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數字反映即使婚禮受到一定限制,但有結婚計劃的新人仍會維持消費。 新郎可以選擇其他替代品或附加禮品,不一定是實際現金或物品,而是其他形式例如:新郎承擔新娘家人的X圍婚宴——也就是那X圍的利是將會交給新娘家人而不是新郎或一對新人。 新娘媽媽通常會用這禮金為女兒購買嫁妝,有時候也會為新郎買禮物。
- 婚禮固然有「價」, 更有許多不同的「公價」例如人情、利是、過大禮禮金等,這一眾「公價」對新人在制訂預算時又有怎樣的參考價值呢?
- 今年調查新增了「邀請出席於婚姻註冊處/教堂的簽紙儀式」及「只派餅卡,沒有邀請出席婚禮/婚宴」的情況,結果顯示人情中位數分別為港幣$300及港幣$100。
- 一名女網友平時和男友都採AA制,而出遊時她偶爾出錢也不會計較,最近男方主動邀約參加朋友婚禮,竟要求禮金也AA,重點是新人她根本不認識,最後這件事也讓她認清,雙方在價值觀、金錢觀都有落差,於是決定斬斷這段情。
- 同時,經過精心設計,整場婚禮產生的二氧化碳當量不到5噸。
- 禮金方面,調查指出,2018年起禮金中位數一直維持在5萬元,去年卻逆市上升到6萬元,至今年更進一步升至6.8萬元,估計因未來外父外母對禮金金額期望增加,而準女婿為表誠意都會願意配合女家要求,並定出好意頭金額。
- 您可以透過滙豐個人網上理財服務,同時為您名下使用同一香港身份證或護照號碼的多張滙豐信用卡基本卡及附屬卡登記參加「獎賞錢」禮券計劃。
今年調查新增了「邀請出席於婚姻註冊處/教堂的簽紙儀式」及「只派餅卡,沒有邀請出席婚禮/婚宴」的情況,結果顯示人情中位數分別為港幣$300及港幣$100。 香港禮金 先讓女方嘗試向父母「摸底」,瞭解父母心目中的金額是多少。 如果你發現對方要求的金額自己難以負擔,請與對方商量,告訴他們婚後開支很大,例如要儲錢買樓、生兒育女等等。 最好讓他們知道你是一個有長遠計劃的人,值得信任,才能在禮金方面獲得讓步。 近年許多新人,特別是比較年輕的一批,往往在籌辦婚禮時沒有「量入為出」的概念,往往只按自己的喜好,未有深思熟慮便隨意訂購服務或商品。 到婚禮後期往往因為超支而不得不問父母借錢,或者忍痛把之後的一些項目削減支出甚至放棄,如在花球、租車、 香港禮金 當日膳食、兄弟姊妹的利是上唯有「減得就減」,但這是非常不健康的現象。
香港禮金: 人情、利是、婚宴禮金有公價!專家教你剖析28項婚禮開支價錢
禮金方面,調查指出,2018年起禮金中位數一直維持在5萬元,去年卻逆市上升到6萬元,至今年更進一步升至6.8萬元,估計因未來外父外母對禮金金額期望增加,而準女婿為表誠意都會願意配合女家要求,並定出好意頭金額。 ESG規劃師、香港庫瓦有限公司創始人林忠澤受訪時表示,舉辦一場碳中和婚禮,需要在減排動作或計劃的基礎上,再購買配額用於碳抵消。 但對於不少民眾來說,並不瞭解碳排放的相關理念和計算過程,因此在接受的過程中,還需要一定時間。 香港禮金 林忠澤同時表示,應將碳中和的相關概念生活化、落地化、形象化。 比如大眾可能對「碳中和」並不理解,但如果用「低碳環保」的表達方式來解釋,就容易理解很多。
隨著時代變遷,不少新人都選擇將結婚程序化繁為簡,但仍會保留過大禮這一環節。 小編列出以下4項過大禮主要事項,如禮金、聘禮,以及當中要特別注意的禮節,不論是依循傳統還是一切從簡,也要留意,以令雙方稱心如意。 「2021年結婚消費調查」訪問了1,003位於2021至2023年間結婚之新人,瞭解一眾準新人的結婚開支及消費模式。 香港禮金 疫情一度打亂準新人的結婚計劃,調查顯示,新人的結婚平均開支微跌2%至港幣$351,823。
香港禮金: 回禮篇:過大禮女家如何回禮?
