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是全香港最大的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也是香港首個配備空調室內候車區的公共運輸交匯處。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分為兩層,其中上層為巴士總站,而下層則為公共小巴與專線小巴站,共有8條巴士路線、13條專線小巴路線與9條紅色小巴路線進駐。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為市區重建局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的產物,取代原有的觀塘仁愛圍公共運輸交匯處、輔仁街小巴總站與仁信裏小巴總站3個巴士/小巴總站的功能,於2021年4月2日上午5時半啓用。 第2及第3發展區後來發展為住宅項目凱滙與裕民坊商場,而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則設於後者的基座,並於2021年4月2日上午5時半啓用,當日8條巴士路線、12條專線小巴路線與9條紅色小巴路線均遷入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
- 星期日89X觀塘(月華街) ↔ 沙田鐵路站觀塘鐵路站 ↔ 沙田鐵路站經過近十二年時間打造,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觀塘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21年4月2日啓用,九巴16M之起訖點由當日頭班車起遷往該處,本交匯處第二度成為其中途站。
- 乘客請緊記於出閘及再入閘期間不得使用該八達通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包括輕鐵、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及港鐵接駁巴士),或繳付多於9次非乘搭交通工具的交易,否則將被視作兩程獨立車程計算並分別收費。
- 他促請運輸署要做好監管工作,避免改路初期的混亂引發區內交通癱瘓。
為配合荃灣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在1982年4月26日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報告曾提及一個名為「Tsim Sha Tsui」的車站,作為觀塘綫及荃灣綫的中途站、沙田綫的總站。 如乘客使用之八達通或二維碼有登記乘坐頭等的記錄,但八達通或二維碼程式所顯示的進入及離開的車站均不屬於東鐵綫的車站,亦其須支付頭等額外費則相等於東鐵綫車程的最低額八達通或二維碼車費(過海車程的頭等額外費會以金鐘站/會展站為計算基礎)。
凱匯巴士站: 尖沙咀轉車隧道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不過有未熟路嘅市民抱怨搵唔到要搭嘅路線,認為指示唔夠清晰,特別係小巴站範圍。 另外市建局喺近物華街入口嘅扶手電梯裝設咗10部無扇葉通風裝置,以加強鮮風進入站入面,話可以增加4倍鮮風量,同時為車站降溫攝氏1.2至2.2度。 凱匯巴士站 袁智仁指,觀塘的小巴站不單是一種交通工具,而是蘊含觀塘的獨有文化,「盂蘭節係香港嘅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觀塘嘅盂蘭節係由一個行業主導」。
- Nédélec 為凱滙設計的協和街入口基座,正面的玻璃及流線形外牆裝飾引入大量自然光,於觀塘的交通要道上展現非凡氣派。
- 政府這些基建單單研究已隨時耗費十年計光陰,好高騖遠,「假大空」且無所作用。
- 環島中港通自設龐大的豪華跨境巴士車隊,提供往返中港兩地的直通巴士服務,直通巴士連接珠港澳、深圳、廣州等大灣區城市,旅客可從門市及網上訂購車票。
- 項目榮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綠建環評(BEAM Plus)最高級別的鉑金級認證(暫定)4,推動可持續發展。
- 根據《經濟日報》的「政府消息人士」,有人打算建造一條跨避風塘的行人天橋,行人可由牛頭角港鐵站步行到啟德郵輪碼頭,以及建設一條約1公里多的行人天橋,連接九龍灣和觀塘,中途會如「荃灣天橋」般有上落點。
