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小巴設有USB充電、椅背扶手及落車鐘,其中有2款屬於低地臺設計,而當中1款更配有輪椅踏板,可方便行動不便者上落。 的士司機分會主任何志強和公共小巴分會主任陳逢源指,政府推行「易通行」時沒有預判行業運作的實際情況,租車司機須支付120元予「易通行」司機咭,但政府卻免費派發首張車輛貼予車主,令人感覺政府劫貧濟富。 他們擔心,有司機或不申請司機咭,於工作期間直接把車輛駛經各隧道或公路,由政府及車主承擔其後果,最後造成運作成本上升,希望政府豁免前線司機申請司機咭收費。 陳文俊表示,由於現時小巴的法定人數上限為19人,故小巴如在總站已接載了19名乘客,即使中途有輪椅客都不會停車上客,亦不會要求已在車上的乘客落車;不過,若然總站有輪椅乘客候車的話,就要視乎站頭的乘客會否讓座,如不會,輪椅人士都要排隊等下一架車。 新車車長7.8米、闊2.3米,最特別的地方除了是車身流線型設計外,更設7個閉路電視,監察車廂內外情況。 同時,新車是歐六環保引擎,車廂內櫳亦特別闊落,似單層巴士的感覺。
- 乘客於上車的時候須先繳付車資,現金車資須投入錢箱(不設找續),不得交給司機。
- 另外,冠忠集團旗下的嶼巴則購入現時小巴所使用的豐田Coaster車種行駛34綫。
- 以嶼巴南大嶼山路線為例,礙於東湧道、羗山道等路段陡峻,1998年開辦A35線時,嶼巴特地引入丹尼士飛鏢SLF;後來機件嚴重損耗和急速老化問題,結果調往東湧區內行走直至退役,令嶼南再次沒有任何低地臺巴士服務。
- 陳帆在場試推輪椅登上低地臺小巴,他表示,低地臺小巴能接載坐輪椅市民,是友善運輸設施,政府表示非常歡迎,應該很快可完成審批。
- 截至2022年3月,全香港共有3,333輛綠色小巴,行走352條專綫小巴路線(69條港島專綫小巴路線、82條九龍專綫小巴路線及201條新界專綫小巴路線),大部分路線由私人有限公司經營,當中包括一些集團的多間子公司。
- 截至2017年3月,全港共有1064輛紅色小巴,佔全港公共小巴數目不到25%,到2022年3月減少至1016輛。
- 試驗計劃稍後會分階段於另外兩條醫院線(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及聖德肋撒醫院)試行。
堅毅忍者‧障殘人士國際互助協會總幹事王素琴則認為,政府無力推廣,業界無意欲購車,輪椅人士無從得知何處乘車,致令低地臺小巴計劃出現惡性循環,既然政府已在部分小巴站設置無障礙上落設施,應該在軟件上加大力度推行,為業界提供更大誘因及資助,讓業界淘汰舊車時直接改用低地臺小巴。 直到2015年12月,4輛猛獅RC2經過測試後,運輸署確認「測試結果大致可接受」,正式批准有關巴士行走嶼南,成功駛入大澳和昂坪。 後來,有離島區議員反映嶼南路線車程較長,使用猛獅RC2巴士令不少居民需要站立;現時嶼巴已沒有調派它們到南大嶼山路線行走,令嶼南和東湧道沿線並沒有常規低地臺巴士服務。 由於低地臺巴士底盤距離地面高度比其他普通車輛矮,因此低地臺巴士行駛部分路段(例如中港碼頭)時,會出現刮底情況。
低地臺小巴: 輪椅人士:平均一分鐘可上車
