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某玩家坐在東位,那麼他的右邊是南位,左邊爲北位,對面則是西位。 此外,麻將的行牌依「東→南→西→北→東……」順序進行,因此自己左邊的玩家是上家,右邊的則是下家,對面的就是對家。 在過去廣東麻將本身指的是十三張麻將中的清章打法,即最純粹的現代麻將打法,牌型也只有十分純粹的胡牌方式,如對對胡、混一色等。 到了後來,人們陸續在清章麻將上加添「六獨」、「十八臺」、「無奇不有」等胡牌方式,形成了新章麻將。 香港麻雀2025 但現時一般不承認雞糊;打較大上限番數時,食糊最少要有三番稱為「三番起糊」。 上限番數的食糊牌型則爲「例牌」,一般會採用八番例牌、十番例牌或十三番例牌,稱為「爆棚」(相當於日本麻雀的役滿)。
而事實上,香港麻將傳統是採用「二二制」,到後來才逐漸演變成「三三制」。 在新界(尤其圍村),「三三制」會同時包括「一臺花」以三番計算,而「七隻花糊」(即玩家摸到七隻花)會以四番(「一臺花」加自摸)計算。 玩家如果與長輩或新界原居民打麻雀,尤須注意上述計番方式。 以下牌型並非標準「清章」麻雀所有,但根據不同自訂規例,有部分玩家也會接受作有效牌型。
香港麻雀: 清一色
賭得比較大的人會選擇打無限番,這時候例牌也按普通番種計算番數(例如大四喜複計混一色對對糊或字一色,加起來便超過十三番例牌);所以「天糊」和「地糊」等奇牌,一定要事先說明例牌番數。 食糊時,玩家應立即喊叫「食糊」、「食」或「糊」[1],或直接喊出食糊牌型的番數,然後把手牌全數翻開(現時亦有不叫喊只翻開全數手牌),證明他已湊成有效的食糊牌型。 若既不喊叫,也不翻開手牌,則視爲放棄該次食糊,並繼續行牌。 接着,莊家就會跳牌,在牌牆頭頂拿一張,跳過一棟,再拿一張,之後每位閒家拿一張。 入坐以後,四名玩家須把所有牌牌面向下放在桌上,再把桌上的牌隨機攪動一段時間,直到牌子都洗勻為止。
- 有時可以發現它們在個別的樹上築巢,然而麻雀在一年的四個季節中都是成羣的,具有很多洞的老樹羣,通常是它們最喜愛的築巢地點。
- 到了後來,人們陸續在清章麻將上加添「六獨」、「十八臺」、「無奇不有」等胡牌方式,形成了新章麻將。
- 颱風逼近,常聽說「打風應留在安全地方,直至風雨過去」,不過亦有香港人反其道而行,懶理橫風橫雨照返深圳玩!
- 開始前,首先要準備一副完整的現代麻雀牌,包括:一至九筒、一至九索、一至九萬,以及東、南、西、北、中、發、白這七隻番子,上述每款牌有四張。
前者可能是門前清自摸和的訛傳,後者可能是平和的訛傳。 香港麻雀 但遇上出銃(即有一家打出後有人食糊),出銃者則需要付雙份錢,其餘兩家則只需付單份。 十三幺:包括:一、九萬;一、九索;一、九筒;東、南、西、北;中、發、白(各一張),再加其中一張做眼。 坎坎糊:沒有碰或槓過的對對糊,同時亦不可以暗槓。
香港麻雀: 延伸閱讀:疑似4人住600呎公屋設菲傭房 港媽豪言:「香港隨便打份工都兩萬!」
