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證明熱原主要是微生物的一種內毒素,它是由脂多糖、磷脂和蛋白質組成的複合物。 熱原由靜脈輸入血液,刺激腦下垂體發熱中樞,引起發熱反應[1,2]。 原因由於輸液管內空氣未排盡,導管連接不緊,有漏縫;加壓輸液、輸血無人在旁看守,均有發生氣栓的危險。 進入靜脈的空氣,首先被帶到右心房,再進入右心室。 輸液 如空氣量少,則被右心室壓入肺動脈,並分散到肺小動脈內,最後到毛細血管,因而損害較少,如空氣量大,則空氣在右心室內將阻塞動脈入口,使血液不能進入肺內進行氣體交換,引起嚴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輸液反應包括發熱反應,系靜脈輸液時由致熱源、藥物、雜質、藥液溫度過低、藥液濃度過高及輸液速度過快等因素引起。
經分析本組屬藥物因素29例(42%),屬輸液器具因素7例(10.1%),屬操作因素27例(39.1),屬病人因素6例(8.7%)。 (2)添加藥物:①添加的藥物質量不合格,也易造成輸液反應。 ②添加藥物劑量過大,濃度過高,也易造成輸液反應。 ③添加藥物與輸液發生物理變化或分解、聚合等,從而導致療效下降,引發輸液反應。 ④藥物致熱停用後,患者體溫即恢復正常。
輸液: 肝炎傳播的重要途徑
(6)右手握住留置針回血室部使導針固定,同時左手將導管緩慢向前推進,使之全部進入靜脈內,方可將導針完全拔出脫離導管,右手取肝素帽迅速插入導管內。 輸液2025 (4)將輸液瓶倒掛在輸液架上,用手擠壓點滴管,然後鬆開,使藥液進入點滴管的1/2為止,排氣後將調節器置於緊貼茂菲氏管下端夾緊,以便穿刺時易見回血。 輸液 (1)按治療本,帶輸液架至牀旁,向清醒病人解釋輸液目的,以取得配合,選擇合適的靜脈,調節輸液架高度,囑病人排便。
- 症狀病人感覺胸部異常不適,瀕死感,隨即出現呼吸困難,嚴重紫紺,心電圖可表現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變。
- 然而,不久之後,臨牀檢查表明仍然有數以千計接受檢驗過的血的人仍然在事後患上肝炎。
- 腎結石隨尿液下行時,容易嵌頓在輸尿管的狹窄處,引起管壁平滑肌痙攣,發生劇烈的絞痛和出現排尿障礙等症狀。
- 如果將含有緩衝液的流動相留在泵內,由於蒸發或泄漏,甚至只是由於溶液的靜止,就可能析出鹽的微小晶體,這些晶體將和上述固體微粒一樣損壞密封環和柱塞等。
- 2.用物 注射盤內另加0.4%枸櫞酸鈉生理鹽水,1%普魯卡因,1%甲紫、寬膠布,無菌手套。
- 穿刺針未退出血管,不能放鬆圓孔處的手指,防止矽管吸入。
應用輸液皮條,將大量液體和藥物通過靜脈輸入體內的方法。 減白血品(Leukoreduced blood products)是指去除或減除血液中白血球的製品,其可減少病毒感染、發熱性非溶血性輸血反應、血小板輸注無效、免疫修飾作用等等不良輸血反應。 輸液反應是輸液不良反應的簡稱,系輸液引起或與輸液相關不良反應的總稱,,有時臨牀上也稱之為「熱原反應」。 但嚴格地說,「熱原反應」只是輸液不良反應的一個部分。
輸液: 靜脈注射
EDTA是FDA批准的物質,可治療重金屬中毒,心髒病,癌症和慢性炎性疾病,例如關節炎。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靜脈注射青蒿琥酯(靜脈注射青蒿琥酯)與常規療法,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結合使用,或與如IV維生素C的自然療法結合使用時,可能有助於殺死癌細胞。 IV ALA 亦在研究中顯示出對多種癌症治療有效(包括白血病和卵巢癌),其強大的抗氧化劑功能可以抑制細胞增殖和加速凋亡(程序性細胞死亡)。 還顯示它可以減少癌細胞中的血管生成(新血管的生長),從而有助於阻止癌症的擴散。 輸尿管結石病患通常會產生劇烈的腎絞痛,因結石卡住輸尿管,腎臟的水份分就無法排出,腎莢膜會漲大撐開,進而引起腰部及腹部劇烈的疼痛。
