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險已成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惡夢,從整體申訴案件來看(防疫險與非防疫險),近三年來,每年受理的金融消費爭議申訴案件平均近1萬件、評議案件平均近2,800件,但2022年光是防疫險的爭議案就已破4.1萬件,讓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爆紅。 「申訴案件」的處理情況部分,今年以來「紛爭已解決」有1,755件、「保險公司維持原議」為2,521件,「保險公司申訴處理中」為8,668件,即有67%的案件都還在保險公司申訴處理中,僅1成的糾紛已解決。 從2021年全年的189件爭議案、去年暴增到41,671件、今年前四月則有7,227件,總計三年下來將近有5萬件(49,087)的爭議案。
- 目前各產險官網都有出現卡卡的問題,各保單也可能因投保人數過多或者其他因素臨時下架,因此實際保單販售期限以官網最新消息為主。
- 另外,近期產險費率恐將調整引發外界關注,新產副總兼發言人葉日進在9日法說會表示,公司會按照過往各險種的損失經驗,及主管機關訂定的費率檢測機制,藉此評估各商品費率是否需要調整。
- 若與6月29日相較,當時累計防疫險申訴案件為6824件,換言之,僅一個餘月的時間,就新增7618件,成長幅度達116%。
- 市長黃偉哲呼籲出現疑似登革熱症狀、懷疑有感染或曾出國的民眾主動接受篩檢。
- 儘管防疫險已經完成整體覈保作業程序,並進入最後理賠階段,卻也是最困難的挑戰,尤其,大量理賠糾紛不停湧入各單位機構。
- 簡言之,今年所有金融消費爭議的申訴案件已經逼近5萬件,評議案件超過8千件,達到歷史新高。
防疫險理賠已接近尾聲,產險業獲利已全數公告,五大產險5月單月都賺錢,前五月獲利部分,則僅華南產、臺產有盈餘,其中華南金控(2880)(2880)子公司華南產險,累計前五月每股稅後純益1.51元,臺產每股稅前盈餘為1.45元。 據工商時報報導,富邦產險的防疫保單,曾引發小股東質疑未做好風險控管,另對富邦金股價從80幾元跌落到5字頭,在6月17日股東會上表達不滿。 富邦產險坦言未能及時掌握防疫政策轉彎,未來將更重視風險控管;至於股價,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將持續努力把基本面做好,未來市場回升,股價自然會回升。 就個別公司來看,申訴案量最大的仍是富邦產險,2022年受理申訴案件數已破萬,達16,172件、佔39%,其次為和泰產險有7,893件、佔19%。
防疫險評議: 保單難賣 上半年業務員跑掉近8000人
其中,根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公佈受理之申訴案件顯示,去年全年僅189件,但今年截至8月3日為止累計高達1萬4442件,等於是去年一整年的76.4倍。 林志潔指出,針對防疫險爭議,中心每天都積極處理,在成立專組並逐步劃分爭議態樣後,已加速處理進度,但因對業者而言,相關案件量實在太大,回應消費者的申訴會需要較長時間,希望消費者能多包容。 防疫險評議 防疫險評議2025 新安東京的個人突發傷病健康保險-健康御守+也有A、B、C三個計畫方案,一樣以保費最低的A方案做比較,新安東京的防疫保單A計畫和旺旺友聯的防疫保單A計畫相同,在隔離方面均無提供保障,而新安東京的個人突發傷病健康保險-健康御守+A計畫在確診方面,有提供1萬元的保險理賠金。 住院日額每日1000元,加護病房則是2000元/日,值得注意的是新安東京提供了其他產險公司沒有提供的連續住院關懷金,若因確診而連續住院治療90日以上,則會給付50萬元給保戶,而此項保障在保險期間最多理賠一次。 防疫險爭議案量從2022年4月中開始爆發後,僅三個多月就累計破1.3萬件,之後每月均以5,000~6,000件的案量增加。
根據金融消費評議之申訴流程,消費者必須先向原金融機構提出申訴,並於30天內取得回覆,若仍不服結果,即可在60天內向評議中心進入評議;評議中心接到民眾申訴電話後,亦可將案件代為移交給金融機構。 對此,保險局表示,除了評議中心,保戶可申訴管道還包括消保官或自行找上保險公司協調,上述統計並不代表全部的申訴案件狀況。 林志潔表示,今年7月1日起也已成立「處理防疫保單爭議案件專案小組」,負責辦理防疫保單評議案件。 金管會在6月30日宣佈12家產險公司防疫險已全數完成核保,讓防疫險之亂暫告一段落,但防疫險爭議仍未減。 防疫險保單的申訴案件從今年6月29日的6,824件,倍數成長到7月27日的12,944件,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多了6,120件。 不過,隨著今年3月20日防疫政策調整為只通報新冠肺炎「重症」,輕症者不需通報後,已讓確診人數大幅降低、也減輕防疫保單的理賠壓力,相關爭議也大幅下降。
防疫險評議: 防疫險糾紛不止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已接獲1.54萬件申訴
