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稿代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出: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三月二十四日)討論2014/15年度公屋輪候冊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的結果,並通過不同家庭人數申請人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於四月一日起生效。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2025 住屋開支用以衡量租住與公屋單位相若的私人樓宇單位的開支,視乎私人樓宇單位不劃一每平方米租金和參考單位面積而定。 非住屋開支參照政府統計處(統計處)最近一期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的結果釐定,並按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剔除住屋開支)的最新變動,或按統計處進行勞工收入統計調查所錄得的名義工資指數變動作為入息因素,以進行調整,並以較高者為準。
- 項目將於明年第二季開始接受申請,消息人士表示,按初步構思,房屋局將主動向合資格人士發信瞭解意向,並用計分制配對單位,每人會有3次配屋機會,屆時亦會加入「初生家庭」優惠。
- 由於房協轄下部分出租屋邨已被納入重建規劃,包括觀塘花園大廈(二期)、漁光村及筲箕灣明華大廈等,合資格的受影響居民可獲優先資格認購單位,配額共85個。
- 兩位或以上的高齡人士,若同意共住一個公屋單位,即可申請。
- 房委會也會不定期地向公屋輪候人士發出資產入息申報表以進行抽樣審查,另外也會抽查現行公屋租戶。
- 任何人於申請公共房屋時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即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最高罰款為港幣50,000元及監禁6個月。
- 「朗然」以市價62折出售,售價介乎255.5萬至645.6萬元,實用面積平均呎價為8,212元至9,812元,最終折扣率會以買家簽訂臨時買賣協議時的市值為準。
每逢有新的資助房屋單位應市,大家都很關心綠表白表人士的申請要求,究竟什麼人可以符合申請資格呢? 基本上,申請資格與房委會的居屋計劃相若,同樣分為白表及綠表申請。 2023年10月1日起,公屋租戶入住公屋後,每兩年要申報是否持續居住在單位,並已遵守與居住情況有關的條款。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2025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2025 曾作出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觸犯屋邨管理扣分制而被終止租約的前公屋租戶,禁止申請公屋期限由2年延長至5年。 至於投資部分,所有保險計劃、股票、債券、期貨、紙黃金、存款證、結構性投資產品、經紀投資按金、互惠基金、單位信託基金、年金計劃、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下的自願性供款等,都包括在內。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簡約公屋|改裝5校舍建600夥簡約公屋 市區或擴展市區盤增至1.6萬夥
符合資格的家庭可以根據適閤家庭情況的單位數目和地區選擇自行選擇共住一單位或分別入住兩個就近的單位。 在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後(簽訂任何協議(包括臨時協議)一個月內),戶主及所有成員亦必須主動向房委會申報。 「富戶政策」下獲豁免申報的租戶 ,無須申報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只需申報居住情況。 現時選擇市區的申請已多於可供編配予申請者的公屋單位數量,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從其餘三個非市區的區域中選擇一個,作為將來編配公屋的區域。 不過,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或「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並選擇與申請內所有家庭成員居於同一單位的申請者,則可選擇以上任何一個區域。 一般情況下,公屋租戶不可在香港擁有物業,除非是通過法庭判決而獲取的物業權益 (如離婚、繼承遺產,可獲酌情豁免),或以綠表資格購買資助出售項目的樓花,後者毋須在收樓前交回現居的公屋單位,但公屋租金須再經審批。
若全部家庭成員均為年滿60歲或以上的長者,資產淨值限額可達上表所示的2倍。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至於原計劃中的上水蓮塘尾項目約1100個單位因成本效益較低,以及聽取地區意見後,房屋局將不再推展。 小欖樂安排項目單位數量亦由5,000個單位減至4,200個單位。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申請方法
