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舊樓項目現為2幢樓高6層的物業,涉及約20個住宅單位,以及4個地舖,樓齡大約50年。 鄰近港鐵利東站,約5分鐘步程,出入交通便捷,地盤面積約3634方呎,若以地積比約8倍發展,可建樓面面積約2.9萬方呎。 樂風集團投資管理總監梁鎮峯表示,該地盤面積約4,000平方呎,規劃為「住宅 (甲類) 」地盤,總可建樓面約35,000平方呎,預計整個地盤的總收購價約4.18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11,943元。 另外,莊士機構的重建項目,為1幢約4萬呎的商住大廈,提供開放式及1房單位,總數約110夥,預計年底開賣。 於2018年成立的領福集團(前稱「領航集團」),主要業務經營舊樓併購,短短近四年已成功代表地產發展商在本港併購14個地盤,涉資總值逾72億港元,能取得如此驕人業績,這與該集團主席高兆霆堅持「誠信為先、快人一步」為本,一點一滴努力打拼出來有莫大關係。 對於最新《施政報告》放寬舊樓強拍門檻,高兆霆認為政策有效加快收購步伐,有助釋放土地供應。
陳慶光形容,項目是次為貼市價推出,開價有參考同區同類單位,不擔心同期其他樓盤競爭,因港島很久沒有新盤推出,項目客源主打年輕客及投資者。 莊士中國地產部助理總經理陳慶光指,項目首批共50夥,包括13夥開放式及37夥一房,實用面積介乎205至317方呎。 價單提供最高16%即供折扣,折實後今批售531.9萬元至875.4萬元,折實呎價由25,945元至27,790元。 港鐵南港島綫效應,刺激財團積極在鴨脷洲大街一帶收購舊樓重建,個別優質項目更掀起收購爭奪戰。 例如鴨脷洲大街78至84號3幢舊樓便吸引兩個財團同時收購。 ➢ 區內豪宅
鴨脷洲大街收購: 地產發展
住宅方面,除了2016年的新盤倚南,於2021年亦陸續有新盤推出。 自從港鐵南港島綫開通,前往鴨脷洲及海怡半島等地相對方便。 使用者可免費下載,複製,分發或傳送資料作個人用途,而並非作商業再版,但該參考資料必須完整地複印,並須標明資料來源。 鴨脷洲大街收購2025 2014年5月,古物古蹟辦事處將位於鴨脷洲的洪聖古廟,列作法定古蹟。 鴨脷洲大街收購2025 除此以外,鴨脷洲大街還有已被評級的歷史建築——鴨脷洲水月宮。
- 宏安早前接連為鴨脷洲大街的舊樓申請強拍,分別位於鴨脷洲大街17至19號海德樓,和鴨脷洲大街21至23號與平瀾街5B號花洲大樓,還有鴨脷洲新市街37至39號南德大樓,宏安已持有3項目介乎83.33%至94.74%業權。
- 鄰近港鐵利東站,約5分鐘步程,出入交通便捷,地盤面積約3634方呎,若以地積比約8倍發展,可建樓面面積約2.9萬方呎。
- 鴨脷洲的歷史能追溯到明朝《粵大記》,當時已有居民在島上生活,主要是漁業以捕魚為生。
- 屋苑包括鴨脷洲中心、利東邨、悅海華庭、高寶閣、漁安苑等。
- 宏安地產(1243)近月連環在鴨脷洲大街一帶進行收購,帶挈業主大幅獲利。
- 弦岸位於平瀾街8號,主打細單位,部分單位望到避風塘一帶海景。
鴨脷洲大街(英語:Main Street, Ap Lei Chau),當地簡稱大街,是位於香港鴨脷洲東北部的一條大街。 領福集團亦肩負社會責任關心弱勢社羣,會因應慈善團體需求參與對長者街坊的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藉此回饋社會,包括集團於去年攜手中醫藥健康工程、仁愛堂、交通安全隊福等利機構,主辦中醫愛心義診活動,邀請超過20位中醫師免費替區內200名街坊贈醫施藥。 翻查資料,舖位小業主早於1975年以約90萬元買入該批物業,若以早前成交價約2.2億元計算,持貨約46年,期間升值2.19億元或約243倍,不過是次取消交易最終「見財化水」。
