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見及此理民府早於1955年著令華商會所參與發展地方行政;1961年理民府更將權力移交至新成立的獨立法定組織長洲鄉事委員會,由此退出長洲的地方行政管理事務[10]。 雖然如此,港府曾在1969年設立專有離島理民府,作為官民溝通渠道[11];時至今日,長洲島民如需要聯絡官員,可前往位於香港島中環的離島民政事務署[12]。 鯆魚灣2025 英國接管後,原屬黃氏的土地業權繼續獲得港府承認,但島上其餘土地悉數列為皇室官地[6][8]。
到清朝乾隆年間(1736年 — 1795年),長洲設有墟市,其繁盛可見一斑。 長洲太平清醮源於長洲一段重要的事件,據聞清代乾隆年間,長洲發生嚴重瘟疫,後來居民得到玄天上帝指引,延僧設壇,超渡亡魂,並捧神像遊行,瘟疫才告平息。 長洲居民自此以後為酬謝神恩,每年農曆四月都會舉辦太平清醮,並在今長洲玉虛宮外建醮慶祝[7][17]。 根據政府於2006年的《中期人口普查》,長洲居民依次以居住村屋、公共屋邨長貴邨和雅寧苑、傳統村屋及私人樓宇為主,另外還有艇戶等[29]。
鯆魚灣: 傳統節慶
港府在公元1982年引入香港區議會後,長洲被劃入十八區的離島區內;長洲鄉事委員會剩餘的部份權力亦被轉移至區議會。 現時長洲有兩個區議會分區,分別為長洲北和長洲南,各分區均選出一名離島區議員。 (6c)在區議會成立早期,長洲鄉事委員會主席自動成為離島區議會當然議員。 鯆魚灣 在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時,香港民主派曾以私人草案方式要求港英政府取消27名當然議員區議會議席,但最終未獲通過,當然議員得以保留至今。
網站所述的資訊如有更改,應以有關部門或機構公佈為準。 政府對本網站內容的準確性、足夠性、可靠性及時間性概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亦不會就該等內容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在規劃你的行程前,請留意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最新公佈,或向他們查詢景點的開放情況及時間。 澎管處長許宗民表示,七美為澎湖羣島最南方的島嶼,古稱「大嶼」或稱「南嶼」,七美嶼宛若一幅有詩、有生命、有故事的圖畫,精彩絕倫,身歷其境,彷彿人間仙境。 近年來,隨著揹包族及深度旅遊的風行,七美嶼已成為生態體驗、追求冒險、刺激、浪漫、紓解壓力最佳的旅遊地點之一。
鯆魚灣: 著名居民
長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不斷上升,至1980年代後期時達至高峯的四萬人[7],此後人口回落,在1980年代後期跌至大約三萬人[18]。 根據政府於2006年的《中期人口普查》,長洲陸上人口則為24312人,是離島區人口最稠密的島。 西灣長年風平浪靜而成為天然避風塘,所以長洲碼頭亦設於西灣;至於東灣則長年因海浪帶來沉積物而形成著名的東灣泳灘[14]。 除東灣泳灘外,長洲其他主要沙灘則座落於西灣、觀音灣、大鬼灣和東灣仔等地,這些沙灘較細小、沙質較遜,位置比東灣偏僻[7]。
- 現時長洲有兩個區議會分區,分別為長洲北和長洲南,各分區均選出一名離島區議員。
- 搶包山活動在1978年曾因包山意外倒塌,而被港府禁止,至2005年經官民交涉後,搶包山活動才以競賽形式重新恢復[17][44]。
-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時值鴉片戰爭,清廷在島上設置長洲汛,由大鵬協水師右營東湧守備派遣駐右哨頭司把總及外委各一名,率領45名守兵駐守當地[7]。
- 由於洞身狹窄,僅可供一人通過,因此遊客須從洞一邊進入,再由另一邊離開。
- 經過製冰廠後,續循岸邊行走,在盡處依照地圖牌的指示右轉,踏著水泥徑上走。
