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行隊伍至晚上8時仍未散去,灣仔擠滿人潮,到晚上約10時終告完結[2]。 由於維園草坪已站滿人羣,期間有長者不支暈倒,民陣按警方要求提早出發,較原定時間提前40分鐘,於下午2時20分由維園草坪起步,遊行至金鐘立法會。 一幅巨型「反送中」橫額為遊行隊伍開路,由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法律界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歌手何韻詩和及黃耀明及等拉起,沿途高喊「反送中、撤惡法、林鄭下臺」口號,守候兩旁的市民夾道拍掌打氣[44]。 與此同時,由於警方不願開放足球場,使遊行人士一直擠塞在維園內,市民感到鼓譟,並高呼「開路」,最後警方纔開放足球場,讓遊行人士以緩慢速度離開[47]。 警方解釋指預料會有大量人士聚集在東角道,不能有效疏導示威者,並對該處的公共秩序造成風險。 又指出若以東角道作為遊行起點,警方需要截停軒尼詩道東行線的車路,讓示威隊伍進入軒尼詩道西行線,此舉將會嚴重影響交通。
- 大遊行期間,銅鑼灣站、天后站、中環站、旺角站和尖沙咀站人流不絕,閘機一度關閉;其中天后站因月臺太擠迫,一度有列車不停站。
- 搜查行動約在6時完成,一名女示威者因沒有帶身份證被帶走[61]。
- 聯合國7月的一份聯合聲明指出,性暴力已被當成戰爭手段,用以使人感到恐懼;聯合國人權辦事處表示,從衝突開始以來已收到至少57名女性遭受性暴力的報告,曾有高達20人在同一次事件中遇害。
- 自週一開始,「反抗滅絕」抗議者已經連續四天在英國首都倫敦的主要道路和公共設施周邊進行示威,他們試圖以「佔領、幹擾」等方式癱瘓主要交通設施,以此引起政府和民眾對於環境保護議題的關注。
- 公民黨的聲明指出,反對修例的集合原本和平進行,但政府發出拒絶讓步的聲明後激發了示威者的情緒,形容政府官員的傲慢是激起衝突的主因。
事後,港鐵公佈當天有超過20個班次因爲不合作運動而受影響[124][125]。 夜晚8時33分,香港眾志號召民眾「堵塞立法會」,於立法會停車場外靜坐,要求在12日前見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香港眾志亦在網上發文,呼籲市民到立法會停車場通道,支援包圍立法會行動。 其又指,「自雨傘運動以來,政治檢控的寒蟬效應,處處打擊市民以行動爭取改變的信心,無力感充斥著社會各界」;「我們仍然相信,非暴力抗爭仍然阻擋強權、撕破謊言的利刃[50]。」警察於翌晨約2時半逐一抬走靜坐者,期間使用了過份武力。
英國機場示威: 香港電臺
日本東京羽田機場今天受到關東地方相繼降下雷雨影響,一度暫停起降航班引導等地勤作業,造成日本兩大航空公司已取消近百個航班。 遊行以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草地作起點,途經高士威道、禮頓道、伊榮街、邊寧頓街、軒尼詩道、金鐘道、樂禮街、夏慤道、添美道,以位於金鐘添美道的立法會綜合大樓作終點[37][46]。 示威民眾還大陣仗搬了一艘綠色小船,放在十字路口正中央,並用手銬把自己跟船銬在一起,阻塞交通長達兩個多小時,不過最後還是全遭警方驅離,過程中有62人被捕。
由於可能影響在港二十多萬加拿大人,以及香港的營商環境和國際聲譽,加拿大當局對事件非常關注,促請香港政府聆聽香港市民及國際社會的意見,暫緩並多加諮詢有關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聲明續指,言論及集會自由乃是香港自由社會的基石,敦促香港政府應保持高度自治、法治和獨立的司法制度[107]。 為了促使各國政府削減碳排放量,環保組織「反抗滅絕」日前發起為期兩周的全球示威活動。 昨天活動第4天,美國又有示威人士把一艘小船搬到紐約時報廣場抗議,英國示威人士則在倫敦城市機場,發起佔領行動。 英國機場示威2025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週二,英國「黑人生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 U.K.)組織的9名示威者闖入倫敦城市機場的飛機跑道,抗議英國政府協助遣送黑人難民。