鴨脷洲大街收購: 財團爭購鴨脷洲舊樓擴版圖
而位於鴨脷洲大街68號的倚南 (H.Bonaire),則是2016年入夥的新住宅項目,發展商為恆基兆業,單位總數為106夥。 自港島南綫通車及「躍動港島南」啟動後,鴨脷洲大街周邊舊樓羣,成為財團的收購目標。 弦岸前身為平瀾街6至8號、及鴨脷洲大街26至32號舊樓,地盤面積4,320方呎,由莊士中國於2019年斥資約4.55億元收購,以可建總樓面約4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地價逾1.1萬元。 林浩文補充,大型發展商情況卻相反,因其本身資金雄厚,具財政實力購入舊樓多年作土地儲備,作為日後發展之用,發展項目需時多年,待項目落成開售時,屆時市況有機會已告好轉,故料大型發展商於現時市況下,不會減慢收購舊樓步伐。
- 其中,近年積極進行舊樓併購的樂風集團,最新與新加坡房地產私募股權投資公司 SC Capital Partners合作,斥資約4.18億元收購鴨脷洲平瀾街2至4A號及好景街26至28號的大部分不可分割業權,計劃重建為住宅項目。
- 價單提供最高16%即供折扣,折實後今批售531.9萬元至875.4萬元,折實呎價由25,945元至27,790元。
- 此區亦吸引了財團進行舊樓收購重建,例如鴨脷洲大街120至126號。
- 鴨脷洲大街120至126號,18個住宅單位及3個地舖,於2020年獲財團以約2.57億收購,其中舖位成交價由2800萬至3100萬。
- 2018年,有專欄報導訪問鴨脷洲大街的其中一間當地有名的海味店,該店紮根鴨脷洲大街已有二、三十歷史,三次搬舖還是選擇留在這個老區,而海味店老闆亦表示這裏的街坊都是水上人,水上人最愛喫魚鰾和花膠[1]。
舊樓重建活躍,屋宇署在今年1月份批出6份俗稱「拆樓紙」的拆卸同意書,一半屬於舊樓重建,包括莊士集團收購的鴨脷洲大街26至32號,將展開重建。 南區的鴨脷洲@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86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0,433人。 鴨脷洲大街收購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利東邨,漁安苑,悅海華庭,鴨脷洲中心。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2,900,年齡中位數為 48.5歲。 已屆現樓的逸南,今年錄得4宗成交,全為開放式及一房戶,單位實用面積介乎183至264方呎,成交價由492.46萬至736.49萬元,呎價介乎26,910元至27,897元。
鴨脷洲大街收購: 「香港築地」
從事舊樓併購工作逾15年的高兆霆分析指,現時集團於收購舊樓往往因遇上「釘子戶」,令整個項目未能達強拍門檻,故若政府放寬強拍門檻,可有效加快收購步伐,有助釋放土地供應。 他表示,本港土地供不應求,市區具價值的地段買少見少,令不少財團與內地發展商吸納土地儲備及出資參與舊樓併購市場,令市區舊樓收購競爭亦趨激烈、收購難度亦愈來愈高。 除近日申請強拍項目外,據宏安年報顯示,該公司曾於20年7月成功收購位於鴨脷洲大街120至126號項目,地盤面積約3600方呎,擬議住宅及商業發展,重建後應佔總樓面約37100方呎,該地盤現正進行地基工程,預計於2023年落成。 於2019年,莊士中國集團收購位於鴨脷洲的物業權益,代價約為455,000,000港元。
鴨脷洲大街收購: 恆地3.4億 收購鴨脷洲舊樓19夥
