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初時需投放額外資本於選址、建築設計或能源效益設備上,但隨後每年能節省的電費及建立的公司形象,對社會環境、發展商及香港市民三方面都帶來正面的回報。 在這裏,建築師、工程師和建築公司試圖創造出這樣的建築:使用盡可能少的能源、自己發電、循環利用水、不需要空調或中央供暖就能自己制熱或製冷。 新技術正在致力於把笨拙的住宅和辦公室變成智能、環保的結構。 綠色住宅2025 以上述銀行來說,每間都提供現金回贈,個別銀行如花旗銀行更提供高達1.2萬元的現金回贈。 然而,若果現金回贈高於金融管理局規定的佔貸款額1%,銀行有不同處理方法。 建築團隊HYLA Architects主張圍繞居民的體驗來設計,並希望利用住宅來模糊了空間邊界,將自然光線和熱帶環境協調到日常生活中。
- 可見綠建築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並沒有受到消費者的親睞,所以並沒有很願意的花大錢去購買擁有更高等級綠建築標章的建築物。
- 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於 2018年恆常化,提供另一途徑讓綠表申請者置業。
- 節目詳細介紹每個建築項目,並邀請項目代表分享項目背後有趣的故事及環保特點,希望令大眾更認識綠色建築,瞭解其為社會帶來的裨益。
- 臺北辦公室緊鄰重慶南路,車流量大導致空氣不佳,因此在室內裝設26支風管,24小時運作,不僅可引入新鮮空氣,夜間也可幫助導入戶外冷空氣調節室內溫度,降低隔天白日的冷氣使用率。
-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全球石油危機,令人們意識到耗用最多自然資源的建築業必須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慢慢衍生出綠色建築的環保概念,即通過建築用料和設計達到節省能源目的。
為了支持政府提倡廣泛使用電動車的政策,房委會為新建屋邨的停車場及現有停車場的部分泊車位提供電動車充電設施。 截至2022年3月,我們已為約1,760個泊車位安裝電動車充電設施,並在2022年或之後招標的新發展項目中採用電動車輛中速充電器。 房委會貫徹平衡的生態規劃及設計原則,保護發展項目附近的生態。 房委會於公營房屋設計中加入綠化設計指引,規定新屋邨整體綠化覆蓋率需佔總面積不少於20%,而兩公頃以上的大型用地則不少於30%。 此外,我們繼續密切監察新屋邨的綠化設計的成本效益,並配合發展局進行樹木保育及管理的工作。 雖然「綠色住宅積分制度」已經完結,但日本政府已表明希望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同時以低碳轉型為契機,帶動經濟持續復甦,因此早前公佈了涉及14個重點領域的綠色增長戰略,涉及能源、運輸、製造、居家及辦公等的14個重點領域。
綠色住宅: 環保樓宇: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
按照一般項目,採用非傳統水源時,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小於10%。 (非傳統水源指不同於傳統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07年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又出臺了《綠色建築評價技術細則(試行)》和《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管理辦法》,逐步完善適閤中國國情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 2005年3月,首屆國際智能與綠色建築技術研討會暨技術與產品展覽會召開(每年一次),公佈“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獲獎項目及單位,同年發佈了《建設部關於推進節能省地型建築發展的指導意見》。
- 地球暖化越趨嚴重,氣候極度不穩定造成全球各地乾旱或暴雨成災,人們設計建築時開始大量運用綠建築概念,使人類與環境和平共處。
