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昂平,落山的路段較崎嶇陡斜,宜小心慢行到大水井。 馬鞍山郊野公園是個偌大的郊野公園,鄰近西貢區,佔地約2,880公頃。 公園北面有數個連綿的山峯,包括牛押山、馬鞍山及大金鐘,中部則有石芽山、水牛山及黃牛山,南部則是大老山與飛鵝山了。
麥徑第4段終點是基維爾營,但途中有多個退出點,例如西貢大水井及馬鞍山梅子林,是次路線則以沙田的黃泥頭作結,全程13公里。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九段全程置身林蔭之下,沒有太多景色可言。 經過昂平營地後前往茅坪,這是我學山藝二級時的其中一課,不過走的方向不同,所以完全沒有走過的實感。 而且聽到附近的牛牛聲,又有點不安於是繼續迫使開始疲累的自己繼續前進。
麥理浩徑第四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企嶺下>大老山
而由於美景甚佳,當然要付出時間,完成整個路程大約需要5小時,行山前要預留充足時間。 難度:★★★☆☆ 距離:約9.5公里 時間:約3.5小時 難度方面,一開始鉛礦坳上四方山一段較為陡斜,走至四方山後山勢會較為平緩,但距離較長,需要一定體力應付。 風景方面,大帽山高居臨下,可以俯瞰九龍半島至香港島的景色,另外亦可看到元朗石崗八鄉一帶,景觀開揚。 另外,大帽山上山「秋名山」式的髮夾彎馬路、天文臺及四方山的草原亦甚有特色,景色是五星級。
沿著環繞大金鐘的小路一直走,經過小亭後按路標指示向左走,便可直達昂平。 此時,記得要回頭看大金鐘南面的非凡山勢,這裡可是大受歡迎的打卡景點! 留意山嶺並沒有遮陰設施,記得帶備防水衣物,以防驟雨來臨。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山路斜度頗大且漫長,直到約海拔六百米的馬鞍山側方止(M078)。
麥理浩徑第四段: 馬鞍山郊野公園|連走兩段麥徑睇盡靚景 鹿巢山石林奇景值得一遊
而由於起點位於田夫仔露營場,附近冇交通工具,最快只可以徒步由清快塘行3公里山上起點,因此唔少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如果行山經驗豐富,又鍾意挑戰高難度嘅話,就要試下麥理浩徑當中最難行嘅第四段啦! 呢段跨過馬鞍山郊野公園,穿過黃竹洋村,唔單止可以睇到高山之美,仲可以感受到一片綠色嘅平原之浪漫。
- 但其實飛鵝山除了是情侶談心的勝地外,亦是晨運客熱點;對遠足人士來說,飛鵝山更是一個富挑戰性的地方。
- 之後上山的路比較上會有點喫力,然後便會到達位於馬鞍山及彎曲山之間的山坳。
- 可惜我每次都跑不好,越跑越慢,上坡時更是一副快掛掉的樣子,哎。
- 麥徑第四段是頗為艱辛的一段。
- 望住馬鞍山的懸崖峭壁,繼續行石級上去,這段路樹蔭不多。
第三段讓我們由西貢走到馬鞍山郊野公園,在水浪窩第三段終點橫過西沙路後便開始第四段。 第四段是麥徑裡屬於較長的路線之一,早段的路都是沿著柏油路走,緩緩上斜,經過水浪窩營地後約1.5公里便會離開柏油路開始上山(標距柱M073)。 之後上山的路比較上會有點喫力,然後便會到達位於馬鞍山及彎曲山之間的山坳。 向南往彎曲山方向走便會看到M078標距柱,繞過彎曲山後,便會在大金鐘的上山路口前轉至下山路線到達昂平。 到達昂平高原後一直往南走,穿過茅坪、芙蓉別、黃牛、水牛山等等的山腰,走過此段冗長的路線後,便會到達基維爾營(大老山)。 標距柱:M069 – M094
