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怡醫院的兒科專科團隊涵蓋不同專科,包括過敏及免疫科、心臟科、呼吸系統科及睡眠醫學、初生嬰兒科、兒童體智發展科、神經科、內分泌科、血液科、腫瘤科及醫學遺傳學等,為17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專業治療服務。 談到成因,三位專家不約而同地認為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最重要、最關鍵的原因便是家庭,當然也有其他因素如學校/教育制度、朋輩關係、社會文化意識、生活節奏,以及孩子本身先天的特質。 兒童精神科 兒童精神科 31.普通科精神健康標準協作屬專業團體,負責就普通科醫生所提供的精神健康服務訂立培訓標準及認可準則,團體成員包括普通科、心理學、精神科及來自社區的代表。
- 在香港,政府透過分層護理模式為有需要的青年人提供精神健康服務。
- 一般而言,精神科專科門診會將有急切醫療需要的病人分為第一優先類別(緊急)個案跟進,以確保他們能在合理的時間內得到診治。
- 當中ADHD和自閉症,近八成是與遺傳因素有關;而抑鬱、焦慮等情緒病,遺傳影響只有三至四成,大部份是後天因素引起。
- 兒童心智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周遭的事情影響,加上欠缺貼切地表達想法的能力,除了身邊成年人如家長、老師、社工等要多加留意外,教導他們相關知識也是重要的一環。
- 在英格蘭,英國政府致力透過現有的基層醫療體系,整合和擴展精神健康服務。
- 同好多家長一樣,我接受唔到食藥,怕副作用,加上我仔成績ok, 主要係行為問題,所以最後都冇比佢食藥,只同佢上左好多專注力同社交訓練,可惜並冇大幫助。
在澳洲,上一分節所述的基層健康網絡須遵循全國性指引,其重點包括在基層護理體系內為精神病患者提供分層護理。 對於需要額外支援甚或專科護理的病人,上述指引除了闡述初步評估及監察進度的最佳做法外,亦訂明瞭服務轉介的途徑。 此外,基層健康網絡設立網上平臺,用作與其他服務提供者交換有關病人護理方案及服務轉介的最新資訊。 為了鼓勵更多青年人尋求心理支援,Headspace中心亦提供健康諮詢和職業輔導,作為”軟性”的切入點,鼓勵青年人主動求助。
兒童精神科: 老師說我的孩子要去「評估」,我該怎麼做?
兒童患上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自閉症或情緒疾病並不罕見,惟他們由發現至獲公立醫院醫生接見治療,往往歷時兩至3年,在等待期間,不少兒童因延誤治療,導致出現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 有精神科醫生則表示,曾有個案輪候4年始獲醫生診斷,建議醫院管理局將穩定新症輪候時間,縮短至一年內。 近年,澳洲和英格蘭相繼投放不少資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病預防、及早識別、和低強度介入的治療服務。 如前所述,澳洲是最早為有需要的青年人提供綜合基層精神健康服務的地方之一。 早在2006年,聯邦政府成立名為”Headspace中心”的基層護理平臺,為12至25歲的青年人提供適切而全面的精神健康支援。
兒童心理衛生中心自開辦以來,門診人數年年增加,提供兒童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之診療服務。 初期初診患者以智能不足之兒童為主,之後自閉症患者逐年增加,近二十年則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增加最為迅速。 1984年至1999年曾開設特別門診,對疑似自閉症或其他兒童期精神病的患者詳細評估。 本中心自1982年起即將週一至週五之初診門診人數設限,且將初診、複診分離,讓醫師有充分的時間詳細評估及診療兒童,以維持良好之醫療及教學品質。
兒童精神科: 門診部
本期《資訊述要》首先概述香港青年精神健康服務的發展和現況,繼而探討澳洲和英格蘭為加強青年基層精神健康服務的服務量、協調能力和人手狀況而推行的改革措施。 若證實孩子出現精神病,必須及早積極治療,以減少患病對孩子日常生活、個人發展、社交生活、親子關係等各方面的影響。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兒童患上ADHD的比率是5-7%、自閉症的比率是1-2%,與香港的情況十分相近。 而焦慮症等情緒病,香港未有正式的統計數字,我估計大約是10%左右,情況比外國更嚴重。 Baby Kingdom – 親子王國 香港 討論區› 首頁 › 自由講場› 有冇邊個私家心理醫生 / 兒童精神科醫生係好架?
