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居設計團隊更為精心打造型格裝潢,社區團隊則為住戶定期舉辦多元活動,以促進住戶之間的交流,提升社羣體驗。 住戶背景各異,從事不同職業,活動不單是建立鄰裏關係,更能拓展事業網絡。 ▲Weave Studios — Sai Ying Pun 的共享休閑空間在共享空間方面,住客可以使用齊全配套設施,包括廚房、開揚用餐空間、辦公區域、會議室、休閑空間、健身室、自助洗衣間,物業亦提供24小時駐場保安服務。 共生公寓的每一位室友只需要對自己的租約負責,不需要承擔起其他人退租的壓力。 如果有某位室友離開,也完全不會影響其他住戶們的租約。
今次文章就推薦香港 4 個共居住宿集團,方便大家一次過搵曬全港可以租到既共居。 其中去年才翻新推出的木棉花共居住宅,Runhotel 讀者預訂月租只需 HK$13,000 起(已連服務費),可享共用茶水間、自助洗衣、健身室及空中花園。 而尖沙咀 The Nate 更可以帶同寵物入住,月租 HK$13,500 起(已連寵物附加費),Runhotel 讀者預訂仲會獨家送 HK$50 超市禮券,詳情可看下文。
共居單人房: 共生公寓都提供些什麼?
悅思油麻地共享空間不僅提供共享牀位,而且還有獨立房間, 讓你在旅舍中不僅享用獨立空間,也有機會享用公共空間,和不同類型的人相互認識。 Weave On Baker位於紅磡,步行距離9分鐘就能到達理工大學校園。 房型分兩種,標準套房及TRIO房間,兩者均為單人房間,不過標準套房就可享用房內私人廁所浴室,而TRIO房型則要三個租客共用一個洗手間。 租住共享生活計劃的租客,可以享有免費房間Wi-Fi、每週房間打掃、更換牀單一次、以及可以使用酒店內的健身室及Common Area。
藉著一羣人共享一個較大的生活空間,減省共居者的住屋開支。 注意:透過分拆業權來拆分單位的村屋雖屬合法,租戶亦仍須留意居所是否為僭建物;如租住鐵皮屋或木屋等寮屋,因寮屋被非登記人佔用,該屋的登記記錄會被取消,政府亦會對涉事構築物採取行動。 據統計處 共居單人房2025 2016 年人口調查,全港約有 9.27 萬個劏房租盤,一個單位平均拆成 3.4 個劏房,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約 56.5 呎。 房間設計以文青氣息為主,幾何圖案的牀位拉簾、木系傢俬、黑板設計的天花板等,裝潢青春活力,就像返返到大學時期生活。
共居單人房: 臺灣
除此外,無論你最終選擇了哪一種房型,你都將和你未來的室友們,共用共生公寓中明亮寬敞的客廳與公共設施。 共同生活空間(英語:Co-living Space)是指為讓人們共同生活(co-living)的場域、空間。 其中共同生活(或簡稱「共生」)是一種非建立於血緣關係的新型態的居住形式,一種利用共享空間與設施創造人際互動與社羣,並重視開放、分享與合作的現代都市的生活精神。 品牌旗下的 Dash Serviced Suites 亦得一羣年輕專業人士歡迎。 傳統服務式住宅通常由整幢舊物業拆卸重建,而 Dash 的住宅單位則分散於多幢大廈,既配合都市生活的流動性,亦減省了管理整幢物業的不必要開支,為住戶提供更優惠的月租價格。 The Nate 共居 Coliving 公寓設牀位至多款私人開放式戶型,面積介乎 140 至 241 共居單人房2025 呎,租戶可共用廚房、用餐空間、休憩空間、自助洗衣房和天台區等設施。
- 住戶背景各異,從事不同職業,活動不單是建立鄰裏關係,更能拓展事業網絡。
- 該3個項目的月租均已包括水、電、上網、每週一次基本清潔和共享空間所有設施使用權的費用,但只有#5的租金包括了自助洗衣服務的相關費用。
- 同時,客房均配置精心設計的傢俱和設備,以減低住戶搬遷壓力,及維持優質的生活。
- 臺灣的共居空間大多集中在房價高漲的臺北,但也有案例南臺灣,如臺南的南宅青年,由學生發起成立,致力於將老屋改造成青年共生基地。
- 而近年新興的共居 Co-living 住宿,租金相對傳統租屋便宜很多,而且租期靈活,更適合想搬出來的年輕人居住。