行走瑪麗醫院路線的專線小巴公司進智公交則指,低地臺小巴的營運成本較傳統小巴高出30%,營運出現虧損。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蘇永通指出,運輸署要求小巴營辦商提供一輛低地臺小巴,加上該類小巴車價及保養昂貴,故營辦商合乎最低要求後便無意欲增車。 低地臺小巴 堅毅忍者‧障殘人士國際互助協會總幹事王素琴則認為,政府無力推廣,業界無意欲購車,輪椅人士無從得知何處乘車,致令低地臺小巴計劃出現惡性循環,認為政府應為業界提供更大誘因及資助,讓業界淘汰舊車時直接改用低地臺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主席蘇世雄亦指,低地臺小巴造價相當於兩輛普通小巴,冀政府提供更多誘因協助業界換車,如補助車價及燃料費,入口稅減免等。 記者連日觀察,其中行走堅尼地城至瑪麗醫院的54M線低地臺小巴需求甚殷,中午時分,半小時一班的小巴甫到達,就有輪椅使用者由家人推着上車;有時輪椅人士較多,有家屬連普通小巴亦照上,將整架輪椅摺疊後再託上車,更有普通小巴出現一車兩輪椅的現象。
條例亦將電子數據記錄儀(俗稱黑盒)列為紅色公共小巴的其中一項基本裝備。 低地臺小巴2025 1978年,各小巴陸續安裝了車頭頂地點牌箱,以便清楚地顯示行車目的地。 低地臺小巴 政府於1988年2月23日批准小巴由14座位增加至16座位,部分小巴商會曾經要求政府放寬座位數目至20座位,但是政府認為小巴為輔助性交通工具,及受到保護鐵路政策等限制而不被接受。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香港曾經流行一種載9人的白牌車,當時主要行走於新界。
低地臺小巴: 探射燈:低地臺小巴 全港得3架 誇口傷健共融 政府無心推動
專綫小巴營運較紅色小巴有效率,以每輛小巴平均計算,後者日均載客量比前者低近38%。 「低地臺小巴試驗計劃」(Low-floor wheelchair 低地臺小巴2025 accessible Public Light Bus trial scheme) 於2018年1月26日起展開,來自英國的低地臺小巴Optare Solo SR當日起投入港島54M線行走,只於星期一至五提供服務。 為回應輪椅使用者對一般乘客座位滿座後不能上車的關注,輪椅乘客使用有關服務時可先致電營辦商預約,成為全港首輛載客服務的低地臺小巴。 政府會與營辦商檢討車輛的運作成效,如證實計劃可行,會進一步與小巴業界商討推廣低地臺小巴。
- 〈開線三年低地臺小巴未落地 三線疑違規 營運商歸咎買車難、驗車程序繁複〉,有線新聞,2022年9月12日。
- 小巴公司負責人指,新車價錢約150萬元目前正由運輸署驗車,預計最快可在下月推出,將會行走堅尼地城至瑪麗醫院的 54M 號線。
- 在推展可供輪椅上落低地臺小巴試驗計劃時,政府留意到市場上具備較佳環保效益及/或無障礙設施的小巴車款之車身長度大多均超出當時法定限制。
- 部分小巴設有USB充電、椅背扶手及落車鐘,其中有2款屬於低地臺設計,而當中1款更配有輪椅踏板,可方便行動不便者上落。
- 雖然紅色小巴可以自行決定行車路線及收費,但服務區域及路線範圍都受到運輸署署長的規定,可停車上落客的道路範圍亦受到限制。
署方承認營辦商遇到不少營運及維修等問題,需要與其他汽車製造商研究能否有引入合適車輛型號。 低地臺小巴 運輸署在2018年推出低地臺小巴試驗計劃,進智公交為首批參與計劃的營運商之一,用以服務往來堅尼地城站和瑪麗醫院的市民。 低地臺小巴 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在2017年發表了《公共交通策略研究》研究報告,報告表示各公共交通工具正進一步提升其無障礙設施,包括研究和試驗低地臺小巴。 本港目前有不少醫院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未能讓低地臺巴士直達,因此可供輪椅上落的低地臺小巴卻顯得十分重要。
低地臺小巴: EVM 低地臺小巴 嘅前傳
