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譚老師」的譚清連,是最近數月來,這股散戶運動、明牌旋風的始作俑者,對股市以外的大眾,他像是從外星球冒出來的「異」類,而對崇拜者而言,有人形容他是「股市劉德華」,而對其銜恨至極者,則視為「股市奧姆真理教主」,認為是既邪又惡。 直言股市名嘴包括他自己全在行騙,更不避諱未來要將所有股市名人交易內幕出書公諸於市,譚清連說股市就是圖利行騙,投資人要自求多福。 佇澎湖的時陣,外媽是綴學校蹛佇漁翁島,舅公去馬公做兵,姊弟仔用批信聯絡感情,才知影七月時,馬公彼爿因為掠無學生做兵,顛倒喝講學生起反,軍隊欲刣雞教猴,用刺槍共?? 頭的學生揬甲流血流滴;半暝仔閣共學生捎起來烏白拍,聽講共人擲落海底飼魚仔的嘛有。 聯中的張校長佮鄒校長,想欲替學生講情,結果去予判軍法死刑,自按呢逐家就毋敢閣喘氣,毋敢吼出聲。
除了「非凡股市現場」以外,近一年來,每天下午三點播出、隔日清晨七點重播的TVBS「MONEY我最大」帶狀節目,因為以更多元的生活理財題材,加上有美女主播邱沁宜主持,所培植的固定班底分析師如林孟漢、賴憲政、黃靖哲等人,也累積出一定的名氣。 每天晚上九點到十一點播出的「非凡股市現場」,每集節目通常有固定兩到三位特別來賓,投顧老師每週都有固定上節目的時間表,節奏很好掌握。 尤其在股市多頭走勢時,因為收視觀眾多、節目影響力大,這些老師又能言善道,極具煽惑力。 譚清連 果然,在林進隆和李嘉的魔棒一點之下,「大通幫」的分析師如張國治、陳建宏、林建煌、陳龍、黃嘉尚等紛紛施展羣眾魅力,會員如潮水般湧入。 而大通投顧也隨著業務量擴充,全盛時期一共有大通、大揚、大盛三家投顧,在民國八十九、九十年間業務量達到高峯,市場佔有率高達五成。 尤其「大通幫」分析師搭上電子股飆漲列車,當時幾乎壟斷國內投顧界半壁江山,一年會員費收入超過十億元。
譚清連: 投顧名師一:「大通幫」 深知媒體魅力,大打老師形象牌
而且在股市基本屬於「零和賽局」的特性下,只有少數人能夠贏錢的結果,屬於股市多數的散戶,註定永遠遭到坑殺的命運。 然而就在去年,一個藉藉無名的年輕小夥子,卻扭轉了這樣的結構。 在大通投顧如日中天之時,市場上能與大通抗衡的,是「古董張」張世傑所創立的總統、日月、科學等投顧,以主力股鎖籌碼、報明牌的形式出現。 「古董張」刻意培植王文良、張清華、李鈺嘉等分析師,以人海戰術開闢七、八個節目,專門鎖定低價投機股與冷門股報明牌。
因為外媽路尾攏蹛佇汐止,有當時行過別人徛家的後尾門,若是有鼻著這號味,我佮小弟攏講這是汐止的味。 但譚清連在94年7月,接受媒體採訪時,卻爆料他跟股市作手林明達很熟,還說李進誠及林明達2人關係不像李進誠說的那麼單純。 但阿不拉與老雷就沒那麼好運,早年有「愛國大戶」之稱,在國慶、元旦等節慶日,非將股價拉至紅盤作收才滿意的雷伯龍,後因涉入華隆案,財富一夕蒸發,最後疑因罹患失智症,離臺赴美投靠親人。
譚清連: 股市黑手藉昱成坑殺散戶內幕