- 居住空間能自然通風,通風開口面積在夏熱冬暖和夏熱冬冷地區不小於該房間地板面積的8%,在其他地區不小於5%。
- 但無疑,背後環保、ESG(環境、社會和管理)概念是值得支持。
- 綠房子佔地面積逾500平方米,地上4層高度超過15米,是上海首個引入電梯的私人住宅,古董電梯至今仍能正常工作。
- 商用大樓除了能透過大樓帷幕控制陽光進入的多寡、特殊屋頂隔熱建材來降低室內溫度,還能結合智慧綠能系統來控制中央空調用電,若是有大片的屋頂空間,更能裝設太陽能板來節能;一般家庭若有自己的屋頂也能裝設太陽能板。
面對日月潭湖面的一側採水平設計,戶外以一長方的池水來融入湖景;靠近陸地的設計則讓建築逐漸融入土壤,同時保留周圍大量的樹木環繞整個遊客中心。 牆壁則採用大面的玻璃,讓陽光能自然透入,白天幾乎無需開燈,因此節省了大量用電。 採用太陽能、雨水循環系統、全熱換氣系統來節能,館內也保留了原有樹木,強調環境共融。 (四)為推廣節能及減少用電需要,我們正檢討香港的能源強度目標,計劃透過收緊監管措施,加強公眾教育和動員持份者,促進節能。 另外,綠色按揭計劃以數碼化模式為客戶辦理按揭申請及發出電子按揭月結單及通知書,估計凡每1000位客戶支持綠色按揭計劃,有助節省高達90萬張紙,相當於減少21.6噸碳排放量或砍伐940棵樹。
綠色住宅: 貸款方案介紹
新加坡最著名的模範建築之一,是獲得綠建築白金級認證的「皮克林賓樂雅酒店 」(PARKROYAL on Pickering),客房之間,每隔四層樓,就可以看見充滿熱帶植物和棕櫚樹的巨大空中花園。 多數人可能會為了居住地的育兒津貼、學區或要申請租屋補貼等,而有遷入戶籍的需求,但往往因為房東希望繼續使用自用住宅稅率繳地…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知道新北市有取得綠建築標章的住宅大樓價格,確實比沒有取得綠建築標章的住宅大樓價格高,價格增加的幅度大約是 7.5 %! 進一步再依等級細分的話,合格級綠建築帶來的溢價效果比銅級、銀級的標章高出將近10倍的大小,就連黃金級的溢價率也只有合格級的三分之一。 另外,高價綠建築住宅和市中心區的綠建築住宅,溢價率也都比位在郊區、低價地區的綠建築住宅來的更低。 許多人都知道慈善捐款可以用作扣稅,要留意每筆捐款為100元或以上,而並非所有慈善團體、非牟利或志願組織的捐款都可用作扣稅,申報前宜查看「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及慈善信託的名單」瞭解。
督導委員會至今舉行了四次會議,各相關部門均有派員出席參與討論。 除了舉行會議進行討論外,環境局亦有就個別有關綠色建築的議題與個別政策局或部門進行討論。 此外,督導委員會亦曾舉辦持份者參與論壇,邀請相關的專業團體、業界、學術機構和環保團體代表就推動綠色建築提出意見和建議。 督導委員會已完成檢討並已提升政府建築物環保表現目標和措施。 但是,為全面提升香港建築物的能源效益表現,政府在二○一二年全面實施《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條例》),訂明瞭要求新建建築物及進行主要裝修工程的現有建築物,其遵從主要屋宇裝備裝置的基本能源效益標準。
綠色住宅: 臺灣綠建築數量?
若果申請綠色按揭,大前題是必須購買被認可的「綠色」住宅物業。 現時提供這類按揭的銀行,普遍要求相關物業需要獲得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發出的「綠建環評」鉑金級或金級認證。 「綠建環評」評核範疇包括建築設計、建築用料、能源使用效能、廢物處理等,涉及節能、節水和碳等。
綠色住宅: 綠色住宅簡介
現成功申請「綠色按揭計劃」,客戶可享高達6,888元現金獎賞、家居保險保費豁免優惠及其他數碼理財獎賞。 綠建築就是希望在建築生命週期之中,花費最少的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消耗最低程度的能源,追求建築資源的永續發展,達到與環境共生、共榮,結合生態、節能、減碳、健康的建築。 綠建築候選證書:是為了鼓勵取得建造執照但尚未完工領取使用執照的新建建築物,只要規劃設計符合綠建築評估指標標準,就頒發候選綠建築證書,算是一種「準」綠建築的代表。 申請過程是100%數碼化,意思是 業主申請與批覈都是在銀行網站上完成,因爲綠色按揭所要傳遞的理念就是綠色環保、一張紙都不需要。 房委會自2003年中已經開始禁止在建築期間的臨時工程採用熱帶硬木。