Gemini車重7公噸, 豐田Coaster車重不多於3.7噸,只是Gemini的52.9%,而同是混合動力的豐田Coaster Hybrid EV重量是3.93噸,是Gemini的56.1%。 跟小巴不同,學校私家小巴的識別色最初以車身中央髹上黃色色帶以及白色車身出現,到了2000年代改為車身中央髹上紫色色帶以及黃色車身出現,一般稱為褓姆車。 低地臺小巴2025 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攜帶最多兩名3歲以下而不佔座位的兒童乘客乘車,超額之3歲以下小童必須繳付小童車費乘車。
低地臺小巴: 小巴均為柴油驅動 符合歐六標準
喺八十年代中,專線小巴經營商開始從日本引入新款冷氣小巴豐田Coaster、三菱Rosa、日產Civilian,日本小巴就成為香港最常見嘅車款。 1969年政府把小巴合法化,初時並沒規管車輛型號,市面上的小巴車款形形色色,有日本車,也有歐洲車。 (圖片來源:Getty)1977年接載乘客往返銅鑼灣大丸百貨及西環的十四座小巴。 (圖片來源:Getty)最初政府並無就小巴的路綫和收費設限,車資自由決定,乘客於不同時段乘坐小巴到同一地方,收費亦可能有異。
低地臺小巴: 為使 「使用率低」「成本效益低」 成局,無所不用其極
、柯士甸(Austin)、摩利士(Morris)和福特等,也有來自日本大發牌(Daihatsu)與五十鈴(Isuzu)。 跟紅色公共小巴不同,綠色專綫小巴,俗稱綠VAN、綠頂、綠小、綠巴或專小,的識別色以車身中央髹上綠色色帶以及於車頂髹上綠色的形式出現(所以行內俗稱綠色小巴為綠帶),於1995年開始改為只髹於車頂,由於紅色小巴出現「紅頂」的俗稱,相對綠色專綫小巴便出現「綠頂」的俗稱,書面語稱為綠色小巴或專綫小巴。 只係唔識做小巴就唔好投標,作為現時大部份時間誰一的營運者,依據招標要伎低地臺小巴係合理要求。
低地臺小巴: 探射燈:乏宣傳 無檢討 營運蝕 低地臺小巴低成效
為了加強小型巴士行車安全,運輸署於2012年修改法例,強制新入職的公共小型巴士司機必須修讀職前課程,學員通過筆試及駕駛考試後方纔獲得頒發公共小型巴士駕駛執照。 2013年運輸署招標承辦小型巴士司機職前訓練學校,接獲6份標書,新規定已於2015年6月1日生效。 「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將由本月26日上午5時起,於青沙管制區、即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及大圍隧道實施,屆時所有人手收費亭及「快易通」車道將會取消。 運輸署提醒,路經上述地點的駕駛者,即使未有安裝易通行亦不要停車,有關隧道費可以在較後時間補交。
低地臺小巴: 低地臺小巴 :政府要點至可以真係解決問題?
近日歐錦棠不時喺社交網站出PO寫上今次嘅行程感受,其中包括力數淺草三宗罪,引起網民熱烈討論。 有線電視尋日宣佈向政府交還收費電視牌照,開播近30年嘅有線完成歷史任務,日後只會經營免費電視。 30年來,有線雖然未能喺市場上取得突破,但多個頻道嘅節目捧起過唔少藝人,部份人離巢後都發展順利,唔多唔少同喺有線儲落嘅經驗以及人氣有關。
低地臺小巴: 平治 Sprinter 516CDi EVM 車身 低地臺小巴