其中最大苦主是富邦金(2881)旗下的富邦產險,不管是申訴或評議案件都佔4成。 防疫險糾紛尚未止息,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公佈最新統計,今年截至8月10日止,共已接獲1萬5430件防疫險申訴,是去年全年189件的近82倍。 三商美邦醫把罩一年定期住院日額健康保險一樣隔離或確診皆無給付,而住院30日內有1500元/日的理賠保險金,且若超過31日(含)以上,則每日給付3000元,入住加護病房每日再給付3000元,是在此次防疫保單比較中住院日額較高的選項,不過同時保費也是最高。 新光人壽的活力罩一年期住院日額健康保險在隔離與確診無提供保障,而住院30日內有每日1000元的理賠,若超過31日則除了原有的每日1000元,會再加上長期住院生活輔助保險金每日1000元的保障,保障因長期住院導致無法工作對生活造成的影響。
儘管防疫險已經完成整體覈保作業程序,並進入最後理賠階段,卻也是最困難的挑戰,尤其,大量理賠糾紛不停湧入各單位機構。
防疫險評議: 評議中心:防疫險申訴 今年已逾1.4萬件
在「評議案件」辦理情況,目前累計已有530件,有453件、85%都還在審理中未結案,有50件撤回及調處成長,作出評議的只有13件(評議決定有理由五件、評議決定全部無理由八件)。 而今年前三大申請案量仍是富邦產險(2,231件)、和泰產險(1,522件)、國泰世紀產險(1,164件)。 防疫險評議 進入評議的案件,去年共有5,820件、做出評議的案件數達2,804件、比重達48%,而2023年評議案件數達1,892件,其中,有1,599件還在審理中,尚未結案。 但市面上防疫保單多有投保年齡限制,如想幫孩子或父母投保防疫保單,都要看清楚是否年齡限制。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防疫常以端午節區分,之前以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為主,過了端午,就要注意呼吸道以外的疾病,登革熱必須密切關注。
防疫險評議: COVID-19降至第4類法傳 業者:理賠高峯已過影響不大
今年6月後防疫險理賠可望落幕,蔡明興進一步指出,現在一天約200多件理賠案、已經快沒了,提存也夠;展望明年獲利表現,蔡明興說,今年前幾個月防疫險仍有造成些許虧損,明年應可排除這部分的影響。 防疫險評議 富邦金控今天舉行2023年股東常會,有股東詢問COVID-19防疫險損失相關議題,許金泉表示,目前損失、提存在第1季都已全部提足,4月核保利潤轉虧為盈新臺幣4.88億元,5月應該也有差不多的水準。 此波防疫險銷量最大的苦主富邦產險申訴案、評議案量也是最大,截至7月27日止已累積5,451件申訴案件,評議案件也最多,達220件,不管是申訴案量還是評議案件都佔了4成。
防疫險評議: 相關留言
立法院法制局就防疫險相關爭議進行研析,認為防疫險已由「續保之亂」再升級為「理賠之亂」,建議金管會可就保險法有關規定進行檢討,以解決實務爭議並杜絕亂象。 防疫險評議2025 此外,研析報告也指出,目前評議中心受理防疫險評議申請案已逾千件,且有明顯持續增加之趨勢,建議金管會指定金融相關之財團法人(如「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就該防疫險爭議事件,進行金融消費爭議團體評議程序,以提高處理效率,保護相關消費者之權益。 〔記者王孟倫/臺北報導〕國內疫情確診率經突破20%大關,「防疫險」不僅理賠件數及金額持續上揚,理賠申訴更是暴增;根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公佈統計,今年以來至8月3日為止共受理1萬4442件的防疫險申訴案,不僅較6月底大增7618件,更是去年全年的76.4倍之多。 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公佈最新統計,今年以來至7月27日為止,已接獲防疫險保單的申訴與評議案件已破12,000件,較6月底又新增逾6,000件。
防疫險評議: 防疫保單理賠風暴走「團體評議機制」比較有效?立委看法分歧
此個案的感染源待進一步調查,個案在可傳染期曾至宜蘭、花蓮、高雄旅遊,相關縣市已展開防治措施。 臺南出現今年全國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也是臺南繼2019年後4年來再度出現本土病例,患者為仁德區成功裏49歲婦人,曾到高雄等地。 為防堵疫情爆發,臺南、高雄市府針對患者住處、活動地點周邊加強清消,臺南設大型篩檢站,昨42人篩檢。 鄭旭棠表示,藉由高階顯微鏡放大倍率,可以執行精準切割、縫合以及轉移等步驟,不僅順利縫合血管,並提升手指的敏感度與靈活度,維持最佳生活機能,但也建議患者術後必須使用幫助血液循環的藥物,確認手指末梢血循正常後才能順利出院。
防疫險評議: 防疫險爭議呈「死亡交叉」 評議中心董座林志潔三呼籲