- 31.普通科精神健康標準協作屬專業團體,負責就普通科醫生所提供的精神健康服務訂立培訓標準及認可準則,團體成員包括普通科、心理學、精神科及來自社區的代表。
- 早期曾訓練義工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矯治訓練,1986年之後,調整為以家庭為單位,訓練家長為協同治療師,以提升矯治成效,促進社交互動、提升溝通能力、增進社會適應和改善情緒行為問題,並類化至家庭及其他情境。
- 英格蘭則採用四層服務模式,包括:識別及評估(第一層);輕度治療(第二層);中至高強度治療(第三層);及專科治療(第四層)。
- 在公營醫療系統內,衞生署的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亦為懷疑出現成長發展問題的12歲以下兒童提供全面的評估和診斷。
當患者達到階段性治療目標後,就可轉銜到幼稚園、小學或其他療育單位。 兒童精神科 對於離開日間病房之兒童,則視情況安排追蹤治療,提供家屬心理支持、情緒與行為處理之諮商,以及個別或小團體進行的社交技巧訓練。 目前本中心對於自閉症兒童的診斷及療育服務,已推展至兩歲之前,並且發展出輕度自閉症類羣障礙年輕成人患者之人際技巧訓練及職業與社區適應之門診治療模式。 兒童精神科 自2020年11月起,正式掛牌成立「自閉症臨牀暨研究中心」。
兒童精神科: 我們提供的治療
林美玲醫生認為,在疫情的新常態下,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並不樂觀,而最高風險的時間就是學校假期後,「好似橡筋鬆咗咁耐,一拉就好緊嘅話,就有機會斷」。 她明白疫情已嚴重打亂中小學的教學進度,教師都要想盡辦法追趕,包括用各種辦法催谷學生,但林醫生強調,在追趕進度的同時,也要做好平衡拿捏,顧及學生的心理健康。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美玲提到,近月青少年求診人數急增,情況並不樂觀。 由2012年起,香港青少年自殺率連升五年,至2019年方有回落趨勢,比起肺炎病毒,林醫生更擔心情緒問題在社會上散播開去。
兒童精神科: 兒童健康
她解釋,醫管局的穩定新症輪候時間平均達一至兩年,主要因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醫生人手不足,該專科僅30多名醫生,卻要處理約1.7萬宗ADHD個案,每年更有約1,500宗新症要接見,加上該專科醫生流失率高,令情況每況愈下。 兒童精神科2025 有發展問題的兒童確診路上困難重重,根據衞生署資料,政府在2015年承諾90%的新轉介個案,可在6個月內完成評估。 惟至2018年僅得49%個案可在6個月內完成,前年亦只得53%個案達成目標。
兒童精神科: 相關機構
衛生局長孫國平指出,縣府鼓勵各醫院依據民眾醫療服務需求及特性,規劃提供醫療服務,滿足縣民全面醫療照護需求。 臺北榮民總醫院臺東分院目前為臺東主要身心科院所,聘請洪於詠醫師針對自閉症、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診斷與治療等,幫助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 上述第二、三類個案比例上較少,另因問題徵狀明顯,易為人察覺,而處理上需精神科醫生及心理專家以藥物及特別的訓練、輔導來進行治療,故本文重點選取較容易為人忽略、不會聯想為「精神問題」、不顯眼的情緒行為障礙作介紹分享。
兒童精神科: 服務時間
此服務旨在透過全面促進健康及預防疾病的計劃,保障學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確保他們能夠在教育體系中得到最大的裨益及充分發揮個別的潛能。 為了提昇治療的深度與廣度及節省人力成本,本科結合科內臨牀心理師、社工師對門診個案及其家長進行治療與衛教團體。 兒童精神科2025 負責職能治療評估、各項發展包括感覺統合評估與訓練、職能及活動訓練、日常生活功能訓練、作業潛能開發及就業技巧訓練等。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相信其成因是腦部化學物質的傳遞出現問題,例如右前額葉區、基底神經節、小腦等負責執行腦部功能的區域發展有偏差,令患者的記憶、行為與情緒控制均受影響。
