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25歲的前香港沙灘排球隊成員劉先生是本港首位成功接受名為Tisagenlecleucel 的CAR-T細胞治療的白血病患者。 他於2018年確診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經化療後病情紓緩,並於2019年2月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但之後一再復發,團隊估計進一步化療成效不大,因而建議進行CAR-T細胞治療。 近年醫學界致力研究療效較持久的免疫治療,即透過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消滅癌細胞,當中包括CAR-T細胞治療。 其原理是先從病人血液中提取「免疫T細胞」,透過基因改造技術在T細胞加入「嵌合抗原受體」,令T細胞能夠辨別癌細胞,隨後將之輸回病人體內,以鎖定癌症位置並將癌細胞消滅。 放射治療可用來治療發生在各個部位的固態瘤,包括腦、乳房、子宮頸、咽喉、肺、胰、前列腺、皮膚、胃、子宮或軟組織的肉瘤,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瘤有時也會使用輻射。 放射治療所使用的輻射劑量取決於多項因素,例如癌症種類以及是否有可能破壞週遭組織和器官。
當疾病在加速期,會出現肝脾腫大、不正常白血球或血小板增生。 腫瘤(Tumor, 血液腫瘤2025 Neoplasm)是一羣異常增生、多餘的細胞,可能在任何器官或部位發生;腫瘤的生長和分裂速度比一般細胞快得多,且會不斷增生,最後影響到人體功能。 根據字義解釋,「腫」是指皮膚等組織的隆起、而「瘤」是指身體組織或器官因細胞過度增生而產生的贅生物。 慢性白血病的特點是過多地製造成熟的但依然不正常的血細胞,這些細胞(白血球佔多數)因此過多地存在在血液中。 醫生首先確立慢性白血病的診斷與分類,再依照診斷與分類決定治療的方針。
血液腫瘤: 症狀
癌細胞生成源自免疫逃脫,即原本壓制癌細胞生長的免疫細胞,反過來助長癌細胞生長。 建基於加強或調節身體免疫系統的免疫治療亦應運而生,令患者除傳統的化療和標靶治療外,有更多選擇,惟單獨使用作為肺癌最常用免疫療法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時,僅有三成肺癌患者受益。 中性粒細胞是人類血液中含量最高的白細胞,主要為身體抵抗微生物及病毒的侵襲,但它在癌症的作用仍有待發現。 近年,有研究指出中性粒細胞是肺癌微環境中主要的免疫細胞成員,與癌細胞擴散及耐藥性有莫大關係,意味着在腫瘤微環境中,有一種尚未確定的機制抑壓着中性粒細胞的抗癌活動。
本院為衛生署許可的人體組織器官保存機構,我們在血液幹細胞的收集、分離、定量、分析、培養與儲存都有系統的規劃與建置,安全地提供臨牀所需治療用的幹細胞。 血腫(英語:hematoma、haematoma),是疾病或創傷(包括受傷或手術)所導致的局部性血管外出血[1],並可能伴隨著血液繼續從破裂的微血管滲出。 血液腫瘤 血液腫瘤2025 血液腫瘤 最初,它以液態的形式散佈在組織之間(包括組織間的囊狀空腔中),在重新被吸收進入血管之前,這些血液在這些位置可能凝結並固化。 其原因可以是暴露在放射線中、接觸致癌物質(例如裝修工程期間會釋放出的揮發性有機物,諸如苯[11][12])和其它細胞內遺傳物質的變異。
血液腫瘤: 腫瘤成因與細胞增殖
對於某些病患須在接受親屬間骨髓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療之間作一抉擇時,必須請專家諮詢。 少量之輸血對某些病患有益,若需要輸血小板時最好是找到HLA相合者供應血小板,若臨牀上無明顯出血現象,血小板只要在5,000/μl以上即屬安全。 血液腫瘤 治療方式的選擇取決於腫瘤的位置、惡性程度、發展程度以及病人身體狀態。 目前對於癌症治療方法的尋找,均是基於徹底清除癌細胞而不損害到其他的細胞的想法。
- 癌細胞持續生長而不受外在訊息調控,可能是原本正常的原癌基因被激活,將細胞引入到癌變狀態,但主要還是因爲一些與控制細胞分裂有關的蛋白質出現異常,如腫瘤抑制基因的功能失常。
- 實際上有許多例子也顯示,即使是通過嚴格標準篩選出可進入臨牀實驗階段的抗癌藥物,在臨牀上的結果並未如預期的有效。
- 現在臨牀實驗的藥物療法未能提供一個有效的針對骨髓增生性疾病方法。
- 導致這種局面,可能是爲該蛋白編碼的DNA因突變而出現了損傷,轉譯而出的蛋白質因此也出現錯誤。
- 對方只聽見抱怨的情緒,但常常沒辦法聽懂自己真正想要被瞭解的感受和需要。
- 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反映在各個國家中致癌的危險因子並不相同。
FindDoc 支持和保護病人與醫生的權利,因此本網站披露和公開資訊的方式須符合香港有關的準則和政策。 這篇研究數據顯示,每天只要 喫一片炸排骨大小的肉類,10 年內光是因癌症死亡的機率就會增加 20%,更不用提及因此產生癌症的比例了[64]。 而在中文領域,則一般是在細胞類型或組織名後面加一“瘤”字[30],例如,發生於子宮平滑肌上的良性腫瘤即名為子宮肌瘤。 然而命名原則並不總是一致的,有些「惡性」腫瘤的名字也使用-oma作為字根,例如neuroblastoma、lymphoma以及melanoma。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過去的如玉和先生,雖然都深愛著彼此,但是在過去長期溝通失效的挫折裡,他們雙雙關閉了溝通的管道,把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單方面的堵塞在自己的內心。
血液腫瘤: 病人分享