弦岸提供105夥,單位實用面積205至317方呎,包括54夥開放式、72夥一房及18夥兩房,另設12夥連平臺或天台特色單位,售價平民化,相當適合後生仔女,或買來收租,預計落成後每方呎租金可達50元至60元。 項目設有住客會所「Club ARUNA」,預計入夥日期為2024年9月30日。 弦岸位於平瀾街8號,主打細單位,部分單位望到避風塘一帶海景。 最大賣點是位置方便,步行至港鐵利東站只需約1分鐘;另有小巴及街渡往來香港仔,街渡上船位置於悅海華庭對出的碼頭,相當便利。
鴨脷洲大街收購: 歷史
事實上,近年鴨脷洲大街周邊舊樓羣,成為財團的收購目標,如宏安地產(1243)已就橫跨鴨脷洲大街、新市街、平瀾街的三幢舊樓,包括南德大廈、花洲大樓及海德樓申請強拍。 至於鴨脷洲大街78至84號三幢6層高的舊樓,早前亦爆出收購戰,當中涉及專門替發展商進行舊樓收購的領福集團。 鴨脷洲大街收購 鴨脷洲大街收購 鴨脷洲大街收購 港島區吸引財團進行收購,據瞭解,香港仔鴨脷洲物業錄收購,涉及鴨脷洲大街84號興富樓地下A至L號舖,及閣樓部分舖位,面積約2,500平方呎,成交價約2.2億元,呎價約8.8萬。 市區土地供應少,受惠港鐵南港島綫通車,鴨脷洲舊樓吸引財團併購發展。
鴨脷洲大街收購: 鴨脷洲大街46-48號 近期成交
他解釋,由於其公司持有兩成業權的80至80A號舊樓,位於地盤的中間位置,即使左右兩邊的舊樓獲財團收購,也肯定無法重建,因此他們沒有辦法繼續交易,算是「被擊退」。 鴨脷洲位於港島西南面香港仔對出,與香港仔避風塘只有一橋之隔。 鴨脷洲的歷史能追溯到明朝《粵大記》,當時已有居民在島上生活,主要是漁業以捕魚為生。 在舊區一帶和近香港仔海峽仍保留了過去的漁村痕跡,能夠體驗舊香港風情。
鴨脷洲大街收購: 財團突放棄收購鴨脷洲舊樓
價單定價由633.1萬至1,042.1萬元,呎價介乎30,883元至33,083元。 以120天現金付款計劃提供最高16%折扣優惠計,折實售價由531.9萬至875.4萬元,折實呎價介乎25,945元至27,790元。 鴨脷洲大街收購 資料顯示,上述鴨脷洲大街84號興富樓,為一幢於1978年10月落成、樓高六層的舊樓,樓上住宅單位涉及30夥,而地下則有12個舖位,另連12個閣樓。 鴨脷洲大街收購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樓市氣氛,財團亦放慢併購舊樓步伐,據消息人士指,近期獲財團斥資逾2億併購的鴨脷洲大街舊樓項目,集齊近八成業權,但阻於經濟形勢轉差,樓價呈下滑,突放棄整個收購計畫。 包括恆地的鴨脷洲大街71號,為恆基兆業旗下倚南的姊妹盤,提供138個單位,以中小型單位為主,間隔有開放式及1房。
鴨脷洲大街收購: 鴨脷洲多舖 財團2.2億收購
該物業的地盤面積約為4,320平呎,可發展總樓面 面積約為40,000平方呎。 該項目的建築圖則已獲批准,可興建一 幢27層高的商住大廈,包括住客會所設施,以及設於基座之商舖。 圍板及拆卸工程已動工,預計將於截 至2021年3月31日止財政年度內竣工。 高兆霆分析指,現今市區可供收購的三層至五層的舊樓幾乎已絕跡,目前在市場上大部分的舊樓均以七層高起,但因地積比率所限,項目涉及的業權份數亦愈來愈多,由於每戶可獲賠償亦減少,再加上近期樓價直逼歷史高位,帶動部分舊樓業主叫價強硬,直接推高收購難度。 他相信,短期內政府不會大幅增加私樓土地供應,預期新界農地補地價及市區舊樓收購項目,都會持續變得活躍起來,認為此舉對舊樓收購中介業界、發展商及政府屬三贏局面,對業主作出的賠償金額亦可同步增加,收購重建效率亦可提升,發展商盡快獲得土地儲備。
鴨脷洲大街收購: 香港仔兩南亞裔男遇查跳海逃走 大批警員現場搜索
繼恆地(00012)後,鴨脷洲平瀾街及鴨脷洲大街的4幢舊樓獲財團斥資逾2億元收購12夥,新買家為新世界(00017)相關人士。 【本報訊】近年港島南區新盤一直價量兼備,吸引財團併購區區舊樓重建。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鴨脷洲大街及平瀾街多幢舊樓,收購呎價最高達2.2萬元。 新盤弦岸位於鴨脷洲平瀾街及鴨脷洲大街交界,首張價單涉及50個單位,面積介乎205至317平方呎,開放式及1房,折實平均呎價逾2.6萬元,較同區單幢新盤逸南兩年前首批開價高逾6%,附近二手呎價則介乎1.8萬至逾2.9萬元,入場單位屬開放式,折實價近532萬元。