香港房屋委員會(下稱「房委會」)自1987年4月1日起實施的「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和在1996年4月通過實施的「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一般統稱為「富戶政策」。 面對持續上升的公屋需求,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下稱「小組委員會」)認為在努力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有必要同步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能更聚焦地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 項目將於明年第二季開始接受申請,消息人士表示,按初步構思,房屋局將主動向合資格人士發信瞭解意向,並用計分制配對單位,每人會有3次配屋機會,屆時亦會加入「初生家庭」優惠。
在暫住期間, 他們須繳交金額相等於雙倍淨額租金另加差餉或市值租金( 以較高者為準) 的暫準證費。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公屋申請|香港房屋供應短缺,公屋供應量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3月17日)討論2023/24年度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的結果,並通過不同家庭人數申請者的建議入息及資產限額,自2023年4月1日起生效。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入息及資產限額
至於就輪候冊資產限額而言,則參照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於年間的變動調整。 一般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是指一般申請人在過去十二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輪候時間的平均數。 這些家庭若有住屋需要, 可在遷出通知書屆滿前向房委會申請在現居公屋單位暫時居住, 有效期最長12 個月。
透過「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公屋的申請人除了須要符合上文提及的基本申請資格外,更須要符合以下條件。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凡參加此項計劃而符合資格的申請,通常會比一般家庭申請較早獲得處理。 以現行公屋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為計算,在「富戶政策」下,公屋住戶不能超出5倍入息限額,而家庭總資產淨值亦不能超出100倍入息限額,否則住戶及家庭成員須遷出公屋單位。 2023年10月1日起,房委會收緊公屋富戶政策,要求租戶入住兩年後須每隔兩年申報居住狀況,尤其是否擁有物業,並要租戶授權查覈其資產狀況。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藍十字家居至專寶 – 計劃B
房協每邀請10位申請者選樓,當中包括3位綠表家庭申請者、1位綠表一人申請者、5位白表家庭申請者和1位白表一人申請者選樓,惟一人申請者只能選擇一房及兩房單位。 兩位或以上的高齡人士,若同意共住一個公屋單位,即可申請。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房委會每月會抽選2,000名公屋租戶,要求他們填報「入息申報表」,以計算「公屋戶收入指數」。 公屋租金會因應指數調整,房委會每逢雙數年分都會檢討租金一次。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根據房委會公佈的最新公屋輪候數字,一般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長者一人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 年。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公屋申請2023 | 最新入息及資產限額!申請方法流程一覽
此外,有近7成半受訪者已經或正在申請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4.6年,最長輪候時間為18年。 獲批新租約的家庭, 不論他們在公屋居住的年期長短,均須每 2 年申報入息及資產一次, 以便釐定應繳的租金水平及繼續租住公屋的資格。 未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的租戶,須填報「居住情況及擁有香港住宅物業詳情申報表」。 已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而須申報入息、資產及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租戶,只須填報「居住情況申報表」。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申請公屋程序及流程