外媽包的北方水餃,比外口咧賣的閣較大粒一屑仔,而且皮不止仔厚,定定一鼎滾水無夠煠,愛分做兩、三鼎。 因為外媽毋是孤孤一個人來,彼當陣共舅公做夥起行,一路咧走反,對煙臺的碼頭上船,箍一大輾來到澎湖,兩人攏罕得食一頓粗飽。 若有時間撋麵皮包水餃,一定愛共皮撋較厚咧,內底的餡嘛櫼甲滇滇滇,上好會堪咧擋甲兩頓做一頓。
- 早年翻騰臺股多是金主背景,如四大天王阿不拉、威京小沈(沈慶京)、老雷(雷伯龍)及榮安邱。
- 他是出生於臺灣臺中市的廣東人,職業軍人的父親在譚清連幼年時就去世了。
- 據市場傳言,主力金主圈都會刻意打聽來賓要講哪些股票,在當天或前一天就事先買進,等待老師大放利多,隔天就沖掉,這也是很多散戶抱怨這些「非凡幫」分析師常是行情反指標的背後原因,不過公司方面則對外透過管道,嚴詞否認有這樣的情況。
經過多年教訓,很多散戶也學乖、學精了,但因為這些老師們深懂人性,當看到第四臺投顧老師鼓起如簧之舌,甚至拿起道具,用「十幾支漲停板」來誘惑你,或是用蓋牌手法激起觀眾的好奇心,還是會有投資人被蠱惑。 第四臺投顧老師最大的成本,是電視臺的頻道費,一年動輒要兩、三千萬元,老師們往往得招收上千名會員,才能打平成本,業績壓力其實不小,走偏鋒、退差價幫主力出貨,其實是產業競爭下不得不為的生態。 後來財隆林和李嘉拆夥,李嘉自立門戶創立天富投顧,大通投顧集團整併為國際大通投顧、永誠國際投顧兩家投顧公司,旗下擁有十五位分析師,陣容龐大,而投顧界系出大通體系的分析師更是族繁不及備載,目前十大名師中至少有五、六位是經由李嘉手中調教出來。 即使歷經去年金融海嘯,會員數目大減,但大通投顧集團仍然穩居投顧界的龍頭地位。
譚清連: 新聞活動
據市場傳言,主力金主圈都會刻意打聽來賓要講哪些股票,在當天或前一天就事先買進,等待老師大放利多,隔天就沖掉,這也是很多散戶抱怨這些「非凡幫」分析師常是行情反指標的背後原因,不過公司方面則對外透過管道,嚴詞否認有這樣的情況。 張世傑所帶動的「叫賣式」第四臺投顧老師風潮,作風草莽,憑藉著就是一套舌粲蓮花,這一類老師走的不是正統的投資,而是煽情的叫賣方式。 譚清連2025 不是跟主力、作手、公司派、法人掛鉤,不然就是集合金主及會員的力量,自己就扮演起拉抬股票的作手。 譚清連2025 人稱譚老師的譚清連當年被散戶視為股市之神,手上可以操縱的資金至少超過300億。
譚清連: 山東號航母駛過臺灣海峽 臺灣密切監測
魚肉切予幼幼,落一寡薑絲,拍一粒卵清,本地人食到嘛驚一下,請外媽共手路寫予逐家鬥鼻芳。 尾仔是因為註文傷麻煩,才開始揣無仝的魚仔來替換,順紲共魚仔的臺語學起來,親像蝨目魚,伊就用山東腔念做「掃把魚」。 二○一三年九月十二日,銘異成為臺股史上第一檔因投資理財節目異常推薦,被證交所列為處置股票的個股,每二十分鐘進行人工撮合一次。 檢調接獲檢舉指出,二○一○年到二○一三年間,鄭光育等四人涉嫌合組策略聯盟,炒作銘異、晉倫股票;鄭光育曾在全球財經臺的「產經話趨勢」節目中,狂炒銘異的「微機電自動對焦鏡頭承載機構組裝」題材,拉抬銘異股價。 在四大天王之後,在臺股翻雲覆雨的改由「投顧老師」接棒,包括譚清連、山水、「古董張」張世傑等為代表人物。
譚清連: 譚清連炒作股票 高院判刑3年6月
