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不願參與中原爭霸,而在浙東興建儒學、水利,並嚴格執法,決意保境安民。 方國珍 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率軍從武昌順江而下,攻陷安慶,又破龍興、瑞州。 而後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而自己則領兵進入撫州。 不久,又破建昌,接連取得贛州、汀州、信州、衢州。 至正十六年(1356年),陳友諒晉升為天完「領兵元帥」,出任黃州路總管府總管。 陳友諒率部水陸並進,蔽江東下,一舉攻下江州。
- 別將趙普勝等陷太平諸路。
- 壬辰,太祖移軍扼左蠡,友諒亦退保渚磯。
- 會大風雨,羣臣班沙岸稱賀,不能成禮。
- 元末進士乙科,曆官浙江行省郎中,與張本仁俱入國珍幕。
- 洪武七年(1374年)三月卒,終年56歲。
朱元璋深爲感動,遣使臨祭,且慰撫其遺孤[1]。 方國珍2025 朱元璋深爲感動,遣使臨祭,且慰撫其遺孤[1]。 其後方國珍一度行賄元中書省,獲得喘息之機。 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方國珍佔領台州,次年又佔溫州、慶元,再次接受招安,任海道運糧萬戶,移駐慶元,成為浙東霸主。 方不願參與中原爭霸,而在浙東興建儒學、水利,並嚴格執法,決意保境安民。
方國珍: 方國珍
出身鹽販,世代以販賣私鹽為生。 方國珍2025 元順帝至正八年(1348年),為田主所誣,被迫逃入浙江沿海的松門島中,起兵反元,劫奪漕運的糧食,屢次擊敗元軍。 至正十一年(1351年),在大閭洋殲滅了元江浙行省水師,複又在陸戰中,擊潰浙東道都元帥泰不華的軍隊。 八月,元大司農達識鐵木兒招降方國珍。
元朝授其海道漕運萬戶,方國珍才真正降元。 後又升為行省參政,派兵進攻張士誠,張士誠派遣將領在崑山抵禦。 方國珍七戰七捷,打得張士誠投降,才停戰退兵。 又記作方谷珍,另說寧海(今浙江寧海縣)人。 長得眼大身長,力大能擒虎,又識水性。
方國珍: 寧波歷史
方被元朝任命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發兵征伐張士誠,進軍崑山、太倉。 方連戰連捷,逼迫張士誠投降元朝,元廷加封方為太尉、江浙行省左丞相,賜衢國公印,以節鉞守浙東。 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五月,陳友諒攻陷太平路,命死士在太平路採石(今安徽省馬鞍山市)五通神廟內刺殺徐壽輝。 十六日戊午(6月16日),陳友諒於採石五通廟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 隨即與張士誠合攻朱元璋。 朱元璋金陵應天府被陳友諒趁機圍住,只好遣胡大海進攻信州,迫陳友諒回師救援。
國璋守臺,邀擊之,為所敗,被殺,太祖遣使弔祭。 逾年,溫人周宗道以平陽來降。 國珍從子明善守溫以兵爭。 方國珍 參軍胡深擊敗之,遂下里安,進兵溫州。
方國珍: 方國珍 ctext:745630
俄城破,執資及完者都、朗革歹歸於重慶,館諸治平寺,欲使為己用。 三人者執不可,乃斬於市,以禮葬之,蜀人謂之「三忠」。 方國珍2025 徐壽輝起,玉珍與裏中父老團結千餘人,屯青山。 及壽輝稱帝,使人招玉珍曰:「來則共富貴,不來舉兵屠之。」玉珍引眾降,以元帥守沔陽。
天大旱,劉基請求處理久積冤案,朱元璋便當即命令劉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從天而降。 劉基趁機請求建立法制,防止濫殺現象。 朱元璋這時正要處決囚犯,劉基便問是什麼原因,朱元璋將自己所做的夢告訴他。 劉基說:「這是獲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應當停刑等待。」三日之後,海寧歸降,朱元璋很高興,就將囚犯全部交給劉基釋放。