(6)用5ml注射器,抽吸1%普魯卡因在預定進針點作局部麻醉。 持針指向胸鎖關節與皮膚呈30度角刺入,邊進針邊抽回血,當針尖通過胸鎖筋膜時有一落空感,繼續進針,試穿鎖骨下靜脈,以探測進針方向、角度與深度。 輸液 (1)對長期不能進食或丟失大量液體者,如食道手術後或食道嚴重燒傷病人、危重病人等,用以補充大量高熱量、高營養液體及電解質。 (7)輸液完畢,取下輸液器,保留矽膠管,用0.4%枸緣酸鈉生理鹽水1-2ml,注入矽膠管內,用無菌小塞塞住針栓孔,外用紗布包裹,固定於耳下頸部即可。
輸液: 靜脈輸液技術內容:
腎結石隨尿液下行時,容易嵌頓在輸尿管的狹窄處,引起管壁平滑肌痙攣,發生劇烈的絞痛和出現排尿障礙等症狀。 20世紀90年代發現,主要發生在多次接受輸血的患者中,是因為輸血引起的致命免疫反應,每年造成大約幾百人死亡[10](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更高,因為很多醫務人員並不清楚有這種情況)。 主要原因和致病機理目前並不清楚,如果患者接受不同血型的輸血則發病率會明顯升高。
輸液: 藥物
需嚴格控制滴速的病人,用輸液泵是安全輸液的一個重大進展,可分為兩大類型;①可攜式或半攜式。 適用於家庭、小兒及化療病人等,帶泵注射器即屬此類型。 目前多採用第三代計算機控制導管擠壓定容量輸液泵。
輸液: 輸液反應及預防
藥液有無變色、沉澱、雜質及澄明度的改變。 輸液器具及藥品的保管要做到專人專管,按有效期先後使用。 輸液器使用前要認真查看包裝袋有無破損,用手輕輕擠壓塑料袋看有無漏氣現象。 一般在夏季氣溫炎熱,空氣濕度偏高時,藥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發輸液反應。 氣候寒冷季節,對高齡患者或者體質較弱者,也可引發輸液反應。
輸液: 原因分析
不用時要放到輸液泵頂部的座上將其鎖定,避免移動存放時碰壞。 充電時,先將電源開關關閉,然後才能充電。 若在首次使用或長時間不用後重新使用時,先將電池充滿電後再開始使用。 此輸液泵禁止存放在被風扇、空調、電爐、暖氣、加濕器等冷濕(熱) 氣流直接吹拂的地方。 2、 流動相不應含有任何腐蝕性物質,含有緩衝液的流動相不應保留在泵內,尤其是停泵過夜或更長時間的情況下。
輸液: 輸血療法之風險
輸尿管的腹段始於腎盂下端,在腹後壁腹膜的深面,經腰大肌前面下行至其中點附近,與睪丸血管(男性)或卵巢血管交叉,通常血管在其前方走行,達小骨盆入口處。 在此處,左輸尿管越過左髂總動脈末端前方;右輸尿管則經過右髂外動脈起始部的前方。 輸液 輸尿管(拉丁語:Ureter)是位於腹膜外位的細長肌性管道,左右各一,約平第2腰椎上緣起自腎盂末端,終於膀胱。 長約20~30釐米,平均管徑0.5~1.0釐米,最窄處口徑只有0.2~0.3釐米。 輸尿管的主要作用是將腎臟所排泄的尿液排入膀胱。 在對獻血者的血漿做化驗檢測常見的愛滋病毒、B肝病毒、C肝病毒、梅毒螺旋體等病菌的抗體是否為陽性時,如果獻血者感染不久(一般3個月至半年內),那麼相應的抗體仍然為陰性。
輸液: 輸液泵
靜脈輸液是一種經靜脈輸入大量無菌溶液或藥物的治療方法。 靜脈輸液是利用液體靜壓的物理原理,將液體輸入體內。 輸液瓶是一個入口和大氣相通,下連橡膠管的玻璃瓶。 瓶內液體受大氣壓力的作用,使液體流入橡膠管形成水柱,當水柱壓力大於靜脈壓時,瓶內的液體即順暢地流入靜脈。 由於輸入血液是異體細胞,因此可能會觸發受血患者的自體免疫系統,使得發生排斥反應的概率增加。 但是臨牀上也有發現,輸血導致患者免疫系統被抑制,令病人變得虛弱,無法抵禦手術後的感染和原來處於不活躍狀態的病毒導致肺炎、感染、心臟病和中風的概率上升[10]。
輸液: 輸液速度
用1%甲紫標記進針點及胸鎖關節,以免鋪無菌巾後不易看清穿刺點及進針方向。 (3)取出靜脈留置針,拔去護帽,檢查靜脈導管和針頭各部位。 右手捏緊留置針的回血室部,左手旋緊套於導針外的導官中樞部,切忌導管上移,使管頂超越針頭。 (2)除去溶液瓶的鋁蓋,消毒瓶塞及瓶頸,以瓶簽側面位置為起點,用無菌鉗翻轉瓶塞,再次消毒,拔出瓶塞,輕放在瓶口上。 輸入脫水劑,提高血液的滲透壓,以達到預防或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目的,同時借高滲作用,達到利尿消腫的作用。 輸液2025 靜脈推注一般是用靜脈針加註射器,一般是劑量比較小要求在一定時間內注射完的,比如全身麻醉的麻醉前給藥。