綠色住宅: 相關機構
自2000年以來,房委會已經實施多項先導措施,在新建公共房屋發展項目落實更好的節能表現。 通過這些措施,房委會已在 年至 年的13年間大幅減低42%公屋公共空間及設施的用電量,並預計由 年開始實施更多節能措施之後,可額外減低10%的公共用電量。 對於這個全球性的議題,各地政府不能獨善其身,再進一步,應該關注及思考如何有效地將綠色建築概念帶到一些發展中國家,加快綠色建築的進程。 綠色建築在日本稱「環境共生建築」,歐美則稱之為「生態建築(Ecological Building)」、「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發展相當完善。
綠色住宅: 綠色按揭與一般按揭分別、8間銀行按揭優惠回贈比較+申請注意
自2004年開始,中國當局透過「十三五」(第13個五年計畫)等明確政策表態,提倡了「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國家森林城市」概念。 綠色住宅2025 類似於七一城市森林花園的綠化建築,也頗為符合中國當局近十年來提倡的各種綠色城市願景。 所謂「第四代住房」,是中國近3年來興起、對於建築設計的未來想像。 綠色住宅2025 有關說法將人類的住屋建築依照時代分類,相較於第一代的茅草房、第二代的磚瓦房,以及第三代的電梯房,第四代被定位為庭院房,尤其強調空中城市、綠化園林的概念,提倡讓大樓每層住戶都能有自家的前庭後院,也能與鄰居共享公共空間。
綠色住宅: 打造新能源綠色住宅自給自足 完全“零排放”
邱繼哲的女兒因為從小就患有氣喘,一點點的塵蟎或是潮濕的環境都會讓氣喘復發,讓他意識到室內空氣品質的控管是非常重要的,他下定決心要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同時兼顧環保節能,讓一家大小都能安心的居住。 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建築內部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築材料和裝修材料。 關於通過增加綠化面積以達到調節城市氣候的基建系統概念Green Infrastructure,請見「綠色基礎設施」。
綠色住宅: 環保OBS板
截至現時為止,已有超過16校園項目獲得暫定或最終金級或以上的評級,可見學生多了機會親身體驗校園的綠色設施。 此外,這些項目平均都有三分之一或以上的面積進行了綠化,讓建築物使用者都可以在城市中看到樹木和綠油油的草地。 綠色住宅2025 2012年,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十二五”建築節能專項規劃》,金融機構可對購買綠色住宅的消費者在購房貸款利率上給予適當優惠。 中銀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副總經理陳碧蓮指,去年該行網上按申請宗數按年有1.5倍增長,截至去年12月底,已有近80%的合資格客戶選用綠色按揭計劃。 該行政府資助房屋按揭去年全年的市佔率超逾40%,加上私人及政府資助的綠色住宅建築項目供應量每年持續上升,因此擴展綠色按揭計劃,進一步推動市民支持綠色建築,使用數碼化的按揭服務。
綠色住宅: 創辦綠適居社會企業 打造最舒適健康的住宅
戶門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不小於30分貝;外窗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不小於25分貝,沿街時不小於30分貝。 “其實,設計圖紙至少有一套會被保留下來,當時工部局對建築圖紙也是要審核、存檔的,而這次修繕就是依據了保存在上海城建檔案館內的設計圖紙。 綠色住宅 電梯內兩側還分別裝有鏡子,方便乘坐電梯的人利用短暫的時間整理衣冠。 移門:二樓至四樓中,通向陽臺的鋼質移門也做得非常巧妙,與我們現在常用的移門最多隻能開啓一半不同,綠房子的玻璃移門無論是兩扇還是三扇組合,都能夠全部打開。 綠房子佔地面積逾500平方米,地上4層高度超過15米,是上海首個引入電梯的私人住宅,古董電梯至今仍能正常工作。 設計師以半獨立式房子的設計,配合這一個有3個正在成長的孩子的家庭需求,分別在第二層劃分出4間臥室;而主人套房則完全佔據了第三層和最高層。
綠色住宅: 綠色按揭有何特點?
