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有網民罕有地喊起「香港都是中國一部分」,認為美國這項政策應該伸延至香港,不能漏掉替中共執行《港區國安法》的官員和暴力鎮壓學生的港警家屬子女。 在兩人辭任之後,現時終審法院仍有4位本地非常任法官和10位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非常任法官。 在10位海外非常任法官之中,6位來自英國,3位來自澳洲,1位來自加拿大。
- 如果司法不再獨立,不確定因素增大,會令外國人不敢在香港「落重本」。
- 2020年7月1日,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爆發前所未有的移民潮,各行各業都有人因移民而請辭,導致香港人才大量流失。
- 前港臺節目《頭條新聞》繼主持曾志豪早前著草臺灣後,另一主持吳志森日前(13日)在個人Youtube頻道發表了一段題為「我來了英國,我好淒涼」的影片,稱數月前已抵英,只因私隱問題,待安頓好後才公佈消息。
- 2021年9月14日,吳志森於個人YouTube頻道上載一條影片,主題為「我來了英國,我好淒涼」。
- 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 但吳志森強調,雖然係淒涼,但能夠呼吸一口自由空氣,能夠可以瞓一個好覺,其實就算適應上遇到的困難,也不算是什麼,「平安就好」。
佢離開咗立法會,但並唔代表佢遠離香港時事,一直都用各種各樣嘅渠道發聲,包括自己創立MyRadio嘅網臺節目,講政治講波講馬講故,依然吸引咗無數香港人收睇,依然影響緊好多人。 在短片末段,他提到自己佩服留在香港的人的勇氣,並尊重離開的人的選擇,呼籲大家不要互相埋怨,祝願大家平安。 另外,有才女之稱的梁芷珊昨日在fb表示,自己已經抵達臺灣,現時正於酒店隔離中,又指此行有多個目的,包括照顧親人、工作、展開業務或讀書。 吳志森亦坦言,有些問題是需要英國政府作出調整,例如很多業主不清楚BNO,不肯租屋予港人,而現時英國已經對此開始有宣傳。
吳志森英國: 吳志森著草英國嘆一把年紀離鄉別井感「淒涼」
不過,李鳳新已淡出螢光幕15年,做過公車稽查員、紅豆餅攤、便當老闆、水果攤老闆等,現在在做直銷。 最近他上節目表示,當年擺攤回到家時,會很氣自己「怎麼搞成這樣」。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大紀元媒體集團創辦於2000年,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發行5大洲,網絡版本有21種語言,是海外最大的中文媒體。 本人願意接收新傳媒集團的最新消息及其他宣傳資訊,本人同意新傳媒集團使用本人的個人資料於任何推廣用途。 南投縣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完成計票作業,民進黨蔡培慧得票4萬5218票險勝國民黨林明溱4萬3293票。
2011年11月,主持香港電臺節目《自由風自由Phone》、《千禧年代》多年的吳志森及周融,突然被告知即將不再擔任有關電臺節目主持。 事件令各界議論紛紛,港臺高層解釋是節目改革,撤換主持人的安排已醞釀經年。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質疑,港臺「節目改革」其實是「借刀殺人」,將吳志森這類嚴厲批評政府、有獨立觀點的節目主持換走,一向立場親政府的周融只是「陪葬」,有議員質疑港臺突然撤換敢言主持是新聞自由倒退,事態嚴重且不尋常,將會跟進。 吳志森於報章專欄回應事件;稱香港電臺高層以主持個人風格太強,說話也太多,說撤換主持是應聽眾的要求。 吳質疑其理據來源,稱突然轉變是揣摩領導的要求,又稱過去一年內,香港親中共報紙對其指名批判攻擊的文章多達70篇,其中說得最多的是要港臺終止他做節目主持。
吳志森英國: 美國
他續稱「適應」最後都會做得到,但香港的情況假以時日會否變好,「我諗好多人會懷疑」。 另一方面,這也凸顯美國的厲害之處,已掌握中國申請赴美人士的家庭背景,嚴格堵截大陸敏感部門維穩人員的家屬子女出國。 吳志森認為,這或會引起西方國家仿效,尤其是跟國家安全扣上關係之時。 不少網民提起特首林鄭月娥早前狂言「所有離開的人都是逃犯」,卻被揭發她的27歲次子林約希,剛獲得美國史丹福大學聘用為博士後研究員,林約希受聘後急需於183日內回到美國。 網民紛紛呼籲美國不要向林鄭月娥的兒子發放簽證或讓他入境美國,去當他母親口中的「逃犯」。 他續說,外國人來香港打官司與在大陸打官司不同,在大陸不敢與國企打官司,如果被侵權只能「打定輸數」,因為大陸司法不獨立。
- 他說,來到英國後見到很多港人,大家都不免問:「為何香港搞成這樣,為何我們要背井離鄉?」「每人有不同的遭遇,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原因,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背景」,而觸發他們離開的唯一原因,就是香港的局面——看不到前途。
- 如今英國最高法院法官辭任,如同對外國投資者表示,來香港千萬不要打官司。