- 這些櫻花樹屬於山櫻,最初於1975年從臺灣引入35棵,但土壤欠佳,現時所餘不多[22][23]。
Clean Beauty 潮流席捲全球,厭倦主流大品牌的你,一定要看看香港的 I Never Use Foundation Breakfast Club「我從不上粉早餐會」。 為了提升肌膚和心靈健康,INUF 研發一系列自家護膚品,針對東方人士不同肌膚所需,提供全方面的護膚恩物。 門店同時提供 Skin Spa 和 Nail Sweet Nail 按摩及美甲服務,美容療程包括精油按摩和為肌膚注氧美容,針對不同人的肌膚而挑選適合的 INUF 產品護膚。
鯆魚灣: 鯆魚灣介紹
在日本佔領香港前,曾一度有大量難民湧入長洲,令人口突破10,000[1]。 鯆魚灣 長洲人口雖然在日治時期有所回落,但香港重光以後,難民再度湧入,令人口再一次超過10,000人[1]。 長洲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不斷上升,到1990年代時達至高峯的40,000人[1],之後人口迴流,在2000年代回落到大約30,000人[1]。
經過製冰廠後,續循岸邊行走,在盡處依照地圖牌的指示右轉,踏著水泥徑上走。 先左走山徑觀飛鷹、蜥蜴、猩猩等奇石,及後返回分支朝山上涼亭的方向走。 鯆魚灣 由此可往下走至其餘兩個涼亭至北角咀,順道一覽整個長洲東灣。 長洲灣闊水深,是個天然的漁港,明朝(1368年 — 1644年)時,長洲的漁業便十分興旺。
鯆魚灣: 香港視覺護眼中心
現時長洲唯一供水來源,係由大嶼山銀鑛灣濾水廠以直徑5百毫米的海底水管輸送到長洲,萬一發生故障,長洲食水供應就會中斷。 對此水務署認為有需要盡快改善;2013年香港政府計劃投資逾2億5千4百萬港元以敷設海底食水管。 鯆魚灣2025 工程計劃於同年9月展開,於2015年9月竣工[15]。 港府1982年引入香港區議會後,長洲劃入十八區的離島區。 長洲鄉事委員會原有的部份權力亦轉移至區議會[10]。
鯆魚灣: 鯆魚灣
離開五行石不久便到達白鰽灣,之後往墳場方向走。 離開張保仔洞後,便往鯆魚灣方向走,參觀著名的五行石。 五行石即是有五塊石頭的意思,不過最獨特的反而是生長在附近的仙人掌,在香港十分少見。 長洲除了美食及觀光外,同時亦有不俗的行山路線,是次介紹長洲南部路線,除了可遊覽張保仔洞、五行石等熱門景點外,亦可欣賞到長洲南部各個海灣。 跟著返回最高的涼亭處,在路徑的另一個方向接回水泥徑,再下走少許便見左方的支路,如此一直靠著左方的主要道路便可到達東灣。
鯆魚灣: 釣魚灣
根據政府響2006年進行嘅《中期人口普查》,長洲陸上人口則為24,312人,是離島區人口最稠密嘅一個島[7]。 香港早期的先民屬輋族,為古代傜族的分支,以漁獵為生。 (1)春秋戰國時代,百越系入遷,與區內土著同化;大嶼山、長洲、馬灣、赤臘角、屯門等地都有銅器出土,包括有禮器和兵器。 禮器的出土,顯示當時的居民已相當富有;兵器的發現,相信當時已有掠奪與防守的行為出現。
鯆魚灣: 人口
儘管有不少人認為張保仔洞僅為後人穿鑿附會,惟該洞已經成為了長洲一處著名名勝,不少人在提起長洲歷史時,也會提起張保仔洞[7]。 根據考古出土文物及在1970年代於長洲東南部發現的長洲石刻,可推斷至少在三千年以前已有先民到達長洲[3][4]。 與香港其他地方的史前石刻一樣,長洲石刻可能與先民祭祀天氣和祈求風平浪靜有關[5]。 缺乏史料記載,長洲早期歷史今已不可考究[6]。 截至2006年,長洲華人約佔總人口嘅95.58%,其他亞洲人士同外籍人士佔總人口嘅唔夠5%[8]。
鯆魚灣: 管理