不過長期租住計劃就不包毛巾、廁紙供應,大家記得要自己添置。 旅遊粉專「Rita的德國採購&旅遊日記」近日發文,分享香港友人在租屋網看到的一張出租房照片,這間房間連一個單人牀放進去就無路可走,衣櫃就懸空在上方,且浴室必須共用,一個月的租金高達8千元臺幣,讓他不禁感嘆:「這樣8000臺幣,好傻眼」。 此外,私人營運的共居項目沒有設定最長租賃期限,亦沒有對申請人的年齡、入息和總資產設定限制,且租用前並不需要特別的申請程序,更不需要面試;惟#6項目規定承租人士必須為學生。 不過,最令她們憤怒、也讓全幢租戶團結一致地反抗的,是大廈電梯維修問題。 「本身大廈只得一部𨋢,有次週末期間壞𨋢,在租戶的App及WhatsApp羣組內反映問題,完全無人回覆,直到星期一返工時間仍然未維修。」阿杜表示,Whatsapp及App內列明,職員只會於星期一至五辦公時間跟進及回覆,是大廈管理最嚴重的問題。 一人租屋追求隨心所欲,共居空間以靈活月費模式取代綑綁式的一兩年租約,住戶只需繳付月費,一個費用住全包,無須為水電煤上網等事情煩惱,同時省卻不少按金雜費。
共居單人房: 申請資格
酒店將於2019年12月20、21日以及2020年1月10、11日舉辦開放參觀日,大家可以親身看看房型。 首批申請已於 2020 年 1 月 4 共居單人房 日截止,青協共收到約 900 份申請,經核實申請資格和麪試篩選後,首批租戶已陸續入夥。 村屋套房分有兩種,一種是村屋分拆單位,即是村屋版的劏房,將標準一層 700 呎的村屋拆分為較細的非標準呎數,如拆半成各 350 呎的細單位。 書匯位於交通最方便的九龍旺角區,離油麻地港鐵站只有5分鐘路程。
- 東華三院望藉共居空間,鼓勵青年人走入社區,加深青年人對社區的瞭解和關心,所以入住者必須參加「好鄰居」計劃,每年參與至少 30 小時的探訪及社區活動,包括探訪區內長者、籌組鄰居聯誼活動及文化活動等,向各界推廣共居生活的理念。
- 住+以「共居、共生、共管」為理念,鼓勵青年「打工換宿」,住戶需盡個人能力服務社區,例如青年為兒童補習、家庭主婦為鄰裏聚會煮糖水等,透過每週貢獻社羣 2 至 3 小時,以換取平租住宿。
- 雖然位置不近荃灣站,但有免費穿梭巴士往來港鐵荃灣站、荃灣西站、九龍站/機場快綫及尖沙咀。
部分Co-Living計劃更歡迎在職人士,想試試獨立生活的朋友必看。 在入住期間,這些項目均會定期推出幫助住戶聯誼及結識更多不同背景朋友的活動;#4表示會舉辦聚會和遊戲之夜,遠足、晨跑、瑜伽課、插花課和中國書法堂等;#5表示會按住客喜好舉辦不同類型活動;而#6則表示會舉辦迎新日、工作坊、導賞團等。 本會於9月至10月以一般消費者身分向3個由私人財團經營的共居項目,包括「Weave 共居單人房 Studios」(#4)、「Oootopia活託邦」(#5)及「Y.X」(#6)作查詢。
共居單人房: 單人住客的最經濟選擇, 無論你喜愛上層牀還是下層牀, 我們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更多相片
品牌旗下的共居公寓共提供 51 個套房,以及近 2,000 平方呎共享空間,包括開放式廚房、露臺及天台。 另外,而 共居單人房 Dash 住戶更可免費享用與項目合作的健身室、共享工作空間及超過 30 共居單人房 個住客尊享優惠。 短租公寓「共居」意念與青年旅館和 share house 有相似之處,租戶可選擇租住牀位或獨立房間,與其他住戶「共享」廚房、天台、花園及健身室等公共空間。
共居單人房: 私人機構
位處尖沙咀的共居空間 The Nate 由精品住宅項目發展商 District 15,創辦人 Alexander Bent 和 Dinesh Nihalchand 有多年地產經驗,擅長發掘特色舊樓舊舖位,將其翻新並重新定位,以迎合區內的多元客戶羣。 這樣的房間立刻引起網友質疑,表示「這樣的儲藏室要650元我也是醉了」「給我200新幣我也不住」「房東大概想錢想瘋了」,也有人說「屋主如此租房真的合法嗎?」,也有網友質疑在法律嚴格的新加坡國家,「這樣也算合法出租嗎?」著實令民眾對於香港及新加坡的租屋價格環境都咋舌。 除了香港,也有網友PO出照片,幅員小的新加坡也有「棺材房」!
