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成長經歷伴隨的是以前英國統治的時期,會有很多嚮往。 以前會說「前港督麥理浩黃金十年」,大家將以前的回憶和感覺連結在一起,很懷念當時候順風順水的感覺。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25年,「去殖化」的步伐愈趨急速,伴隨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駕崩,那百年英殖歷史故事也變得越來越模糊。 已故作家也斯曾問,「香港的故事,為甚麼這麼難說?」但凡一個地方,集眾人之力建成,無數回憶與身處場所交疊其中,感受自有不同。
- 細緻觀察,照中櫥窗玻璃倒影放大後顯見「牛奶公司」招牌,繼而見得下方 ice and cold storage 字眼。
- 現政府正計劃興建天橋連接沙田市中心唯一未被連接的新城市中央廣場,方便遊客外,亦令市民更快捷到達沙田政府合署,但至今因受排頭村居民以天橋會破壞該村風水為理由,仍未興建該天橋。
- 海邊村民,基本上仰賴街喉藉以取用食水,但水喉缺乏,打鬥事件經常發宜;而村民多以捕漁為業,亦期望子弟獲得更高學歷,遂自行開辦小學教導子弟讀書識字,期望使下一代能夠脫離貧窮,光宗耀祖。
- 以前會說「前港督麥理浩黃金十年」,大家將以前的回憶和感覺連結在一起,很懷念當時候順風順水的感覺。
- 為防東主潛逃,警方於一九五二年七月廿八日下午四時出動數百名警察,並配備鋼盔、籐牌及其他武器等,執行法庭封園任務,氣氛極其緊張,仿如暴動,令人心寒。
事實上,萬科(香港)在去年11月,已就牛頭角定富街71至79號舊樓物業進行強拍程序,以底價1.415億元統一業權。 該地盤面積約地盤面積約2,787平方呎,若以地積比率9倍重建,落成後總樓面約2.5萬平方呎。 資料顯示,上述物業佔地7,595方呎,屬於住宅(甲類)用地,若重建為商住物業,最高地積比率為9倍,即重建樓面約6.84萬方呎。 第一批洋紫荊硬幣的供應當然很充足,但最後一批英女皇頭像硬幣就相當罕有了。 事實上,任何年份的英女皇頭像硬幣也都成為了稀有錢幣,原因是按照《中英聯合聲明》的規定,英女皇頭像硬幣要「逐步更換和退出流通」。
舊香港: 將舊時回憶透過展覽重現大家眼前!太子全新「舊香港 • 融舊 – 藝術概念館」,選址在太子基隆街中即將清拆的騎樓內,佔地約4,000呎,以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林林種種的舊物品,帶你回到舊香港!概念館從8月13日至8月27日期間限定舉行,相關消息請看以下資訊!
大家不如把握現在,到城中各處拍下霓虹招牌的蹤影吧! 油麻地冠南華兩個霓紅招牌遭政府下令清拆,歷史悠久的霓虹燈牌將於8月16日晚上11點關燈, 8月17日搭棚,與港人告別! 附近的富士桑拿依然保留了霓虹燈牌,大家可以去拍照。 屯門公路是香港其中一條快速公路,屬九號幹線,由於路窄多彎,車禍時有所聞。
在今日人煙稠密的區域,究竟昔日的面貌是怎樣的呢? 筲箕灣的昔日故事,散見於前賢的著作之中,鮮有口耳相傳的記述。 舊香港2025 而根據一則四十年代的訪問稿中,則有一名出生於一八七零年代的古稀老翁,將開埠初期,有如神話傳說的筲箕灣繪形繪聲地勾勒出來。 郭春秧死後,長子郭雙鰲操控公司大權,其二弟郭雙麒及三弟遺孀心有不甘,向高等法院要求關閉月園。 經過一輪訴訟,高等法院裁定郭雙鰲非法取得公司擁有權,頒令月園結束營業。 調查期間,警方卻發現月園帳目混亂,資不抵債,欠款多達三百萬元。
舊香港: 香港
為加快重建及舊區更新香港政府於2000年7月根據市區重建局法例(第563章)於2001年5月1日成立市區重建局負責市區重建及更新。 該學校於1919年以書塾的形式成立,然後於1934年改稱為敦梅學校。 日本佔領香港的時候學校曾經停辦,戰後學校繼續為較富有家庭的小童提供中式教育。
