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辦已將稅關遺址和「梅蔚」刻石列為「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希望日後能找到更多資料填補歷史空白。 根據臺南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2年底新營區戶數約3萬戶,人口約7.5萬人,是臺南市溪北地區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裏分別是新東裏與姑爺裏,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8,435人與934人[4]。 戰後成為臺南縣政府的所在地,加上總廠地位的新營糖廠加持,銀行和診所林立,使當地農工商興盛,市況相當繁榮,1977年新營與永康並列臺南縣2大鄉鎮,但隨著糖業沒落,縣市合併後失去了縣治地位,致使新營區發展逐漸趨緩。 目前在市政府積極建設與便利的交通影響下,城市風貌有日漸改變,進而吸引許多知名連鎖企業進駐,工作多以公教、工、商、服務業和金融業為多數,大量的市府人員、高中職學校也讓新營持續帶來年輕的活動人口,因此仍是北臺南最繁榮、商業氣息最重的轄區。 原居民鄉村在居民代表外,會另外最少有1個原居民代表,多於1個原居民代表的鄉村會在()內註明。
近作有《被遺忘的歷史建築》(港島九龍篇)、《被遺忘的歷史建築》(新界離島篇)、《香港節慶風俗》、《香港歷史系列:穿梭今昔、重拾記憶》等。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九龍關在馬灣興建新關廠,由於要在私人土地建路,英籍關員便向村民借地,並立「九龍關」石碑和「九龍關借地七英尺」石碑為證(圖1)。 但一年後,英國租借界限街以北的新界土地,上述四個清廷關廠因位於英治範圍,因此停用,其後荒廢。 村民保留了新關廠兩塊分開豎立的石碑,1990年馬灣鄉事委員會將兩碑合併置於鄉委會大樓外(圖2),加上文字說明供遊人參觀。 地圖所顯示的範圍,只為有關現有鄉村 ╱ 墟鎮在 2019 至 2022 年舉行的居民代表 ╱ 街坊代表選舉或補選而劃定,並不可作任何其他用途。 1991年及1994年區議會選舉,由於只有陳偉明參選,故此陳氏一直連任,當中區內的私人屋苑於九十年代初落成,促使人口持續增加,1994年時選區縮小到雙仙灣至海美灣之間。
馬灣鄉事委員會: 旅遊
馬灣大街村村公所旨在協助處理大街村內的事務,並協調政府與村民間之聯繫,期盼本屆村委會能與各位有良好的合作關係。 新營區有文教區之美譽,區內學校、補習班、圖書館遍佈,教育資源相當完善,新營區在臺南市教育程度平均為全市第二僅次東區。 馬灣的天后古廟為兩進單開間結構,廟內最古老的文物是一塊由善信送贈的「藉賴鴻恩」牌匾,上款有「鹹豐庚申年春季重修吉旦」等字,可見該廟建於1860年之前,是馬灣保存最悠久的建築物。
- 政府以象徵式地價批地,第一期的休閒設施有大自然公園、「挪亞方舟」和太陽館,分別於2007年、2009年和2012年啟用。
- 九龍關於1887年成立,總部在皇后大道中16至18號銀行大廈二樓,由英國人摩根(M. T. Morgan)出任稅務司。
- 馬灣的天后古廟為兩進單開間結構,廟內最古老的文物是一塊由善信送贈的「藉賴鴻恩」牌匾,上款有「鹹豐庚申年春季重修吉旦」等字,可見該廟建於1860年之前,是馬灣保存最悠久的建築物。
- 1954年1月10日,臺南縣議會舊址中山路議事大樓落成,縣議員不必再寄人籬下行使問政權。
- 1980年5月13日民治路的議會大樓興建落成縣議會由新營市中山路舊址正式遷入,八卦形的屋頂為當時少見的建築設計[7]。
- 馬灣公園是一項由公帑興建的設施,按政府與發展商在1997年簽訂的協議,由發展商興建和營運,屬第一期的大自然公園和提供多元化教育和休憩設施的挪亞方舟,已先後開放。
- 於是在道光元年,五間厝莊民為求免難消災,於農曆8月15日祭拜河神,果然在道光3年,急水溪改道,自舊廍南下至鐵線橋(今新營區鐵線裏)東南方轉彎,流向西南的甲中村(十六甲、中莊仔),北方,卻也造成當時鐵線橋南後寮仔莊,因突如其來的水患廢莊。
據學者研究,馬灣關廠四角曾豎立「九龍關」碑石,作為界定範圍。 馬灣鄉事委員會 2020年11月有村民在馬灣舊村草叢發現其中一塊,告知古蹟辦。 2021年4月此碑為外界得悉,但沒多久馬灣舊村便封閉進行修復翻新,令許多市民緣慳一面。
馬灣鄉事委員會: 荃灣區
馬灣古名「銅錢洲」,「馬灣」之名相信源自島上的天后古廟。 舊時村民稱天后為「阿媽」或「媽娘」(「媽」讀「馬」音),廟宇對出的海灣稱為「馬灣」,後來成為全島名稱,在天后古廟周邊形成的村落則叫馬灣村。 馬灣舊村,景色優美,村民純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漁鄉,村內的多座石刻及有近百年歷史的芳園書室,與這裡樸實的風格相得益彰。 馬灣鄉事委員會 馬灣是全香港最小、又連接香港道路網的島嶼,一個歷史悠久充滿漁鄉風情的村落,村內的多座石刻與這裡樸實的風格相得益彰。