共居單人房: 單人租屋|11間Share House共居單位推介 旺中帶靜:西營盤、大角咀、旺角都有!
雙人分享房:提供可以上鎖的置物箱,價格比單人房更便宜,而且居住空間也比四人分享房更大。 為日本社會企業BORDERLESS JAPAN[12]旗下的BORDERLESS HOUSE,於2014年底來臺經營,以多元文化交流的居住環境主要特色,其成立宗旨為「藉由共居的形式瞭解不同族羣的的文化、語言,進而消彌彼此的偏見」,也有語言交換、海外物件交換等特色企劃給房客們。 截至2018年,在日本、韓國、臺灣已經有一百多間公寓,,臺灣目前有近200個牀位,平均一間公寓有3-4個不同國籍的室友,在日常中體驗有如國外的生活環境。 Dash Living 於 共居單人房2025 2014 年創立,品牌旗下設服務式住宅、共居及酒店等項目,據地遍佈市區核心地段,包括銅鑼灣、灣仔、中環、尖沙咀及佐敦。
共居單人房: . 劏房 / 套房
酒店將酒店內四層改裝成Co-Living的共享空間,有單人房、雙人房等多個房型,傢俱頗新淨,每個房間均設有書枱,衣櫃等基本房間設施,而且每款均附設私人浴室,不過各房型價格不同,最便宜的價格為5800元一個月。 不過留意返,價格有分正價及學生優惠價,出示全日制學生證明方可使用學生價格,而且要預付8個月的租金。 Weave Studios 全港共有 4 間提供共居單位的公寓,分別位於太子、紅碪、奧運及啟德,設有共享廚房、茶水間、健身室、遊戲區、閱讀室、可燒烤天台、自助洗衣及乾衣機,以及有女士專用樓層,而且有住戶專用 App,讓住客可互通社區消息。 最平是紅碪 Weave Studios 的 Private Trio 客房(52-62 呎),月租 HK$7,200 起(至少入住 12 個月),單月月租 HK$8,000 起,房內有電視、迷你雪櫃及化妝枱,不過就需要三房共用一廁。 另外有埋私人洗手間的 Studio Single 客房(74 呎),月租 HK$9,540 起(至少入住 12 個月),單月月租 HK$10,600 起。
共居單人房: 青年共居空間逐個捉!4間申請資格/月租/設施比較
在這裡,你可以與室友們聊天、享受美食、看電視,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如果你希望遇見新朋友、瞭解新事物,我們相信這裡一定是你的心之所向! 共居空間的租金相宜,吸引不少大學生、本地年輕專業人士和在港工作的外籍人士租住,近年更有瑞銀、德銀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租入空間,作為新入職員工的宿舍。 The Nate 項目特意邀來 Charlie & Rose 的 Ben McCarthy,設計師過去為不少名餐廳操刀,作品有 Linguini Fini 和 Brickhouse等等。 是次項目 The Nate 共居單人房 運用繽紛色彩和天然材質,為租戶打造極具品味的居住空間,同時增添如家一般的溫度。
共居單人房: The Nate — 生活應如此簡單
Weave Studios選用環保雜貨零售品牌SLOWOOD由全球所搜羅的環境友善產品,部分更是B Corp認認證產品,透過現代、環保、可持續的生活方案為住客帶來嶄新的生活體驗。 有一項研究表明:在現今世代活絡的社羣生活裡,有20-30歲的人羣中會有10%的人產生孤獨感。 而在共生公寓與一羣好友談天說地、暢想未來是離家拼搏的人們擺脫孤獨的最好辦法。 項目由本地設計室 Design Eight Five Two 精心設計,為空間注入溫暖鮮明的元素,營造溫暖舒適的家居感,更邀來本地藝術家為公共空間繪製壁畫,以繽紛的色彩,體現大都市的活力。 以「Hassle Free City Living」(無憂都市生活)為理念的 Weave Coliving 於 2017 年創立,短短 3 年間已開辦 2 棟共居空間,未來更有新項目進駐上環。 香港地少人多,樓價高不可攀,對於初出茅廬,預算有限的年輕一族,要「離巢」搬出來自己一個人住絕不容易。
共居單人房: 分租
