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日起,公屋租戶入住公屋後,每兩年要申報是否持續居住在單位,並已遵守與居住情況有關的條款。 曾作出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觸犯屋邨管理扣分制而被終止租約的前公屋租戶,禁止申請公屋期限由2年延長至5年。 申請人獲配房後,於收匙上樓前後也有機會被要求接受深入資產審查。 房委會也會不定期地向公屋輪候人士發出資產入息申報表以進行抽樣審查,另外也會抽查現行公屋租戶。
另外,租戶在購買物業後一個月內必須向當局申報,否則租約將被終止。 此外,禁止已有成年子女的租戶為其他成年子女加戶,以減少世襲情況。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在實際情況中,不時有公屋富戶因作出虛假陳述而被定罪,亦有公屋住戶因申報資料不正確而追回租金差額。 在公屋居住滿10年的住戶、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須就富戶政策每2年進行一次申報。 如住戶選擇不作出申報,或不按要求填寫申報表,則須於遷出現居公屋單位。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申請資格
在2022年12月底,約有 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 若房屋署發現不再符合編配公屋資格的申請者,以及沒有回應房屋署邀請以進行文件查覈及/或詳細審查的申請者,房屋署將會取消其申請。
- 完成調整後,相關申請會被分配一個等同於一般申請的登記日期作為依據,以便日後進行公屋編配和政策執行。
- 單身長者可以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而兩位或以上的長者可以參加「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
- 任何人於申請公共房屋時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即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最高罰款為港幣50,000元及監禁6個月。
- 至於公屋資產限額,則參照甲類消費物價指數(通脹率)於年間的變動調整。
-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如果公屋或中轉屋住戶在兩年內被扣除的分數達到16分,其租約或暫準證將被終止。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2025 最新政策容許每間公屋只容許戶主加入1名成年子女的名字,不能為第2名成年子女「加名」,加大日後住戶分戶的難度,從而減少公屋「世襲」。 以3千蚊租金為例,如果入息限額超過了3倍,須交2倍租金,亦只不過是6千蚊。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未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的租戶,須填報「居住情況及擁有香港住宅物業詳情申報表」。 已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而須申報入息、資產及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租戶,只須填報「居住情況申報表」。 若住戶超出「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或資產限額,房屋署會以書面通知有關住戶及向他們發出遷出通知書。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若住戶不同意有關結果或存有疑問,他們可以到屋邨辦事處作出澄清或要求重新評估。 與此同時,住戶可於遷出通知書發出日期後起計15天內向由行政長官委任的上訴委員會(房屋)提出上訴。
- 公屋「富戶政策」以入息及資產兩項準則,衡量住戶是否符合資格續住公屋。
-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有計分制度,讓較年長的申請者獲優先編配公屋單位。
- 獲發藍卡後,公屋申請即獲登記,房屋署會按登記次序及申請人所選擇的區域有沒有合適單位進行調查,之後便會進入詳細資格審查階段。
- 現就謝偉俊議員的提問答覆如下:(一)及(三)為執行「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進行「入息調查」,房屋署會向有關住戶發出通知信,並連同入息申報表供住戶填寫。
- 她又指,由2017年修訂富戶政策後,至今收回3200個單位,而政策下繳交倍半或雙倍租金租戶只有約3萬,為數不算多,因此委員會暫無計劃收緊富戶條件。
未住滿10年的住戶無須申報,但房屋署若接獲舉報並證實他們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不論其居住年期,仍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根據房委會資料,如果公屋申請因家庭收入或資產超額而被取消,但日後家庭狀況有所改變,或入息/資產有所調整而再次符合申請資格,房屋署可以考慮恢復其申請。 由2017年至今,房屋署只成功令約360戶公屋富戶,因為超出入息及資產限額而須遷出單位。 另外有約460個公屋富戶,因在暫準居住期間,入息和資產重新符合「富戶政策」或其他原因而無須遷出。 香港房屋委員會(下稱「房委會」)自1987年4月1日起實施的「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和在1996年4月通過實施的「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一般統稱為「富戶政策」。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最新文章