- 章程又授權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成立九龍關,接管粵海關在香港島外圍的四個關廠。
- 請留意有關的數據只顯示現有鄉村 ╱ 墟鎮的分界,並不包括其他數碼資料,例如地形圖 、 數碼土地界線等,該等資料屬地政總署所有。
- 天后古廟建於灣畔,面向汲水門,被認為有助保佑眾人航行平安。
- 第二期修復和活化馬灣舊村(包括山丘上的美經援村),翻新成藝術村,但由於有少數寮屋租戶未獲安置而拒絕遷出,結果拖延多年,至2021年3月底才與新鴻基簽立批地文件,正式開展工程,預計2024年完成。
- 地圖所顯示的範圍,只為有關現有鄉村 ╱ 墟鎮在 2019 至 2022 年舉行的居民代表 ╱ 街坊代表選舉或補選而劃定,並不可作任何其他用途。
- 道光10年,急水溪又再次改道南移,主流逼近中莊仔莊,另有一股支流從今日173縣道南流至中莊仔莊,莊民於8月16日祭祀河神,本來偏移的河道再度移轉,莊內免於水患。
馬灣與大嶼山之間只一水之隔,最狹窄處不到500米,水流湍急,漁民稱之為急水門,後來改稱汲水門。 天后古廟建於灣畔,面向汲水門,被認為有助保佑眾人航行平安。 另外有人在汲水門最狹窄的兩岸豎立四塊「鎮流碑」,希望鎮壓水流,讓船隻順利通過。 在馬灣的馬角咀和龍蝦灣各有一塊,上面刻了「南無阿彌陀佛」等字。 芳園書室芳園書室樓高兩層,樓面面積約140平方米,喺1920年代建成至2003年停止辦學,被評級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馬灣鄉事委員會 書室活化成博物館,展出馬灣歷史,例如:漁船模型同天後誕花炮等等,仲可以重溫昔日上課情況。
馬灣鄉事委員會: 新界(二十七鄉)鄉村
書名:時代見證:隱藏城鄉的歷史建築作者:陳天權1980年代投身新聞界,先後在報章、電視臺和雜誌工作。 工餘期間經常出外旅行,足跡遍及五大洲約一百個國家,著有多本介紹中外文化的旅遊書籍。 馬灣鄉事委員會2025 2004年入讀香港大學建築系文物保護碩士課程,之後轉職專欄作家和自由撰稿人,推動歷史建築和風俗保育。 作者在香港大學和公開大學的專業進修學院擔任兼職導師,也是多個文化團體包括文化葫蘆、海濱文化導賞會和國際漫遊協會的顧問。
馬灣鄉事委員會: 交通
鹹豐八年(1858年)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附約列明鴉片改稱洋藥,可以自由買賣。 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英簽訂《管理香港洋藥事宜章程》(亦稱《香港鴉片貿易協定》),批准鴉片在繳交稅款後可運入香港,或經香港運往其他地區。 章程又授權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成立九龍關,接管粵海關在香港島外圍的四個關廠。 九龍關於1887年成立,總部在皇后大道中16至18號銀行大廈二樓,由英國人摩根(M. T. Morgan)出任稅務司。
馬灣鄉事委員會: 歷史
由政府提名的四名成員包括荃灣區議會主席周厚澄、葵青區議會主席鄧國綱、馬灣鄉事委員會主席陳崇業和香港旅遊發展局高級經理(旅遊產品拓展)洪忠興。 鄉事委員會(英語:Rural Committee),簡稱鄉事會,是香港新界鄉村諮詢組織,合共有27個鄉事委員會共同組成新界鄉議局,是香港特區政府諮詢新界民意的法定組織。 鄉事委員會每四年由村代表選舉產生執行委員會,並由執委會互選產生一名主席和最多兩名副主席。 27個鄉村的鄉事會主席為新界各所屬行政區別區議會當然議員與鄉議局當然執行委員,副主席為鄉議局當然議員。 1982年區議會選舉的荃灣區議會設有荃灣郊區選區,範圍包括青山公路汀九段至青龍頭段一帶、大嶼山東北部及馬灣,更包括荃錦公路川龍一帶。
馬灣鄉事委員會: 香港
於是在道光元年,五間厝莊民為求免難消災,於農曆8月15日祭拜河神,果然在道光3年,急水溪改道,自舊廍南下至鐵線橋(今新營區鐵線裏)東南方轉彎,流向西南的甲中村(十六甲、中莊仔),北方,卻也造成當時鐵線橋南後寮仔莊,因突如其來的水患廢莊。 送貨貨車可於每日早上10時至下午4時進入馬灣,租用的非珀麗灣客運的巴士可於每日早上9時至下午9時進入馬灣,離開就不受限制,而不需申請準許證。 馬灣鄉事委員會 馬灣古名又稱「銅錢洲」,據說是因小島的形狀略似舊日的穿孔銅錢而得名。 馬灣及大嶼山東北之間的海峽便是急水門(現稱「汲水門」),故馬灣又被稱為「急水門島」。 馬灣鄉事委員會2025 明朝《粵大記》附有「廣東沿海圖」當中所謂「仰船洲」被認為是現今的馬灣,而不是今天的昂船洲.
