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單位內有多個房間,同屋住戶人數多過原本圖則預設,日常人流較多,通道會比較狹窄,容易出現消防等安全問題。 棺材房的居住空間細小得像棺材,棺材房的面積一般僅20多平方呎,居住者只能躺臥,沒有空間站立,連坐於房內也有一定困難。 組織形容到訪當日映入眼簾的是一幕幕令人震撼的畫面,在屋內公用走廊兩旁的房間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住戶需沿小爬梯爬上房間躺臥,下層對於中等身材的住戶,也要彎下腰才進得了房。 唐樓劏房2025 TOPick記者今日到訪位於廟街272至274號的唐樓,關注基層住屋聯席指該樓宇為100%全劏房。
- )房,是可見於廣州、香港等南粵地方的一種特殊住宅、出租房形式,常見於唐樓等有一定歷史的建築物,也有新建樓宇採用類似戶型。
- 消防處消防設備專責小組亦進行另外3次巡查,發現大廈的消防乾喉系統的入水口損壞,已向大廈業主發出「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消防處表明會積極跟進。
- 其他劏房戶如需進出,則需經過其單位,始能循後梯直達地面或天台。
- 早期的劏房只在唐樓或者較舊的有升降機單幢大廈出現,隨近年租金上升,業主都希望分開幾間劏房收多些租金,因此連大型屋苑如美孚新邨、太古城都開始有劏房。
- 2012年底的調查顯示,劏房單位平均租金達2,985元,佔劏房家庭入息比例高達36%,高於統計署公佈的全港居民25.7%租金開支比例。
- 招國偉建議政府針對劏房的安全結構及防火措施,釐訂一套規管條例,例如規定單位內安置防火氈、消防花灑喉設備等。
- 此外,劏房的平均呎租也高達27.14元,高於全港私人屋苑22.2元的平均租金。
- 樓價的長期低迷,引發以房產作爲主要資產的中產階級的民怨大爆發,並將矛頭指向董建華的八萬五政策。
兩戶共用一冷氣,除了有衛生風險,私隱度亦不足;分間兩房的木板牆上被鑿開一大洞,讓冷氣機夾在中間,還剩餘四吋闊的空隙,鄰房的燈光和聲音都能照單全收,站在牀上探頭一望便是鄰房的一舉一動,私隱度與公立醫院大房牀位無疑。 其中兩間租值六千五百元的房間,由客廳改裝而成,更設有露臺,是劏房極罕有的配置,不過露臺是兩戶人共用,走出露臺,鄰房屋內環境一覽無遺。 居住問題一直是本港社會問題「重中之重」,即使當局提出要盡快取締「劏房現象」,但看來仍有一番掙扎。
唐樓劏房: 安全問題
劏房的租客主要來自:未有資格申請公屋的新移民;離婚後一個人租不起獨立單位的人;想過獨立生活的年輕人;想住市區方便一點的人。 劏房(分間樓宇單位,又叫房中房)係香港出租房嘅一種,多數喺唐樓或舊樓出現。 即係業主或者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再分間成幾個細嘅獨立房,每個大概只有幾十平方呎,再以每間房每個月幾百至兩三千蚊租金租畀人住,吸引草根階層或者新來港人士租住,租客多數都係未等到公屋嘅家庭。 唐樓劏房2025 將在明年年初實施的劏房租務管制,會規管租金加幅、租約年期等。 組織卻對措施感到可惜,因為接觸到不少的基層街坊都表示,有關政策除了並未訂立「起始租金」外,也沒有規管到住屋單位面積、環境、安全等條件,未能制訂「適足住屋標準」。
根據業主提供的相片,該單位位處的大廈,地下入口有一個招牌寫著「桃園賓館」,往樓梯直上5層,可到達門口。 不過,就照片所見,單位內並沒有任何裝修或提供傢俱,而廁所及廚房更是相當殘舊,要入住的話相信要翻新一下。 由於劏房多數都係未有向建築署申請改建,有啲甚至拆咗主力牆,或將地臺升高,用來鋪設排水系統,令到樓宇嘅結構出現問題。
唐樓劏房: 香港住房困境:劏房籠屋是什麼?