由於房協轄下部分出租屋邨已被納入重建規劃,包括觀塘花園大廈(二期)、漁光村及筲箕灣明華大廈等,合資格受影響居民可獲優先資格認購「朗然」的單位,配額共85個。 至於配額方面,綠表佔四成,白表佔六成,並預留兩成配額予一人申請者,綠、白表各佔一成。 由於房協轄下部分出租屋邨已被納入重建規劃,包括觀塘花園大廈(二期)、漁光村及筲箕灣明華大廈等,合資格的受影響居民可獲優先資格認購單位,配額共85個。 而非公屋租戶則以白表申請,二人或以上家庭的每月入息上限為6.2萬元,資產限額為147萬元;一人申請者的月入上限及資產限額則分別為3.1萬元及73.5萬元。 香港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 設有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申請制度,藉以公平和有秩序地為符合資格的申請者編配公屋單位。 平均輪候時間於2022年第四季錄得改善,主要是由於過往數季有為數不少的公屋單位可供編配。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公屋富戶|最新「富戶政策」消息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在2017 年2 月14 日的會議上,通過於2017 年4 月1 日起實施為現居於公屋的家庭申請者引入凍結時段的安排。 其後,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在2019年9 月20 日的會議上,以進一步合理分配公共租住房屋資源,決定取消「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及「天倫樂」三項長者優先配屋計劃下享有的豁免。 房委會又指出,目前根據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和維護公屋資源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住戶在公屋住滿十年,便須每兩年申報家庭入息及資產一次。 凡在公屋住滿十年或以上而收入水平超出規定限額的家庭,須繳交額外租金;凡入息或資產超出所定限額(分別訂為超逾公屋入息限額5倍及100倍),或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的家庭,則須遷出公屋。 房委會在 1996 年 4 月通過實施「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以入息及資產兩項準則,作為衡量公屋住戶繼續接受公屋資助的資格。 凡在「公屋住戶資助政策」下正繳交雙倍淨額租金另加差餉的住戶,若欲繼續於公屋居住,便須在下輪申報時 ( 距離上次申報兩年 ) 申報資產。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公屋申請|「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
申請公屋大致可分為5個步驟:1.) 遞交申請表、2.)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獲發「藍卡」、3.) 詳細資格審查、4.) 輪候配房、5.) 成功配房。 住屋供應是香港人長期關心的問題,對基層市民來說,申請公屋是建立家庭的第一步。 此外,對於通過查覈而申請公屋資格得以保留的申請者,從查覈日期起計五年之後,倘若屆時仍屬查覈目標之內,需再次接受查覈。 在2022年12月底,約有 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住宅物業包括在香港的任何住宅物業、未落成的私人住宅物業、經屋宇署認可的天台構築物、用作居住用途的土地及由地政總署批出的小型屋宇批地(包括丁屋批地)。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資助房屋︱安達臣道「朗然」售價下週揭盅 居民憂交通不便:市價兩三折才吸引
申請日期為11月30日至12月13日7時正,預計明年2月公佈抽籤結果,預計明年第二季揀樓。 房協總經理(銷售及市場事務)柯靄邦早前表示,折扣率62折是參考「居屋2023」。 項目設有會所,設施包括健身室、閱讀室、多用途室、遊戲室及兒童遊樂室,管理費每呎約4元,與一般私樓相若。 為了提供優質而可負擔的居所,所出售的單位均配備基本裝修及家電,包括全屋鋪設地磚,附設廚櫃、煮食爐、冷氣機、抽油煙機、熱水爐及浴室潔具等基本設備。 「朗然」設有2座,每座樓高14層,共提供422個單位,戶戶設有露臺,實用面積介乎303至658平方呎,間隔由1房至3房,當中2房單位佔總數八成,預計於2025年年底落成。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香港公屋如何申請?公屋申請資格/入息及資產限額/輪候時間/申請流程解說
由於現時選擇市區的申請已多於可供編配予申請人的公屋,新登記公屋申請人只可從其餘三個非市區 的地區中選擇一區,作為將來編配公屋的地區。 不過,申請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或「天 倫樂」優先配屋計劃並選擇所有家庭成員居於同一單位的人士,則可選擇以上任何一區。 房委會以入息及資產衡量住戶是否持續符合資格入住公屋,如公屋租戶入息或資產超出限額,須補繳額外租金,超出過多便要遷出單位。 根據既定機制,公屋入息限額以住戶開支為計算基礎,當中包括住屋開支和非住屋開支,另加5%的備用金。 住屋開支用以衡量租住與公屋單位相若的私人樓宇單位的開支,視乎私人樓宇單位不劃一每平方米租金和參考單位面積(即過去三年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單位的平均面積)而定。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2025 為了鼓勵年輕家庭照顧年長的父母或親屬,並促進家庭和諧共融,我們已將「家有長者優先配屋計劃」和「新市樂天倫優先配屋計劃」合併為「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同時,居住在不適切居所的單身人士壓力水平,在抑鬱、焦慮及壓力三個項目皆明顯高於住在適切居所的單身住戶,有三分之二人確診為抑鬱,另外26.7%人患有焦慮。 因此,有關申請會獲發一個相等於六個月的相應登記日期作為依據。 (2)12月2日央行行長表示,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 而「簡約公屋」最新總預算為約247.5億元,較今年2月估算的約264.4億元,調低16.9億元,減幅約6%。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申請資格
