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各配置641至1,114平方呎天台及24至56平方呎露臺;1A座A、B單位和2座A單位另設有56至396平方呎平臺;當中1A座B單位與2座A單位再帶有16平方呎工作平臺。 共有620夥,分佈於各座5至33樓,樓底高度為3.15至3.85米,實用面積由281至889平方呎。 有開放式、1房2廳、1房2廳(連套房)、2房2廳、3房2廳(連套房)、3房2廳(連套房)及儲物室連廁等多種間隔可供選擇。
- 若你注重方位、或者希望透光度較充足,開放式單位最大的「B07室」、「B01室」均屬於南向,但景觀較輸蝕。
- 五十年代的中華民國「雙十」國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石硤尾徙置區41座(後改稱美荷樓)掛上孫中山與蔣介石的巨型畫像。
- 薈藍的特色單位位於2樓和20樓,而開放式單位共有252個,分佈於全盤的十八柱,面積分203呎、207呎、208呎及215呎。
-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 兩座均採用了「通用設計」,室內及戶外公共地方的設施均方便傷健及長幼人士使用。
其中屋苑最鄰近的「聖公會長亨邨何澤芸小學」在2021年度暫定統一派位學額為66個。 而另一間鄰近的「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則有70個學位。 佔地1067公頃的青衣小島,可說是連接荃灣、葵涌、大嶼山等地的一個重要樞紐。 其中最早建成的為「青衣南橋」,建於1974年,把青衣與葵涌道路連接起來。
美薈樓平面圖: 項目背景及特色
經「海濱路」、「藍天海岸」、「東薈城」,約需17分鐘,再去到「東湧站」。 業主可以稍微奢侈一點,把這個單位改成主人套房加書房,再把一個小房間改成兩居室單位。 或者像原設計師預想的那樣,分出兩個小房間,而且因為與客廳的牆面空間很大,兩個房間怎麼分也可以自由創造空間。
項目的北面是一個公園和政府設施,高度限制只有20 米PD,唯一令人擔憂的是它將用於建設垃圾轉運站。 除了這個不利因素外,所有的北景都是機場和港珠澳人工島的無敵海景,但又要擔心航班帶來的噪音。 以上成交資料只供參考,一切應以土地註冊處所提供資料為準。 美薈樓平面圖 所有資料 / 圖則 / 數據亦只供參考用途,並不代表任何以上資料之準確性及真實性。
美薈樓平面圖: 項目設施、景觀、交通、生活配套及社區康體設施
另外,翻查樓書,薈藍所採用的冷氣機為大金,型號為「FTHM50RAV1N」,會配以一部散熱器「RHM50RAV1N」。 這類散熱器所採用的雪種為「R32」環保雪種,但其缺點卻是有低易燃性,值得準買家留意。 「薈藍」隸屬於「66區校網」,其學校比起「屯門71區校網」也較色,並不算十分突出。
- 項目已於2018年8月獲批入夥紙,發展商最快在10月內以現樓形式推售65夥,屆時將開放現樓予買家參觀。
- 今年將有7個新居屋項目推售,包括北角驥華苑、土瓜灣冠山苑、觀塘安秀苑、啟德啟信苑;東湧裕雅苑、沙田愉德苑及將軍澳昭明苑較早完成選樓,其中東湧裕雅苑是最早的落成屋苑。
-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 此期重建項目,興建2座33層公屋大樓及平臺,提供1,056個單位,預計可容納約3,310人居住。
- 以17樓A17室為例,面積為256尺連22尺露臺,尺價30730元,售786.7萬。
- 在居屋2022的港九新界推出的七個新項目中,最低調的一定是位於觀塘的“安秀苑”和位於東湧的“裕雅苑”。
共有5夥,位於1A及2座35樓頂層(Penthouse Floor),樓底高度為3.5至3.85米,實用面積由874至1,279平方呎。 間隔分為3房2廳(連套房)及儲物室連廁、4房2廳(連套房)及儲物室連廁、4房2廳(連套房)及儲物室連廁加多用途房等3種。 沙田區的大圍@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12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83,378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名城,金獅花園,柏傲莊,美城苑,顯徑邨。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2,580,年齡中位數為 44.7歲。