方國珍: 洪武年間
是歲,遣勝取興元,使參政江儼通好於太祖。 方國珍 嘗為大名路經歷,棄官家居。 方國珍 玉珍之攻重慶也,道瀘,部將劉澤民薦之。 玉珍往見,與語大悅,即日延至舟中,尊禮備至。 立妻彭氏為皇后,子升為太子。
方國珍: 方國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賜高麗王羅綺,俾善視之。 子理既還武昌,嗣偽位,改元德壽。 其丞相張必先自嶽州來援,次洪山。 常遇春擊擒之,徇於城下。
方國珍: 洪武年間
城中木石俱盡,外軍多傷者。 始友諒破龍興,壽輝欲徙都之,友諒不可。 未幾,壽輝遽發漢陽,次江州。 江州,友諒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壽輝入,即閉城門,悉殺其所部。
方國珍: 寧波歷史
陳友諒親率水師東下,到達江東橋,雙方戰於龍灣(今江蘇南京城郊),陳友諒大敗。 因為是潮落,船被擱淺,死者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得坐小船逃走。 張德勝乘勝追擊,在慈湖被其打敗,焚船。 馮國勝率五路大軍乘勝追擊,陳友諒派出皁旗軍迎戰,複大敗。
方國珍: 方國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別將趙普勝等陷太平諸路。 明年為元師所破,壽輝走免。 已而復熾,遷都漢陽,為其丞相倪文俊所制。 方國珍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攻克杭州後,方國珍北通元將擴廓帖木兒,南交陳友諒,企圖互為掎角。 朱元璋大怒,九月,朱元璋遣朱亮祖、湯和、廖永忠等出兵,派人送信數他十二條罪狀,又取軍糧二十萬石。 方國珍屢降屢叛,浙江元帥府都事劉基認為方國珍是首逆,不可饒恕,但朝議時沒人聽他意見。
方國珍: 方國珍 ctext:745630
國珍名獻三郡,實陰持兩端。 煜既至,乃詐稱疾,自言老不任職,惟受平章印誥而已。 方國珍 國珍受之如故,特以甘言謝太祖,絕無內附意。 太祖復以書諭曰:「福基於至誠,禍生於反覆,隗囂、公孫述故轍可鑒。大軍一出,不可虛辭解也。」國珍詐窮,復陽為惶懼謝罪,以金寶飾鞍馬獻。
方國珍: 方國珍
又北通擴廓帖木兒,南交陳友定,圖為犄角。 至是,命亮祖率馬步舟師討之。 至正十八年(1358年)底,朱元璋攻取婺州後,遣使招降方國珍,方國珍開始耍心眼,三戲朱元璋。 第一次是派人送禮假意順從,又獻溫、臺、慶元三郡,朱元璋授其福建省平章事,但他詐稱有病,自言年老不能稱職,只接受平章印章及誥命。
於是諸大臣用事,而友仁尤專恣,國柄旁落,遂益不振。 方國珍 萬勝既死,劉楨為右丞相,後三年卒。 方國珍2025 是歲,升遣使告哀於太祖,已,又遣使入聘。 太祖亦遣侍御史蔡哲報之。
紿殺李齊,襲據高郵,自稱誠王,僭號大周,建元天祐。 方國珍2025 友諒之從徐壽輝也,其父普才止之。 普才曰:「汝違吾命,吾不知死所矣。」普才五子:長友富,次友直,又次友諒,又次友仁、友貴。
方國珍: 方國珍
越南《大越史記全書》則稱,陳友諒是投降元朝的越南陳朝宗室陳益稷之子,曾向陳朝遣使求和親和借師。 陳益稷投降元朝後,被封為安南國王,後元朝徵越失敗,將陳益稷安置在漢陽。 方國珍2025 方國珍2025 方國珍2025 二十二年春正月,友諒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以龍興降。 乙卯,如龍興,改為洪都府。
方國珍: 洪武年間
二十五年六月壬子,參軍胡海攻樂清下之,擒方國珍鎮撫周清等,送建康。 九月,元復以方國珍為淮南行省左丞相,分省慶元。 方國珍 二十四年九月乙酉,方明善攻平陽,元帥胡深擊敗之,遂下瑞安。 方國珍 先是,溫州土豪周宗道以平陽來附,明善率兵攻之。 宗道求援於深,深擊明善,敗之,下瑞安,進兵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