如果由開局到食糊都沒有摸過花牌,就可以加1番! 香港麻雀2025 如果摸到屬於自己位置的正花(例如莊家是東風位,即1號,摸到春花牌及梅花牌就為正花),食糊時就可以加1番。 槓上槓自摸顧名思義就是連續2次槓牌之後自摸食糊! 不過如果其中一次槓牌後補牌時摸到花牌要再補牌,即使同樣可以自摸食糊都只計槓上自摸(加1番)。
在可以「截糊」的牌局當中,詐糊不能截糊,例如玩家甲食糊的時候,玩家乙同時翻出詐糊,則食詐糊的乙不用賠償,玩家甲的食糊仍然有效。 香港麻雀 此規定是防止有串通的玩家透過故意食詐糊來阻止個別玩家勝出。 在容許「一炮三響」的牌局當中,有其他玩家食糊的時候,即使有人翻出詐糊,也不會因而受罰。
香港麻雀: 何謂「香港麻雀」?「日本麻雀」難學難精? 5個你可能不知道的麻雀小知識
若該局由閒家勝出,該局完結後,就會由本來坐在南位的玩家擔任莊家,稱爲「過莊」,下一局就會是東圈南局,原來南位的玩家會變成東位,原來西位的玩家會變成南位,餘類推。 過莊時,玩家會把圈風器移給下一家,把它放在該局擔任莊家的玩家前方,但不會移動起莊牌(因爲起莊的位置沒有改變)。 若沒有任何玩家得勝(即是流局),或者莊家自己勝出了,則要「連莊」(又稱「冧莊」),他會繼續擔任莊家,進行東圈東局的第二戰,各人的門風也不會變,圈風器也不用移位。 爲清楚計,玩家會把起莊牌與顯示着「東」的圈風器放在第一局東位玩家前方。
除了計番外,大家打牌最苦惱的莫過於麻雀番數計錢一環。 如果你只是玩「$1/番」當然易計,但傳統計法就複雜得多,常見計法為「二五雞」、「五一」及「一二蚊」。 看起來非常專業的詞彙,其實代表了零番雞胡時的金額;而每加一番,錢就比上一番多一倍。 平糊:只有順子,即3張順序的同門數字牌(如 香港麻雀 一萬、二萬、三萬),沒有刻子,即3張相同的牌(如 一萬、一萬、一萬)的食糊牌型。 普遍麻雀玩法多以三番起糊,未夠三番之下的雞糊,即是食詐糊。
香港麻雀: 十三番(例牌)
同樣,如果甲手上有乙和丙不要的牌,而甲仍然打牌出衝給丙食出指定牌型,甲仍然要包輸。 包牌可以防止有玩家在明知輸大牌風險增加的情況下仍然打出高風險的牌,確保玩家在打牌之前會考慮該牌是否適合或得值得打出。 麻雀是一種源自中國的策略遊戲,在廣東及香港非常普及,本表列出的是香港麻雀(即「清章」或「舊章」)的食糊準則及牌型。 慧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amesofa Inc. 本遊戲為免費使用,遊戲內容為棋牌益智及娛樂類型,部分畫面含凸顯性特徵之服飾。 均使用虛擬遊戲幣進行遊戲,且遊戲結果會直接影響虛擬遊戲幣增減,遊戲內另提供購買虛擬遊戲幣、物品等付費服務。
香港麻雀: 開門、配牌
配好牌後,各玩家可以分類整理手中的牌,整齊排列,審視牌勢。 如此時手中已有花牌,則須補花,即是從牌牆的尾端取牌,取牌數與花牌數一致。 首先由莊家補花,如補上花牌,可繼續補(有些規則也會規定先讓南家、西家、北家依次補花後,纔再次補花)。 香港麻雀2025 開始前,首先要準備一副完整的現代麻將牌,包括:一至九筒、一至九條、一至九萬,以及東、南、西、北、中、發、白這七隻字牌,上述每款牌有四張。 另外還要兩臺花,通常爲:春、夏、秋、冬;梅、蘭、菊、竹。