麥理浩徑第四段: 下一頁:週末好去處 「香港不一樣」山野攝影分享會 2016 流浪攝
落到山坳後,有個分岔口,直行有小路登536米高的大金鐘,而麥徑則是右轉,沿山腰繞道。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沿途都可以近距離觀看大欖湧水塘嘅千島湖美景及尖削嘅青山。
麥理浩徑三段,是麥徑中難度較高的一段,需要行走三上三落的山勢,屬中上難度。 但始終是麥理浩徑的關係,路徑指示非常明確,而交通亦頗方便,可免去計劃行程的煩惱;而此路線沿途亦有海景及山景相伴,景色不俗。 麥徑三段可以說是一條景色平均而難度較高的入門路線。 黃泥頭巴士總站有多條巴士線,前往各區,另外還有小巴,例如往沙田市中心的65A。 總結而言,這段路指示牌多,不易迷路,也沒有需要手腳並用的地方,但初段上山辛苦,適合有良好體能的朋友前往。
麥理浩徑第四段: 香港十個看星空的地方@流浪攝
走了一會,轉入一片小樹林,到了去花心坑的支路,見到指示牌的「花心」二字,又想起了伊麵。 這支路是麥徑第四段本段的最後退出點,如繼續前行,下一個退出點將會很遠。
麥理浩徑第四段: 彎曲山行山丨路線攻略
難度:★★☆☆☆ 麥理浩徑第四段2025 距離:約15公里 時間:約4小時 麥理浩徑第十段可說是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延長版,路徑以林務車路及引水道的水泥路為主,除了距離較長外,整體難度不高。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十段會途經大棠楓香林、千島湖清景臺等熱門郊遊熱點,而尾段屯門引水道都有開揚的屯門景色,風景不俗。 景色方面,城門水塘風景優美,而針山山頂景色開揚,風景不俗。 難度方面,開瑞水塘一段輕鬆而走,之後上針山較為陡峭,而且欠缺遮蔭,略需體力但一般人應可付應,到達針山山頂後再略略上坡到草山後便以下坡為主,整體難度中等。
麥理浩徑第四段: 香港西南極:索罟羣島
離開行山徑,跟指示牌轉左,沿馬路行,不久行到水浪窩營地,馬路右方有流動廁所及垃圾箱。 行至分岔路口,轉右上斜,沿竹洋路行,沿路上的指示牌十分清晰。 相信唔少行山人士都會對麥徑九段「耍手擰頭」,雖然該行山徑難度較低,但麥徑九段景色比較沉悶。 同時間,「麥理浩徑第九段」全段亦係越野單車徑,行山人士要小心單車往來。 難度方面,麥理浩徑第二段路程不短,當中上登西灣山難度會較高一段亦較為陡斜,整體屬中上難度。
麥理浩徑第四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行至一處離開密林的高位,山路由上轉落,路面也變成石砌的古道,如果天雨潮濕,則要小心路滑。 沿古道走,可望飛鵝山、大老山及慈雲山的景色,全是綠油油的山地。 不久,落到黃湧石澗上游,乃夏天行山消暑降溫的好地方,行山人士紛紛濕毛巾洗臉。 不久,行至別號「五爪金龍」的行山徑交匯處,這個位置有個涼亭,四通八達,也是首個落山的撤離點。 馬鞍山村中有一所「鞍山探索館」,入面有間cafe,逢週末及週日營業,可以為行山人士補給。 麥理浩徑第四段2025 那裏有疏落的村巴往來市中心;或者沿馬鞍山村路行落山,約需1小時。
