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底,社會福利署率先向29萬名正在領取高齡津貼及通過入息資產申報的長者發出自動過戶通知書。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如果長者仍然合符入息資產限額,則毋須回覆及申請,長者可以自動於同年4月5日開始領取長者生活津貼[26]。 此外,獲得社會福利署一次過過戶追溯至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的高齡津貼差額,即合共6,640港元[27]。 同年4月2日開始,社會福利署接受長者生活津貼第三階段的新申請,合符資格的長者可以於同年12月31日前申請[28]。 社會福利署沒有具體說明此情況,不過提醒申請人必須如實申報自己、其配偶或同居人士的入息及資產狀況;如果被發現蓄意隱瞞及漏報,就有機會觸犯法例,申請人需償還有關款項及接受刑責。
-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為「敬老」,而是「扶貧」[30]。
- 未有領取任何津貼的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 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普通長者生活津貼/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 2023/24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建議自2023年10月起將殘疾人士照顧者津貼恆常化,並將每月津貼金額增加至3,000元,以補貼其生活開支,並讓有長期照顧需要的殘疾人士可在照顧者的協助下,得到更適切的照顧及繼續在熟悉的社區居住。
- 政府預料會有40萬長者獲得資助,涉及每年額外62億港元公帑開支。
- 關愛基金為有需要而合資格的病人,提供3大醫療援助項目,包括自費癌症藥物、購買價錢極度昂貴的藥物(用以治療不常見疾病的藥物)以及購買指定的用於介入程序及在體內設置的醫療裝置,而資助會按照合資格申請者的經濟情況作出全數或部分資助。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申請人需注意,非法留港的人士,以及並非以定居原因獲準在香港居留的人士(例如輸入勞工和旅客),均不符合資格申請高齡津貼。 八達通消費券領取地點包括︰公共交通費用補貼領取站、指定便利店和超級市場、八達通服務站、八達通手App拍卡領取。 申請長者生活津貼需要經過資產審查,生果金則不需要。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2025 而且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是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而生果金的受惠人就是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 現時普通津貼和高額津貼分別為每月2,920元和3,915元。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2023|3大申請方法
支持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社民連梁國雄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政府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此計劃在2012年10月諮詢立法會前,不少政黨和立法會議員,如人民力量陳偉業要求取消方案中的資產申報,而社民連認為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實際上是阻止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策。 「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提供每戶每月最高2000元至8000元租金補貼,根據租賃房屋所在地,以及身分(共分3級)補助上限有所不同。 資產上限方面,單身長者上限高額津貼將劃一放寬至374,000元,而長者夫婦上限則劃一放寬至568,000元。 自住物業(5)、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則不包括在內。
- 在此安排下,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的款項會以申請人屆滿有關申領年歲及符合其他領取資格當日開始計算。
- 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或長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作為《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過渡期設立的一項福利金,支援生活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
- 就此,財務委員會主席張宇人裁定修訂為新文件,故此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早前遞交達302項的修訂全部作廢;不過立法會議員仍然可以重新發言或者提出終止動議。
- 又如申請人因病需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接受治療而又能提供足夠理由及文件證明其情況,社會福利署署長可酌情考慮豁免計算有關的離港日數。
- 傷殘津貼/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其住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亦可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 合併前正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無須提交申請,9月起會自動獲發較高額的津貼。
