽空出席業主大會,審閱財務報表, 審查賬簿、收據和發票,要求管委會解釋不合理收支,並出席法團業主週年大會,參與財政討論。
- 她承諾,會繼續積極跟進灣仔未來的規劃發展,包括灣仔三座政府大樓重建、推動灣仔北海濱規劃、推動加路連山道商業用地發展項目等。
若業主一心等待重建而忽視維修保養大廈,恐怕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不單令居住環境逐步惡化、影響生活質素,更甚是構成危險。 大廈法團英文 「物業資訊網」是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網上服務,為市民提供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樓齡及許可用途等資訊。 你可在此透過雙語搜尋器,以五種不同的搜尋方式查詢、瀏覽及訂購所需物業紀錄。
大廈法團英文: 大廈管理日常運作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透過分析約400個由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三年完成的“樓宇更新大行動”樓宇維修工程項目費用,設立了“樓宇維修成本數據庫及估算器”。 〔記者楊丞彧/臺北報導〕印太地區「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 大廈法團英文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訪問團應我國政府邀請於本月20日至22日來臺訪問,成員包括帛琉、諾魯、南韓、紐西蘭及菲律賓等國部長與國會議員共11人。 外交部今(24)日表示,這是印太地區「福爾摩沙俱樂部」第二屆年會,也是該俱樂部2021年5月成立以來首度組團來訪,意義非凡,外交部表達誠摯歡迎。 你可在此找到出租住宅物業須注意的事項,包括委託地產代理、簽訂租賃協議、繳付印花稅及申報相關稅項的資訊,還有業主的權利和責任。
當接獲業主或法團告知有關檢驗的安排,租戶應與獲委任的合資格人士合作,讓其進入處所(如有需要)進行訂明檢驗。 根據合資格人士/承建商提供的報價/廣告單張,有關窗戶檢驗及一般修葺費用的資料,請參看附表。 香港警務處透過“復安居計劃”,為有意進行樓宇維修的法團提供資料冊,參與計劃的大廈會在當眼處張貼宣傳海報或懸掛橫額,以加強宣傳。 由民政總署特設並由律師、會計師、測量師、工程師、物業經理等專業人士組成的顧問小組,為業主/法團提供專業意見,以助解決爭議。
大廈法團英文: IX. 大廈公契及業主立案法團
獲選的管委會委員在填寫陳述書時,必須以土地註冊處處長指明的格式,並在一名見證人面前簽署;見證人亦須在陳述書上簽署,以確認該委員的簽名真確。 大廈法團英文 見證人可以是任何年滿18歲的人士,包括管委會委員的家人、鄰居或其他委員,該委員亦可在香港境內或境外作出有關申報。 管委會祕書須在新成立法團的管委會委員當選後的28天內,或在收到經改選或補選選出的管委會委員的陳述書後28天內,把陳述書送交土地註冊處存檔。 民政事務總署發言人強調,陳述書雖然不是法定聲明,但委員如在陳述書內提供虛假資料,仍須負上法律責任。
屋宇署「百樓圖網」系統讓市民能透過互聯網查閱已選取的私人樓宇及小型工程紀錄,以及訂購副本。 你可通過此網頁瞭解應課差餉租值的評估基準、繳款方法,以及就首次評估或重估的應課差餉租值提出反對的手續。 有了業主立案法團監察大廈管理及物管公司運作,意味著屋苑管理更完善,出租單位自然更有優勢。 由香港和解中心或香港調解會安排認可調解員提供最多15小時的免費專業調解服務,協助雙方就爭議達成和解協議,省卻因採取法律行動而招致的開支和時間,迅速和有效地解決爭議。 大廈法團英文 法團如有意申請,請把填妥的申請表格送交民政總署或大廈所屬民政事務處轄下的地區大廈管理聯絡小組,或按此連結登記。
大廈法團英文: 相關
樓宇業主如接獲根據強制驗窗計劃送達的法定通知,須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在指定限期內進行所需的訂明檢驗。 該合資格人士須親自進行訂明檢驗,以確定窗戶是否已變得危險或可變得危險。 為協助業主妥善安排樓宇維修工程以及為打擊圍標,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總署)近年積極加強與其他部門(如屋宇署、香港警務處及廉政公署)和相關機構(包括市區重建局、香港房屋協會及相關專業學會)合作,增加對業主的支援和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工作。 在強制驗窗計劃下,任何人如無合理辯解,拒絕分擔其大廈法團為遵從由建築事務監督送達的法定通知所需有關公用部分的檢驗、勘測、工程或其他行動的費用,即屬違法。