麥理浩徑第四段: 西貢市中心
另外,公園其中一部分則包括位於西貢的麻南笏半島。 麥理浩徑第四段2025 馬鞍山最為突出的是那形如馬鞍的山勢,此山勢橫跨馬鞍山(高702米)及牛押山(高660米)。 沿住這段以泥石為主的山路不斷落,會見到一個十字路口,左右皆是上山小路,不用理會,繼續沿前路落去。 橫過馬路,對面續有落山的村徑,繼續落到底,便是黃泥頭的巴士總站。
麥理浩徑第四段: 彎曲山行山丨交通
上星期前重遊舊地,天氣依然晦暗未明,陰雨連連,但我們還是征服了全程。 後來相遇時,便知道應該是在起點見到的那兩位男士的隊伍,他們說以往參加毅行的時間都是二十四小時完成,很快他們便拋離我們了,我不禁想,這就是二十四小時的速度呀。 麥理浩徑第四段 馬鞍山主峯常被視作「馬頭」,而副峯牛押山則為「馬尾」,此峯北望吐露港,眺對八仙嶺。 牛押山之四周谷地處處,險要非常,植被極為茂密原始,因此孕育了不少罕見蝴蝶。
麥理浩徑第四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在馬鞍坳轉左,沿彎曲山的山腰行,山路平坦易行,正好回氣。 路上,可以望見沙田的景色,還能遠眺針山及草山的稜線。 麥理浩徑第四段 麥理浩徑第五段係最近市區嘅一段,比大部分段落嘅海拔為低。
麥理浩徑第四段: 交通
由這個位置到茅坪的路並不辛苦,上落不多,路上可以望到白沙灣泊滿遊艇的風景。 水浪窩是麥理浩徑第3段及第4段的交接點,位於西沙路上,交通方便。 麥理浩徑第四段 行山人士可以在沙田市中心乘搭九巴299X或者在烏溪沙港鐵站搭九巴99,然後在水浪窩下車。 下車後,沿行人路往西貢方向續走,大約5分鐘後,便會見到一個漁護署的郊遊地點,入面有公廁、汽水機及涼亭等設施。 由水浪窩起步,經麥理浩徑第4段登馬鞍坳,經彎曲山,在山脊上看西貢景色,之後到昂平的大草原,也是景色怡人。
麥理浩徑第四段: 彎曲山行山丨打卡靚景
若想要挑戰自己,可由茶寮坳出發,沿南北走向的山脊,直闖山巔。 無盡的石級,不斷的上斜,有些路段滿佈大小石頭,凹凸不平,可說是麥徑其中一段最喫力的上山路,可跟城門登針山的一段比擬。 約行多30分鐘,走出密林,景色漸變開揚,往西貢可望滘西洲及萬宜水庫,往北則可望企嶺下海及赤門海峽。 行到一個十字路口,轉左落斜,路上會有麥理浩徑的指示牌,應該不容易行錯路的。 麥理浩徑第四段2025 約行5分鐘,落完斜路,來到一處「Y」字分岔路口,請行左邊泥路。 不久,先在第一個路口轉右,很快又來到一個「T」字路口,要轉左上石級,開始艱辛的上山路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彎曲山行山丨介紹
於昂平瞭望臺更能俯瞰整個西貢海域,白沙灣、西貢海、牛尾海都盡收眼底,遊艇帆船像繁星般滿佈碧海。 西沙路是馬鞍山郊野公園及西貢西郊野公園的分水嶺。 麥徑第四段以水浪窩為起點,初段為石屎斜路,是個不錯的熱身機會;後段主要是登山的梯級,過黃竹山,上馬鞍山及大金鐘。 依循麥徑的路段都不用強登山巔,只會在山腰處過。 落馬鞍山的小徑經修葺後,變得安全易走,大可以放懷欣賞西貢及沙田的美景。 衛奕信徑的第四段則自井欄樹至沙田坳,由南到北,跨過馬鞍山郊野公園的西部。