美薈樓平面圖: 香港大廈搜尋
首先,若你仔細量度內櫳,你會發現四款單位的內櫳並沒有任何分別,大家的內櫳空間也完全相同。 面積較大的單位主要跟其捱近後樓梯或電梯有關,需要獨力承擔該部份牆身,並計算入實用面積。 我們《胡.說樓市》編輯部建議,買家可先決定景觀及方位入手,之後在該方位的單位中,挑選面數最細的單位。 被視為1997年時將樓市推至顛峯的「灝景灣」,當年收票超過30,400張,創出歷來收票量最高新盤,認購人龍由世貿中心排至紅隧入口,其後卻因金融風暴樓價大跌,不少業主摸頂接貨收場。
美薈樓平面圖: 樓宇
據瞭解,項目至今已售出9成單位,發展迦套現逾50億元。 形薈為舊契項目,屬於發展商之形品系列中規模最大樓盤。 而首張價單已於2016年8月7日公佈,共涉及143夥,定價由549.7萬至1,057.7萬元,實用呎價由16,828至23,144元。 方面,樓盤周邊多為住宅大廈,1、2座向南及西南中低層單位主要望賽馬會診所、慈幼中學一帶、當中1A及B座低層可享有屋苑內園泳池景,高層單位則視野開揚,遠眺南面翠綠山景。
美薈樓平面圖: 成交紀錄冊
只因銀碼較相宜,首批開出的單位全部低於600萬以下,纔出現價格相宜的感覺。 今次發展商的付款辦法也相當簡單,只有「即供」及「建築期付款」兩款辦法。 不過,縱然交通看似四通八達,但從住的角度來看,青衣居民較倚賴的,仍是港鐵「青衣站」,但偏偏「薈藍」距離「青衣站」有一段距離,必須接駁小巴或巴士才能到達。
美薈樓平面圖: 香港樓宇目錄
另服務設施大樓7樓將會用作重置因白田邨清拆而搬遷的小型公共圖書館,命名為石硤尾公共圖書館。 美薈樓平面圖 美薈樓平面圖2025 第1期重建成美如樓及美映樓,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如樓更是罕見地擁有非構件式3睡房(3B)的非標準型公屋大廈。 第一期樓宇樓高37-39層不等,大部份單位附設窗臺及/或花槽,外牆主色是白色底色襯藍色及紫色,項目於2007年1月入夥,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管理。
美薈樓平面圖: 「建築期付款」
第2期重建成兩幢40層十字型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出租公屋,於2012年中入夥。 分別為美薈樓及美亮樓,另設有停車場及樓高8層的服務設施大樓,亦設有地舖。 大廈外觀髹漆間調跟第5期大廈大致相同,以黃綠色為主色調。 其中2棟公屋之間設有平臺連接,平臺層有休憩空間和小型公園,平臺亦設住宅大堂,並預留了天橋口作連接日後第20座重建後的新平臺。 第二期重建計劃最低幾層的間色模仿原址第一型徙置大廈,由周餘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美薈樓平面圖: 開放式單位(252個)
第三期和第七期在美荷樓旁興建,分別包括1幢12層公屋和1幢13層公屋,並分別名爲美葵樓及美菖樓。 這兩幢公屋以白色為底色,再襯上深紅色,共提供487公屋單位,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葵樓更是目前全港唯一擁有三睡房(3B)構件式單位的非標準公屋大廈,於2019年3月入夥。 兩期面向白田街的一邊均設有街舖,而美葵樓一樓亦設有商舖。 第7期重建項目主要興建1座13層公屋大樓及平臺,提供247個單位,已於2019年3月20日入夥。 2013年政府撥款一億元在區內興建社區重點項目,西九新動力副主席沈少雄區議員,3月向深水埗區議會提交了興建藝術中心的意見書,計劃在石硤尾美荷樓對出興建集「排練場地、展覽廳及商舖」於一身的藝術中心,聲言要為西九文化區培養觀眾。
美薈樓平面圖: 相關新聞