鴨脷洲大街收購: 香港仔財困6旬男燒炭輕生 昏迷送院
區內豪宅包括深灣軒、南區‧左岸、南灣LARVOTTO及深灣9號。 其中深灣軒不少名人業主,高層單位可遠眺南丫島、大嶼山及淺水灣等;而南區‧左岸則被稱為天價地皮,源於發展商於2012年以天價25.38億投得該地。 至於有百億地王之稱的香港仔利南道豪宅,正待批預售,項目提供295個單位,平均面積逾2000呎,4房戶型佔80%。 宏安地產加快收樓步伐,最新購入鴨脷洲大街128號順利大廈1樓1至4室,作價6100萬。 該物業原業主為中華基督教禮賢會,於1982年以約228萬購入,持貨40年帳面勁賺5872萬,物業升值逾26倍。
2018年,有專欄報導訪問鴨脷洲大街的其中一間當地有名的海味店,該店紮根鴨脷洲大街已有二、三十歷史,三次搬舖還是選擇留在這個老區,而海味店老闆亦表示這裏的街坊都是水上人,水上人最愛喫魚鰾和花膠[1]。 鴨脷洲大街126號舖連入則閣,以約2800萬易手,地舖面積約800呎。 鴨脷洲大街120號舖連入則閣,以約3000萬易手,地舖面積約800呎。 屋苑包括鴨脷洲中心、利東邨、悅海華庭、高寶閣、漁安苑等。 而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2.2萬,年齡中位數約48年。
鴨脷洲大街收購: 香港文匯網
近年本港土地供應短缺,尤其鐵路沿綫項目更為罕有,不少財團透過舊樓併購增土儲。 其中,近年積極進行舊樓併購的樂風集團,最新與新加坡房地產私募股權投資公司 鴨脷洲大街收購2025 SC Capital Partners合作,斥資約4.18億元收購鴨脷洲平瀾街2至4A號及好景街26至28號的大部分不可分割業權,計劃重建為住宅項目。 鴨脷洲大街為島上最早的道路,亦為鴨脷洲最早有人定居的地方,早在明朝粵大記中已有記載有居民定居的記錄,初期街上主要為漁村。 及後在19世紀末期,香港仔黃埔船塢落成後,令到該區面向香港仔一帶的海邊,發展成船廠羣,直至1985年鴨脷洲北岸,大規模填海計劃進行,令到有不少船廠被迫遷移,到鴨脷洲海旁道及黃竹坑深灣及布廠街一帶。
領航集團主席高兆霆表示,隨着去年下半年起出現連串示威活動,加上新冠肺炎突然來襲,多家食肆及零售店鋪結業,失業率回升,發展商對收樓併購態度自然轉趨審慎,出價會較低,但由於部分業主沒有打算減價放售,令收購舊樓的難度增加。 鴨脷洲大街收購2025 樂風集團創辦人及主席周佩賢指,集團已持有該舊樓地盤超過80%業權,暫時未決定會以強拍或私人協商形式統一業權。 她又指,是次重建項目位於港島區一個發展成熟的位置,距離港鐵利東站出口僅約3分鐘步程,享三面單邊景觀,計劃將地盤重建為港島南區的標誌性建築。 入場單位來自5樓C室,開放式間隔,實用面積205方呎,折實每呎約2.594萬元。
鴨脷洲大街收購: 地產發展
宏安亦於今年4月,購入該廈14個住宅及3個地鋪,涉資逾1.64億,至今合共以2.24億收購該廈業權。 順利大廈位處鴨脷洲大街128及130號,事實上,宏安地產目前持有鴨脷洲大街120、122、124 及126號,隨着收購該廈,將進一步拓大地盤規模。 高兆霆分享成功之道強調,集團貫徹「誠信為先、快人一步」的宗旨,在收購過程着重「不食差價、三方得益」的原則,贏得眾多發展商的信任支持。 他指,收購亦要了解地區文化,尊重舊區街坊傳統,從而建立良好關係,例如領福集團曾在香港仔冠名贊助舉辦龍舟競賽,成功為集團奠定地區性優勢。 高兆霆透露,目前集團比較看好深水埗區項目,原因是收購面積較大、發展項目潛質高,鄰近地鐵站及有新盤開售,市場上有一定指標,相信未來會看高一綫。 莊士中國(298)鴨脷洲弦岸週二(13日)公佈首張價單,涉及50夥,實用面積介乎205至317方呎,包括13夥開放式及37夥一房。