英國機場示威: 香港政界
2019年6月15日,有網民在香港國際機場發起「行下坐下接下機」(走一下坐一下接一下機)活動。 約十多名市民於機場接機大堂默站示威,有示威者以默站方式向旅客展示反送中的相關報章報道,旨在讓旅客得悉香港現況[1]。 7月1日凌晨,反送中的示威者集結於立法會示威區,原計劃於香港主權移交紀念日早上堵塞灣仔金紫荊廣場,阻礙升旗禮。 唯政府採取迴避態度,取消升旗禮的公眾觀禮區,改到會展室內地方舉行升旗禮,並安排大量警察於會展外佈防[141]。 6月12日早上約8時,大量原先於香港島金鐘添馬公園一帶集會的市民,突然衝出夏慤道與龍和道,企圖阻止香港立法會二讀草案。 建制派亦不甘示弱,近日建制圈子流傳一則短訊,呼籲支持者6月12日下午5時發起罷市罷工,支持政府修改《逃犯條例》[118]。
高人話,英國政府如今大為緊張,要禁止所有遊擊示威手法,同當時批評中央涉港政策、聲援反修例示威者的立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一次體現了英國的雙重標準。 法案亦提出賦予法院權力,針對屢犯者實施禁制令,防止他們一再幹擾基建。 另一個位於Essex嘅機場, 倫敦中心以東36哩, 只有一個Terminal, 主要服務來往歐洲或英國嘅內陸航班. 遊行,或稱為遊行示威,是指民眾走到街頭示威,對特定議題表達不滿。 在中國大陸的特殊政治背景下,「集體散步」成為一種獨特的遊行方式[1]。
英國機場示威: 倫敦6個主要機場一覽
高銀金融因應獨立非執董石禮謙要求,召開緊急董事會會議,因應「近期發生的社會矛盾和經濟不穩定將對香港商業地產市場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決定放棄購買啟德商業地皮,並放棄訂金及賠償違約金[119]。 英國機場示威 歐盟發表聲明,聲援香港人民行使自由和平聚集與表達己見的基本權利,呼籲各方都應該剋制,避免暴力及情勢進一步升溫。 歐盟表示,贊同香港市民對政府修改逃犯條例的而引發的擔憂,已向香港政府表達立場,這是一個敏感問題,也會對香港及歐盟等外國公民可能產生深遠影響,可能波及企業對香港商業地位的信心。 遊行當日,總統蔡英文即發文對香港情勢表達關切,之後行政院正副院長蘇貞昌、陳其邁亦對遊行人士表達關心,並表示一國兩制不是臺灣人選項,臺灣會守在民主最前線。
- 最後,民陣於會議中途離場,以示不滿,並要求6月1日前再與警方開會,以達成共識[36]。
- 遊行以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草地作起點,途經高士威道、禮頓道、伊榮街、邊寧頓街、軒尼詩道、金鐘道、樂禮街、夏慤道、添美道,以位於金鐘添美道的立法會綜合大樓作終點[37][46]。
- 2019年反修例風波期間,香港多區演變成戰場,暴力示威者在多條主要幹道設路障、縱火破壞港鐵等公共設施、發起機場「和你塞」,更揚言「香港人抗爭模式幅射全球」,備受其他國家和地區抗爭者推崇和學習。
- 示威者在機場客運大樓與巴士站之間的路段,用行李手推車、鐵欄、垃圾桶等雜物築起路障,又舉起雨傘,形成傘陣。
- 這些示威多數是由激進環保組織策劃,包括「反抗滅絕」、「隔絕不列顛」及「停用石油」等。
- 此外,中國官方表示,關於外人所述之中國政府指示港府修法一事,中國官方沒有此行為。
- 大批防暴警察在下午5時左右開始從香港機場路往東湧方向推進,沿路清理馬路上的水馬。
但她接受BBC訪問時指出,香港警方已經承認為了拘捕行為比較激進的示威者,曾經派出警員混進人羣當中。 英國機場示威2025 英國機場示威 「示威者是否受煽惑,才做出他們的行為?我們不會知道,但我希望年青示威者已經得到教訓。 示威者主要的訴求包括警方交代週日(8月11日)的清場行動中,一名少女懷疑被警方發射的布袋彈射中眼睛的事件。
英國機場示威: 香港國際機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抗議活動