根據《條例》的現行條文規定,管委會委員必須在獲選後21天內,在太平紳士、公證人、監誓員或其他獲授權監誓人士面前宣誓,聲明他並非《條例》附表2指明的不合資格人士,以確定其委員資格。 大廈法團英文 《條例》修訂後,不論是新成立法團的管委會委員、經改選或補選選出的管委會委員,只須在當選後的21天內向管委會祕書提交「申報資格陳述書」,說明其並非《條例》附表2指明的不合資格人士,而無須提交法定聲明(即宣誓)。 如管委會委員在獲選後的21天內仍未能遞交陳述書,該人士即停任委員。
大廈法團英文: 支援服務
每位委員每月津貼介乎 $600 – $1,000, 視乎大廈物業夥數而定。 萬一業主有感物業管理公司管理不善,認為有需要問責、睇數簿,甚至索償,法團可代表全體業主,強制要求物管披露適用之內部資料,甚至入稟起訴物管。 市區重建局除推出了“樓宇復修平臺”的樓宇維修資源網站,並已推出「「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加強對業主進行樓宇維修工程的技術支援。 在香港,所有的業主立案法團都是按香港法例第344章《建築物管理條例》成立。 可見,業主如在重建過程中對樓宇失修問題掉以輕心,不作適時和妥善維修,不單住戶的安全成疑,對於他人的人命或財產損失,依然要承擔責任。
大廈法團英文: 相關新聞
如有業主不滿管委會的表現,且有不少5%的業主,可要求管委會主席召開法團業主大人並在會議上議決撤換管委會委員甚至解散現屆管委會(委任一名管理人);業主可向土地審裁處申請解散現屆管委會並委任一名管理人。 如果出現赤字,業主立案法團可循以下兩個途徑解決:加管理費追回赤字或業主需合資繳付屋苑的大中型維修。 大廈法團英文2025 要注意的是,經業主立案法團委員會通過的合法工程,小業主是無權反對的。 如有業主不肯付款,便會遭業主立案法團提告,甚至會被釘契。 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規定,法團委員僅可收取象徵性津貼。
大廈法團英文: 私人物業及大廈管理
其後,旺角通菜街國榮大廈亦發生一宗致命意外,大廈頂樓的僭建簷篷石屎剝落,擊斃一名女小販。 事後死者家屬入稟追討賠償,經8 年漫長審訊,終審法院於2007年裁定法團須一併與單位業主和住客承擔法律責任。 此外,業主為本身的利益着想,應主動安排清拆處所內的僭建物。 至於樓宇公用部分的僭建物,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或共同業主應合力清拆。 大廈法團英文2025 你可在此網頁查看食物業、公眾娛樂場所、校舍或幼兒中心,以及危險品處所的消防規定、重要建議、常見違規事預,以及服務表現指標等資料。
大廈法團英文: 管委會祕書
業委會根據大廈公契成立,僅屬諮詢性質,作用是代表全體業主與物業公司溝通,其意見不具法律效力,亦無權監查物管職員之職能和薪酬。 發展局早前指出,本港有逾2700幢樓宇逾期而未遵辦強制驗樓下的法定通知,約三分之一甚至未委聘檢驗人員。 大廈法團英文2025 而過去3 年,屋宇署每年接到約7000宗樓宇欠妥的舉報,當發現欠妥的地方如牆壁出現裂紋裂縫、混凝土剝落及外牆飾面破損等,署方會向業主發勸喻信,有需要時亦會發修葺令或勘測令。 惟部分大廈業主反應不積極,甚至有些個案在收到通知後逾10年,仍未跟進。
大廈法團英文: 相關內容
屋宇署會向選定的目標樓宇的業主送達法定通知,規定業主在指定限期內對樓宇的窗戶進行訂明檢驗及檢驗後認為需要的訂明修葺工程。 據建築物條例第40條,未遵辦相關命令而無合理辯解,可罰款5萬元及監禁1年;不獲遵從的情況持續的每一天,另罰款5000元。 屋宇署亦可安排其委任的顧問公司及承建商進行所需的檢驗和修葺工程,然後向業主/業主立案法團追討檢驗及修葺工程的費用和監督費,以及徵收不超過有關費用20% 的附加費。 在強制驗窗計劃下,獲委任進行所需糾正及修葺工程的註冊承建商,須是名列於建築事務監督所備存的相關名冊內的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或符合資格進行糾正及修葺工程的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 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只有資格進行屬於其獲註冊級別、類型及項目的小型工程。 相反,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其中一項程序是委任管理委員會, 管委會除了擁有業委會的一切職能、權力及職責,更代表業主與法團溝通,並負責召開法團業主大會。
大廈法團英文: 業主應該怎麼做?