二○一○年一月到二○一四年四月,銘異股價從四十一元起漲,波段高點達二一三元;其中,二○一○年十二月從五十三. 五元,單月爆出二十六萬多張大量;但二○一一年十月,股價跌到五十四. 早年翻騰臺股多是金主背景,如四大天王阿不拉、威京小沈(沈慶京)、老雷(雷伯龍)及榮安邱。
譚清連: 電子書櫃及宣導
其實,分析師如果只是自己研究,完全不和法人、公司派及主力互動,時間久了,往往會導致閉門造車、曲高和寡的結果。 但是散戶痛恨的,是投顧圈盛行的「幫主力出貨」的「紅包文化」。 深知電子媒體魅力的林進隆,和事業夥伴大通投顧總經理李嘉在幕後操刀,瞭解行銷包裝是暴紅必要的手段,刻意找高學歷、善表演、能言善道的分析師,至於專業知識倒是其次。 以光鮮亮麗的形象在電視解盤節目中出現,同時刻意加強掌握人性心理的訓練,讓投資大眾耳目一新。 在電子媒體即時、快速、直接影響力之下,無論「非凡幫」或「MONEY我最大幫」的投顧老師,都是因電視媒體而紅,只要和製作單位或主持人保持良好關係,無論名氣或是財源,便源源不斷滾進來。
譚清連: 臺灣之光
張世傑本人亦粉墨登場,長期在臺視「勝券在握」盤前節目中解盤,他拉抬股票的手法,是以連續跳空、快速飆漲見稱,股價直上直下,異常刺激,培養了一批死忠羣眾,聲勢浩大。 新聞媒體也為譚清連提供了施展股市分析才華的舞臺,衛星電視四臺還開辦了譚清連分析股市的專題節目。 由於譚在散戶股民極具號召力,他曾創造了一次”叫”漲停六支股票的記錄。
譚清連: 股市名嘴餘世欽涉炒股 移送北檢複訊
五元跌停價位起漲,當天由黑翻紅,一路拉上漲停板作收,此後,股價猶如沖天砲般地扶搖直上,迄十一月六日,盤中創下二百二十三元天價,然而此時的股價走勢,宛如九月二十二日的再版,唯一不同的是,此時由紅翻黑,以跌停作收,自此又一瀉千里。 譚清連2025 五元,漲幅高達二六四%,幕後遙控股價的主力在這場「軋空秀」中,至少獲利十三億元。 他是出生於臺灣臺中市的廣東人,職業軍人的父親在譚清連幼年時就去世了。 從小他與母親和姐姐相依為命,母親在戲院旁擺攤賣面,他自國小二、三年級時就是在麵攤邊打雜做功課,有時還要到戲院門口叫賣口香糖以補貼家用。 因此譚清連童年就備嘗人間冷暖,也養成他喫苦堅忍甚至獨來獨往的個性。
譚清連: 臺北國際電腦展聚焦AI時代 貿協:看見臺灣黃金機會
五元,漲幅高達二六四%,隨後六個營業日裡(十一月六日至十二日),昱成股下挫七十六元,跌幅達三四%,忽上忽下,雲霄飛車般的走勢與大盤形成強烈對比。 因此依銀行法等罪判處譚清連有期徒刑3年6個月,而且不得緩刑。 除了譚清連,當時股市掃黑也被鎖定的山水老師李成祿雖然曾被檢調懷疑他成立多家子公司,利用五鬼搬運法違法掏空中櫃超過30億,而對他求處10年徒刑。 由於譚的特殊經歷,他深知廣大散戶股民的酸甜苦辣,於是立下了引導散戶抗衡主力大戶的”宿願”。 曾是菜籃族的最愛,風光時動輒吸引4、5千名投資人捧場的譚清連,85年間因為辱罵證交所、違反金融秩序法及銀行法,分別被判刑4個月到3年6個月不等,譚清連目前官司還不斷上訴。 外媽抱著舅公的手尾,踮碼頭哭甲心肝強欲去跳海矣,外公隨講,後世人會好好共照顧,叫伊毋通悲傷,閣欲??