歐惠芳指,禮金金額必須為雙數結尾,如$68,888、$88,888。
比如,婚慶場地選用綠地草坪、婚禮花束在儀式結束後歸還花店、婚慶用品能夠循環利用、婚宴食品以素食為主,結婚請柬採用電子請柬代替,接親車換為電動車等。 當準備過大禮用品時,某些網店提供不同禮品套裝選擇,省時方便,加上使用回贈多的信用卡,賺取更多飛行裏數,兌換渡蜜月的機票。 雖然過大禮是結婚傳統習俗,但時移世易,新人也可因應家庭環境,平衡自己及長輩的要求而作出改動,最緊要是能令雙方滿意。 根據政府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的全年結婚宗數為27,863宗,以2021年第三季結婚宗數的11%升幅作本年第四季推算,2021年全年結婚宗數約為29,749宗,預期比去年升7%。 隨著婚宴人數上限放寬至240人,調查顯示,有8成7新人表示疫情下會堅持擺酒,相信來年婚宴將會繼續升及逐漸恢復規模。 香港禮金2025 過大禮的禮餅及嫁女餅亦不用按傳統準備各四個,以餅卡代替即可;其他過大禮禮品也可自行刪減,惟過大禮禮金不可缺少。
香港禮金: 邊地區「人情」封幾多?
回禮金額也可以是好意頭的數字,多數包括$8888或者$9999。 雖然現代女性處境改變,但禮金意義仍然被視為是男方感謝女方家庭,報答他們對新娘的養育之恩,以及給予女家準備婚禮的資金。 過大禮禮金其實沒有公價,但就香港的情況而言,一般為男方三個月月薪總和,再擇取吉利銀碼,女家再回禮約一半。 例如使用星展銀行的DBS Black World Mastercard,迎新高達120,000裏數獎賞,星展銀行提供不同裏數計劃予客戶兌換,包括亞洲萬裏通、Avios、KrisFlyer及鳳凰知音,航班及目的地選擇更多。
就算不辦海外婚禮,不少新人都節省減省酒席支出,十年前新人平均都要擺25至30圍,今日的標準已降至15至20圍,新人寧願把省下的支出用在度蜜月或婚紗禮服等較個人的項目之上。 另外,調查發現熱門求婚地點為「酒店Staycation(46%)」、「家中(21%)」及「餐廳(10%)」,但重點還是在於要預備好求婚戒指,當中過半準新娘明言若伴侶求婚時沒有預備求婚戒指,不會答應求婚。 香港禮金2025 根據生活易公佈的「2018年全港結婚消費調查」顯示,新人準備的禮金公價為$50,000 。 歐惠芳提醒,如果要包5萬禮金,齊頭就夠了,不用以8為結尾,否則$58,888就等於諧音「唔發」、 $52,888 等於「唔易發」。 因此女家若想實收某個數的禮金的話,可與男家事先商量好禮金和回禮金額。
香港禮金: 禮金篇:過大禮禮金要幾錢?如何計算銀碼?
禮金從來沒有一個特定標準,在香港婚禮中,禮金金額從四位至六位數字不等。 通常的做法是讓雙方家人坐下來討論金額,同時也能讓一對新人向家長解釋婚後有沒有甚麼計劃——可以是買樓、準備生育或生意投資,這些計劃都能影響到禮金金額的最終決定。 傳統的過大禮,需要準備多款禮品,包括茶葉、酒、海味、三牲(即是雞、豬、魚)。 現時流行以「包羅萬有金」利是代替部分禮品,省卻準備工夫,而且送現金更為實際。 而在傳統過大禮中,女家會將部分禮品回禮給男家,如果以「包羅萬有金」代替禮品,男家可準備兩封「包羅萬有金」利是,方便女家以其中一封作為回禮。
香港禮金: 信用卡
而且通常收到禮金都會拿來買金器、嫁妝給女兒,毋須計較太多。 不過,女家必須記得進行禮金回禮儀式,因為禮尚往來纔是上等人,而對男家而言,禮金回禮也是回贈福氣的意思。 包羅萬有利是用來取代指過大禮禮品,女家必須回禮一半,而禮金回禮則不用還一半。 禮金回禮並沒有固定的數目,通常是回禮「禮金一半」/「禮金尾數」給男家,例如收取$68,000禮金,可以回禮$8000,或$38,000。 為鼓勵青年進戲院支持國片,文化部宣佈即日起18-21歲青年專屬的成年禮金,推出「相揪看國片 加碼送百點」活動,只要結伴同行、不限人數,同時使用文化幣看同1部國片,每人皆可獲得加碼100點回饋點數,而且回饋次數無上限。 文化部針對18歲到21歲青年發放「成年禮金文化幣」,截至目前使用率達到6成,在成效預估來看已經達標,效果也相當好。
香港禮金: 過大禮意義:男家提親 女家答允
今(4日)立法委員也關切明年預期發放時間,文化部長史哲回應,不會在大選之前發放,不過期望能在農曆年前,把握寒假使用高峯。 在婚禮費用方面,李浩表示,碳中和婚禮可以節約一些不必要的成本,如交通費、裝飾費用等。 在綜合多方面數據,疊加排放因子參數後,林浩將覈算出的婚禮總碳排放量,進行了購碳抵消。 同時,經過精心設計,整場婚禮產生的二氧化碳當量不到5噸。 環保行業從業者林浩(化名)經過妻子同意後,就為二人的婚禮設計成「碳中和」形式。