據統計處 2016 年公佈的人口調查數字,全港約有 9.27 萬個劏房租盤,一個單位平均分間成 3.4 唐樓劏房 個劏房,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僅得 56.5 呎, 低於公屋的 75 呎標準,不及一般全港家庭住戶的 161.5 呎。 全港現時約有 20.97 萬人居於劏房, 平均住戶人數為 2.3 人 。 根據圖則,大廈屬於雙梯式的舊式樓宇,地下及閣樓以外,有7層樓合共14個單位,每個單位實用面積745呎,單位內設有後樓梯,方便逃生。 不過,記者發現多個樓層單位「門內有門」,有部分單位「一劏四」,大火未有燒毀業主的「劏房生意」,反而「愈燒愈旺」。 綜合網上睇樓平臺及現場視察,有套房加高地臺舖設廁所,但全部未有向屋宇署入紙申請。
即使政策實施後,仍然無法保障他們的基本的住屋權利、人生安全以及尊嚴。 他們都希望政府對於劏房租務的管制工作不要停步,進一步改善租戶的處境,同時希望大眾對於劏房的問題能持續關注下去。 根據統計處公佈的全港劏房最新統計數字,全港近21萬人,居於9萬多個劏房單位。 縱使劏房的面積小,但租金卻節節上升,2018年劏房的每月租金平均為$4,509,2019年更上升至$5,030,而劏房戶的平均租金佔家庭入息比例為41%,一年內上升4.8%。
唐樓劏房: 拍Youtube自稱「香港人」 因香港改變了一生
政府統計處2016年的數據顯示,全港約21萬人蝸居劏房,起居飲食也在一個數十呎的空間裏,當中的苦澀滋味不足為外人道。 正如記者第一次隨地產代理到該個位於九龍城區的唐樓劏房「睇樓」,剛翻新的緣故,記者第一印象是「勉強可接受」。 唐樓劏房2025 聯席於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1月26日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回239份有效問卷,包括185名深水埗區及油尖旺區劏房租戶,及54個有劏房的大廈業主立案法團。 有81.9%受訪劏房戶認為,大廈防火設備不足;有56.2%租戶表示,居住的大廈沒有消防花灑系統,51.4%沒有滅火筒設備、46.5%沒有消防喉。 聯席組織幹事陳康麒指,部分大廈的防火門被拆除,甚至有業主把防火門位置改建作劏房。
唐樓劏房: 生活訊息
團體表示,按平均每個單位被分成4.3個小單位計算,全港居於劏房的家庭超過28萬戶。 2002年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推出「孫九招」後,及至曾蔭權在2005年至2012年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期間,長期壓低土地供應及建屋量,造成後期香港住宅供應短缺,推動房地產價格急升。 即使是低下階層倚賴的公共房屋也不能倖免,同時期政府大幅減少興建新的公屋,造成曾蔭權時期(及其卸任後一段時間內)的公屋落成量比其前任董建華時期以及港英時代大減。 房屋供應短缺,推動私人住宅租金急升,未獲編配公屋的基層市民不少人只有能力租住面積細小的劏房,造成對劏房的需求上升。
唐樓劏房: 地產博客
記者目測,該樓宇高5層,每層兩個單位,有部位單位被一劏4,單位比原來多出4倍,部分走廊沒有照明系統,雜物散落一地,空間狹窄;天台亦滿佈住戶棄置的傢俬,萬一發生火警,後果將不堪設想。 唐樓劏房 此外,香港唐樓亦有其他優點,譬如多數唐樓都位於深水埗、旺角、上環及北角等鬧市地段,周邊的民生商鋪齊備,交通成熟,生活極之便利。 另一方面,香港唐樓的單位面積大和實用率高,加上入場門檻較新樓低,因此不少買家會買唐樓用作放租或上車自住。 香港公營房屋供應緊拙,不少人被迫租住劏房,1名網民早前在討論區發帖,稱最近樓價稍跌,打算以500萬元買入唐樓單位,改成劏房出租。
唐樓劏房: 劏房圍城|唐樓大火忘教訓消防未達標 住戶無奈:有得住已好幸福
商場早年由華人置業買入,隨後在2013年分拆出售約170個舖位,面積介乎約60至2,100平方呎,個別樓上舖及地舖則由華置保留收租。 資料顯示,上述蝕讓個案為銅鑼灣地帶1樓雙號舖,面積僅約85平方呎,在今年2月份以161.8萬元易手,成交呎價約1.9萬元。 原業主早於2013年中以774.2萬元向華置購入該舖,持貨約十年,帳面勁蝕約612.4萬元,貶值約80%,此帳面虧損金額已足夠買入一夥沙田第一城三房單位。
唐樓劏房: 物業編號: F5500483 (代理提供)