《條例》同時規定,商業建築物擁有人須每十年進行一次能源審核並公佈結果。 我們預期新建築物在《條例》全面實施首十年可節能約28億度電,有助減少排放約200萬噸二氧化碳。 (一)建築物佔全港耗電量約90%,這些耗電量佔全港60%溫室氣體排放,故此,推廣環保建築可以為香港建築環境帶來龐大環保效益。 我們自二○○九年已為新建及現有政府樓宇實施一套以目標為本的綜合環保表現架構。 政府已完成檢討政府建築物環保表現目標和措施,並已提升有關政府建築物的環保目標和要求。
綠色住宅: 網站導覽
在20多年後的今天,可持續建築環境更肩負起一個更重要的使命,成為對抗氣候變化不可或缺的一環。 KH建築公司也推出Asagaya Light Eco House(節能住宅),室內會採用生態技術,如高絕緣樹脂遮陽板、全熱交換的通風系統,不會增加溫差壓力,進而減少耗能。 上述這些住宅不僅符合減能,也考慮到東京密集的空間,可以說建商沒有一股腦配合政策蓋了不實用、不划算的住宅,這類的住宅很符合實際建造空間。 隨着社會環保意識日增,「綠色建築」(或「環保建築」)逐漸成為全球建築市場的發展趨勢。 香港的建築物用電佔全港用電約九成,而發電佔香港整體溫室氣體排放超過六成,因此,推廣綠色建築增加使用能源效益是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案之一。
綠色住宅: 打造綠建築不是夢,生活安適與環境永續可以共存
國內已有20家廠商合計1,826件設備符合此標準,43%市售冷氣均為符合CNS 綠色住宅2025 16014規範的智慧冷氣。 整座商場有著大量的植披覆蓋,且屋頂的空中花園更曾被CNN評選為10大全球最美空中花園。 香港在環保建築認證、能源指標制訂和協助行業減排等政策都落後於人,當局不妨借鏡外國,從根本着手及多管齊下。
Pixel Building 更獲得 LEED 白金級認證與澳洲綠色之星(Green Star)最高的六星殊榮。 「碳足印」是以二氧化碳為量度單位的指標,量度個人、組織或企業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 我們日常生活如進食加工食品、使用電器,甚至出外購物,都會因使用能源而產生二氧化碳;工業和商業活動亦會直接或間接排放二氧化碳,這便是其「碳足印」。
環保建築未能普及,其中一個限制是近九成的能源消耗來自現有建築,要協調的持分者及單位較複雜,比新建築更具難度。 香港佔地球面積0.0002%,但二氧化碳排放卻佔全球總排放量0.13%,當中逾七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由耗電所產生;而約九成耗電量來自建築物,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佔全港六成。 港人重視健康和生活質素,隨着社會環保意識日增,綠色建築成為出路。 可是,社會發展少不免建築,如何環保建築成為新方向,從而衍生出「綠色建築」的概念。 環保建築不一定是太陽能板、生態水池等複雜技術,簡單如讓房窗自然光透入建築內,每年便能節省三成電費,體現綠色建築的理念。 在中國,作為其五年計劃的一部分,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要求所有新建城市建築中有50%必須通過綠色認證。
但這座「垂直森林」自2019年9月陸續交房後,入住率卻不甚理想。 根據中國媒體,七一城市森林花園依照戶型不同,每戶大小落在112~400平方公尺,庭院則是40~100多平方公尺不等。 綠色住宅2025 在每層每戶的陽臺外強,也都鋪設了垂直綠化設計,種有喬木、灌木、常春藤高達20多種植物,號稱「綠化率達160%」。
綠色住宅: 相關新聞
據統計,建築引起的空氣污染、熱島效應、光污染等佔環境總污染的30%以上,而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其中40%為建築垃圾;另一方面,全球有50%的能源用於建築,亦花上50%以上的自然物質原料作各類建築。 為了強調她的觀點,威利斯指出了她辦公室裏另一個視覺上非常綠色的特徵——一面牆上覆蓋著植物,有助於清潔建築內部的空氣。 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建築開始使用這種生態牆——澳大利亞悉尼(Sydney)的中央公園一號(One Central Park)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垂直花園,而谷歌(Google)在倫敦的新總部則有一個巨大的綠色屋頂。 「比如我們會發現市場很需要排放顧問之類的人,他們可以評估建築中產品的碳影響並幫助降低碳排放,」威利斯說。 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預測,到2030年,建造像莫蘭工作的那座建築這樣的新型環保建築預計將創造650多萬個就業崗位。 在未來幾十年,該行業將成為綠色就業增長第二快的行業,僅次於能源行業。
事實上,日本當局在2014年就批准能源政策,鼓勵興建零能耗的住宅(ZEH,Zero Net Energy Houses),要在2030年達到只建造此類住宅的目標,以便進一步達成可再生發電佔比達到37%的要求。 2000年,美國只有41個新建築項目被官方認定為綠色建築。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指,如果現金回贈達1.6%,便要在貸款額中扣除1.6%,當業主簽樓契後,銀行才會向借貸人支付1.6%的現金回贈。 按揭存款掛鈎服務戶口特惠年利率:首3年存款上限高達未償還按揭貸款額之60%(其後回復至50%),按揭存款掛鈎服務戶口內的存款結餘可等同樓宇按揭貸款之年利率。
綠色住宅: 臺灣知名的綠建築景點!