加上,不同共享居住空間的裝潢各具特色,我們可按個人喜好選擇心儀的室內風格,省去裝修的心力和費用。 租金大多已包括水、電、媒,還有專人定期為住所做清潔,省卻最惱人的家居清潔一環。 全面的服務讓住客只需專注享受住屋生活和工作業務,免除不少居住方面的煩惱。 香港樓價高企,先不論買樓,即使只是租樓的花費都不少,對於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或學生來說,單人租屋都仍然有很高的門檻。 而近年新興的共居 Co-living 共居單人房2025 住宿,租金相對傳統租屋便宜很多,而且租期靈活,更適合想搬出來的年輕人居住。
值得留意的是,由私人機構營運的共居項目在轉房方面的彈性較大,#4可以繳交$1,500申請轉房;而#5則表示會視乎當時的空房情況來協助租客轉房,但需繳付的費用則沒有透露;至於#6則表示找到其他學生承接原有租約就可以免費轉房。 倘若消費者在入住項目後,與鄰居發生爭端,#4表示有駐場團隊可提供協助,#5表示需視乎實際情況,或有不同處理,而#6則建議租客私下協調解決。 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預計於 2021 年第 3 季竣工,樓高 27 層,項目地面設閱讀室、休息室、多用途活動室等設施,一樓為平臺花園,樓上全屬宿舍,料將提供 1,680 個宿位,戶型包括單人單位及雙人單位,租期最長為 5 年。 共居單人房2025 項目採用環保平實的風格,使用可再生能源技術,並設多項環保節能裝置,更加入大量綠化元素及公共空間,打造青年互相交流的空間,啟發思維。
共居單人房: 共生公寓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至於由私人機構提供的共居項目,營辦商既有大型的房地產開發商,亦有中小型財團,甚至有個人物業投資者將出租物業改頭換面後,以「共居」概念推出作招徠。 某些非牟利機構屬下的共居項目,更為入住的年青人推出協助其改善財政狀況的計劃。 例如,#3為租客提供儲蓄計劃,該計劃規定參與者必須把儲蓄金額,存入為該計劃開立的儲蓄戶口內,並於完成計劃合約時,獲東華三院所提供的3:1配對資助金額,而配對資助每月最高限額為1,200元。 後來到八月,讓她們決定終止租約的導火線,是二人身體開始出現問題。
共居單人房: 共生公寓和合租的區別?
而地點大多集中在居住成本較高的大都市,例如紐約、三藩市、倫敦、東京等。 今時今日喺香港租樓,萬零蚊只得三四百呎,單位狹小,想請朋友上嚟食飯都未必得。 共居空間有common 共居單人房2025 共居單人房2025 area和pantry,形式跟大學宿舍無異,雖不至於能開party或打麻將,但要舒服招呼朋友絕對唔成問題。 共居空間雖大,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卻小,分分鐘只有一個牀位,或一個書桌、衣櫃。
共居單人房: 共生公寓的房間類型
現時香港仍有約 20 萬間寮屋,有寮屋業主會將名下的鐵皮屋和木屋放租。 租客要注意,寮屋管制政策列明,已登記寮屋並無土地合法業權,公眾人士不能購買或租用,租寮屋要承擔風險。 面積較大,約 100 餘呎的套房會有獨立廚廁,裝潢亦普遍較企理。 別看牀位空間細細,牀邊可掀出一塊小木桌放置小物,也有個小衣櫃。
共居單人房: 青年共居項目的類型
為促進住戶間的交流、合作和融洽生活,住戶亦定期獲邀參加各種社區活動,如有為外籍人士特設的Hong Kong Language School 廣東話課程、由Red Bull 及Aperol 等合作夥伴協辦的派對及聚會均一應俱全。 Weave Studios – Prince Edward每層均設有半開放式Pantry,另外也提供共用廚房,備有煮食爐及焗爐,可作簡單煮食。 位於大角咀的Weave Studios 鄰近奧運、旺角港鐵站及高鐵站,美食購物選擇多元,而且有近15,000呎的共享空間,是共居單位上非常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