市區重建局近年保留了灣仔莊士敦道、茂蘿街及巴路士街多幢唐樓,並計劃在修葺後作為文化用途。 位於灣仔石水渠街72至74號,建於1922年的幾幢唐樓,因被塗上藍色而有藍屋之稱,亦被政府列為歷史建築。 地契條款「洋樓」定義上相對唐樓的分別在於地契條款:洋樓只供獨立住客或租客,而且只能作住宅純用途;而唐樓就可以分拆出租,亦同時可以作為住宅和商業混合的用途。 正因如此,根據香港法例第123F章《建築物(規劃)規例》的第46條,唐樓被定義為「任何建築物,而在其住用部分有任何起居室擬供或改裝以供多於一名租客或分租客使用」,而這條法例至今仍然生效。 劏房要合規,必須同時符合消防安全、環境衛生、通風照明等嚴格要求,絕大部分劏房質素強差人意,故合規劏房並不常見。
唐樓劏房: 旺角通菜街唐樓劏房起火 消防升雲梯救出兩人
共居月租由 $4,000 至一萬不等,租金全包,免除了自己租屋要交的水電按金、水電煤費、上網費等雜費。 劏房即是分間樓宇單位,意思是業主將一個單位, 分間成兩個以上的獨立細單位,多作住宅放租之用,務求推高呎租,爭取更可觀的租金回報。 據知情人士指,雖然近年有不少劏房戶進駐,大廈近年衛生及保安情況已大為改善,後樓梯亦已肅清。 大廈業主亦曾按消防處指示,著手提升消防設備,包括擬於天台裝設消防水缸,不過,屋宇署則指樓宇結構不勝負荷,勒令停工,工程遂陷入膠著狀態。 據瞭解,消防處每隔數個月派員巡查,亦多次督責要求增設消防設備,但一直未見突破。 唐樓劏房2025 2011年11月30日凌晨,花園街排檔因電力故障起火,火勢迅速蔓延,亦波及192至194號大廈,濃煙沿前梯湧上,近百居民摸黑逃生,大批住客被困梯間,事件造成9死34傷。
唐樓劏房: 物業編號: UPR-0001 (代理提供)
2002年,香港政府決定終止興建及出售居屋,停止買地,以穩定樓價。 唐樓劏房 唐樓劏房 伴隨着香港經濟的繁榮,香港人亦不再僅僅滿足於租住香港政府的公屋。 當時,香港社會上對於樓價過高、市民置業困難的呼聲已經出現。
唐樓劏房: 香港
相比起在街上餐風露宿的日子,有水泥房子居住已是莫大的福氣,因此,“上樓”其實是當時不少在棚屋或寮屋居住的人的期望。 這場火災促使當局正視長久以來迴避的房屋問題,隨後十多年間,數以百計的徙置大廈拔地而起,譜寫香港公屋歷史。 1953年的聖誕夜,石硤尾發生了香港木屋區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火。 除了整個白田上村、中約、下村付之一炬外,還波及窩仔村、石硤尾村、大埔道村。
唐樓劏房: 香港全方位
像大圍豪宅「名城」一直盛傳為劏房勝地,據悉,該屋苑裏潛藏至少過百間劏房,一般作為本地、內地大學生的宿舍,亦有部分是年輕上班族的容身之所。 不過,坊間對內裏乾坤所知甚少,或會幻想豪宅劏房應有豪宅氣派。 但是我國還有另外一個神奇的小島,那裏有全球最貴的地產,也是全球最貴的房租,這裏就是香港,一個連續八年被評爲世界上最買不起房的城市,很多人都將香港的高房價的原因歸結爲土地稀缺,但事實真的是這樣麼? VOX小哥探訪這些鴿籠棺材一般的小房子,探尋香港高房價的真正原因。 全港九各區有多個「劏場」、即被單一投資者買入並拆售,較為人所知有如尖沙咀首都廣場、北角城市金庫、荃灣地皇廣場、荃立方等,全部拆售後均淪為十室九空的「死場」,既難出租,亦難放售。 2018年7月,德國之聲報道有一位與母親同住於不足30平方英尺劏房的少年因為居住環境狹窄,長期扭屈身體導致脊椎骨扭曲。
唐樓劏房: 唐樓 #2539957 租盤樓盤詳細資料
你劏房有點無良, 本身間屋系咁樣,就用D吾合理的方法賺取更多的利益.令到同一橦大廈多左人住同用引生其他可能發生的問題. 旺角通菜街一唐樓的劏房單位早上發生火警,一對南亞裔男女疑吸入濃煙不適送院,火警中另有十多人疏散到安全地方。 她憶述,年頭2樓平臺劏出來的平臺房發生火警,當時天台鎖著,住6樓的居民真的走投無路,可是業主立案法團苦無對策。
而最特別的是,每間房都設有抽氣扇,然而仔細觀察會發現其方向與我們日常看見的相反,原來是為了把走廊的冷氣抽入房,而不是把單位內的空氣抽走。 組織指可想像一旦發生火警,抽氣扇就會成只死亡陷阱,將濃煙不斷抽入房中,引致嚴重傷亡。 唐樓早些賣出去較好,等政府收購有排等,若你不善於租樓給人,不交租或因一些事要你貼錢趕租客,咁煩不如賣了它。 如果個單位吾諗住賣,其實係劏佐比較好,因為你洗佐的錢會搵番,同埋現在個單位本身都要比錢裝修,有冇計呢條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