深業上城,位於福田中心區,地處蓮花山公園與筆架山公園之間,透過獨創的空中連廊將兩座公園連線在一起,盡享繁華與自然,集產業研發、公寓、酒店、商業於一體大型城市綜合體。 深業上城一直秉承“尚上生活”的理念,將自己的綠色環保作為理念和實踐相結合的統一標準,堅信一個好的規劃本身即能實現低碳、環保、綠色的理念。 最終贏得了大家的獲得了英國綠色建築評估標準(BREEAM)專案評估委員會的高度認可,榮獲BREEAM國際級獎項。 綠色和平臺北辦公室在屋頂裝設72片太陽能光電板,除了可提供電力,也能阻隔頂樓日曬,為建築降溫。
工作室想創造一個使人感到幸福和平靜的環境,而他們認為植物的擺動與味道能為人類帶來這種舒適感。 除此之外,Heatherwick Studio在上海還有一個名為「1,000 Trees」的項目,即將於2021年完成,也是值得期待的綠色之作。 但他們使用的節能反饋電梯,就能利用電梯上下產生的勢能和動能,通過轉化後變成電能,提供給電梯內的通風和照明設備。 2006年3月,國家科技部和建設部簽署了“綠色建築科技行動”合作協議,為綠色建築技術發展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奠定基礎。
作為綠房子的業主,上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時1年多完成修繕,讓它恢復最初的樣子。 程乃珊作品《藍屋》的原型就在銅仁路333號,外牆並非藍色,而是綠色,所以“老上海”習慣叫它“綠房子”。 該建築出自匈牙利著名設計師鄔達克之手,後成顏料大亨吳同文的私邸,曾被冠以“遠東第一豪宅”的美名。
綠色住宅: 環保設計和規格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室內空間的空氣品質,溫度、濕度都是舒適居住的重要指標,邱繼哲表示換氣與密封性纔是冬暖夏涼的根本,屋內裝設的冷暖氣都有搭配換氣扇,確保有源源不絕的新鮮空氣,來避免夏天進到冷氣房就想睡覺的問題,冬天則藉由氣密窗來防止暖氣逸散。 邱繼哲發展出的進氣過濾系統,讓乾淨乾燥的空氣送到使用空間,並讓廁所、廚房和後陽臺等會產生濕氣的空間作為通風路徑的末端,既可以讓室內空氣流通,也能有效控制濕度,而經過除濕後得到的水氣則收集到陽臺外面的桶子中,也可以再做循環利用。 臺灣綠適居社會企業創辦人邱繼哲從華夏工專電機科畢業後,又再到成大研讀土木工程系學士、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碩士,而現為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邱繼哲在臺大專攻生物環境系統研究時,研究如何控制豬舍的溫度、濕度、換氣率、日照量等,創造對豬隻最舒適的環境,而在這之中不禁感嘆,連動物都可以居住的比人類還舒適,因而將畜舍的研究,轉為改造人類居住的房屋。 近年來,全球暖化情況日益嚴重,民眾也越來越重視環保議題,投入環保相關的活動必然重要,但是從自身居家做起更是容易且方便的,因此「臺灣綠適居社會企業」專門改造民眾的住屋,提倡「綠建築」概念,讓人人都可以擁有一個環保、健康且舒適的居住環境。
銀行提供綠色按揭,跟一般按揭最大不同的是,這類按揭有不同優惠吸引買家,如現金回贈、按揭存款掛鈎優惠等,尤如發展商推售新盤,同樣提供不同優惠。 由植物完全包圍了住宅的邊緣, 整個空間的附近形成出連連不絕的美化環境,自然茂密的綠色葉子與現化建築設計完美共存。 這所房子不僅在外觀設計和精神概念上都以綠化為前題,而且在家居設置上也是相當環保。 團隊在屋頂配備了雨水收集器和太陽能電池板,可滿足屋主一家的日常需求,而且對環境的影響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