香港麻雀: 不會與你連結的資料
根據一般的規則,在同一巡中,若有其他玩家打出能讓自己胡牌的牌子,但自己放棄了胡牌,則在該巡內有另一名玩家打出同一張牌,也不可以喊胡牌,只能靠自摸,或等待其他玩家打出另一張不同的可胡牌牌子。 香港麻雀,傳統「三三制」計算的番數不大(小三元只計三番)、番種也少很多。 但現時從其他地區(廣東、臺灣、日本等)的麻雀引入了新番種,如坎坎糊、九子連環、十八羅漢等。 加上封頂番數變得較大(八番或以上),如小三元現時便計五番了。
香港麻雀: 選擇座位
要留意的是,從牌牆數牌、摸牌的順序是順時針方向,與行牌次序剛好相反。 玩家應牢記「逆時針行牌,順時針摸牌」這個規定。 香港麻雀 香港麻雀(另稱「清章」或「舊章」)是十三張麻雀中最傳統的變體,遊戲方式與廣東麻雀(另稱「新章」)大致相同[1],但是番種少很多。 在新界(尤其圍村),「三三制」會同時包括「一臺花」以三臺計算,而「七隻花胡」(即玩家摸到七隻花)會以四臺(「一臺花」加自摸)計算。 香港麻雀2025 玩家如果與長輩或新界原居民打麻將,尤須注意上述計臺方式。 而過去新界村落的玩家沿用傳統「二二制」往往只計花胡做兩臺。
香港麻雀: 【打麻雀入門班】學識如何開局、常見食糊組合 清一色/對對糊/十三麼
在組成食糊牌型或計算番數時,除了特別規定須爲槓子纔有效(例如「十八羅漢」這牌型)外,一般情況下槓子可視爲刻子的一種。 舊時的開門方法是先由莊家擲一顆骰子決定開門方位,再由開門人多擲一顆,加起來決定跳過的數目。 但現代則一般直接由莊家(東位)擲兩或三顆骰子,決定開門方位,同時決定跳過相應的棟數取牌。
香港麻雀: 「日本麻雀」為何「難學難精」?
全銃制之下,所有出衝玩家都要包出衝(所以稱為「全銃」);在陪銃制下,如果有玩家(例如甲)要包乙出衝牌,即代表稍後如果乙食出指定牌型,甲要包輸。 另外,不論是陪銃制或者全銃制,如果有玩家(例如甲)要包乙自摸,即代表稍後如果乙自摸並食出指定牌型,甲要同時為丙和丁支付全數款額。 一般來說,由於輸自摸要支付的金額較大,故此包自摸比包出衝是較嚴重的懲罰。 有些牌型,玩家或會自行修訂不同規例,改變所計算的番數,則加以附註。
香港麻雀: i.Game 13 Mahjong 香港麻雀Lite
其中春、梅代表東位;夏、蘭代表南位;秋、菊代表西位;冬、竹代表北位。 有見及此,先加入清一色為「雙辣」打法,繼而封頂臺數去到六臺至八臺,但同時又為了避免屁胡牌泛濫,而加入「起胡制度」,初時為一臺起胡,即是說胡牌時手牌起碼要有一臺,不能屁胡。 後來又發覺一臺起胡「未夠喉」,那些一臺的牌型(如:平胡、臺牌、花牌、自摸等)就算「造」到,亦沒太大滿足感,所以逐漸演變成兩臺、甚至三臺起胡的玩法。 由於香港麻雀造牌機會太少,尤其在三翻起和下太以賴配牌運氣,為了增加造牌機會便發展出新章。 當時翻數同古典時期,混一色及對對和為一翻,清一色為三翻,並以四翻為滿貫,通稱雞四。 香港麻雀2025 麻雀計番食糊方式組合多變,若不學會香港麻雀基本打法,便很難糊牌,更有機會喫詐糊,一家賠三家!
