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胸圍也屬無鋼圈內衣,根據不同的運動選擇不同支撐的運動胸圍。 運動胸圍的承託力更重要,除了罩杯設計,粗肩帶也能增加承託力,減低做運動時胸部搖晃。 選擇運動胸圍時尺碼一定要對,太鬆或太緊都不適合做運動。 於1968年9月7日美國小姐競選時發動的女權主義抗議後,胸圍製造商對女性不戴胸圍表示擔憂。
- 女性生理期時乳房容易賬大,這時候無鋼圈內衣也讓你家胸部不會受壓。
- 市面上,其實有一款U型設計的胸圍,胸前特意拉低連接位置,既不會破壞造型,又達到承託的效果。
- 胸圍通常在背部有鈎眼扣扣合,也有些在前面扣的[28]。
- 基本上任何胸部尺寸的人都適合穿無鋼圈內衣,胸部豐滿的女生對胸圍承託力的要求更高,但在家中、做運動時也應穿無鋼圈內衣。
「胸圍」一詞源自法國,稱之為「Brassière」,但現在一般都簡稱為「Bra」。 無帶胸圍 無帶胸圍2025 「Brassière」在法語的原來意思是嬰兒的圍嘴。 無帶胸圍2025 但後來因為這種束衣太麻煩,所以改用兩條手帕改製胸衣,成為了現代胸圍的雛型。
無帶胸圍: 無鋼圈內衣是甚麼?
承託良好,即時是豐滿的女生也不怕下垂,即使是長時間穿戴也形狀良好。 無帶胸圍 胸側包覆做的蠻好,有集中效果,但沒有push up效果。 但相對矯形Bra,此品牌的內衣設計就沒有太多功能性,肩帶相對較為幼身,而且淺色的內衣較易有染色的情況出現,所以深淺顏色的衣服一定要分開洗,想購買的女生要注意啦。
無肩帶背心(tube top,英國會稱為boob tube),又稱圍胸、裹胸,是一種無肩無袖子的女性內衣,包覆住上半身的軀幹(包括乳房)。 因為無肩帶背心沒有肩帶及袖子,在其上方及下方會設計的相當緊,多半會用有彈性的布料,以免衣服滑落。 無肩帶背心最早是在1950年代問世,是小女生穿來去海灘或野餐的,流行在1970年代末及1980年代初,後來在1990年代及2000年代又重新流行[1]。
無帶胸圍: 胸圍背扣愈扣愈入
細胸女生不一定要選超厚襯墊,可選擇上薄下厚款胸墊,厚度至少2cm,輕鬆將胸部往上拉提,同時解決上胸無肉的問題,胸前瞬間飽滿,即時視覺升2個Cup。 買胸圍前應先了解自己的胸形和需要,才能挑選最適合的款式。 若果胸部比較向外散的話,可以選擇兩側有墊的款式,可加強集中效果,以收緊胸部。
穿無鋼圈內衣也能塑造豐胸效果,無鋼圈胸罩運用不同的材質,加上剪裁設計不斷改良,加上罩杯的杯型、胸墊、與改良布料,也能令胸部更集中。 在40年代起,無肩帶胸罩開始成為兩件式(two 無帶胸圍 pieces)泳衣的一部份。 50年代的無肩帶胸罩增加了調整胸型的功能,但還是維持較簡單的圓形或是帶狀外形,強調其腹部的赤裸。
無帶胸圍: 乳房過大與胸圍貼合度
而除了穿婚紗的時刻,Nude bra、Wing Bra、無肩帶胸圍等隱形內衣也可用來配襯背心、露肩上衣及露背衣服,讓穿搭更加得心應手。 許多人誤以為細胸就沒有副乳煩惱,事實上無論大小胸女生,穿著尺寸不合身的內衣,胸部長期受到擠壓,很容易產生副乳。 想要矯正胸型,應選擇具加高設計且後背帶較寬的胸圍,有助包覆副乳和後背肉,改善外擴問題,令胸部更集中。 露肩裙襯馬甲出席晚飯或宴會需要穿上露肩裙,不可能穿著普通胸圍,很多女士會選擇將胸圍肩帶除掉,或穿上無肩帶胸圍,不過始終承託力不夠會經常滑落,讓人時刻擔心,一點也不自在。
- 胸圍(法語:Brassière)是一種衣物,又稱胸罩、乳罩、胸衣、布拉甲、乳房罩、奶罩、文胸,有時也以泛稱「內衣」來代替,其功能是用以遮蔽及支撐乳房。