疾病緩解後其鞏固性治療藥物包括Methotrexate、Ara-C、VP-16等。 之後會再給予口服6-MP及Methotrexate進行維持性治療。 由於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常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所以醫師可能會併用頭部放射線治療或脊髓腔內注射化學治療。 骨髓移植和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用於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也有不錯的成效。 白血病(拉丁語:leukemia),是一羣癌症種類的統稱,英文名稱來自於古希臘語,λευκός(leukos,白色)與αἷμα(haima,血液)的組合[1]。 它通常發病於骨髓,造成不正常白血球的大量增生[2]。
血液腫瘤: 白血病
一旦發現癌症的跡象,更精確的後續檢驗,或使用侵入性手術取得組織切片以確定篩檢結果則是必要的。 動物性食品可說是各大癌症共同的危險因子,不論是紅肉、白肉或乳製品都和癌症有緊密關聯。 大型的世界性癌症與飲食研究,皆強烈建議減少或避免動物性食品攝取,採素食降低癌症發生率。 所以防癌守則:日常三餐以新鮮食材為主,以新鮮蔬果作為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 每週運動至少3次,心跳要達到每分鐘130下,並持續30分鐘。
血液腫瘤: 白血病:造血幹細胞變質、增生
目前癌症流行病學面臨最大的問題在於對癌症發生(英語:cancer incidence)觀唸的轉變。 譬如病患在50歲時經乳房X光攝影發現一個生長速度非常緩慢的乳癌腫瘤,可能在病患七十歲時只是發展成較為明顯的良性腫瘤。 而診察技術的進步,的確對流行病學的資料分析與解讀有很大的影響。
血液腫瘤: 癌症的命名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團隊成功為一名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進行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下稱CAR-T細胞)治療。 該名患者曾接受化療及骨髓移植,其後復發,經CAR-T細胞治療後,不但病情得到緩解,亦無出現嚴重併發症,是香港首次在臨牀試驗外利用CAR-T細胞技術治療血癌患者。 是項治療由瑪麗醫院及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血液腫瘤科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科團隊完成。 團隊於2020年5月為一名淋巴瘤病人完成香港首宗的CAR-T細胞治療,瑪麗醫院亦成為香港首間,以及目前唯一一間為血癌患者提供CAR-T細胞治療的醫院。
血液腫瘤: 中大醫學院成功破解肺癌免疫抑制關鍵 將血液中「中性粒細胞」轉化成新一代抗癌療法
此外也有稱為腫瘤伴隨症候羣的症狀,指的是身體因新生惡性腫瘤而在荷爾蒙,神經系統,血液,生化過程等方面出現紊亂的臨牀症狀,但與腫瘤的轉移或入侵無直接關係[20],如血栓或荷爾蒙的變化。 2007 年世界癌症基金會及美國癌症研究所,發布名為「食物、營養、身體活動和癌症預防」的世界性研究報告,明確指出植物性為主的飲食方式有預防癌症的作用,並建議大量減少肉類的攝取。 血液腫瘤 有些研究認為小兒癌症,特別是白血病,一直在增加中[54][55]。 血液腫瘤 我們採用的治療方案與國際最新標準接軌,亦有參與國際性及跨中心合作的臨牀試驗,病人可選擇參加,或接受標準治療方案。 血液腫瘤2025 我們亦與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提供本科生及研究生臨牀教學,並積極參與醫學研究,為病童研發嶄新及更有效的治療。 外表堅強執拗的如玉,內心是一個渴望先生了解她的辛苦,給她一點安慰的小女人。
血液腫瘤: 病人及家長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20歲及以上的患者5年生存率約為24%,20歲以下的患者5年生存率為67%。 除了骨痛及容易導致骨折外,溶骨性病變會令骨骼中的鈣質溶解並進入血液,引致血鈣升高,腎臟功能有機會受損致腎衰竭;此外,病人亦有機會出現蛋白尿、容易受感染而發燒等徵狀。 近期一個JAK2抑制劑被批准用於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治療中[13],此類抑制劑仍然嘗試治療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 而根據癌症發展的程度,又可分為零、一、二、三、四期等,及早期與晚期,通常零到一期算是早期,但在不同癌症中每期的定義和治療方法都有所不同,確實的分期仍應參考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的定義。
血液腫瘤: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24 位
儘管每一種惡性腫瘤都與其他癌症不同,骨髓增生性疾病仍然被視為惡性血液腫瘤(英語:Hematological 血液腫瘤2025 malignancy)之列。 有四類主要的骨髓增殖性腫瘤,其中主要分類以費城染色體的出現與否。 雖然癌症症狀的治療並不被視為是癌症的治療方法,但對於癌症病患的生活品質有重要的幫助,也能用來評估病患是否能進一步接受其他治療。
血液腫瘤: 腫瘤的危險因子與自我檢查
近年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d, AML)化學治療及幹細胞移植之進步,約有20~60%已經可以治癒。 目前積極尋求治療技術及觀唸的改進,希望能更加提高治癒率。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乃一成人內科專科,專門預防、檢查、診斷及治療各種有關血液、淋巴及止血系統的疾病,並負責骨髓移植及輸血處理。 FindDoc 為你提供香港各區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名單、腫瘤科醫院醫生詳細資料及介紹。 血液腫瘤 預後方面,發達國家比以前有明顯進步,以美國為例,其五年存活率在2011年的統計數據為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