,衝紅燈和超速的情形頗為常見,尤以紅色小巴為甚,這種駕駛行為甚至被市民譏諷為「亡命小巴」。 例如2004年10月22日(重陽節),2架紅色小巴於香港北角英皇道因互相搶客而超速撞車,釀成2死17傷意外,結果2名司機於2005年年尾被判罪名成立而入獄。 另外於2006年5月18日凌晨,新界北交通總部特遣隊派出2名警員假扮乘客於銅鑼灣登上一輛紅色小巴,並暗中攜攝影機將「飛車」過程拍下,發現該小巴途中至少5次衝紅燈、切雙白綫,另一隊警員在青山公路時速限制50公里路段,以雷射測速槍偵察到小巴車速逾100公里。 紅色公共小巴因路線不受政府規管,所以路線較有彈性,往往可以使用更暢通的路線以更快抵達目的地(例如由新界往旺角/佐敦道的路線會取道介乎界限街和柏樹街之間的大南街),對於乘客和經營者而言,「靈活」是紅色公共小巴的優點。 專綫小巴的設立主要是為某個社區(例如偏遠地區的鄉村)提供與大型運輸系統接駁服務(如港鐵、巴士),惟時至今日運輸署以「引入競爭」為名已多次違反是項原則,行走新田公路的新界區專綫小巴44綫即為最佳例子。
低地臺小巴: thoughts on “EVM 低地臺小巴 嘅前傳”
試驗計劃稍後會分階段於另外兩條醫院線(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及聖德肋撒醫院)試行。 運輸署預計於二○一八年底檢討計劃的運作成效,如經檢討後確定試驗計劃可行可取,將與業界商討進一步研究推廣低地臺小巴。 另外,今天有不少巴士迷到場參觀及拍照,梁先生指,認為幾款小巴十分先進,設有輪椅位,期待小巴在市面行駛時可試坐。 而周先生就表示,他認為Benz小巴有項優點,第一是有低地臺設計;第二是座位舒適;第三是車門與司機較接近,方便司機照顧乘客;第四是隔熱車窗設計;第五是Benz這個牌子也令人有新鮮感。 目前,本港有兩條小巴路線正有各一輛低地臺小巴行走,包括來往瑪麗醫院及港鐵堅尼地城站的港島專綫小巴54M線,以及往返威爾斯親王醫院及馬鞍山錦英苑的新界專綫小巴808線。
低地臺小巴: 低地臺輪椅小巴
2020年11月6日,運輸署公開招標兩組分別服務港島及新界的專綫小巴路線,當中一條來往皇后山邨及北區醫院的路線503再度於招標條款特別訂明「在投入服務首日起計一年內,須調配一輛可供輪椅上落的低地臺公共小巴行走」,惟有關路線迄今已投入服務逾一年卻仍未有低地臺小巴行走。 至於2019年呢次,中標嘅營辦商有意落實條款,亦所以我都加快處理驗車及出牌嘅相關工作。 低地臺小巴 可是運輸署就捉住「疑似車主」捷輝小巴,堅持要佢「按照試驗計劃所公佈的內容」安排行走 黃埔花園 – 又一城嘅2, 2A。
低地臺小巴: 香港巴士簡介(3):低地臺小型巴士(公車)
已故的「巴士阿叔」名言「你有壓力,我有壓力」相信不少人聽過,而近日竟然出現新一代「巴士阿叔」! 昨日(12日)網上流傳一段題為「巴士阿叔隻揪」的片段,其中發生口角的人物同樣為一老一青兩男子,「橋段」相當熟悉,但今次「挑釁」的原因卻非電話談話被打斷,而是年輕男子着對方戴好口罩。 在新冠疫情及防疫措施均有放緩的當下,口罩令卻仍未解除,確實容易令市民出現意見分歧,導致口角或衝突。 喺噚日(13日),東方昇聯同鄧麗欣(Stephy)、前YouTube頻道「FHProductionHK」幕前女主角陳濬樺(Santis Chan)及Gordon為「點滴是生命」前往柬埔寨拍攝節目,東方昇喺社交網站上載四人喺香港機場嘅合照。 照片曝光後引起網民哄動,更有網民喺討論區以「Stephy完美處決/X打Santis」為題出PO,結果得到唔少網民和應,大讚39歲Stephy完勝22歲Santis。
因此巴士公司要求車長行駛相關路段時需要減速,甚至設立禁令,避免指定低地臺巴士車型行走相關路段。 九巴在最初引入低地臺巴士時,採用「易搭巴士」作包裝,當中丹尼士飛鏢SLF單層巴士在車頭擋風玻璃下更額外貼上輪椅貼紙,印有「易搭巴士」及「EASY ACCESS BUS」字樣。 自九巴於1997年引入首輛丹尼士三叉戟雙層低地臺巴士以來,便使用香檳金色作為其低地臺巴士的車隊色彩,因而被巴士迷,以至一般乘客廣泛稱為「金車」或「金巴」,直至2017年新車隊改用以紅色作底色的「城市脈搏」塗裝。
