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這項措施的法例已獲立法會通過,並於2023年4月28日在憲報刊登。 父母免稅額 lihkg 納稅人如果須同時繳納薪俸稅和利得稅,他/她的薪俸稅和利得稅稅款都可獲得寬減。 納稅人如果有營業利潤或租金收入,並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寬減額須按個人入息課稅的稅款計算,這或會與不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所得的不同,最終寬減額須按每一個案的實際情況確定。
- 每名子女的基本子女免稅額及子女出生課稅年度的額外免稅額,均由現時的120,000元增加至130,000元。
- 只要你在課稅年度中有以金錢供養過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就能夠申請俗稱「供養父母免稅額」的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
- 基於累進稅率制度,若由收入最高的人申請,一般可以盡享免稅額,建議家人先商量。
- 如你父母與你全年同住而無須付出十足有值代價,你便可享有額外免稅額。
- 可以以書面向評稅主任提出,註明利得稅檔案號碼,並提供有關的資料及文件。
- 如你須繳納薪俸稅或已申請個人入息課稅,則可享有基本免稅額。
- 在供養父母免稅額的規定下,居住單位的業權,並不是釐定是否同住的因素。
- 政府和私家醫療機構仲有一個主要分別:政府驗身計劃的項目較少,或可選擇單項收費;私家醫療機構較常採用體檢套餐,一個package包括造影、驗血、觸診等項目,適合作全方位的預防性檢查。
如你符合指定條件,便可享有基本免稅額或申請其他免稅額。 本文介紹有關各類免稅額的資料,以及這些免稅額如何減少你的稅款。 你亦可參考免稅額、扣除及稅率表,以及關於免稅額的常見問題以瞭解詳情。 無論是以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方式報稅,以下是9個打工仔常用到的免稅額,只要滿足指定條件,大家便可在報稅表上申報,讓稅務局在評稅時一同計算。
父母免稅額 lihkg: 子女出生的課稅年度免稅額加碼
過去就曾有案例有父親以獨力支付前妻及子女家用為由申領「單親免稅額」提出稅務上訴,但監護管養權屬於前妻而敗訴。 離婚後父母合力支付照顧子女開支,甚至是繼父、繼母都有份提供子女生活費或教育費,這類情況父母、繼父母都可以分別獲得部分子女免稅額。 要妥善安排,就只有各申索人先協議如何攤分子女免稅額。
假如雙方未能達成協議,稅務局就會按父母、繼父母各自支付照顧子女金額比例分配子女免稅額。 父母免稅額 lihkg 對「打工仔」來說供養父母免稅額是想慳稅的最佳入門方法。 可是,法例上對供養父母免稅額有相當要求,而部分的細則更是帶有相當大的詮釋空間,特別是「通常」在港居住和「同住」這個定義。 一般來說,稅務局不會要求市民提交受養父母日常開支的單據。
父母免稅額 lihkg: 免稅額是什麼?香港又有什麼免稅額項目?
申報支付生活費以供養父母的納稅人,可陳述給予父母生活費的詳情,如透過自動轉帳或定期提取現金給予父母生活費,可提交銀行月結單作證明文件。 假若納稅人有保留一些開支的單據,例如受養父母居所的租金收據、水電費單及醫療費用單據,亦可在個案被抽查時提交稅務局作查驗。 若納稅人提供的資料與稅務局所有的不符,稅務局會作更深入查詢,並因應個別個案的情況,要求納稅人提供其他資料及證明文件。 因此,你應首先向你父母查詢,憑他們所持有的資料及記憶,確定他們的出生月份。 如你的父母在2022/23課稅年度年滿55歲,你便可在有關報稅表的11.4部,填上有關資料,包括他們的正確出生年份及月份。
- 假如你與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稅年度有資格就同一子女申索子女免稅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或如何分攤該免稅額。
- 本文介紹有關各類免稅額的資料,以及這些免稅額如何減少你的稅款。
- 有些器官如大腸、胃、腦部結構更複雜,要靠內窺鏡和磁力共振纔可清晰檢查,驗身費用就要貼近萬元,甚至過萬元不等。
- 個人免稅額,其實是基本免稅額,即是每位香港打工仔都能夠享有的 HKD 132,000 免稅額。
- 而在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稅年度中,父母還可以在這 HKD 120,000 之上,額外再多獲 HKD 120,000 的子女免稅額,合共 HKD $240,000。
但有一點須留意,這只限於物業在出租期,纔可扣稅,空租期,即無租客的日子,按揭利息是不能扣稅的。 父母免稅額 lihkg 另外,可扣除的利息款額,不得超過出租物業的應評稅淨值。 父母免稅額 lihkg 父母免稅額 lihkg 由於免稅額只會分配給一名子女,所以,非獨生仔女的家庭,就要好好算一下,兄弟姊妹如何去分配父母免稅額最著數。 你也想享有這一舉兩得的「自願性供款」扣稅優惠,具體運作是:供款人需開設一個「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新基金投資戶口,然後按照個人需要與取向,自行選擇投資基金組別。