由於「即食即包」和「包到尾」都是普遍的處理方法,但對不同玩家的影響卻有很大的差別,故此玩家應該在開始牌局之前取得共識。 香港麻雀 爲了加快雀局的進行,也有不少玩家在流局的時候會照樣過莊,只有在莊家自己勝出時才須冧莊。 若是如此,上例中的南圈西局就不用冧莊,只有北圈南局要冧莊。
香港麻雀: 香港麻雀
「Party day運動超樂園」位於深圳龍岡區萬達廣場6樓,佔地10,000平方米,設超過50種遊玩項目,包括室內賽車、保齡球、滑冰場、飛鏢、電子足球等。 項目豐富,絕對可以嘆著冷氣,不重複地從早玩到晚。 近期很紅的深圳復古風麻雀室,店舖充滿霓虹燈的複古新潮氣息。
香港麻雀: 香港麻將計分規則
但現時從其他地區(廣東、臺灣、日本等)的麻雀引入了新番種,如坎坎糊、九子連環、十八羅漢等。 以包含8張花牌的全副144張麻雀來計,若過程中沒有人上、碰、槓牌,一局裏應當有24巡。 香港麻雀 根據一般的規則,在同一巡中,若有其他玩家打出能讓自己食糊的牌子,但自己放棄了食糊,則在該巡內有另一名玩家打出同一張牌,也不可以喊食糊,只能靠自摸,或等待其他玩家打出另一張不同的可食糊牌子。 選擇座位的做法有多種,較簡單的做法就是在麻將牌中拿出風牌「東、南、西、北」各一張向下放置,讓四名玩家每人抽一張,並按結果坐在其「風位」(又稱「門風」)上。
香港麻雀本身可無番食糊稱為「雞糊」,以前多數打「雞四」,亦即是雞糊「零番」來做起糊,四番就封頂。 亦可以選擇四番為滿糊,然後清一色「雙辣」,例牌「三辣」來計算。 「雙辣」和「三辣」即是按四番的價錢雙倍計算或三倍計算。 因「番」這詞是「翻倍」的意思,因此食糊每多一番,價錢就翻多一倍。 而雙辣和三辣則控制最高注碼在四番的兩倍(正常計算的五番)和四番的三倍(五番和六番的中間)。 從例子中可見,順子是三張順序的同門數字牌,刻子是三張相同的牌,槓子是四張相同的牌,眼爲兩張相同的牌。
香港麻雀: ASANA 360 麻雀王選拔賽 初賽基本規則
若是如此,上例中的南圈西局就不用連莊,只有北圈南局要連莊。 部分自訂規例為食詐糊的玩家不論是其他玩家「出衝」還是「自摸」詐糊,均只須向其餘三個玩家支付最少三番的金額。 超過三番的詐糊需要支付相應番數的金額,如玩家食清一色詐糊,其需要向其餘玩家支付清一色番數(7番)的金額。 一個玩家如食糊後發現時詐糊,需要向其餘三個玩家作出賠償,以補償其他玩家失去勝出該局的機會,而賠償金額往往與牌局最高番數有關,防止有玩家串通,以食詐糊來防止其他玩家食出大牌而造成不公。
香港麻雀: 十八羅漢
若沒有任何玩家得勝(即是流局),或者莊家自己勝出了,則要「連莊」(又稱「冧莊」),他會繼續擔任莊家,進行東圈東局的第二戰,各人的門風也不會變,圈風器也不用移位。 香港麻將,傳統「三三制」計算的臺數不大(小三元只計三臺)、臺種也少很多。 但現時從其他地區(廣東、臺灣、日本等)的麻將引入了新臺種,如坎坎糊、九子連環、十八羅漢等。 加上封頂臺數變得較大(八臺或以上),如小三元現時便計五臺了。 由莊家行牌起,至北位玩家完成行牌,稱爲「一巡」。 以包含8張花牌的全副144張麻將來計,若過程中沒有人上、碰、槓牌,一局裏應當有24巡。
香港麻雀: 深圳通關口岸/高鐵/深圳灣大橋/港珠澳大橋 8號風球交通安排
開始前,首先要準備一副完整的現代麻雀牌,包括:一至九筒、一至九索、一至九萬,以及東、南、西、北、中、發、白這七隻番子,上述每款牌有四張。 有見及此,先加入清一色為「雙辣」打法,繼而封頂番數去到六番至八番,但同時又為了避免雞糊牌泛濫,而加入「起糊制度」,初時為一番起糊,即是說食糊時手牌起碼要有一番,不能雞糊。 後來又發覺一番起糊「未夠喉」,那些一番的牌型(如:平糊、番牌、花牌、自摸等)就算「造」到,亦沒太大滿足感,所以逐漸演變成兩番、甚至三番起糊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