若房屋署發現不再符合編配公屋資格的申請者,以及沒有回應房屋署邀請以進行文件查覈及/或詳細審查的申請者,房屋署將會取消其申請。 「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是公屋入息限額的倍數,每年會按經修訂的公屋入息限額而作出相應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調整。 2023/24年度的公屋入息限額獲得通過後,「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也會相應調整。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每年按既定機制檢討。 若嚴格根據既定公式計算,在2023/24年度,6人及以上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會上調,而1人至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則會下調。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一季(即2022年9月底)輕微下跌0.1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維持不變。 此外,非住屋開支則是參照政府統計處最近一期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的結果釐定,並於兩次調查期間每年按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剔除住屋開支)的最新變動,或按入息因素的名義工資指數變動進行調整,以較高者為準。 至於公屋資產限額,則參照甲類消費物價指數(通脹率)於年間的變動調整。 參考以往做法,小組委員會通過將1人至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凍結在現行(2022/23年度)水平;6人及以上家庭的入息限額,則按照既定機制上調。 另外,小組委員會亦通過將所有家庭人數住戶的資產限額按既定機制上調1.9%。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
申請人獲配房後,於收匙上樓前後也有機會被要求接受深入資產審查。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房委會也會不定期地向公屋輪候人士發出資產入息申報表以進行抽樣審查,另外也會抽查現行公屋租戶。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去年一項調查,訪問了173名現正或曾獨居在不適切居所的人士,當中近9成(89%)人表示,他們因住屋開支而節衣縮食,有8成人因租金昂貴、擔心被加租而感到普通或極度困擾。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1)12月4日公司、中交投資、重慶水投三方簽署增資擴股協議,重慶水投以水利院及弘禹公司100%股權向中交重投增資,公司持股41.24%。 (2)根據11月1日投資者互動,公司在海洋資源產業(包括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水淡化、深海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等)等非傳統主業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業務探索和實踐。 (3)據11月9日投資者互動,公司發力城市複雜交通、智慧停車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細分領域,落地重慶公共停車樓二期項目等市政項目。 單位售價介乎2,555,000至6,456,000元,呎價介乎8212至9812元。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大新保險「樂加家」家居保障 – 計劃B
如入息下降的情況屬於永久性質,例如有家庭成員刪除戶籍、逝世等,或因增加家庭成員而致不超逾入息限額,住戶可申請立即繳交倍半淨額租金另加差餉或原有租金。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2025 繳交雙倍或倍半淨額租金另加差餉的住戶,如日後家庭收入連續三個月下降至低於有關的資助入息限額,則可按情況申請繳交倍半淨額租金另加差餉或原有租金。 年滿58歲或以上的兩位或以上人士(包括非親屬成員),只要同意一起共住一個單位,即可申請公屋。 申請表上所有人士都必須年滿58歲,並且在進行配屋時都必須年滿60歲。 為了滿足長者的住屋需求,房署提供多個優先配屋計劃,以配合他們的需求。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申請所須文件