譚清連: 四大天王今何在 炒股生涯原是夢
「股市名嘴」譚清連重現江湖了,這次他不是要顛覆股市,而是要顛覆臺灣經濟。 這次,他化身為拯救民進黨政府「經濟的使者」出現,成立散戶自救會,投資人可要睜大眼睛看看他葫蘆裡到底在賣什麼藥。 由於譚清連在飯店和餐飲業服務期間認識了一些做股票生意的顧客,在他們的引導下,譚清連也進入了股市。 或許譚清連具有天生的做股票的才能,僅僅二、三年的時間,他便從一文不名的窮小子成為了擁資數百萬元的股市新貴了。
譚清連: 炒股案 4名嘴均獲交保
然而,沒有資源的投顧老師,只好自己買時段做節目,甚至轉型升級為主持人,創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而其中藝名「漫舞」的君安投顧董事主席梁碧霞是箇中好手。 然而這個傳奇的英雄,卻在八個月後,於二十八日深夜遭到調查局收押禁見。 但就算風光一時,譚清連最後也因違反證交法被判刑後,尚未服刑即潛逃中國至今;「古董張」在2000年最風光時,是日月投顧及總統投顧等合法投顧老闆,培養數名當時所謂的「第四臺老師」,可說是日進鬥金,後因炒股入獄。 出獄後,打著寫回憶錄招牌,說是要揭發投顧亂象,但還是炒股,2011年涉及唐鋒炒股案又被起訴重刑。 ○六年底越南股市崛起,梁碧霞大舉籌組考察兼開戶團,並透過電視節目號召散戶與部分中實戶「錢進越南」。 譚清連 譚清連2025 後來越股從九百點慘跌至三百點以下,部分投資人損失不貲,但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前一陣仔聽下港朋友咧討論「水餃」,in講的彼,是赤肉包筍角仔,炊好的番薯粉皮媠甲袂輸水晶瑪瑙,食起來???? 嗲嗲,閣誠有肉香,若買一粒會使做點心,買三粒就飽一頓的「水餃」。 下港朋友怨歎講,這馬佮人講著「水餃」,就佮阮外媽仝款,乾焦知影用麵粉皮包高麗菜抑是韭菜餡,用滾水煠,連鎖店攏有咧賣的彼款。 譚清連因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等案,被臺灣高等法院判處徒刑3年10月確定,他在94年間,尚未服刑即潛逃出境,藏匿於大陸。
譚清連: 譚老師復出 散戶請走避 P.115
第四臺投顧老師在螢光幕上解盤,對很多散戶而言,是屢見不鮮的事,但就在報明牌的同時,很多潛伏的危機,正在引誘觀看節目的人上鉤,背後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投資人不得不防。 1989年臺灣股市崩盤,譚清連的股市本錢全部損失掉,窮得三餐無以為繼,又重新回到無產者的隊伍中來。 有一陣子,譚羞於見人,只好到工地打工度日,甚至還躲到朋友的農場幹活。 曾經追隨過譚清連的散戶股民朋友不忍看他如此下去,於是鼓勵他重返股市,大家湊錢由譚負責看盤分析操作。 綴軍隊蹛佇澎湖彼當陣,外媽想欲揣鮁魚來包上蓋有名的鮁魚水餃,攤頭煞攏無看矣,人頭家教伊講臺灣是「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紲一個啊一個試,無試無打緊,試了到地,原來註文才買有的馬鮫就是伊故鄉講的鮁魚。