輸液: 輸液反應
3.2.3 嚴格操作規程 靜脈輸入過程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醫護人員在靜脈輸液操作前有效地進行手的清潔與消毒。 改進安瓿的割鋸與消毒,採用安瓿鋸痕後用0.5%強力碘或75%酒精棉簽一次消毒後折斷,能達到無菌目的,且操作簡便,省時省力。 輸液 瓶塞、皮膚穿刺部位消毒要徹底,重複穿刺要更換針頭,熟練過硬的穿刺技術及穿刺後的良好固定可避免反覆穿刺靜脈增加的污染。
有十年之久,有許多接受輸血的病人受到感染——在以色列、義大利、日本、西班牙、瑞士和美國,接受輸血的人有百分之8至17染上這種病。 瑪嘉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方乃聰今(15日)表示,醫護人員平常輸藥的程序中,需要「三核五檢」,包括在輸液途中,需要檢查輸液管道是否暢通。 注射藥物的過程中,會有兩名護士作複檢。 而按深切治療部的準則而言,醫護人員會每一小時檢查病人的維生指數一次。
感冒主要分爲病毒性或者細菌性感冒,而且多半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如果孩子症狀僅是流鼻涕、鼻塞、打噴嚏和低熱,需要是加強護理,等待自愈就好,如果着急輸液只會讓寶寶失去鍛鍊免疫力的機會。 3、 輸液2025 壓力過高的原因,是管路被堵塞,需要清除或清洗。 1、 防止任何固體微粒進入輸液泵體,因為塵埃或其它任何雜質都會磨損柱塞、密封環、缸體和單向閥,因此應預先除去流動相中的任何固體微粒。 流動相最好在玻璃容器內蒸餾,而常用的方法是過濾,可採用Millipore濾膜(0.2um 或0.45um )等濾器。
輸液: 患者因素
輸液時必須排儘管內空氣,防止液體流空;及時更換輸液瓶及添加藥液,輸完後及時拔針。 (10)輸液完畢,夾緊調節器,除去膠布,利用敷蓋針眼的紗布按壓穿刺點上方,迅速拔出針頭,囑病人屈肘片刻(其他部位拔針後應按壓片刻),整理病牀單元,整理用物,歸還原處。 輸液2025 (二)其他 用物注射盤內另加止血鉗、調節器、網袋(密閉式用)、膠布、剪刀,必要時備夾板、繃帶、輸液架。 持續靜脈滴注一般是比較多瓶的藥,比如幾瓶葡萄糖加幾瓶鹽水。 所以可能就滴完一瓶換上另一瓶,這樣針頭是一直在手上的,如果真的是需要很長時間,我們一般用軟的靜脈留置針,這樣就不會經常在靜脈上穿孔了。
如滴注不暢時,可用急速負壓抽吸,而不宜用力推注液體,以防將管內凝血沖入血管形成栓子。 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膚,以0.5%過氧乙酸溶液擦拭、消毒矽膠管(酒精可使矽膠管老化),仍以無菌紗布覆蓋,再次輸液時,打開小塞,以70%酒精消毒針栓孔,接上輸液裝置即可(每次需更換無菌小塞)。 (二)頸外靜脈穿刺插管輸液法 頸外靜脈屬於頸部最大的淺靜脈,位於頸外側皮下,位置較固定,可以輸液。 (8)如需暫停輸液,可將輸液器卸下,然後用注射器(預先備好肝素100mg,稀釋成4毫升),向肝素帽內注入肝素0.4~0.6ml,用無菌紗布覆蓋肝素帽及導管中樞部並加以固定,以備再次使用。 2.開放輸液法 此法能靈活變換輸液種類及數量,隨時按需要加入各種藥物,危重搶救、手術病人及病兒常採用此法,但易污染,故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要求。 (9)輸液過程中,需臨時加入少量藥物,應先按注射法抽吸藥物,常規消毒輸液瓶塞後,將藥液注入瓶中並搖勻,再按藥物性質調節輸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