兒童精神科: 發展障礙及行為問題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美玲表示,疫情初期人人自危,亦是診所最靜的時候,「6月嘅時候(求診人數)多啲,9至10月最多」,求診的青少年人數與6月前比較增加三成,並有上升趨勢。 當兒童行為情緒出現問題,除了對學習構成障礙之外,亦會衍生其他問題例如自信心低落,逃避上學,欺凌,與父母關係惡劣,情緒行為失控等等,長此下去更會影響發展,故此千萬不可忽視。 醫管局求診數字顯示,去年疫情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有11069宗新症,為3個年度的新低,相信與疫情影響求診有關,但當中447宗為最緊急的第一類別,個案數字較2017/18年度的239宗急升近一倍。 為儘快得到治療及減低經濟壓力,父母可善用社會上其他組織,例如小童羣益會、協康會、協青社及香港神託會青年新領域等提供的資源和服務,令兒童及青少年得到額外支援和復康服務。
兒童精神科: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面面觀
本網站所有資料皆不得引用轉載及複製,未經許可再複製使用皆違反著作財產法規,違反者將嚴予追究。 周博士介紹林醫生,由於在周博士那裡做過評估,之後亦每年一次帶亞仔回去見周博士,所以林醫生不用再幫亞仔做評估,第一次見45分鐘,瞭解清楚情況,然後開藥。 尖沙咀亞太中心林中鍵醫生,價錢你上網search佢電話再打去問啦! 另外,你亦可致電去教統局,講個情況比佢哋知,佢哋亦會轉介回你的個案反回學校,變了駐校社工一定要follow,吾follow的話,佢同校方個file一定會花,D社工不敢吾跟的。 況且,你小朋友如果真繫有事,系學校有個人跟住,都會好些呢 。
兒童精神科: 精神科醫生名單 (全港)
註五:精神科護士包括在精神科醫院(即葵涌醫院、青山醫院和小欖醫院)工作的所有護士、在其他非精神科醫院精神科部門工作的護士,以及在精神科工作的所有其他護士。 兒童精神科2025 註二:就醫管局而言,嚴重精神病患一般指患有精神分裂症頻譜的精神病患者,診斷為患有其他病症而病情嚴重的其他精神病患者不包括在內。 何謂早期療育是指兒童的身心發展有所遲緩,能夠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再加以訓練。 在小兒發展的黃金時期,尤其在6歲以內提早發現是否有肌肉方面的發展遲緩、語言溝通方面是否延遲以及認知功能、自理能力甚至人際關係是否不足,以防止…
兒童精神科: 相關內容
專注不足 / 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又稱「多動症」、「好動症」、「過動兒」等等。 患者的大腦運作會與一般人有明顯差異,導致其集中能力及抑制衝動能力相對較弱,為學習、生活和社交帶來負面影響。 ,而在評估之前,爸媽、孩子都要先有對自己狀況的瞭解跟基本認識,因為「評估」不會只有一次就下診斷,所以如果能保持平靜的心,多帶一點生活的資料過來,可以幫助快速進入狀況。
兒童精神科: About the Author: 梁婉珊 精神科醫生
此服務特別為全港小學生提供預防性牙科保健服務和口腔健康指導。 此外,你也可透過牙齒俱樂部的網頁,認識更多照顧孩子牙齒的知識。 協 助各級學校辦理老師在職教育、個案討論會,及處理校內各種情緒障礙學子的醫療,以提高老師對病患及精神疾病的瞭解。 以上機構的收費皆包括一份簡單報告,如想索取詳細報告,則需要額外收費。 另外,由於部分機構(如衞生署)只接受有專業轉介信的個案,所以家長帶同小朋友求診前記得先檢查清楚,以免白行一趟。 再來,通常第一次大概瞭解狀況之後,第二次孩子才會比較放鬆,讓醫師直接看到比較接近原來的樣子,這時候醫師也才能真的下診斷。
兒童精神科: 專業診斷評估收費
在英格蘭,英國政府致力透過現有的基層醫療體系,整合和擴展精神健康服務。 其中一項主要措施是由國民保健署24註釋符號代表國民保健署是由英國政府資助的醫療保健服務,所有英國居民均可使用而無需支付全部成本費用。 推行的心理治療普及計劃,旨在為受常見精神問題困擾的人士提供更多以實證為本的心理治療,25註釋符號代表除了精神科藥物治療外,有研究指出,以實證為本的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和人際關係療法)能有效治療各種精神健康問題。 在英格蘭,心理治療普及計劃自2008年起為成年焦慮症及抑鬱症患者提供治療。 英國政府隨後於2011年宣佈將心理治療普及計劃的對象擴展至涵蓋兒童及青少年。 相關服務由具有基層醫療和社區聯繫的機構(例如醫療中心、學校和志願機構)負責提供。
兒童精神科: 兒童情緒問題
如發現學生有身體和/或心理健康問題,有關學生會被轉介到健康評估中心、專科診所、學校社工、社會福利署或其他適當的服務機構作跟進。 來年,學生健康服務會進一步加強與各持份者的聯繫和溝通,醫護人員會定期聯絡需要轉介精神科的學生,以跟進他們的進展和提供適切的支援。 (五)政府暫未有計劃設立配對基金資助低收入家庭兒童和青少年於私營醫療機構接受精神科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