香港禮金: 賺取「獎賞錢」及獲發「獎賞錢」禮券
由此可見,在疫情下未來外父外母對禮金金額仍然有一定期望。 另一方面,為了簡單化商討過程,一些新人及其家人同意選擇相當於婚禮花費10%的金額,或新郎收入金額的1至3倍。 若新娘家人比較傳統,對禮金的要求可能也有所不同,可能會要求更多。
香港禮金: 「獎賞錢」禮券計劃
坊間常的男女兩家為了禮金銀碼而爭吵的故事,其實如果真的重視金額,女方大可以先向自己父母探口風,知道他們期望收到多少禮金,千萬不要怕尷尬,事前詢問總比當下爭執來得好,然後再由新人之間商量出一個大家都認為合適的數目。 香港禮金2025 例如假設男家月入$20,000,總和即為$60,000,但因為$58,888及$48,888不吉利(見上表),因此可以支出$38,888,這是香港近年較常見的禮金數字,亦方便女家回禮好意頭的$18,888。 一名女網友平時和男友都採AA制,而出遊時她偶爾出錢也不會計較,最近男方主動邀約參加朋友婚禮,竟要求禮金也AA,重點是新人她根本不認識,最後這件事也讓她認清,雙方在價值觀、金錢觀都有落差,於是決定斬斷這段情。
香港禮金: 程序篇:過大禮完整版/簡化版詳解
生活易(ESDlife)於今年8月至10月訪問1003位在2021至2023年間結婚的新人,瞭解準新人總開支及消費模式。 調查指出,2018年起禮金中位數一直維持在5萬元,今年卻逆市上升到6萬元,估計因疫情下未來外父外母對禮金金額仍然有一定期望,而準女婿都會盡量配合女家禮金要求以表誠意。 在籌備婚禮的結婚開支中,最高消費的項目仍然是「婚宴酒席」,但新人平均花費卻下跌19%至港幣$144,971。 其次為「結婚首飾及戒指」,平均消費卻急升20%至港幣$93,081。 今年金價走勢維持平穩,調查反映新人更願意投資在具保值作用的結婚首飾及戒指多於其他婚禮項目上。 中式婚禮傳統的一部分是新郎向新娘的家人贈送禮金(也稱為聘金)。
香港禮金: 以「獎賞錢」兌換「獎賞錢」禮券
如果女方長輩的期望遠超過一對新人的經濟能力,也不妨與長輩商議禮金數目。 香港禮金2025 香港禮金 畢竟還有不少其他開銷,相信新娘的父母也不忍心女兒出嫁後,因為禮金而生活拮据。 禮金是指以作為禮物贈送給他人的金錢,喜慶活動中如婚宴、嬰兒滿月、生日等的禮金稱為喜儀,在粵語又稱人情,一般會放在禮封(日語:金封)中,並在禮封上寫上收禮人的姓名、祝福語等。 禮金的數額依照活動規模以及與主人家的交情而定,而各地也有一個「公價」數目供參考。 喜慶活動的禮金有時會以銀行禮券代替,葬禮給喪主的禮金則稱為帛金、賻儀或白包。
現在經MoneySmart申請,獨家送額外HK$200超市現金券。 四、雖然過大禮禮金沒有明文公價,但關乎雙方家長的面子,所以最好在雙方家長正式會面前,一對新人預先商量,再向自家父母探探口風,避免見面時出現「期待落差」,而造成尷尬場面。 香港禮金2025 過大禮有各種版本,真正的程序其實非常繁複,但說到底要點只有一個,就是:男家向女家提親,交付相關的禮品、禮金、金器作為憑證,然後女家答允,示意兩人可以成家立室。
這是新郎送給新娘父母的禮物,答謝他們多年以來對女兒的撫養和培育,也是即將帶走她離開家人並展開新家庭,向他們送上的最後祝福。 如果你還未與你未來老公商討此事,閱讀這篇文章將會幫到你們。 如果你們已經討論過了,那麼來看看還有沒有能跟雙方家人再討論的細節也可以。 婚禮當日固然是人生中最甜蜜的一天,然而在婚禮策劃的過程中,新人們往往真是「有苦自己知」,特別是在數之不盡的「$$$」開支之上的種種計量,都讓不少新人打爆算盤! 婚禮固然有「價」, 更有許多不同的「公價」例如人情、利是、過大禮禮金等,這一眾「公價」對新人在制訂預算時又有怎樣的參考價值呢?
收到「獎賞錢」禮券,您可親臨任何一間特選商戶的門市,憑「獎賞錢」禮券兌換該商戶的同等價值現金券,隨心購物。 而在使用比例上,依然是書店及出版業最高,目前約2.6億元,佔整體的48.3%。 不過跟「藝FUN券」相比,「文化幣」搭配表演藝術加碼青年席位、點數回饋等政策,讓表演藝術及文化體驗使用率有所提升,目前累積8900萬元,佔整體的16.3%;而在電影院使用約6100萬元,佔整體的11.1%。 為香港國際大妗姐協會會長,曾為何超盈及辛奇隆、黃曉明及Angelababy、楊怡及羅仲謙、張柏芝母親、鄭志剛等出任中式婚禮顧問,致力傳承傳統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