譚清連: 媒體副總編劉永嘉遭爆屢伸鹹豬手遍及同業 中時:已停職調查
對於股市各類概念也頗為在行,加之他驕人的股市戰績,許多散戶特別是股市”菜籃族”的大姐、大媽經常向譚清連請教。 挑高樓中樓,金黃色帷幕高雅舒適,譚清連這間私人招待所現在只招待股市主力作手和大戶,官司圍身的譚清連雖然不便在電視上曝光過多,但還是坐擁4、5千萬豪宅,據有3到5億籌碼的實力。 逃亡大陸遭通緝的前股市名嘴譚清連,因7年前在勁永禿鷹案期間,向媒體爆料前金管會金檢局長李進誠和股市作手林明達很熟,被李進誠控告誹謗。 由於譚清連逃亡多年,已逾追訴期,臺北地檢署今天將譚清連不起訴。 但同年十二月,銘異股價又在四天內大漲近四十元,高低點價差達三十六. 譚清連2025 五元,證交所再次將銘異列為公佈注意股票,並發布新聞稿指出,銘異近期未接獲客戶大訂單,也沒研發新產品,在基本面沒變化的情況下,「股價卻因第四臺老師大力吹捧而大漲」。
雖然譚清連報的明牌常常都表現不俗,但一二審法官調查發現他涉嫌以成立股友社的名義向菜籃族散戶推薦明牌,然後結合主力聯手炒作特定股票,保守估計違法吸金高達上億。 在這四大名嘴之前,十多年前臺股也有一批「投顧老師」翻雲覆雨,包括譚清連、山水、「古董張」張世傑等為代表人物。 其中,譚清連一場演講會,萬人擠爆臺北社教館大門的紀錄,迄今無人能出其右。 就算風光一時,譚清連最後因違反證交法被判刑後,尚未服刑即潛逃中國至今;「古董張」也因炒股入獄,但出獄後,打著寫回憶錄招牌,說是要揭發投顧亂象,但還是炒股,二○一一年涉及唐鋒炒股案又被起訴判重刑。
譚清連: 投顧名師三:「非凡幫」 以「理性分析」著稱,論調偏向法人
落好燒水,「投」過的面巾拍予澹,共面桶囥佇眠牀邊,外媽代先試一下水,有燒,才開始用面巾共外公拭身軀。 頭拄仔佮水餃皮戰甲粗跤重蹄,替外公拭身軀的時陣,幼秀甲袂輸拭佛仔,對頷頸到肩胛頭,胳下空到手骨、手指,一塊一角攏毋敢潦草,順著龍骨邊仔摸去,若有看著小可生癬,著隨用醫生開的藥膏佮抹予詳細。 包水餃是規口竈的運動,睏了一暝的麵粞,對外媽的手板變出一粒一粒麵丸撋出來的時陣,規間厝攏是麵粉芳,外媽撋麵,大人切菜,囡仔就無閒咧包餡,厝內不管時攏有蔥仔、蒜頭、韭菜佮淡薄仔芫荽的氣味,佇鼻仔趖來踅去。
由於譚清連早已抱定”散戶對抗主力大戶”的雄心,所以他極力號召散戶團結起來,組成”自救聯盟”,來對抗主力大戶、法人投資者對廣大散戶的宰割。 在沒有家世背景和輝煌學歷(他沒有上過正規大學)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以”戰勝股市”的信心在臺灣股市的散戶民眾中樹立了很高的威望,以他為核心的”股友會”、”聯誼會”隊伍日益壯大。 同樣曾經涉及號召菜籃族炒作特定股票遭判刑的譚老師譚清連,今天接受TVBS專訪時強調,股市名嘴本來就是在公開行騙,只是看哪些投資人願意上鉤,由於目前沒有明確法律規範,就算遭到判刑,也不會真的入獄。 檢調發現,鄭光育、餘世欽及方翔立等三位股市名嘴,曾涉及前立委羅福助禿鷹炒股案,明知「吉祥全球」、「佳必琪」等公司體質不佳,竟先低價買進股票,透過節目號召散戶進場,再趁機拋單獲利了結;去年八月,三人分別被判刑十四年、四年及五年不等。
譚清連: 譚清連如何顛覆股市成為「菜籃族」救星?