加上這個樓盤以高樓底取勝,容許買家向高空發展,變相可多間一層閣樓使用。 因此青衣私樓供應,除了集中在佳明集團在「美景花園」細山街附近的「明翹匯」外,也只能在區內的二手市場,包括「盈翠半島」、「灝景灣」及「藍澄灣」尋找。 佳明集團在細山街的「明翹匯」於2019年11月推售,全盤共提供776個單位,為區內近20年內較大型的發展項目。 地皮前身本屬綠化地帶,加上有斜坡問題,故在2015年推出招標時曾流標收回,其後2016年15月重新招標後被佳明集團以9.388億元投得,每呎地價破底跌至1,980元。 而發展商在2019年開售首批單位,首批375個單位,折算均價14,813元,一房單位最平入場價432萬元。
美薈樓平面圖: 公共交通
香港政府於8月3日公佈新一輪驗水結果,結果顯示石硤尾邨59個水辦則有5個超標,數值介乎11至19微克。 第42-44座樓宇的基座為停車場、酒樓、商舖、社區會堂,平臺層設有屋邨辦事處、居民協會、非牟利機構辦公室、酒樓2樓後門入口、貨倉、平臺花園、3座天橋連接19座平臺及第五期。 美薈樓平面圖2025 第42座及第44座樓宇設有平臺層(P/F)出入口及升降機大堂,升降機亦會停於此層。 第41座,美荷樓(Block 41,Mei Ho House),是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建築物。 最低兩層部份改建為公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上層則改建成青年旅舍,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營運。 13樓(12/F)設有特式大單位,單位大小是兩個標準單位合併而成的。
如以最高15%折扣計,折實尺價為26120元,折實售668.2萬,造9成按揭,還按揭年期30年,首期近67萬,印花稅為24.2萬元,代理連律師費76820元,月供24950元。 美薈樓平面圖2025 如以同一個單位,選建築期付款計劃,享8%折扣,折實售723.7萬元,尺價28271元,如造8成按揭,按揭年期30年,首期近150萬,印花稅為27.2萬元,代理連律師費82370元,月供23441元。 按買賣合約的規定,薈藍及其裝置、裝修物料或設備欠妥之處的保養責任期,為物業成交日期起計的6個月期限內。
美薈樓平面圖: 按揭計算機
政府在2018年3月推出招標,由宏安地產以8.673億元投得,地盤面積14,376呎,按最高可建樓面102,145呎計,每呎地價8,491元,成為青衣最高地價項目。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屯門東北部的虎地,毗鄰嶺南大學。 屋邨於1998年開始興建,並在2000年11月入夥,現由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為紀念石硤尾邨歷史,美益樓地下設有展覽廊,內設展板及互動遊戲,介紹石硤尾邨的歷史及屋邨生活的演變,對出亦保留了重建前的紅磚屏風。 美益樓及美賢樓以粉紅色間花為主調,而美笙樓及美盛樓以橙黃色為主調,低層的間色模仿原址第1型徙置大廈,由周餘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承建商為瑞安建業。
美薈樓平面圖: 裝修公司介紹-裕雅苑客廳裝修室內設計
臺灣電視臺在民國68年(1979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報道香港民間慶祝中華民國「雙十」國慶的情景,在一些地區,熱鬧情景堪比過年。 2015年7月22日,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稱早前在石硤尾邨中2012年重建完成的第二期及第五期中,抽取6個樣本化驗,其中第二期美亮樓3個單位的4個水辦含鉛量超標,最嚴重的水辦更錄得每公升含87微克鉛,超出世衞標準7.7倍。 第24座比第21至23座遲3年落成及只有半幢,亦不設大堂入口及沒有升降機服務,而24座信箱設於第23座大堂內,要從第23座進入或第24座側門纔可到達第24座。 範圍包括窩仔街與石硤尾街交界處以南的土地涵蓋2個「住宅(甲類)」地帶和一個「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