- 說白一點,林鄭實際是國家級的「國安高幹人員」,具備內地官員身分。
- 網路大數據系統觀測港澳地區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新聞頻道、Facebook、Instagram及各大討論區、BLOG等,針對討論『香港十大政論節目Youtuber』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有人可能會認為外藉法官沒有參與《國安法》案件判決,所以問題不大,曾任法律講師的時事評論員王岸然在接受本報《珍言真語》訪問時認為,外藉法官不願意與那些雞鳴狗盜、低質素法官一起工作,所以外藉法官辭職是很正常。 【大紀元2022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張曉慧香港綜合報導)對於韋彥德及賀知義辭任一事,時事評論人吳志森在YouTube節目表示,海外法官擔任終審法院法官的作用是給外國投資者信心,英國以普通法世界的龍頭地位為香港背書。 他在片中承認有適應問題,又稱現時這種情況「係淒涼㗎」,又嘆「為乜到一把年紀要離鄉別井」,要去一個完全陌生國家去慢慢適應生活。
吳志森英國: 臺灣疫情中共陰謀?挖苦印度嘲諷臺灣害人終害己(視頻)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呢位人生閱歷咁豐富嘅時事評論員,目前喺香港D100電臺主持兩個節目,分別係《北京飯店》同《北上頻道》。 吳志森英國2025 其中《北上頻道》喺8月24號話要「壽終正寢」,改名做《不上頻道》,由北上到不上,都咪話唔係諷刺現今嘅政府。 一直借香港電臺節目《頭條新聞》抹黑特區以至中央政府的吳志森,前日於個人YouTube 頻道,自爆幾個月前已到了英國。 吳志森英國2025 佢話自己一直未有交代身處何方,除了是為了保障私隱,亦是希望把一切都安頓好後,才對外公開,佢承認自己年紀大,「走到人生下半場,突然之間要適應新的環境,總是會有些困難」喎。 2020年7月1日,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爆發前所未有的移民潮,各行各業都有人因移民而請辭,導致香港人才大量流失。
吳志森英國: 移民潮│調查:過去兩年逾46萬港人獲發BNO 移居首選英國
特首林鄭12日回應港人移民議題時稱,有人移民很自然的事,香港是移民城市,自己「對於香港市民選擇移民,完全無意見」,又指政府有責任讓留港者對前途充滿信心,認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重點之一。 吳志森英國 林鄭還強調「一國兩制」是本港最大優勢,要以「一國為本、一國為先」,同時運用香港本身的優勢。 吳志森英國 吳志森坦言,自己年紀大,亦無雄心壯志,來到英國後,的確有很多事情要去一一適應。 不過,慢慢來都可以適應到,「走到人生下半場的人,要適應一個全新的環境,總有點困難,但我不覺得自己很『淒涼』」。
吳志森英國: 《頭條新聞》前主持吳志森已移居英國 淒涼在於「為乜到一把年紀要離鄉別井」
在幾年前已經有人認為香港法治墮落,甚至說「法治已死」,指定法官審理國安案件也被批評傷害司法獨立。 吳志森英國 吳志森英國2025 終審法院法官辭任對於大部分裁判法院、區域法院或高等法院審理的案件沒有很大影響,但是對香港司法在國際上的形象有很大打擊。 兩名法官辭任表示他們確認香港司法不再獨立,而是受到政治左右,他們不想繼續為香港政府打壓政治與言論自由背書。
吳志森英國: 移民潮|《頭條新聞》主持吳志森抵英 梁振英倡上BBC諷英女王
很多人要問一個問題,「幾時輪到我啊?我好驚幾時輪到我。」他提到,近期教協被迫解散,但是還被威脅「解散不等於無事」,支聯會、612基金也陸續遭到打壓,香港人擔心下一批被打壓的是誰。 他坦言自己年紀大,抵達英國後有很多方面需要適應,「走到人生下半場,突然之間要適應新環境,總是會有點困難」,但認為與留在香港帶來的擔憂及惶恐相比,相信只要慢慢來,一定可以應付。 香港資深跨媒體時事評論員,曾任香港政府屬下的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又同其他知識分子搞過《主場新聞》,相當有影響力。 吳志森英國2025 佢喺2014年同其他人成立「城寨」網臺,講香港時事,而喺2019年6月嘅「反送中」引發社會運動,「城寨」網臺嘅收視人數急升,成為咗網民好留意嘅時事節目。 「城寨」網臺有好多主持,各式各樣嘅節目,都好值得大家睇睇,總有一個啱你心水。
吳志森英國: Bing AI加入三大模式 包括創意、平衡、準確
吳志森認為,選擇移民英國的人,大部份都不會期望,可以找到在香港生活時同樣的工作和薪酬,會預期自己工作的級別和薪酬有下降,甚至找不到工作。 吳志森英國2025 吳志森英國 吳志森英國 啤梨會做網臺,本身只係玩票性質 ,但隨住知名度上升,廣受歡迎,仲喺 吳志森英國2025 2019年3月正式自立門戶,脫離MIHK香港製造網絡電視,成立個人的全新網臺「啤梨頻道」。 佢嘅網臺節目專講本地時事,喺呢段「反送中」嘅社會運動期間,呢個網臺仲周不時去到現場直播,走到最前線,難怪咁多香港人都鍾意睇佢哋網臺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