「朗然」以市價62折出售,售價介乎255.5萬至645.6萬元,實用面積平均呎價為8,212元至9,812元,最終折扣率會以買家簽訂臨時買賣協議時的市值為準。 此外,房協已與16家銀行及認可財務機構簽訂協議,提供按揭貸款保證,讓買家可獲最高達到九成的樓宇按揭。 公屋申請者如須更改住址,可選擇使用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的「地址更改」服務一併通知我們、多個政府部門及非政府組織。 任何人於申請公共房屋時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即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最高罰款為港幣50,000元及監禁6個月。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2025 2023年10月1日起房委會推行新修訂方案,所有曾在申請公屋時作出虛假陳述而被取消公屋申請資格的人,不可於5年內再次申請公屋。
到達這個階段時,房屋署會約見申請人及家庭成員進行詳細資格審查。 房屋署會向申請人發出約見信,裏面有詳細資格審查面晤日期時間。 單就2022年第四季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結果而言,約有155,200個私人樓宇非業主戶(佔私人樓宇非業主戶總數的30.5%)會符合入息資格。 然而,這數字包括了現已申請公屋的住戶,以及符合入息限額但不符合其他申請公屋資格的住戶(例如資產限額、在本港擁有住宅物業及居港年期等)。 非公屋租戶可用「白表」申請,二人或以上家庭的每月入息上限為62,000元,資產限額為147萬元;一人申請者月入上限及資產限額則分別為31,000 港元及73.5萬港元。
如果申請者最初是以單身人士資格輪候,那麼其輪候時間會按照半數計算到其家庭申請中,但此計算方式最長以三年為限。 完成調整後,相關申請會被分配一個等同於一般申請的登記日期作為依據,以便日後進行公屋編配和政策執行。 公屋住戶如不遵從「富戶政策」要求填寫正確的入息及資產申報表並繳交,有機會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或作出虛假陳述,而觸犯《房屋條例》,一經定罪,最高罰款 2.5 萬元及監禁 3 個月,並須遷離現正居住的公屋單位。 在實際情況中,不時有公屋富戶因作出虛假陳述而被定罪,亦有公屋住戶因申報資料不正確而追回租金差額。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入息及資產限額
單身長者可以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而兩位或以上的長者可以參加「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 此外,長者可以選擇與成年家人同住一單位或分別入住兩個就近單位,進而參加「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除了住屋計劃,我們還提供院舍式長者住屋,配合長者的生活需要。 與其他資助房屋一樣,項目設有轉讓限制,買家於成交日起計15年內,不可於公開市場作自由轉讓,而在15年後纔可補地價作自由轉讓或出租。 除此之外,買家可於購買單位5年內,將單位轉售予獲房協核證為符合資格人士,惟不可以高於原價發售。 值得留意的是,除預留的85個單位外,「朗然」不設羣組優先選樓次序,並沒有跟隨房委會「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最新文章
如果家庭成員包括長者,可以在輪候和配屋方面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 房委會網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 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
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 申請公屋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
房委會現時設有兩大類公屋申請類別,分別是二人或以上家庭 / 長者一人申請的「一般申請」及須採用配額及計分制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不論屬於那個類別,申請人都必須符合以下基本公屋申請資格。 據房委會網頁顯示,在 2023年2月1日以前按「配額及計分制」登記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如分數於2023年2月1日,其分數已達425分,現正 / 將會安排詳細資格審查。 與一般家庭和長者申請人不一樣,非長者一人申請排的是另一條隊。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有計分制度,讓較年長的申請者獲優先編配公屋單位。 據房委會最新公佈,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梁文廣表示,第二批「簡約公屋」積極增加市區、擴展市區單位供應,同時減少新界較偏遠單位數目,回應基層市民對於入住市區、擴展市區項目的殷切訴求。 「簡約公屋」造價為人詬病,房屋局最新宣佈調低預算,由於首批項目回標價低於估算20%,節省30億元,當局相應調低第二批項目涉約1.3萬夥預算15%至98.4億元,調低約16.9億元,即整體共節省46.9億元。 當局亦計劃改裝5間空置校舍興建600個簡約公屋單位,並新加入馬鞍山恆光街860夥,以及縮減新界項目規模,令市區或擴展市區項目達約1.6萬夥,佔比逾半。 單位配額方面,綠表佔四成,白表佔六成;並會預留兩成配額予一人申請者,綠、白表各佔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