抗議者試圖對倫敦城市機場航站樓進行爲期三天的「佔領」,以突顯他們的訴求與機場20億英鎊擴建計劃之間的「不兼容性」。 英國機場示威2025 希望藉此呼籲政府做出法律性承諾,即在2050年前實現淨碳中和。 10月9日,抗議活動的第三天,大批「反抗滅絕」抗議者在倫敦城市機場入口處和機場的主要出口處進行靜坐示威,時不時合唱高歌一曲爲自己「打氣」。 當地時間2016年9月6日,英國倫敦,倫敦城市機場發生示威活動,「黑人命也是命」的示威者將自己鎖在三腳架上,封鎖飛機跑道,從而導致航班延誤。
英國機場示威: 警方調查結論
7月26日下午,在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接機大堂,一羣在機場任職的市民舉行「和你飛」集會,抗議政府未有按議事規則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不滿警方在7月21日反修例遊行的暴力清場手法,以及元朗暴力事件中包庇黑社會[2]等訴求,呼籲國際社會關注事件。 在遊行當日下午2時許,由於遊行人士已佔滿集合地點維多利亞公園草坪達到八成,所以民陣提早40分鐘在2時20分出發,而最後一批在起點集合的遊行人士於傍晚6時許出發[27],至晚上10時民陣宣佈遊行結束[28]。 民陣在遊行結束後公佈參與人數達103萬[29],警方則稱有15.3萬人由維園離開參與遊行,在最高峯時有24萬人[27],民陣公佈的數字超越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的約有50萬人[30],但這次遊行的規模於一週後便被6.16遊行所打破。 國際媒體廣泛關注這次反修例遊行,翌日登上《紐約時報》[31][32]與《華盛頓郵報》[33]美國印刷版頭版,週末登《經濟學人》所有大洲版本封面[34]。 自週一開始,「反抗滅絕」抗議者已經連續四天在英國首都倫敦的主要道路和公共設施周邊進行示威,他們試圖以「佔領、幹擾」等方式癱瘓主要交通設施,以此引起政府和民眾對於環境保護議題的關注。
英國機場示威: 中國大使傅聰稱「不反對」烏克蘭收復克里米亞引發熱議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甚為不滿,連續兩日在facebook發帖要求追查事件。 而中大校董會主席查逸超被議員問及時指,已透過祕書處瞭解,得知段崇智「當日有事情」,也就是說,段崇智作為校長,既不出席關於大學的立法會會議,也沒有向校董會主席溝通請假,段崇智是何等跋扈。 8月23日,香港高等法院批准香港機場管理局的申請,於8月14日起生效的機場臨時禁制令期限延長[38]。 受禁制令影響,公眾人士未能入內告別二號客運大樓和「打卡」留念。 事發後一天,一些示威者手持標語到機場向旅客致歉,又派發巧克力。 但香港媒體引述一些旅客指出,以後都不會再到香港轉機,因為示威者令無辜的人添上麻煩,行為「無法接受」。
英國機場示威: 遊行示威
鷹君集團旗下逸東酒店不反對員工參與6月12日金鐘添馬公園聚會,並支持各員工以自己的方式發聲來愛護香港[121]。 曾經在2003年50萬人大遊行後當晚宣佈倒戈的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呼籲政府撤回修例,否則建制派將會面臨選舉大敗[83],又抨擊行政會議已經失去功效[84]。 凌晨2時許,示威者分兩條戰線,部分示威者沿分域街走到告士打道東行線聚集,並且將街上的垃圾桶、鐵馬及巴士站牌搬出告士打道作路障。 而另一批在中環添馬公園的示威者被驅趕至中環碼頭一帶,在該處休息的傳媒亦被數十名防暴警察驅趕。 警員搜查立場新聞記者揹包,阻止其採訪,指責樽裝食水是攻擊性武器[58]。 英國機場示威 6月12日,有澳門記者在香港「反送中」示威採訪期間,在緩衝區接受急救處理時被警方用胡椒噴霧對着他的頭部噴發,記者的背部及手部也因而受傷,當時他身上並無毫無任何保護物,但掛有記者證和手握相機。