另一方面,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及審計署於二○一三年曾建議房委會檢討「富戶政策」,以進一步確保有限的公共房屋資源得以合理分配。 為跟進有關建議,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曾於二○一四年十月討論了現時的「富戶政策」。 委員曾探討多個修訂「富戶政策」的初步方案,但由於各方案互有利弊,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未作任何決定。 房委會會適時檢視各項政策,以確保有限的公共房屋資源得以善用,並會顧及有關政策對居民的影響。 房委會又指出,目前根據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和維護公屋資源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住戶在公屋住滿十年,便須每兩年申報家庭入息及資產一次。 凡在公屋住滿十年或以上而收入水平超出規定限額的家庭,須繳交額外租金;凡入息或資產超出所定限額(分別訂為超逾公屋入息限額5倍及100倍),或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的家庭,則須遷出公屋。
房屋署會於集齊文件後約2個月內,通知申請人是否符合編配資格。 其他收入如股息、紅利、保險計劃收益、定期利息、贍養費、親友資助、退休金 (包括長俸)、綜援金等,都須填妥聲明書及相關證明文件。 住屋供應是香港人長期關心的問題,對基層市民來說,申請公屋是建立家庭的第一步。 若房屋署發現不再符合編配公屋資格的申請者,以及沒有回應房屋署邀請以進行文件查覈及/或詳細審查的申請者,房屋署將會取消其申請。 此外,非住屋開支則是參照政府統計處最近一期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的結果釐定,並於兩次調查期間每年按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剔除住屋開支)的最新變動,或按入息因素的名義工資指數變動進行調整,以較高者為準。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富戶入息、資產淨值限額
到達這個階段時,房屋署會約見申請人及家庭成員進行詳細資格審查。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2025 房屋署會向申請人發出約見信,裏面有詳細資格審查面晤日期時間。 年滿58歲或以上的兩位或以上人士(包括非親屬成員),只要同意一起共住一個單位,即可申請公屋。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家庭申報不用填個人總資產淨值
如果底薪是非固定金額,則根據填報日前連續受僱期間的底薪收入總額除以該段相應受僱月數或日數平均計算,最長計算期間為6個月。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2025 任何人於申請公共房屋時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即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最高罰款為港幣50,000元及監禁6個月。 目前公屋扣分制度包括28項不當行為,違者將按其嚴重性被扣除3、5、7、15分。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富戶政策下,年長者家庭的入息及資產淨限額會否不同?
對比起租私樓簡直不值一提;所以年輕人上公屋越嚟越難,因為富戶趕唔走,形同虛設。 2023年10月1日起房委會推行新修訂方案,所有曾在申請公屋時作出虛假陳述而被取消公屋申請資格的人,不可於5年內再次申請公屋。 首次申請可選擴展市區 (東湧、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青衣) 、新界 (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大埔) 或離島 (不包括東湧),但不能選市區,即港島或九龍。 申請公屋大致可分為5個步驟:1.) 遞交申請表、2.) 獲發「藍卡」、3.) 詳細資格審查、4.) 輪候配房、5.) 成功配房。 據房委會網頁顯示,在 2023年2月1日以前按「配額及計分制」登記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如分數於2023年2月1日,其分數已達425分,現正 / 將會安排詳細資格審查。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公屋富戶政策2023|入息及資產申報/流程/ 豁免資格
透過「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公屋的申請人除了須要符合上文提及的基本申請資格外,更須要符合以下條件。 凡參加此項計劃而符合資格的申請,通常會比一般家庭申請較早獲得處理。 已交回入息申報表的租戶,可能會被邀與「善用公屋資源分組」的職員面晤;或提供收入證明文件及其他相關資料,以核實他們所申報的收入。 以往公屋租戶在入住10年後才需要2年進行一次「富戶政策」申報,現改為公屋租戶入住滿2年後,每2年申報一次。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大新保險「樂加家」家居保障 – 計劃B
答覆:主席: 政府的房屋政策,是為未能負擔私人租住樓宇單位的人士提供公共租住房屋(公屋)。 如住戶家庭入息超逾指定入息限額,便須視乎超逾情況繳交倍半或雙倍淨租金,另加差餉。 如住戶家庭入息及所擁有資產淨值均超逾指定的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便須遷出公屋單位。 與此同時,按現行法例規定的公屋租金調整機制,房委會須每兩年檢討公屋租金一次,並須按該次租金檢討中第一和第二期間收入指數的變動調整公屋租金。 為蒐集收入數據,並確保有關數據具代表性,房屋署每月按照該月份實際的家庭人數分佈隨機抽選2 000戶公屋租戶進行「公屋住戶入息抽樣統計調查」(「入息調查」)。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入息超額怎麼辦
然而,這數字包括了現已申請公屋的住戶,以及符合入息限額但不符合其他申請公屋資格的住戶(例如資產限額、在本港擁有住宅物業及居港年期等)。 然而,房屋委員會建議修改此政策,將要求住戶在入住滿2年後,每2年進行一次申報,以防止公屋濫用情況的發生。 換而言之,日後如戶籍內任何家庭成員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整個家庭亦須遷離該公屋單位。 2023年10月1日起,房委會收緊公屋富戶政策,要求租戶入住兩年後須每隔兩年申報居住狀況,尤其是否擁有物業,並要租戶授權查覈其資產狀況。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填寫網上公屋申請表