馬灣鄉事委員會: 香港國際機場機場
2015年區議會選舉,選管會以荃灣西站周邊及馬灣地區人口比基準多而重劃附近的選區,馬灣選區由原有的荃灣郊區西內的馬灣全島及大嶼山東北部改劃而成。 馬灣鄉事委員會 議席由爭取連任的曾文典對上新思維陸偉良、新民主同盟譚凱邦及新民黨黃超華,是當屆選舉中荃灣區議會最多候選人的選區,使馬灣選區成為焦點,加上馬灣珀麗灣居民多次爭取自成一個選區成功,居民亦主動投票,使本區為當屆荃灣最高投票率的選區。 最後譚凱邦以接近半數的1,668票勝選,黃超華得1,056票,而爭取連任的曾文典只得529票大敗,陸偉良僅得193票。 1999年區議會選舉,由於位於深井西面的浪翠園陸續落成,區內人口倍增,第一代荃灣郊區選區改劃為東西兩區,當中浪翠園與青龍頭、大嶼山東北部及馬灣劃為荃灣郊區西,而青山公路自海安路交界起至深井村則劃為荃灣郊區東,而荃錦公路川龍一帶則劃入荃威選區。 荃灣郊區西方面選舉由蔡成火及陳世傑參選,結果由蔡以697票多於陳的499票當選,而陳偉明則於荃灣郊區東成功連任。 臺南縣參議會成立之初的議事堂是借用新營鎮(現新營區)中山堂。
馬灣鄉事委員會: 荃灣區議會議員資料
海灘北面有一所兩進式設計的天后古廟,相傳由海盜張保仔所建,用作庇佑當地人。 東西兩面分別由兩道海峽隔開:東為馬灣海峽,西為汲水門;馬灣北面的對岸為新界的深井。 巴士站在「馬灣大街村東」、「馬灣大街村中」、「馬灣大街村南」三條遷置村落中央,鄰近馬灣大街村村公所、馬灣鄉事委員會、珀林路花園籃球場、馬灣公廁(自2003年落成起一直荒廢,至今尚未啟用)[1]、芳園書室(並非馬灣公園第一期的「芳園書室古蹟館」)。 清同治年間,粵海關在汲水門(馬灣)、長洲、佛頭洲和九龍城設立稅關,向進出香港商船所運載的鴉片和其他貨品徵收關稅,同時建立緝私船隊打擊海上走私活動。
馬灣鄉事委員會: 新營區
2003年區議會選舉,荃灣郊區西只有蔡成火參選,故此蔡氏自動當選。 2007年區議會選舉,基於馬灣島上的珀麗灣發展完成,吸引珀麗灣居民參選,爭取連任的蔡成火與三名參選人爭奪,包括與街坊工友服務處友好的曾文典、獨立參選的黎國光和自由黨派出的施傑,四人得票相近,最終蔡成火得票不足三分一之下,以百餘票之差擊敗曾文典連任。 馬灣(英語:Ma Wan,代號K11)是香港荃灣區議會下轄的選區,2015年設立,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新民主同盟前成員譚凱邦。 馬灣鄉事委員會 新營過去為洪雅族哆囉嘓社的生活區域,明鄭時期曾屯營於於現今鹽水區舊營裏設鎮屯田,後來向東發展,約在今日新營東邊的「中營裏」一帶,新設屯營,而以「新營」為名。 清康熙年間屬於諸羅縣大奎壁莊,乾隆中葉以後改隸屬嘉義縣太子宮保,少部分則隸屬於鐵線橋保[1]。 新營在日治初期仍為小村莊,遠不如西邊的鹽水港(今鹽水區)及東邊─有平原及山產之利的店仔口(今白河區)繁榮。
馬灣鄉事委員會: 政府機關
臺南市立新營體育場,前身為「臺南縣立綜合體育場」,由原臺南縣政府籌建,為臺南市的一座綜合性體育場區,場地設有兩座田徑場,可容納3萬人,其他尚有室內體育館、游泳池、滑輪場、國術室、柔道室、健身中心以及多座不同類型的球場。 新營區位於臺南市北部,嘉南平原地理中心,北迴歸線南方20公里處,東鄰東山區,南銜柳營區,西接鹽水區,北連後壁區,土地面積約38.5386平方公里[2]。 全區地形平坦,海拔高度介於5至15公尺間,地質屬於第四紀沖積層,土質黏硬而滲透力弱,區境內西南部的土壤以沙頁巖新沖積土為主,東北部的土壤則主要為臺灣粘土[1]。