低地臺小巴: 新聞追蹤/低地臺小巴限制多 停多過行
運輸署今日(五月二十三日)表示,第二輛可供輪椅上落的低地臺公共小巴下星期一(五月二十八日)起在專線小巴新界第808號線(錦英苑——威爾斯親王醫院)投入服務,以進行實地營運測試。 小巴因為載客較少,故較適合作為班次要求密的短途接駁綫,或為人口疏落的偏遠地區服務,這亦是政府對綠色專綫小巴的定位。 但因受政府監管,行車路線沒有紅色公共小巴那麼靈活,路線不受歡迎不能以改變營運方法挽救,部分綠色專綫小巴營辦商為節省開支,疏於更換旗下殘舊的小巴。 2017年4月7日,政府就《2017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草案》刊登憲報,將小巴的座位上限由16個增至19個;2017年6月28日,立法會下午三讀通過草案,於同年7月7日起生效。 有關上限並非強制,如果需要容納19個座位,小巴長度至少要達到7米。
低地臺小巴: 低地臺小巴
截至2022年3月,全香港共有3,333輛綠色小巴,行走352條專綫小巴路線(69條港島專綫小巴路線、82條九龍專綫小巴路線及201條新界專綫小巴路線),大部分路線由私人有限公司經營,當中包括一些集團的多間子公司。 專綫小巴大部份路線都設有固定車站,乘客可於固定車站侯車或於路線途經之非禁區位置截停上車。 乘客於上車的時候須先繳付車資,現金車資須投入錢箱(不設找續),不得交給司機。 而所有綠色小巴均接受八達通(部份路線設分段收費,須於繳付車資前先通知司機,讓司機調整八達通收費機;部分路線的八達通機設有按鈕,乘客須自行把收費機按至所須繳付的分段車費)。 下車前須高聲呼叫司機下車地點,或按電鈴(如設有,及只適用於固定車站),司機揮手作實。
事實上,單係由呢部車響2018年9月3日抵港起計,被拖延超過一年之後,即在舊年 9月下旬,運輸署開始催促趕快完成驗車組要求的規格「改善」工作盡快安排驗車出牌,但更多蠱惑嘢隨之而來,就惹起我更大嘅疑心及怒火。 烏克蘭頓涅茨克州城市巴赫穆特,繼續是俄羅斯猛烈攻擊的目標,西方傳媒報道俄軍大部分炮火,集中在這個東部重鎮,當地烏軍已經鞏固陣地,估計雙方會爆發激烈巷戰。 地方官員形容巴赫穆特沒有一平方米是安全,所有土地都在敵人炮火或無人機的攻擊範圍之內。 頓涅茨克州與盧甘斯克州組成的頓巴斯地區是烏克蘭的工業中心,是俄羅斯的主要目標,若俄軍攻佔巴赫穆特,有助俄方進一步向頓涅茨克兩座更大城市推進。
低地臺小巴: 服務時間及班次
低地臺小巴由英國引入,車身長度比現時小巴長約1米,司機位後方設有一個輪椅位,方便殘疾人士使用正門上落。 低地臺小巴 不少傷健人士關注組織均表示低地臺小巴成本太高,加上當局沒積極推廣及清晰指示輪椅人士如何乘車,導致營辦商購買意欲甚低,購買的亦多隻為符合標書要求,建議當局資助營辦商,淘汰舊車時直接換成低地臺小巴。 運輸署發言人回覆認同本港人口老化,及配合「無障礙運輸」,有必要擴展低地臺小巴應用,會與汽車製造商研究適合使用的車款,並就於公共小巴落實及推廣有關計劃作廣泛諮詢。
為免更多意外發生,警方安排了不定期的路障,以增強司機小心駕駛的意識,並立例限制新車必須設有乘客安全帶,保障乘客的安全。 到2009年8月3日,政府宣佈強制全港4,300多輛紅色及綠色小巴自資6,000至8,000元加裝車速限制器,令小巴時速不能高於80公里,不過此舉惹來多名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反對。 政府到2010年6月7日起,規定新登記公共小巴必須安裝最高預設車速為每小時80公里的車速限制器和黑盒。