英國機場示威: 香港示威:機場以法庭命令應對集會 示威者向旅客道歉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及一些西方國家媒體將「反抗滅絕」組織的「癱瘓交通設施」的行為,稱為「港式(Hong Kong style)佔領」。 面對「擾亂治安」的抗議者,香港警察面對種種挑釁一忍再忍,「只恨他們也是中國人,打不是,不打也不是!」反觀英國警方,可謂「人狠話不多」,選擇果斷執法,迅速將「激進」抗議者帶離現場。 遠的不說,僅上述的機場示威,就有50名抗議者被逮捕,而倫敦共計超過1000名抗議者在過去一週被捕。 英國機場示威 英國機場示威 「守護香港反送中」大遊行[18],通稱「6月9日大遊行」或「69大遊行」[19],由簡稱「民陣」的民間人權陣線於2019年6月9日舉辦[20],旨在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反送中」)[21]。
英國機場示威: 示威活動
而維多利亞公園中央草坪有足夠位置予大型公眾集會,亦有足夠空間予隊伍出發,示威能夠在安全和有秩序的情況下開始[38]。 另一名示威人士則是買機票上了飛機,卻不乖乖坐好,還當場發表起氣候變遷的演說,導致飛機無法順利起飛。 兩人最後雙雙被捕,而4天下來,累計已有800多人在倫敦的示威活動中被捕,不過示威人士沒在怕,11號、12號兩天還要繼續到機場示威,藉此抗議飛行對氣候的影響,以及杯葛政府的機場擴建計畫。 大批防暴警察在下午5時左右開始從香港機場路往東湧方向推進,沿路清理馬路上的水馬。
英國機場示威: 白人示威者闖入倫敦城市機場跑道 抗議政府遣送黑人難民
另有國立臺灣大學學生在6/14晚上也發起反送中之夜活動,上千人聚集在校內傅鐘前,高喊「臺灣挺香港,堅決反送中」等口號,聲援香港民眾[104]。 美國之音表示,中國官媒刻意避談或淡化香港主權移交以來最大規模的百萬人遊行抗議,且只強調親共組織所稱的「70萬人」支持者,並特意引用香港警方明顯偏低的大遊行「24萬」估計人數[75]。 香港記者協會就事件提出嚴正抗議,斥警方之行為踐踏採訪權[52]。 市民則站滿橫街窄巷,糖街、記利佐治街、渣甸街、利園山道和波斯富街等白衣人羣,高舉紅底黑字的「反送中」示威牌,高呼「林鄭月娥下臺」。
英國機場示威: 記者遭包圍毆打
一名警員因此使用胡椒噴霧,示威者其後向金鐘道撤退[49][50]。 6月7日及8日,朱凱廸、姚松炎與司馬文及胡志偉分別於香港島及九龍舉行「反送中單車行」,以踏單車的方式反對修訂條例草案及呼籲更多市民參於6月9日舉行的遊行[39][40]。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黑衣示威者表示,不滿政府沒有回應訴求和警方在過去使用過份武力,會繼續支持示威活動。 有網民發起旨在堵塞香港國際機場運作的示威運動,防爆警察推進後,示威人羣逃離,向東湧方向前行。 不僅在英國,這場由「反抗滅絕」組織發起的聲勢浩大的環保抗議活動,自7日起,在歐美各大主要城市全面展開,包括澳洲、德國、法國、新西蘭和美國等。 愛爾蘭航空公司表示,這名乘客是「由於在飛機上的破壞行為」被帶走的,並在航班重新起飛前,對飛機進行了全面的安全檢查。
直至下午5時,市民只能從炮臺山步行至維園[43];維港對岸的尖沙咀天星碼頭也現長長人龍,隊尾遠至香港太空館,希望趕往對岸加入遊行隊伍[44]。 警方在6月2日發出不反對通知書,迫使民陣必需按照警方的安排舉辦遊行,即必須要在維園草地出發。 而遊行路線亦拒絕提供軒尼斯道東行線;令崇光百貨外的軒尼詩道過路處(SOGO Crossing)全面封閉[37]。 澳洲旅客約翰(John)說尊重示威者言論自由,他的航班晚上八點起飛,但知道會有示威,所以二時許就來到。 前一天,香港各區出現警民衝突,有警員在港鐵站內武力驅趕示威者,引起廣泛關注。
英國機場示威: 視頻, 香港西貢罕有出現鯨魚 拍攝者籲民眾尊重海洋生物, 節目全長 1,11
7月1日早上八時升旗禮前,夏愨道一帶的示威者一度衝擊警方防線,警方向示威者施放胡椒噴霧及出動警棍[142],其間亦有示威者近距離被警察瞄準眼睛施放胡椒噴劑[143]。 網民於連登發起眾籌三百萬元[135],計劃G20峯會前於各國多間知名印刷媒體上,刊登頭版廣告反修例,其中包括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 是次眾籌在數小時內即獲逾萬人捐款,達成目標,最後更超額籌得共$5,484,299[136][137],並成功於多份海外報章如期刊登[138]。 政府在遊行後宣佈草案如期在6月12日恢復二讀,有400多間公司,包括商店、網店和餐廳等在當日罷市罷工以示抗議,包括客貨車應用程式CALL4VAN、100毛、GLO Travel、渣哥一九九六和阿布泰國生活百貨等。