父母免稅額 lihkg: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今次的寬減並不適用於物業稅,但賺取租金收入的個別人士,如符合資格,或可通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而獲得寬減。 有關建議的要點和執行細節,請參考以下資料,當中包括常見問題的答案和說明上述建議如何讓納稅人節省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稅款的示例。 稅務局指出,納稅人或者其配偶在 2019 年 4 月 父母免稅額 lihkg2025 1 日起以保單持有人身分為自己或者指明親屬繳付自願醫保保單的合資格保費,就可申請扣稅。
財政司司長建議一次性寬減2022/23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每宗個案以6,000元為上限。 有關這項寬減的法例已獲立法會通過,並於2023年4月28日在憲報刊登。 你可以登入「稅務易」帳戶,在螢幕左方列表選擇「聯絡我們」,然後點選「2021 /22 課稅年度報稅表的補充資料」一欄,再在「查詢詳情」內清楚註明需要更正或補充資料事項的詳情,之後按「完成」即可。 納稅人可為自己及同居配偶申請扣除捐贈給《稅務條例》第88條所規定的慈善團體/政府作慈善用途的現金捐款。 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可於 2021/2022 的報稅表內,填寫預計 2022/23 年的租金開支,以供評稅,上限為 HK$10 萬元。 注意:只有一名納稅人可申索此筆扣稅款項,因此,如有多於一位人士支付院舍費用,必須事前協議誰作申索人。
父母免稅額 lihkg: 免稅額2023懶人包|19項個人免稅額、供養父母慳稅及扣除額
稅務局不會以受養人有資格領取傷殘津貼但沒有申領或選擇了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為理由而拒絕傷殘受養人免稅額的申索。 香港受薪打工仔都要繳納薪俸稅,與此同時,政府亦會提供免稅額及稅項扣減,以減輕納稅人的壓力。 在覆核申索時,稅務局可能會要求申索人提交證據以證明受養人 符合申索政府傷殘津貼的資格。 如果受養人有向社會福利署申領 傷殘津貼的話,納稅人可提供申領津貼的檔案編號以資證明。 而稅務局也會接受該份醫療評核報告作為符合免稅額的證明。 香港政府為了減輕納稅人負擔,會提供不同的免稅額,只要符合特定條件,就能夠扣除相應款項。
父母免稅額 lihkg: 已婚人士免稅額
如夫婦二人(並非分開居住的夫婦) 有多過一名子女符合上述條件,所有子女免稅額必須由丈夫或妻子其中一人提出申索。 父母免稅額 lihkg2025 AXA安盛香港和我們有關或控股公司不會就所提供的資料和材料沒有侵權、安全、準確、完整、充分、合理、切合用途或沒有電腦病毒承擔任何保證或責任。 至於子女剛大學畢業而尚未找到工作的「空窗期」,能否享有子女免稅額就視乎於該年子女有沒有接受全日制教育。 例如,子女在9月畢業,由於4月至6月仍是大學全日制學生,該課程年度就仍可以申領子女免稅額。
父母免稅額 lihkg: 免稅額款額
其實,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稅額是提供予有供養全年連續同住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但無付出十足費用的人,雖然兩者的定義有少許差別,但其免稅額也是相同的。 報稅表要填寫起來說易不易說難不難,單是填寫個人資料及全年入息金額當然容易,但在計算各種免稅額及扣稅項目時,往往就要多花時間去研究。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年滿 18 歲但未滿 25 歲的子女,需要正在接受全日制教育,父母纔有資格申索子女免稅額。
父母免稅額 lihkg: 免稅額2023|免稅項目
如你須繳納薪俸稅或已申請個人入息課稅,則可享有基本免稅額。 同時,你亦可根據《稅務條例》所訂明的條文申索以下免稅額,以減少應課稅的入息總額。 如納稅人、其分居或已離婚的配偶及其他人士就同一未婚子女均有資格申領子女免稅額,稅務局局長會請所有申索人自行協議他們之間應由誰享有該免稅額或協議如何分攤該免稅額。 如未有作出協議,稅務局局長會根據各申索人對該名子女的供養及教育作出的貢獻來決定分攤這子女免稅額的基準。
父母免稅額 lihkg: 免稅額款額
至於供款形式及供款額,可由供款人自訂,例如,一年一筆過供又得,每月供款亦可,靈活性高。 以前,打工仔只能從強積金的「強制性供款」,申請扣稅,免稅額最高為18,000元,以月入20,000元為例,可扣12,000元;如月入30,000元或以上,則可扣盡這萬八蚊。 但今年四月一日起,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扣稅優惠新措施生效後,自願性的額外供款,也可扣稅,每年度的上限為60,000元。 保留佐證文件以備個案抽查,如銀行月結單要精明申索父母/祖父母免稅額,一定要遵守法律,各位讀者要多留意有關規定,避免不必要的官非,做個精明的納稅人。
父母免稅額 lihkg: 單親免稅額