另外住院日額為1000元/日、加護/負壓隔離病房為2000元/日,在住院日額的理賠金額也是產險公司中較高的。 並且若連續住院超過90日,華南產險也提供了50萬元的特別慰問金,整體而言保額高,因此保費較高也合理。 防疫險評議 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截至2022年12月28日止,已受理41,006件的評議案,是2021年全年的217倍,近二週,顯現週週破1,400件的高速成長。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則表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湧進大量產險業申訴案件,但根據現行法令規定,只能「去公司識別化」揭露客訴案件量,無法知道哪些保險公司遭申訴。 郭國文也認為,為預防下一個「防疫險之亂」,法規面的確有修正的空間,他建議將「再保險比率」納入商品準駁的依據,金管會可針對「巨災」訂定最低再保險比率,確保所有業者都賠得起、不賴帳。
防疫險評議: 相關新聞
臺灣人壽安心365全戶罩專案若確診將給付1萬元保險金,是此次壽險公司防疫保單唯一有針對確診給付保險金的保單。 防疫險評議 在住院日額方面,臺灣人壽安心365專案住院每日理賠2000元,特殊病房則再理賠2000元/日。 國泰人壽的心安疫防疫保單隔離或確診都無理賠,住院日額部分住院30日以內每日給付1000元,30日以上住院日額為2000元/日,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則會再給付每日3000元。 而國泰人壽的心安疫防疫保單的住院日額僅次於南山人壽,但保費是壽險公司防疫保單中價格最低的,因此CP值較高。
防疫險評議: 已成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惡夢… 防疫險申訴 衝破4.1萬件
林志潔強調,評議中心也深入校園培力年輕學子金融知識及提升金融素養,在民法已經下修行為能力年紀(從20歲下修為18歲)之際,提醒18歲成年者關於法律行為的效力與從事金融消費應有的知識,實為重要。 申訴態樣則從一開始不續保、醫護沒領到慰問金、理賠爭議、直至近日限縮住院日額理賠。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4月單月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件數已掉到8萬5,242件、理賠額僅剩33.37億元,件數和理賠額均較3月大減7成,顯示3月20日開始防疫險僅賠付中重症確診者,已讓產險業的惡夢進入尾聲。 據金管會統計,截至18日為止,市場上防疫險只剩55張,較上次公佈短短四天內就再少11張,等於八天來已有26張商品緊急下架,截至昨日為止尚有3家產險有線下賣隔離費用填補的防疫險。 防疫險評議 若民眾不服申訴結果或業者逾期未回覆,民眾可在60天內向評議中心申請進入評議階段;若民眾不服評議結果,可再循訴訟等其他管道爭取權益。
防疫險評議: 防疫保險總整理,七家壽險方案比較
截至2022年12月28日,「申訴案件」的處理情況部分,「紛爭已解決」有8,402件、「保險公司維持原議」為17,561件,「保險公司申訴處理中」為15,043件,可發現逾4成的案件為「保險公司維持原議」比重最高,糾紛已解決的比重則比10月的18%再拉高至20%。 防疫險評議2025 此外,根據評議中心統計,在今年已經收到的申訴案件當中,「紛爭已解決」僅2067件、「保險公司維持原議」為3017件,「保險公司申訴處理中」共9358件,佔比最高。 保險局官員表示,消費者除了透過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訴,有些也會向消保官、或直接向保險公司提出申訴,即防疫險實際被申訴案件會比評議中心受理的更多。 富邦人壽的金放心防疫保單共有五個計畫供消費者選擇,這裡以計畫一做比較。
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今天指出,儘管去年獲利受防疫險理賠牽制,但在景氣衰退疑慮大環境下,稅後賺逾469億元「成績算OK、可接受」;富邦產險董事長許金泉則表示,保單陸續於5月、6月到期,賠款準備金餘額尚有逾10億元,防疫險的影響算是過去了。 評議中心也公佈個別產險公司的申訴案件,其中,件數最多是富邦產6395件,佔比達44.3%;和泰產居次2618件,佔比為18.1%,旺旺友聯產險排第三為1315件,佔比為9.1%。 就個別產險公司的防疫險申訴案件,若以去年全年來看,富邦產險遭申訴16,255件、佔整體比重39%,位居第一名;申訴案件排名第二是和泰產險為8,023件、佔比率19%;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為4,826件、佔比12%,換言之,申訴案件前三大比重高達7成。 這裡以單純只有保障防疫項目的經濟型方案做比較,相較之下理賠額度有稍微高一些,也反應在保費價格上,年保費55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