- 想要矯正胸型,應選擇具加高設計且後背帶較寬的胸圍,有助包覆副乳和後背肉,改善外擴問題,令胸部更集中。
- 目前已有眾多國家通過歐盟EN 13402服裝尺寸標準,其軀幹測量單位為釐米,尺碼均為5釐米(2.0英寸)的倍數[44]。
- 也有人認為,穿戴胸圍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乳頭意外受到外界直接刺激。
- 出於工作着裝需要,女性要戴胸圍,但實際上她們更願意不戴胸圍[98]。
無鋼圈內衣的設計就是給不喜歡胸部受到束縛的女生,所以可以當日常內衣穿著。 女性生理期時乳房容易賬大,這時候無鋼圈內衣也讓你家胸部不會受壓。 無帶胸圍 近年都非常流行單肩穿法,輕輕將上衣往一邊拉低,營造性感跌膊效果。 臺灣內衣品牌myBRA總結出5個細胸女生挑選胸圍的技巧,因為細胸,為了令胸部看上去豐滿,通常會選擇超厚胸墊,但這反而壓壞胸型,穿起來也不舒服。
無帶胸圍: 胸圍配搭法4:入膊衫 X 掛頸式胸圍
就算質量再好的胸圍,穿戴、洗滌太過頻密不但會變鬆變舊,更會影響承託力,所以最好每半年定期換新。 當時護士見她臉色蒼白,急忙為她注射止痛藥及進行一連串檢查。 醫療團隊在數日後才診斷出她因細菌感染而患上「壞死性筋膜炎」,影響皮下組織及周圍肌肉之餘,部分器官甚至開始衰竭。 訴狀指控含有甲醛的內衣使得佩戴者患上嚴重皮疹,其中六宗個案發生在俄亥俄州,兩個在佛羅裏達州,2008年1月後又有其他六個州提請17項訴訟[137][138][139]。 Flapper時代落幕時,媒體關注的焦點由輕佻女子轉向年輕少女。 奧爾加製造了輕薄的網格狀少女胸圍,其他製造商紛紛回應。
無帶胸圍: 乳房形態
夏里斯調查委託《花花公子》雜誌調查一千名女性穿胸圍的原因。 67%受訪者表示他們比較喜歡戴胸圍,85%受訪者想穿沒有感覺的束身型胸圍,其中有49%樂衷於鋼圈胸圍,又有49%樂衷於無帶胸圍[97]。 2012年,每名美國女性平均擁有9件文胸[90],經常穿的僅有6件,其中一件為無肩帶胸圍,一件為除白色以外的顏色。 這一數據相對於2006年的6件胸圍有所增加[91] 。 北美女性的平均胸圍也從1983年的34B增至2013年的34DD[92]。
無帶胸圍: 無鋼圈內衣有缺點嗎?無鋼圈胸圍及運動胸圍應該如何選擇?
如Playtex公司的「18小時胸圍」採用的模型為M型框架設計[29]。 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組織,有一些韌帶與皮膚提供內部支撐。 但是這些支撐有時候不夠支撐乳房(特別是對年長女性來說)或是不讓乳房移動,因此造成疼痛不適。 穿胸圍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撐,增加舒適性與活動力[4]。 也有人認為,穿戴胸圍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乳頭意外受到外界直接刺激。 無帶胸圍2025 基本上任何胸部尺寸的人都適合穿無鋼圈內衣,胸部豐滿的女生對胸圍承託力的要求更高,但在家中、做運動時也應穿無鋼圈內衣。
無帶胸圍: 內衣品牌6. Mode Marie
目前已有眾多國家通過歐盟EN 無帶胸圍2025 13402服裝尺寸標準,其軀幹測量單位為釐米,尺碼均為5釐米(2.0英寸)的倍數[44]。 對於無肩帶胸圍,胸帶和胸圍設計起到支撐女性乳房重量的作用,這種胸圍需要依靠鋼圈和額外的接縫及補強板支撐乳房。 一些運動胸圍的肩帶在背後交叉,壓過運動員的肩膀使得手臂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