自由黨黨魁鍾國斌認為罷市僅屬表態,不會傷害港府,但會傷害自己,形容是「自己搵自己笨(自找麻煩)」[117]。 大遊行期間,銅鑼灣站、天后站、中環站、旺角站和尖沙咀站人流不絕,閘機一度關閉;其中天后站因月臺太擠迫,一度有列車不停站。 而香港站往中環站的通道迫滿去遊行的市民,需實施人流管制措施[42]。
鄭經翰指香港人逃犯條例69大遊行向林鄭政府投下103萬不信任票。 [78]民主黨指超過100萬名香港市民參加反對修例的遊行,反映港人的民憤已經到達極點,要求林鄭月娥問責下臺。 公民黨的聲明指出,反對修例的集合原本和平進行,但政府發出拒絶讓步的聲明後激發了示威者的情緒,形容政府官員的傲慢是激起衝突的主因。 公民黨黨魁楊嶽橋指「我們看見,這次修例在沒有迫切性的情況下仍然強行通過,完全違反邏輯」,當日遊行主題明確,就是要求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和林鄭月娥下臺,與過往遊行有訴求多樣化的情況不同,「任何一個正常的政府對一個這樣大型的遊行都應該正面回應」。
英國機場示威: 英國4大教師公會接受加薪6.5% 今秋不罷工
中國政府駐香港的聯絡辦公室(簡稱「中聯辦」)形容,示威者的行為「目無法紀、侵犯人權、泯滅人性」的行為已經「與恐怖分子的暴行無異」。 英國機場示威 6月16日,民間人權陣線宣佈遊行參加人數接近「200萬零1個人」,包括紀念昨日在太古廣場墮樓的男子,警察則表示,高峯時只有33萬8千人經原定路線參與遊行[134]。 部分傳媒及反對修例的市民均認為事件的責任歸於政府漠視民意;親中團體及傳媒,例如大公報、無線新聞、民建聯等,則基於事件太敏感而沒有報導或回應事件,做法備受批評。 有超過60間店舖向傳媒宣佈,於6月9日遊行當日罷市一日,以抗議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及參與示威[115]。 6月10日凌晨近3時,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嚴厲譴責暴力行為[90],表示將會翻查錄影片段蒐證,對參與暴力行為的人士追究到底[91]。 而在大西洋另一邊的美國紐約時報廣場,10號也有數十名環保人士響應「反抗滅絕」發起的全球示威活動,用行動敦促各國政府立即採取行動,削減碳排放量。
英國機場示威: 警方粗暴對待記者
政界人士話,CY提出的兩個建議,叫立法會動用《權力及特權條例》查段崇智,可能複雜少少,要經立法會討論,不同派別議員有不同考慮。 英國機場示威 但叫廉政公署介入作調查就非常簡單,只要有人向廉署投訴,廉署必須調查,如經常初步調查決定不再跟進,反而要向一個委員會解釋棄查的理由,所以廉署調查發生的機會不低了。 而調查的方向也不止有無受賄,也可以朝「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的方向調查。 英國內政部日前表示,將對《公共秩序法》進行的新的關鍵性修改,堅決打擊「遊擊抗議」(guerrilla protest tactics),以制止少數自私的抗議者持續的抗議和造成的重大破壞,直指他們侵犯了英國公眾和平地進行日常生活的權利。
英國機場示威: 政府申請禁《榮光》歌本週五法院頒裁決 料有附加條件
當「和平示威」燒到自己門口,類似的抗議手法,就變為需要被嚴令禁止的刑事罪行,而「和平示威者」也變成是自私的、危險的、侵犯了其他公眾權利的抗議者,需要儘快立法,擴大警方權限有效制止示威。 香港示威者連續兩天在當地國際機場的集會演變成暴力衝突,許多航班取消,大量旅客滯留香港。 機場管理局宣佈已經取得法庭的命令,禁止任何人「有意圖地阻礙或幹擾」機場運作。 加拿大全球事務部外長方慧蘭於6月12日發表聲明,表示加拿大關注香港就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並表示近日一連串及正在發生中的大型示威行動,正正顯示香港人對此草案十分憂慮。
西捷與加航均指,已與CUPE達成集體協議,西捷發言人表示,關於工資計算,談判考慮到提供除工作時間以外的工資,包括飛行前和飛行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