該盤也是本港復常後、港島區首個開價新盤,近期同區新盤成交呎價約2.7萬元。 上述物業位置正掀收購戰,收購範疇涉及鴨脷洲大街78至84號3幢六層高舊樓,樓齡介乎44年至55年舊樓,其中包括上述提供30夥的鴨脷洲大街84號興富樓,另外兩幢則為鴨脷洲大街78號及80至80A號舊樓,該兩幢舊樓分別提供5夥及10夥住宅,地下各設1個及2個舖位。 上述取消交易物業為鴨脷洲大街84號興富樓地下A至L號共12個舖位,以及10個閣樓物業,面積約2,500平方呎,涉及全幢大廈44%業權,在去年11月原由一家非本地註冊公司(EPOCH GLOBAL ENTERPRISES LIMITED)斥資2.2億元買入。 不過該宗買賣在今年1月10日已取消交易(CANCELLATION 鴨脷洲大街收購2025 AGREEMENT),反映收購行動失敗。 另外,莊士中國更早於2019年斥資4.55億收購鴨脷洲大街26至32號舊樓,地盤面積約4320方呎,早年亦獲批建一幢樓高27層的商住物業,涉及住宅樓面約35787方呎,而整個項目可建總樓面約39767方呎。
鴨脷洲大街收購: 鴨脷洲多舖 財團2.2億收購
萊坊執行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表示,新冠肺炎肆虐,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中、小型發展商雖然主攻規模較細的項目,但阻於市場氣氛欠佳、失業率上升及樓價下跌,將令發展商承受較大的發展風險,加上中、小型發展商資金流相對狹窄,故料於現時市況下,對舊樓收購取態將趨保守審慎。 【收購重建機遇】鴨脷洲大街位於鴨脷洲東北部,無論是鴨脷洲邨,利東邨、漁安苑,豪宅南灣、深灣軒等居民亦會前往。 此區亦吸引了財團進行舊樓收購重建,例如鴨脷洲大街120至126號。 宏安地產在疫市下仍積極併購舊樓,繼早前最新購入香港仔鴨脷洲大街一幢舊樓住宅及部分地鋪,最新購入該廈1樓全層,物業屬商業契,涉資6100萬。
鴨脷洲大街收購: 「香港築地」
此外,由樂風集團夥拍新加坡房地產基金收購的鴨脷洲好景街26至28號及平瀾街2號舊樓項目,今年3月進行強拍,最終以底價1.57億元投得,成功統一業權,將興建一幢約20多層高住宅,提供約70夥,主打一房及兩房。 項目地盤面積約2,400方呎,原為兩幢5層高舊樓,地下為商舖,兩幢物業同樣落成於1965年,樓齡約58年。 宏安地產(1243)近月連環在鴨脷洲大街一帶進行收購,帶挈業主大幅獲利。
2018年,有專欄報導訪問鴨脷洲大街的其中一間當地有名的海味店,該店紮根鴨脷洲大街已有二、三十歷史,三次搬舖還是選擇留在這個老區,而海味店老闆亦表示這裏的街坊都是水上人,水上人最愛喫魚鰾和花膠[1]。 鴨脷洲大街收購2025 鴨脷洲大街以生猛野生海鮮聞名,被多家傳媒稱為「香港築地」,海鮮每日捕獲,種類繁多。 鴨脷洲大街的街市及海鮮食肆,吸引很多遊客、區外人士特意前往,享負盛名。
鴨脷洲大街收購: 香港文匯網
資料顯示,鴨脷洲大街128號順利大廈1樓商業部分,上月以6100萬元售出,買家為星盟有限公司,董事包括宏安地產執行董事鄧灝康、程德韻等。 物業原業主為中華基督教禮賢會,於1982年以約228萬元購入,持貨40後沽出,帳面勁賺5872萬元,賺幅高近26倍。 上述三幢舊樓合共涉及45夥住宅單位,以及27個舖位,整個地盤佔地約6,400平方呎,以地積比率9倍計算,重建後總樓面可達約5.8萬平方呎。 上述地盤所在地鄰近市政大廈、同時也正向港鐵站出入口,人流較旺,而重建後高層單位預計可望開揚海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