相片於2021年5月7日 凱匯巴士站2025 在發展項目會所現場實景拍攝,並經電腦修飾處理,僅供參考。 相片並非用作展示發展項目最後落成之外觀或其任何單位外望之景觀。 本相片並不構成亦不得詮釋為賣方就發展項目或其任何部份,及其周邊環境、建築物、設施或環境作出任何不論明示或隱含之要約、承諾、陳述或保證。 凱匯巴士站2025 會所及/或康樂設施於發展項目住宅物業入夥時未必能即時啓用,部份設施及/或服務的使用或操作可能受制於有關部門發出之同意書或許可證,並有可能收取額外費用。
凱匯巴士站: 車站啟用
Grand Central 凱滙位於觀塘核心地段,四座住宅大樓提供1999夥單位。 凱匯巴士站2025 項目涵蓋一房至四房多元化戶型,可迎合不同家庭及投資者需要。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尖沙咀站增設兩個新出口(H及R出口),連接前香港凱悅酒店重建而成的「國際廣場」(iSQUARE)地庫。 九鐵亦同時在上述三條行人隧道裝設行人輸送帶,乘客使用輸送帶往返兩個車站只需大約六分鐘。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彌敦道「九龍公園」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所有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可於港鐵本地服務(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全綫享有特惠車費,但不包括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返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此站大堂設有2個客務中心,分別為於2個收費區部分與非收費區的交界,服務數量龐大的乘客(尤其是遊人)。
凱匯巴士站: 九龍區專線小巴63線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凱匯巴士站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凱匯巴士站: 九龍巴士16M線
賣方保留權利決定會否提供任何手機應用程式及智能信箱的服務,及修改或改動其設計、特色或功能而無須另行通知。 相片於2021年5月7日在發展項目現場實景拍攝,並經電腦修飾處理,僅供參考。 相片於2021年5月8日在發展項目會所現場實景拍攝,並經電腦修飾處理,僅供參考。
凱匯巴士站: 場預告: 市建局 觀塘 凱匯商場
繁忙時間各方而至的車輛湧往開源道迴旋處,形成樽頸,道路完全飽和。 根據運輸署《交通統計年報》,由康寧道至迴旋處前的觀塘道路段,2019年的年均日車流量共82,320架次,比起十年前的54,020架次足足飆漲五成多,古舊的基建根本無力承受龐大的東九龍車流壓力。 觀塘原為香港五十年代第一個衛星城市,觀塘道以南填海發展工業,以北大量興建公共房屋,由於觀塘工商業發展迅速,當區承載大量居住及工作人口。 作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2),觀塘竟然亦是香港居住人口總數最多的地區,根據《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及政府2019年回應立法會提問文件,截止2019年,觀塘區的居住人口已突破68.8萬,跨區工作人口達20萬人,即近百萬人每日在觀塘區活動! 觀塘既是核心工商業區,又是公屋重鎮,人口爆棚是個很可怕的概念。
凱匯巴士站: 觀塘重建|巴士、小巴站搬入商場 小巴司機主導盂蘭文化瀕臨消失
星期日89X觀塘(月華街) ↔ 沙田鐵路站觀塘鐵路站 ↔ 沙田鐵路站經過近十二年時間打造,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觀塘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21年4月2日啓用,九巴16M之起訖點由當日頭班車起遷往該處,本交匯處第二度成為其中途站。 運輸署發言人回應時指出,公共運輸交匯處是永久設施,現時正使用的臨時裕民坊巴士站及同仁街小巴站,在遷入交匯處後將會關閉。 凱匯巴士站 運輸署正就涵蓋什麼巴士路線,及實施時間表的意見,與巴士公司、小巴公司、市建局及其顧問公司一同研究。
凱匯巴士站: 路線資料