民政事務總署備存整套現有鄉村 ╱ 墟鎮的分界地圖,各有關民政事務處亦在其辦事處備存所管轄地區的分界地圖,供公眾人士在通常辦公時間內查閱。 2011年區議會選舉,蔡成火未有參選,結果曾文典以六成得票打敗來自新民黨的李摩西及獨立的黃楊慕蓮當選。 2018年進行裏鄰調整,在1月29日進行民榮裏、南紙裏之間,以及中營裏、興安裏(併入興業裏)之間的裏界調整,此外還有將原有興安裏併入興業裏,舊廍裏併入太南里,鐵線裏併入五興裏,角帶裏併入姑爺裏[3]。 之後在4月30日,將原本的延平裏、好平裏與永生裏整併成「永平裏」[3]。
馬灣鄉事委員會: 九龍
馬灣鄉事會路(Ma Wan Rural Committee Road),位於新界荃灣區馬灣,南始芳園路近芳園書室古蹟館,經過田寮村、馬灣漁民村屋、馬灣大街村南、馬灣鄉事委員會、珀林路花園、田寮新村、馬灣大街村中、馬灣大街村北,北接珀林路珀麗灣第25座。 政府今日(五月四日)歡迎馬灣公園有限公司(下稱公司)成立馬灣公園諮詢委員會,就馬灣公園的營運、保養及管理事宜提供意見。 馬灣村位於小島西端(圖5),對出的海灣曾停泊不少船隻,村中大街有茶樓、雜貨店、理髮店等,碼頭附近有暖水壺廠、膠鞋廠等,興旺一時。 馬灣鄉事委員會大樓旁有馬灣婦孺健康院(1968年)、馬灣文化康樂中心(1978年)、馬灣老人中心暨庇護站(1988年)和兒童遊樂場,反映該村過去是島上村民的生活中心。 現有鄉村 ╱ 墟鎮範圍的數碼資料可於 資料一線通網站下載。
經此調整後,新營區下設23裏:嘉芳裏、忠政裏、民權裏、三仙裏、民生裏、民榮裏、南興裏、中營裏、大宏裏、王公里、土庫裏、埤寮裏、護鎮裏、南紙裏、太北里、新北里、新南里、新東裏、興業裏、太南里、五興裏、姑爺裏、永平裏。 珀麗灣入夥前,馬灣居民的對外交通完全依靠來往深井馬灣碼頭的街渡服務(該街渡航線已於2003年2月永久停止營運)。 張學明致賀辭,希望該會會務發展蒸蒸日上,繼往開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他表示,新界鄉議局將與馬灣鄉事委員會攜手並肩,共同打造更和諧的新界,為構建更美好和諧的社區作出貢獻。
馬灣公園古蹟館發展馬灣嘅時候,考古學家發現呢度有唔少歷史遺跡,其中包括新石器時代中期嘅夾砂陶器碎片、新石器時代晚期嘅墓葬同馬灣人骨、唐代灰窰同清代磚窰等,現收藏於前身為馬灣公立芳園學校改建而成嘅古蹟館。 挪亞方舟講起挪亞方舟,無論你係任何宗教背景,相信都聽聞過呢個經典故事。 而呢個主題公園,就係根據呢個故事發展,更加係全球首個根據遠古所載一比一建造。 挪亞方舟主題公園分為方舟花園、方舟博覽館、方舟生命教育館、珍愛地球館及室外等多個歷奇公園組成,主題圍繞生命教育、環保、動物保育為主。 【A&M Diary】如果馬灣畀你嘅印象就只有挪亞方舟同珀麗灣,咁你就大錯特錯喇! 馬灣嘅旅遊資源其實相當豐富,除咗挪亞方舟主題公園,仲有東灣沙灘、青馬大橋、古舊遺跡,仲可以行山打卡,今個weekend,無論係拍拖或者親子旅行,都可以參考我哋嘅馬灣8大必遊打卡熱點,過一個輕鬆好玩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