麥徑四段是麥理浩徑第二長的一段,水浪窩至基維爾營地,全長約十三公里。 沿路經過多個著名景點:馬鞍山南部、大金鐘、昂平等地。 當天天氣不穩,往日遊人如鯽的景況並不復見,整段山路也只有我們一行八人。 過去一兩年,喜歡尋幽尋祕,找尋香港偏門行山路線,很久沒踏足長程遠足徑, 一來怕悶,二來怕多人,三來也想多找找香港獨特的風光。 上星期重遊麥理浩徑第四段,由水浪窩行至扎山道,算是復仇之戰吧! 數年前和遊人同遊麥徑三、四兩段,不過走到四段臨近馬鞍山一帶時風雨交加,只好撤出。
相信大家只要做足準備便可挑戰成功,途中仲可眺望塔門、蚺蛇尖、馬鞍山等景色,風景一流。 如前述,第四、五段間沒有接駁交通,通常每次行走第四段,總是順道兼走部分第五段,至沙田坳的獅子亭,然後到慈雲山為止。 位於大金鐘山腳的昂平高原(有別於大嶼山的昂坪)綠草如茵,是登山客喜愛的休憩地。 若你走運的話,更有機會在草原上遇見野生的黃牛羣。 這裡可俯瞰西貢內海和南中國海的景色,令人嘆為觀止。
麥理浩徑第四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 水浪窩至大水井:登上富挑戰性的遠足徑,欣賞西貢海峽的壯麗景色
完成充滿挑戰性的遠足徑後,到海邊的西貢市區放鬆身心吧! 沿著海濱長廊漫步,看看停泊在海上的船隻,感受昔日漁村的迷人氛圍。 雖然很多遊人都慕名到此品嚐海鮮,但你若繼續四處發掘,便會發現西貢還有很多西餐及泰菜選擇,在宜春街、萬年街一帶,更有不少餐廳可以讓你在戶外用餐。
麥理浩徑第四段: 難度:★★★☆☆ 距離:約7公里 時間:約3小時
由石級上走,時而山徑,時而水泥梯級,不斷攀升至馬鞍山之南脊,途中可仰視其高峻巍峨的山勢。 去年年末跑完臺北半馬後放了一個長假,但沒有忘記練跑。 可惜我每次都跑不好,越跑越慢,上坡時更是一副快掛掉的樣子,哎。 這徑穿梭於西貢至馬鞍山的山巒間,既可欣賞馬鞍山諸峯的雄偉山勢,又可俯瞰西貢海天一色的美景。 續走第五段,經大老山北面的山腰,可遠眺沙田新市鎮一帶。 不久再次踏上石屎馬路,這裏南望是整個九龍半島、維多利亞港及香港島,實有大地就在腳下的氣勢。
麥理浩徑第四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除此之外,樹林裡亦是漁護署的指定露營點之一,惟營地收不到電話訊號,要到外面的草地纔可以收到,然而該片草地並不是官方的露營點。 沿住由義工維修的行山徑落去,之後是平緩的山路,輕鬆好行,很快便走出密林,見到昂平高原的遼闊草地。 沿著狹窄的山脊走,在樹木繁茂的山谷前,便會看到大金鐘的北面。 山峯高536公尺,外形彷如金字塔,又如一座金鐘,因而得「大金鐘」之名。
老鼠吱吱叫,更不用說地上的疑似小強生物,也在不停挑戰我,但我要嘗試接受。 全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是全港最長的郊遊徑,亦是全港第一條長途遠足徑。 此外,麥徑更於2016年獲得國家地理頻道評為全球二十條最佳行山路線之一。 馬鞍山郊遊徑的起點為馬鞍山郊野公園管理站,附近有樹木研習徑及燒烤場。 沿車路直上至馬鞍山村,可感受一下深谷中小村的寧靜。 不久便到達昂平高原,那裏四周都是美麗的草原曠野,更設有營地區。
麥理浩徑第四段: 城門至鉛鑛坳
麥徑第四段是頗為艱辛的一段。 此段由西沙路企嶺下出發,上馬鞍山後再落昂平,過茅坪後再上水牛山,最後經「萬裏長城」到達終點基維爾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