現時長洲有一個區議會選區,另外還有一席當然議席,由長洲鄉事委員會主席擔任。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時值鴉片戰爭,清廷在島上設置長洲汛,由大鵬協水師右營東湧守備派遣駐右哨頭司把總及外委各一名,率領45名守兵駐守當地[7]。 鯆魚灣2025 同治年間長洲商業興旺[8],粵海關於同治九年(1870年)設立關口徵取釐稅[7]。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與英國訂立《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長洲在內二百多座離島及新界租予英國99年(到1997年),長洲遂成為英屬香港一部份[7]。 1994年,區域市政局考慮到輪船的油污問題,加上汀九橋、青馬大橋及汲水門大橋的興建,宣佈釣魚灣不適宜游泳,停止開放。 可先往觀景臺欣賞玉壐石,之後原路折返繼續行程。
鯆魚灣: 香港海灘
響華人人口當中,居民主要講廣東話,並來自本地(舊稱寶安縣)、東莞、四邑同惠陽同潮州四大地區。 而當地則有一黃姓大族,響長洲有唔少土地[1]。 時至今日長洲太平清醮已成為當地每年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吸引大批遊客慕名到訪參觀,把長洲擠得水洩不通[13]。 鯆魚灣 一般而言在日間,長洲會有會景巡遊、醒獅、麒麟表演以及飄色巡遊;到午夜時份在玉虛宮外更有聲勢浩大的搶包山活動。
鯆魚灣: 釣魚灣
為了安置艇戶,長洲最早於1960年興建圓桌第一村,後來又於1967年至1972年興建圓桌二、三村、信義第一、二村、美經援村第一、二及三村[7]。 先後在1984年及2001年,政府興建長貴邨和雅寧苑兩條公共屋邨,以安置島上居民[30][31]。 自然生態方面,長洲南、北都有樹林,在那裏一帶有黃室弄蝶和角翅弄蝶等出沒[21]。
大部分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泳灘設有救生員及裝有防鯊網,而部份更設有小食亭、燒烤設施、更衣室、淋浴設施及浮臺等,方便遊人。 從小島西南面鯆魚灣出土的骨鏃顯示,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公元前2500年 — 公元前1500年)已有先民在長洲活動。 此外,在島上連島沙洲的東南部,亦有稱為長洲石刻的兩組紋飾,紋飾由數條曲線環繞著小凹槽構成。 石刻的紋飾與古代青銅器上的紋飾相似,推斷石刻的刻鑿年代大約可上溯至青銅時代(約公元前1500年 — 公元前221年)。 隨着經濟轉型,自1970年代開始,旅遊業漸漸成為長洲的主要經濟支柱[14]。
釣魚灣(英語:Anglers’ Beach)是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深井青山公路13咪的泳灘,為荃灣最西部的康文署轄下泳灘,長200公尺,屬於區內比較短小的泳灘之一。 秦始皇銳意開發嶺南,出兵百越及遣軍戍守五嶺,使原居五嶺的古越人,大量向南遷移。 又戰敗的中原軍民,便留落嶺南,與土著爭奪地盤,或進一步南移,抵達香港地區,即成為我們所指的越、蜑等族。 (1)及後每次中原動亂,都有族羣遷入香港地區。
鯆魚灣: 著名居民
3條鯨豚的擱淺情況均屬第四級「嚴重腐爛」,未能確定死因。 穿過窄巷走上樓梯,別緻的 Amooma Spa & Sanctuary 就在眼前。 這裏最特別的是,你可以體驗 VR 虛擬實境按摩或足浴排毒療程,戴上 VR 眼鏡探索世界各地的桃花源,一邊享受療程,構思創新。 網民Tsui Chi Ping Eric上月在荃灣海傍發現有釣客釣獲擬似鯆魚,釣客更向他聲稱魚重達30斤。
此外在長洲還可以見到香港市花洋紫荊,而長洲關公忠義亭附近更有十多棵櫻花樹,是全港最大規模的櫻花羣。 這些櫻花樹屬於山櫻,最初於1975年從臺灣引入35棵,但土壤欠佳,現時所餘不多[22][23]。 鯆魚灣 自然生態方面,長洲南、北部有樹林,喺嗰度可以見到黃室弄蝶同埋角翅弄蝶等等[4]。 喺長洲關公忠義亭附近,種滿十幾棵櫻花樹,係全港最具規模嘅櫻花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