這段時期的投顧界,與其說是專業投資顧問,不如說是股友社、「明牌文化」盛行,散戶往往不問基本面,只要是老師報出來的「明牌」,股價漲得再高都熱烈追捧。 〔記者錢利忠、吳昇儒/臺北報導〕「好的老師讓你上天堂,壞的老師帶你住套房」。 面對記者詢問,方翔立說:「九十九年就離職的人,看檢察官怎麼判」。 在臺灣這個「淺碟型」的股票市場,人為介入操縱股價的事早已不是新聞。
譚清連: 臺股攻萬七 徐旭東:臺灣經濟好得很
其中出身廚師、開川菜館的榮安邱(本名邱明宏),因低調不強出頭,可說是四大天王中,唯一沒有官司纏身、全身而退的,也是最早離開股海;而有九命怪貓般突圍意志的小沈,幾番起伏到現在依然屹立不倒。 不過,後來梁碧霞離婚,她把掄元、華信、財裕、寶成四家投顧公司和《理財週刊》讓給前夫洪寶山經營,自己則自立門戶,另創君安投顧,刻意走國際化路線,投資足跡遍佈大陸、香港、越南等地,並且買下電視節目時段,當起主持人。 不過,隨著政府加強取締股友社,加上TVBS、東森等有線電視臺介入搶食這塊大餅,讓投顧界產生質變。 譚清連 當時TVBS頗為照顧財隆林(林進隆),讓他成為由洪玟琴所主持的「錢線追擊」節目固定來賓,順帶讓林進隆的大通投顧一炮而紅。 綜藝主持天王吳宗憲入主上櫃印刷電路板翔昇電子,令投資人驚呼連連。 這家過去四年已虧光一個資本額的企業,能不能在憲哥魔棒一揮下振衰起敝,甚至如憲哥自己所說的「雞犬昇天」,值得我們張大眼睛瞧。
自從民國八十年非凡電視臺以跑帶的方式,播出投顧老師錄影帶的解盤節目後,投顧公司以每個月三十萬元到兩百萬元不等的價碼,向電視臺租頻道,開解盤節目的模式便大行其道,其中以非凡電視臺最為搶手,每個月價碼約一五○萬至二○○萬元。 投顧公司聘請老師收會員,再和老師拆帳,電視臺收出租頻道費,三方互蒙其利,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經三次萬點崩盤,雖然散戶陣亡不知凡幾,但投顧老師至今仍然是影響股市走勢的重要力量。 早期,投顧老師是以個人魅力來操控市場,包括譚清連、山水、許弘明都曾是「喊水會結凍」的人物,演講會動輒數千人起跳,甚至譚清連在臺北中山堂所舉辦的萬人演講會,至今紀錄仍無人能破。
譚清連: 「股市戰神」為什麼會被調查局盯上
曾與知名股市炒手「古董張」涉及唐鋒炒股案的王寶葒,遭行刑式槍殺身亡,印證了臺股一句俗語「四大天王今何在,炒股生涯原是夢」。 「MONEY我最大幫」分析師影響力逐漸擴大,雖然不若「非凡幫」分析師聲勢如此浩大,但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潛力股」。 尤其是老牌股市節目「非凡股市現場」,捧紅了許多投顧老師如朱成志、蔡明彰、連乾文、林友銘、林隆炫、柯建維、林偉熙(林新象)、賴瑞鳳、秦筱芳、張震等人。 昱成股戲劇般的走勢,恰在臺股受到東南亞金融風暴襲擊、大盤直轉而下時上演。 大盤指數在兩個半月裡跌掉了二五%,迄今仍奄奄一息,但昱成股卻從九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六日,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股價上漲了一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