稅務局評估,下年度稅收預算為3900億元,按年增加3%,其中印花稅收入料佔1130億元,入息及利得稅收入料佔共2511億元。 譚大鵬表示,隨着疫情趨穩,經濟未必太差,估算整體稅收會有低增長幅度。 納稅人可獲扣除的租金金額,則就有關課稅年度根據租賃繳付的租金,或該年度的扣除上限,以數額較小者為準,即納稅人實際繳付租金金額,若低於扣稅上限,扣稅以實際租金計算;如高於上限,最多扣10萬元上限。 納稅人的配偶、家人、合夥人、受納稅人或配偶所控制的法團等相聯者將不獲扣除。 今次報稅將落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稅務寬免,包括寬減百分百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稅,上限一萬元,市民毋須提出申請,寬減會在評稅中反映。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
申請公屋的申請者必須符合基本申請資格,並且年滿58歲,而在進行配屋時,申請者必須年滿60歲。 申請者可以要求將其申請轉為相關優先配屋計劃的家庭申請,而不需要重新登記,並且會繼續使用原有的申請編號。 如果申請者最初是以單身人士資格輪候,那麼其輪候時間會按照半數計算到其家庭申請中,但此計算方式最長以三年為限。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完成調整後,相關申請會被分配一個等同於一般申請的登記日期作為依據,以便日後進行公屋編配和政策執行。 在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後(簽訂任何協議(包括臨時協議)一個月內),戶主及所有成員亦必須主動向房委會申報。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申請公屋程序及流程
面對持續上升的公屋需求,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下稱「小組委員會」)認為在努力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有必要同步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能更聚焦地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 房屋局正開展新一輪社屋申請,有市民早前反映,不滿申請社屋時,入息規定只按10月份薪酬計算。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房屋局今(29日)發出通告,修改提交入息證明規定,除了原本規定需提交今年10月份的收入,申請人亦可提交由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期間總收入月平均數證明。
被抽樣選出的租戶將收到有關通知書和入息申報表,以申報他們的收入。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2025 須要申報的收入包括受僱及自僱的薪酬和其他收入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例如投資收入)。 租戶所提供的資料會按保密程序嚴謹處理,所得數據會作為政府統計處計算收入指數之用。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2025 政府統計處採取各項質量監控措施,以確保整個數據蒐集和輸入過程公平、客觀和準確。 現行政策是,如果租戶的入息或資產限額超出限額,房屋署將發出遷出通知書,但仍可酌情批出「定期暫準居住證」,讓相關的富戶繼續在公屋中暫住最長12個月。
至於投資部分,所有保險計劃、股票、債券、期貨、紙黃金、存款證、結構性投資產品、經紀投資按金、互惠基金、單位信託基金、年金計劃、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下的自願性供款等,都包括在內。 房屋署會主動向住戶發出申報表,住戶須在限期內,填寫每名家庭成員的全部收入,並申報資產淨值有否超逾公屋入息限額的100倍。 房委會修訂「富戶政策」是為了妥善分配資源予較有迫切需要的申請者,在「富戶政策」之下,入息及資產超出限額的住戶,需要繳交更多租金或遷出公屋。 《2007年房屋(修訂)條例》引入以公共租住房屋 (公屋) 租戶收入為基礎的新租金調整機制。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藍十字家居至專寶 – 計劃B
富戶申報表中有一部分供住戶填寫個人總資產淨值,此部分只供選擇分開以個人身份申報的家庭成員填寫,一般公屋住房多以家庭申報,則僅須於上一部分剔選資產水平,無須填寫此部分。 根據房委會公佈的最新公屋輪候數字,一般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長者一人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 年。 申請人須於會面當日,準備好所有關於申請人及家庭成員所需文件交給房屋署主任審查及核實,並於面晤時間前25分鐘抵達場地,以便登記及聆聽簡介會。 出示約見信並獲得約見籌號後,便可在大廳等候入房見房屋署主任,整個過程約1至2小時。
委員會主席黃碧如認為,今年10月開始推行新措施適當,申報亦會盡量簡單明確,以減少對居民滋擾,及避免誤導情況。 她又指,由2017年修訂富戶政策後,至今收回3200個單位,而政策下繳交倍半或雙倍租金租戶只有約3萬,為數不算多,因此委員會暫無計劃收緊富戶條件。 公屋富戶入息如超出要求5倍或資產限額超出100倍,仍可酌情申請「定期暫準居住證」,但有關期限自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將由最長 12 個月,縮短至最長 4 個月。
房委會網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 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公屋入息申報表每月平均收入 如住戶作出虛假陳述,欺瞞房署,有關住戶將不能在5年內再申請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