美薈樓平面圖: 「青衣近曉峯園」用地
其後被報章揭發其中一份「支持」計劃的「深水埗文藝協會有限公司」公眾人士意見書,內容與沈少雄的建議幾乎一模一樣,該公司董事竟然有5人是區議員,分別為郭振華、陳鏡秋等。 美薈樓平面圖 公司更發出9,000份問卷,最終只成功收回約100份,當中只有60人支持建文化藝術中心,但聲稱計劃有6成居民支持的「民意」。 下邨部份1973年開始進行重建,重建工程包括拆卸11幢徙廈重建新樓宇,及改建18幢徙置大廈,並重新編配樓宇座號,以第七型徙置大廈設計的新樓宇於1979至1983年入夥。
美薈樓平面圖: 成交記錄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裝修佬 1,500 張裝修平面圖資料庫是全港最齊的平面圖庫存,您可以在這裡搜尋各屋苑大廈的參考平面圖。 石硤尾工廠大廈是山寨廠 (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本土家庭式輕工業)集中地,現已改建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內裡保留了昔日的工廠大廈建築特色,是一項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境內建築大獎」的改建,並於2008年開幕,以自負盈虧非牟利機構模式運作。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第2期樓宇採用非標準設計,但部份1及2房大型單位重新使用了新和諧一型構件,連同第5期成為最後一批附帶和諧式設計單位的大廈。
據當區區議員民協秦寶山、文家傑諮詢居民意見的單張及報章報導,第三、七期的地盤於2014年進行重建,聯同第六期將提供約1520個公屋單位,料於2019年分段落成。 另外由新福港承建,以舊長型大廈設計的第42座美山樓、第43座美虹樓及第44座美彩樓,建於原來徙廈第7至10座位置,於1983年落成,用作安置大坑東邨第3至6座及第10至13座重建的住戶。 美薈樓平面圖 1973年5月28日,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所有徙置大廈和廉租屋大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統一管理,而本邨也獲分為「上邨」(廉租屋邨)及「下邨」(徙置屋邨)。 浴室是香港每個人回家放鬆的小地方,即使單位是小窩居,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些人寧願犧牲有限的面積來換取舒適的浴缸,而選擇浴缸有很多學問。
美薈樓平面圖: 找不到: 油麗邨 floor plan。 請試試下方的搜尋建議,建築特色與地下中庭的部分;這篇就再講更多商場地下和一樓的部分。 商場設施 – 指示 「商場指南」牌通常在每層升降機可見到,故低層單位的景觀比同區低層單位開揚,據聞其他已發展公共屋邨也可能
1987年「青荃橋」落成也成為該島跟葵涌連接的另一個主要幹道。 其後配合1998年機場搬遷,「青嶼幹線」、「青衣西北交匯處」、「長青公路」、「長青隧道」及「長青橋」在1997年落成,就成為青衣連接北大嶼山、荃灣及葵涌的連接道路。 而1A及2座向東單位近望筲箕灣中心,當中2座低層單位享有內園泳池景;而向北及西單位主要以望區內樓景為主。 五十年代的中華民國「雙十」國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石硤尾徙置區41座(後改稱美荷樓)掛上孫中山與蔣介石的巨型畫像。
基座設商場和停車場,其中商場設有12個商鋪和街市。 2樓設醫院管理局臨時診所和食物及衞生局的地區康健中心。 而休憩設施位於3樓平臺,設施包括羽毛球場、兒童遊樂場、長者健身設施及棋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