子女正在讀短期課程,或是正在外國進行工作假期,也同樣不符申索條件。 需要留意的是,除非父母兩人分開居住,否則子女免稅額只能由父母其中一方申索全部金額,不能自行分配,亦不能除開平分。 所以大家在報稅的時候,就要計清楚夫妻二人哪一位需要交更多稅,並由這一人申索子女免稅額,這樣才能把稅扣到最盡。
父母免稅額 lihkg: 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慳稅貼士
離婚後,如雙方同意,納稅人或其前配偶可以分別獲得部分子女免稅額。 如雙方未能達成協議,稅務局就會按父母支付照顧子女金額比例分配子女免稅額。 父母免稅額 lihkg 如符合資格,第1名-第9名子女,每名可獲HK$12萬免稅額;在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稅年度,子女免稅額便可額外獲HK$12萬。
報稅繳稅是不可避免的事,倒不如趁早認識各種免稅額類型及計算方法,看看怎樣申索最多的免稅額。 父母免稅額 lihkg2025 受養人須是香港法律所承認的「父母」關係:除親生父母外,納稅人可以申請領養父母、繼父母的免稅額,但必須符合香港法律所承認的「父母」定義。 父母免稅額 lihkg2025 父母免稅額 lihkg 按中國習俗「上契」的父母、未有正式註冊結婚的繼父母、離婚後配偶的父母,一般都不符合申索條件。
須繳稅的夫婦之間可分配合資格年金保費的扣稅額,2人每年可扣除總額是 HK$12 萬。 前提是每位納稅人所申請的扣除額不可以超過個人上限(即 HK$60,000)。 參考稅務局規定,子女年滿18至25歲並在大學、學校接受全日制教育都符合申領子女免稅額條件。 故此子女只要未滿25歲並在外地接受全日制教育,就毋須擔心子女免稅額無效。 再者,獨力、主力照顧子女,並非視乎所付出幾多「家用」的金額,而是視乎誰享有子女的監護管養權。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父母免稅額 lihkg2025 父母免稅額 lihkg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稅務條例》內“領養”指以香港法律所承認的任何方式而領養。 父母免稅額 lihkg 如你的父母在1968年1月至3月份出生,他們在2022/23課稅年度便年滿55歲,你便可申索及享有供養父母免稅額。 但如他們在1968年4月至12月份出生,他們在2022/23課稅年度便未年滿55歲。 一般來說,如受養人長期居住於外地,縱有回港,亦只會作短暫停留,即使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稅務局不會視他們為通常居住於香港。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的持有人是否通常在香港居住,須按他/她在有關期間於何處居住的事實來考慮。
父母免稅額 lihkg: 供養父母有多少免稅額?
舉一例,你和哥哥想申報父母免稅額,必須要一人填寫一個(父親/母親)。 如果你將父母二人同時填寫至報稅表內,你哥哥就不可以使用此「免稅額」。 每年報稅時,看著報稅表上林林總總的免稅項目,總有種令人心動的想法。 可是錯誤申報使用免稅額,輕則多交了稅,重則會因逃稅而誤墮法網! 報稅之前,還是建議你看看下文,特別是父母和子女這兩項最常用免稅額的竅門。 由於他的婚姻未有註冊,你配偶的繼父不符合稅務條例中父母的定義。
因此,如受養人於該課稅年度居於內地,你便沒有資格申索該項免稅額。 就考慮納稅人是否有資格申請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而言,「通常在香港居住」的受養人,是指該受養人必須慣常地在香港生活。 如你或你配偶在有關課稅年度內獨力或主力撫養兄弟姊妹,則該兄弟姊妹方被視為由你或你配偶供養。
可見,陳先生申索 3 項「扣稅」項目後,以累進稅率計算的應繳稅款為 HK$33,850,比起完全無申請「扣稅」項目的應繳稅款(HK$38,100),估計總共慳了 HK$4,250。 與其搞盡腦汁鑽空子扣減免稅額,不如從一些雙贏的方法入手吧! 若計盡免稅額後,仍需要交稅,那不如在其他可扣稅項目上動動腦筋。
父母免稅額 lihkg: 【慳稅攻略1】:新鮮熱辣「自願醫保」
「智尊守慧」是一個自願醫保靈活計劃,除涵蓋自願醫保標準計劃保障外,更為您提供多項升級保障,包括全額支付住院及手術費用、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及門診洗腎、並保障未知的已有病症而無需等候期。 崔慶昭:可以的,即使父母在3月31日生日也可以,只要在稅務年度(4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內有1秒滿足了條件,也可以領取整年的免稅額。 父母免稅額 lihkg2025 子女免稅額是父母因出錢支付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而給予的免稅額,而單親免稅額則是因父母照顧和監護子女的起居生活而給予的免稅額。 父母免稅額 lihkg2025 留意,父母如以曾支付子女生活和教育費用為由申索單親免稅額,是不會受理的,父母亦不會因照顧和監護第二名或其他子女的起居生活而得到更多的單親免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