大埔區較著名的高山有北邊的八仙嶺,這個山嶺亦是大埔區和北區的天然分界,而附近九龍坑山(Cloudy Hill)山頂則設有數個發射站。 廣播道曾是三所電視臺及兩所電臺總部的所在位置,俗稱“五臺山”。 只有香港電臺及商業電臺在此作為總部,其餘的佳藝電視(已倒閉)、無線電視及亞洲電視已經搬出,而1991年至1994年期間成立之新城電臺亦在紅磡區為總部。 舊香港 舊香港2025 舊香港2025 舊香港 因為九龍塘的“41區小學校網”,網羅了不少著名學校。 不少家長為幫子女爭取入讀,搬到九龍塘居住,以致九龍塘的樓宇價格居高不下。 東區區議會是香港最大規模的區議會,共有46個議席,當中包括37位民選議員及9位委任議員。
舊香港: 香港故事館
「大冧把」原指唐樓地面的門牌號碼,由於該處淪為妓寨,「大冧把」成為尋花問柳的標識。 隨著一九三五年政府嚴令禁娼,期間春園街仍有私寨,卻被警方多次踢竇,最終蕩然不存。 取而代之的,卻是毒品販賣、盜賊猖獗,間中亦有自殺、他殺兇案,促使春園街成為棘手的燙山芋。 開埠以來,由於筲箕灣離四環極遠,香港政府鞭長莫及,即使設有分區警署,該處亦招惹大量海盜入寇。
舊香港: 歷史
而單單一張照片,或者一份文件,自然不會告訴我們答案。 從香港的舊照片可以看到,香港的景貌絕非千人一面,新書大致捕捉了香港各階層各地域的概況,或許在續說香港故事上,可作談資。 既找到舊照片,可見相中風景優美,甚為可觀,然而美中亦要求真。 今年初,香港大學圖書館邀請林博士蒞臨介紹新書,既向一眾讀者展示吸引彩照,更娓娓道來成書過程種種照片考據故事。
舊香港: 舊香港藝術館時光隧道/朗豪坊霓虹燈牌 90後必去4大懷舊展打卡
阮邦冠嘆息,香港1997年後似乎很多東西都走了樣,昔日引以為傲的工業淪為夕陽行業,經濟環境大不如前,連造西裝也變為一件很奢侈的事。 舊香港2025 他說,當時「到處是黃金」,在九七股災前,香港股票市場亦興旺,「幾乎周街都是有錢人」,要求用料名牌,手工精緻,有客人曾訂造約一套3000多港元的西裝時,更自豪地透露「是股票送的」。 舊香港 「阮氏洋服」店主阮邦冠在逾半世紀的裁縫年華,見盡香港興衰動盪。
舊香港: 昔日「垃圾灣」 今日商貿區 觀塘 70 年歷史足跡
1952年建成,皇都戲院擁有超過60年歷史,是香港碩果僅存的舊式大戲院之一。 以獨特的拋物線屋頂和立體浮雕的設計著稱,皇都戲院獲一級歷史建築評級。 前身是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是港人欣賞古典音樂和西方歌舞表演的文化表演場地,後來易手改名為皇都戲院,放映電影之餘繼續迎來世界各地的表演團體,連鄧麗君都曾在這裏演出。 戲院地面的皇都商場匯聚老店,像輝煌洋服、京華招牌,不過自從2019年被發展商新世界收購,商場店舖所剩無幾,大家不妨趕在重建前去懷緬過去的舊香港。
舊香港: 救地球、幫到人!! 9大分類「 回收 」社企一覽(附聯絡方法)
灣仔發展計劃第一期由1994年4月至1997年6月,主要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對出海面築一個70,000平方米的人工島作為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擴展部分,工程完成後保證附近的水質保持在令人滿意的水平。 ;再之後的填海則是1994年4月建造會議展覽中心二期(新翼)時進行,以及現時的灣仔填海計劃第二期,將成爲日後「灣仔北」發展區的核心地段。 自1843年以來,灣仔一直是華人聚居的地方,英國人及其他外國人則多居於中環。 1874年桂文燦編纂的《廣東圖說》同治刊本,當中以羣帶路標誌為「上環」、「中環」和「下環」,而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當時的羣帶路所標示的位置亦在灣仔現址相近。 雖然鐘樓在1915年竣工,惟新的四面報時大鐘於1920年開始安裝(銅鐘及四面報時大鐘值港幣$6266.76,安裝費用為$2235.31,總共$8502.07),於1921年3月22日下午正式開始運行。 除了在香港日治時期停止運作至1945年10月2日外(其時火車站連同鐘樓亦一併被髹上保護色,直到重光後剝走),該大鐘一直運行至今。