另外,申請人可在本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詳情請參閱「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有關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的申請辦法,請參閱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網頁。 註:本署接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申請人達到申領津貼的年齡(即分別為65歲或70歲生日)前一個月內提交申請。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2025 在此安排下,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廣東計劃/福建計劃的款項會以申請人屆滿有關申領年歲及符合其他領取資格當日開始計算。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的最新消息
現時普通長生津、以及高額長生津的每月津貼額,分別為 2,920 元和 3,915 元;9 月 1 日合併後,所有獲發長生津的長者都會獲得每月 3,915 元。 在覈實申請人是否符合上述(b)項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時,如申請人在該段時間內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從事有薪工作及/或因病就醫,而又能提供足夠文件(及理由)予以證明,有關的離港日數可獲酌情考慮豁免計算。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的原意是向香港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每月提供特別津貼,減輕他們的生活開支負擔。 如果受惠人拒絕接受覆檢,社署會考慮停止發放長者生活津貼。 2012年10月,政府公佈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細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長者生活津貼不同於高齡津貼。 其設立為加強支援(1)香港65歲或以上,兼(2)自身有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查詢電話
育有未成年子女家庭:1名未成年幼兒補貼金額提高至1.4倍、2名則為1.6倍、3名以上提高至1.8倍,減輕育兒壓力。 18~35歲的單身青年:針對初入社會經濟尚未穩固青年,補貼金額提高1.2倍,保障年輕人全力衝刺工作同時也能安心租屋。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2025 2012年12月10日,社會福利署批出合約,讓承辦商準備相關表格及信件,並且核對和轉換社會保障系統資料等事務[24][25]。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高齡津貼(即俗稱生果金)的申請資格是甚麼?可領取的津貼金額為多少?
公共福利金計劃的申請人必須符合下列規定,纔有資格領取津貼:A. 在緊接申請日前連續居港最少一年(在該年內如離港不超過56天,亦視為符合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 註:(1)非法留港的人士,以及並非以定居原因獲準在香港居留的人士(例如:輸入勞工和旅客),均不符合資格申請公共福利金。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2)18歲以下的香港居民如申請傷殘津貼可獲豁免上述(a)項居港七年及(b)項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申請資格
而長者完成服務後,負責推行項目的香港牙醫學會會透過其轄下的項目辦公室,直接向提供診療服務的牙醫發放資助,長者毋需支付任何費用。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關愛基金於2011年初成立,其主要目的是為經濟上有困難的市民提供援助,特別是那些未納入社會安全網,或雖然身處安全網但仍有一些特殊需要未獲得照顧的市民。 此外,關愛基金亦會推行先導項目,協助政府硏究可考慮納入常規資助及服務範圍,涵蓋醫療、教育、福利、民政及房屋等範疇。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政府
註:年齡介乎 12 至 64 歲並符合資格領取傷殘津貼的申請人,每月可獲發交通補助金,以鼓勵他們多些外出參與活動,從而促進他們融入社會。 補助金會以劃一金額,並連同津貼金一併發放給符合資格的傷殘津貼申請人。 《財政預算案2023》宣佈,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齡津貼(生果金)(措施同時涵蓋至綜援、或傷殘津貼)。 現時的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為每月HK$1,515,65歲至69歲長者需要經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符合資格才會獲得,而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均毋須經過任何審查便可以申請領取。 2023/24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建議自2023年10月起將護老者津貼計畫恆常化,並將每月津貼金額增加至3,000元,以補貼其生活開支,並讓有長期護理需要的長者可在護老者的協助下,得到更適切的照顧及繼續在熟悉的社區安老。 如病人須支付在醫療過程中所需的特項物品費用/自費藥物,主診醫生會通知病人,並告知相關項目的預計費用。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醫療津貼2023丨長者牙科服務資助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為「敬老」,而是「扶貧」[30]。 長者生活津貼資格 行政院2022年起覈定「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自57億預算增加至每年編列300億租金補貼給租屋族。 2023年租屋補助將於2023年7月3日開始申請,符合條件每月最高領11200元,且18歲就能申請,也不用再提供房東資料。 對此,《風傳媒》整理租金補貼2.0申請資格、加碼條件等相關資訊,提供有需要的讀者參考。 合併前正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無須提交申請,9月起會自動獲發較高額的津貼。 未有領取任何津貼的申請人,可以親自,或者由親友代其前往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者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或者郵遞方式提出長者生活津貼,亦可以經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