低地臺小巴: 試驗路線及車輛
現時九巴及龍運巴士皆以「超低地臺巴士」稱呼旗下的低地臺巴士,全數均可供輪椅上落,以前低地臺巴士擋風玻璃右下位置張貼輪椅貼紙,2017年7月,全線低地臺化,輪椅圖案貼紙停用,初時個別舊「金巴」仍然可見此標貼,後來於2018年因需張貼九巴月票標誌而被移除。 2019年,部分設有兩組輪椅停放區的巴士貼上特別版輪椅標誌以提示乘客。 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1992年來港履新後,積極推行傷健共融政策,鼓勵公共運輸機構引入無障礙通道巴士,照顧傷健人士需要。 城巴於1996年初首先引入單層低地臺巴士富豪B6LE,而九巴更於1997年率先引入雙層低地臺巴士丹尼士三叉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九龍及港島公共小巴(專線)路線組別〉[公告],2019年7月4日。
低地臺小巴: 低地臺巴士數量不足
進智公交於2018年1月26日引入來自英國的低地臺小巴Optare Solo SR,投入港島54M線行走,只於星期一至五提供服務。 為回應輪椅使用者對一般乘客座位滿座後不能上車的關注,輪椅乘客使用有關服務時需要致電營辦商預約。 雖然2018年之前東湧區和大嶼山未曾有小巴服務,亦未有任何小巴進入東湧試車,但運輸處已在2017年7月落實在港珠澳大橋落成後會有一條循環模式運作的901綫行駛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至東湧北一帶大型屋苑(以迎東邨作循環點),代表全港18區皆設有小巴站和小巴服務提供。 該路線已由冠忠集團子公司冠亮發展有限公司所投得,在2018年4月6日該路線所使用的小巴抵達九龍灣驗車中心進行檢驗。
低地臺小巴: 營辦商
回溯香港歷史,半世紀前,公共小巴最初也是以非法白牌車的姿態問世,至今卻成為香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 另外,冠忠集團旗下的嶼巴則購入現時小巴所使用的豐田Coaster車種行駛34綫。 2017年8月起,全新一代Coaster19座小巴陸續啟用,不過業界反映該款小巴在中門額外加裝一級梯級,其設計出現多宗乘客失足跌下來受傷個案,部分小巴需要自行拆去額外梯級。
低地臺小巴: 低地臺19座小巴陸續抵港
就係連乘客安全嘅問題都「豐田霸權」鬼影蹤蹤,真係好難唔聯想到運輸署拖延呢部車嘅驗車出牌唔係同「勾結皇冠車行利益輸送可恥」有關。 不過,雖然皇冠車行仲有代理嘅 Hino 有一款 Poncho 低地臺小型巴士而據聞車價該比 Optare Solo 更高,但基於自由市場原則,唔可以就此「扣帽子」。 早期的小巴只有九座位,是非法白牌車,最初只能於新界行走,後來小巴合法化,政府允許小巴駛進市區。
低地臺小巴: 低地臺巴士
運輸署第二輪「低地臺小巴試驗計劃」於本月試行,來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的醫院線,惟同區亞公角山路上有6間服務嚴重肢體傷殘或善終機構,即使爭取近30年,仍一車難求,有家屬只能眼白白看着兒子被困山上;亦有家屬選擇冒險揹家人下山覆診。 而該計劃首輪的試點、瑪麗醫院線則因宣傳不足及班次疏落,出現「有車無人搭」。 立法會議員直斥運輸署計劃粗疏不到位,「做啲唔做啲」,根本無心改善傷健人士搭車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