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位於尖沙咀商業中心區(CBD)的一個鐵路車站。 凱匯巴士站2025 成交紀錄冊的目的是向公眾人士提供列於紀錄冊的關於該發展項目的交易資料,以使公眾人士瞭解香港的住宅物業市場狀況。 就小巴站的設計憂慮,市區重建局回覆指,未加設無扇葉通風裝置前,車站鮮風量已達到運輸處的標準,加設裝置後能令小巴站的空氣更流通。
凱匯巴士站: 車站歷史
直至1980年2月12日,第三段(過海段)亦通車,此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的中途站。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報告亦曾提及此站,作為港九綫的中途站,另連接「馬連拿站」(Mariner Station),是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號月臺:荃灣綫中環方向(右邊車門)月臺的柱位及牆壁全以紙皮石鋪上,月臺部分柱位部分是黃底黑字、深墨綠色柱腳,其餘柱位及所有牆壁均是深墨綠色底白字。 現時,港鐵已把本站與尖東站合併為單一車站管理,車站控制室亦合二為一,位於尖東站,車站職員有時需要來回兩站處理站務。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CarparkHK.com概不負責。
凱匯巴士站: 車站佈置
他督促環境局及市建局盡快落實電動小巴運作,避免讓環保淪為空談,亦令設於室內的新站空氣質素惡化,影響車長及乘客。 該署續指,根據市建局現時的設計,新公共運輸交匯處,除往來藍田方向的巴士外,所有巴士進出凱匯公共運輸交匯處,將不用經過觀塘道及開源道迴旋處。 在香港口岸前往市區或其他新界地區的乘客可選乘途經香港口岸的機場巴士「A」線。 如有需要,乘客可在青嶼幹線收費廣場巴士站轉乘其他機場巴士「A」線及「E」線。
凱匯巴士站: 出口
2021年3月,政府刊憲「觀塘綜合發展項目」建議道路工程,重建及重置本交匯處和附近行人設施,包括興建行人天橋連接觀塘站及觀塘遊樂場。 總站擴建部份竣工後,位於啟能綜合康復服務大樓(協青社原址)旁的停車彎,巴士停泊位置需向後移至現址,方便行人和確保交通安全,相關位置已被髹上影線取代「巴士站」。 1979年9月30日,因應地鐵修正早期系統(現港鐵觀塘綫)觀塘站通車啟用,主要為油塘、藍田、秀茂坪、將軍澳居民提供鐵路接駁交通服務。 1989年,地鐵觀塘綫經藍田延長至鰂魚湧,以及2002年將軍澳綫通車,漸漸失去其主要功用。
有人就有商業活動,有商業活動就有貨物交收,固貨車經常出入工業區正常不過,問題是地方的道路、泊位及上落貨位多年來沒有任何改善。 凱匯巴士站 《明報》12月刊登的《未來城市:觀塘塞車荒謬——點先有路走?》透過專家提出部份方案,如「BRT巴士專用系統」、「天橋/隧道/行人專用區」及「限制私家車數量」等各有優劣,可供討論。 洪錦鉉續指,雖然巴士站一層設有室內候車,但他關注室內交匯處的通風問題,希望開站前能夠令站內空氣達標,而非有室內候車站就可矇混過關。 經常出入觀塘的李先生直言,希望政府及相應營辦商能做好相應安排,尤其搬站時要做好清晰指示,做好過路安排,避免有意外危及長者等乘客。
凱匯巴士站: 歷來規模最大重建項目 觀塘成全新商住區
觀塘鐵路站巴士總站和福塘道擴建工程,緊接在2009年農曆新年假期後動工,並於同年7月竣工。 觀塘工業區擠塞問題的罪魁禍首,不少人會劍指工業區違泊車輛,但務實地看,一切只源於供求問題。 凱匯巴士站 工業區不停重建及發展,低廉租金吸引各類公司進駐,觀塘區更是全港小型公司、創作工作室、迷你倉、紙品及印刷工廠等最受歡迎的其中一個落腳點。
加上週邊新市鎮發展,觀塘亦是超過40萬將軍澳人口,陸路交通來往各處必經之地,道路不勝負荷。 而政府的規劃裡,卻從未設法完善交通配套,只是一味強推「起動九龍東」發展辦公室地皮,在觀塘北邊堆砌各種如「曉明街公屋計劃」的新插針式公屋及如「安達臣道發展計劃」的大型公共屋邨,無視道路承載力。 位於觀塘市中心的凱匯商場預計將於4月營業,商場下的新觀塘公共交匯處有望率先在今年首季啟用,成為全港首個附設室內巴士候車區的公共運輸交匯處。 惟有市民及地區人士擔心,觀塘市中心交通擠塞問題已經十分嚴重,促請政府為巴士線改道前,審視未來走線不會令該區交通進一步惡化。 相片於2021年4月23日 在發展項目現場實景拍攝,並經電腦修飾處理,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