外交部強調,此次各國國會議員來訪,更是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國參與今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杜拜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屆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8)。 外交部歡迎更多印太地區國會議員加入「福爾摩沙俱樂部」,協助臺灣有意義參與各項國際組織,貢獻國際社會。 大廈法團英文2025 當中最轟動社會的嚴重事故,是1994年香港仔添喜大廈塌簷篷造成1死13傷慘劇,涉案的酒樓及大廈法團須向死傷者賠償逾3300萬元,大廈各小業主須攤分約25 萬元賠償。
大廈法團英文: 成立法團對業主的好處
業主立案法團是由整座大廈的業主共同發起的組織,業主可參閱建築物公契,瞭解如何計算業主在業主會議上可投的票數。 香港警務處會積極跟進和調查有關樓宇維修投訴和舉報個案。 警務處已在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下成立專責工作小組,並透過“復安居計劃”,由所屬警區的反三合會行動組與有關法團和業主直接聯繫,邀請他們向警方提供罪案消息,加強情報收集工作。 任何人士如認為其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受到恐嚇,可向警方報案,尋求警方的協助。 民政總署透過製作電視宣傳短片、派發專題單張以及舉辦樓宇維修講座,就大廈管理及樓宇維修進一步加強公眾教育,鼓勵業主維護自己的權益,積極參與法團業主大會及樓宇維修工作,並遵照《建築物管理條例》的規定聘請工程顧問及樓宇維修承辦商。 大廈法團英文2025 為加強對業主立案法團(法團)的支援,促進有效的大廈管理,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總署)自2018年推行「法團諮詢服務計劃」(計劃)。
此外,假如業主/佔用人在沒有合理辯解的情況下,阻止或拒絕獲業主立案法團所委任的人士進入處所內進行法定通知所需的檢驗或修葺工程,即屬違法。 大廈法團英文2025 違犯者一經定罪,可被處罰款港幣$10,000元,及監禁6個月。 法團主席本身並無法定權力,任何議決都要經過管理委員會。
法例規定電力裝置擁有人,包括業主立案法團、物業管理公司、業主、租客及住客,須為其電力裝置安排定期檢查、測試及領取證明書,此網頁為市民及電業界人士提供有關資料。 根據《建築物管理條例》(第344章)(條例),業主立案法團是一個獨立的法人組織,代表所有業主管理樓宇的公用部份,保障業主的利益及承擔有關的責任,具備訴訟權。 業主立案法團可以委任或監察物業管理或終止其服務合約。
管委會成員由業主大會投票選出,負責決策恆常大廈管理事務,於重要事項如聘用物業管理公司、核數師、大廈維修工程招標等提供建議方案,再於法團業主大會中投票表決。 透過此網頁,你可瞭解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程序,以及民政事務總署所提供的建議和協助,你亦可下載有關文件範本及政府表格。 業主立案法團的組成業主可根據條例第3、第3A或第4條召開業主會議,並按條例指明的方式委出管理委員會和成立法團。
你可進入此網頁查閱搜尋土地紀錄的方法,包括櫃位查冊及網上查詢服務、查冊程序和收費。 大廈法團英文2025 透過此網頁,你可以瞭解有關大廈的財政預算、帳目管理、招標程序包括供應品、貨品及服務採購工作守則及第三者風險保險等。 透過此「我的政府一站通」網上服務向機電工程署提交相關服務的電子申請,例如根據有關法例管制規定,申請準許繼續使用及操作升降機的許可證、申請準許繼續使用及操作自動梯的許可證。 如有需要進行訂明修葺,租戶亦應與獲委任的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或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合作,讓其進入處所(如有需要)在合資格人士監督下進行訂明修葺。
這些樓宇的樓齡普遍逾30 年,並存在各種老化和日久失修問題。 然而相關業主卻遲遲未按法定要求,在指定時間內完成驗樓和修葺,對公眾安全造成風險。 「綜合註冊資訊系統」網上服務讓市民方便快捷地查閱香港物業資料。
在計劃下,民政總署委聘物業管理公司為法團提供免費的大廈管理諮詢服務。 如需要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建議閣下找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徵詢意見。 上述法律只針對業主執行屋宇署發出的法定命令和通知,然而建築物管理條例第34H 條列明,維持大廈修葺妥善及狀況良好是業主責任,因此業主必須時刻保持大廈狀況良好,而非在收到政府命令和通知時,才維修保養大廈。 此網頁提供升降機/自動梯保養採購規格的樣本及指引,協助業主及管理公司提供維修保養服務。 相關的資訊,如承辦商表現評級、政府升降機的保養價格數據、與升降機和自動梯相關的指引及宣傳片,亦可在該網頁下載以助負責人管理升降機和自動梯的保養工作。
有關檢驗及修葺應按照強制驗窗計劃的標準和程序,進行訂明檢驗及訂明修葺,否則當有關樓宇被選定為實施強制驗窗計劃的目標樓宇時,屋宇署仍會向業主送達強制驗窗的法定通知。 筆者多年來在立法會參與樓宇管理及維修保養的政策和法規制訂工作,亦出任市建局非執行董事,留意到本港不少業主缺乏定期維修保養樓宇的概念,更會出現問題都不處理;部分舊樓業主甚至抱持與其花錢做維修,不如等待收購重建的錯誤心態。 大廈法團英文2025 這不單影響居住環境和樓宇安全,甚至會對業主帶來嚴重法律後果。 因此,筆者十分支持政府推進上述法規修訂,透過立法,加強業主正視樓宇安全隱患。 在灣仔區候選人中,李碧儀算是比較資深,她從2008年起便擔任灣仔區區議員,多年來一直服務市民,包括支援大廈法團工作,跟進大廈工程,爭取物業管理法例和政策改革,從而捍衛居民合理權益,並協助20多座大廈成立法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