舊香港: 香港仔的漁港
當晚評判大半是外國人,認為但茱迪擁有與別不同的氣質,結果爆冷勝選。 在司儀公佈賽果時,但茱迪即掩面表示驚訝,但不難看出其欣喜若狂的神態。 事後傳媒稱讚出爐冠軍港姐:年輕、活潑、爽直、擅於交際,對事業有野心。
舊香港: 皇后碼頭
1840年代英國人到來以後,春園街(Spring Garden Lane)附近很快就開始發展。 寶順洋行東主顛地(Lancelot Dent)在此建一私邸「春園別墅」,其範圍由灣仔道伸展至大王東街。 別墅內有一小湖供劃舢板之用,其水源乃由石水渠街所引入。 春園英語本來的意思是指花園內有一泉水(Spring)。 至於春園街附近的汕頭街和廈門街等,當時則為儲存準備運到不同的口岸城市的貨品倉庫。
舊香港: 建築
創立「香港舊照片」專頁已十年的餘震宇,曾翻閱不少歷史資料,發現觀塘工業區發展計劃曾一度觸礁,幾乎胎死腹中。 「香港故事」常設展在2001年開幕,帶領觀眾跨過四億年的歷史時空,深入認識香港的歷史文化。 香港歷史博物館現正為常設展進行全面的更新工程,在新的常設展推出之前,我們舉辦「經典再現 ── 香港故事精華展」,展出約460組精選展品及約210張照片,將「香港故事」的精髓重現觀眾眼前。 展覽由五個部分組成,內容包括史前香港與歷代發展、香港的民俗、香港割佔與早年發展、日佔時期、現代都市,並以1997年香港回歸作結。 Photo from Internet港人對尖沙咀鐘樓絕不陌生,鐘樓原為九廣鐵路舊尖沙咀火車站的一部分。 火車站於1916年落成,是英國在遠東地區的鐵路總站,整個車站主要以紅磚及花崗巖建成,從這裏開出的列車可接駁前往中國大陸乃至歐洲大陸的法國巴黎。
惟經過多年的填海,海岸線早已北移數百米,現時皇后大道東一帶已被商業大廈及住宅大廈包圍。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 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 此外區內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舊香港2025 限時店舖中陳列出樂風集團多年來於不同舊樓項目珍藏的舊物件,由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懷舊物件,當中包括:白鐵信箱、舊式招牌、舊式電風扇、唱盤、懷舊兒童玩具。
早年漁民捕魚後便將魚穫運到赤柱出售,形成市集,店舖林立。 英國佔領香港島後,曾派兵駐守赤柱,並在此設立警署,聯手打擊海盜。 可是有不少官兵染病而死,於是開闢軍人墳場,並轉在港島北岸設立軍營。 香港圍在香港近代史上曾名噪一時,皆因出了周壽臣這人。 1926年獲委任為行政局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1936年政府為表揚他的貢獻,將新圍後方的山丘命名為「壽臣山」。 今天新圍內仍保留一座約建於1890年的清末舊屋,為周氏族人住所,1992年被政府購入,曾經閒置一段長時間,2013年起於週末和假日開放給市民參觀。
其訪港期間,曾在該處策馬耍樂,十四年後皇儲登基,旋即因為堅決迎娶失婚婦人而被迫放棄帝位,已經是戰前銅鑼灣數一數二的地區盛事了。 新市鎮的發展設計呈一條由西南向東北伸延的地帶,以城門河為中軸向兩面的山脈發展。 沙田新市鎮的市中心設於東鐵線沙田站一帶,附近建有政府設施、休憩用地、公共交通交匯處及一組大型購物商場。 深水埗分區委員會分為東西及中南三區,主要職能包括推動公眾參與地區事務,就籌辦社區活動及推行政府贊助計劃提供意見並加以協助,並就影響該分區的地方問題提供意見,是社區與民政事務總署之間的橋樑。 分區委員會的委員來自社會各階層,包括有關地區的區議員,全部由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委任。 美荷樓是二級歷史建築物,記錄了50至70年代香港公共屋邨的發展和生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