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網絡語言並不僅僅侷限於網絡之上,也有部分網絡語言被官方媒體普及而被現實社會所吸收,如「給力」「點讚」「吐槽」等詞興起於互聯網,但卻已經被廣泛用於傳統媒體的報道甚至出現在政府文宣之中。 很多網絡用語在長期演變過程中會引申出其他含義、產生新變種,其可使用範圍、流行程度等都可能發生變化。 網絡用語 網路代稱CC的首個「C」字在粵語為「私」字的同音字,尾「C」字為「Clock」(時鐘)的縮寫,此俗語常見於討論區與社交網站等,尤其是援助交際專題網站。
- 逃避關鍵詞過濾系統如防火長城,也是使用諧音詞的理由之一。
- 00後潮語「自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指利用不正當的手段來圖利自己,謀取利益以中飽私囊。
- 「回鍋」原本是一種烹飪方式,是把食材煮熟後舀出,過一段時間再下鍋煮,如回鍋肉。
- 另外,內地刊物《咬文嚼字》亦發布2019年十大流行語,「文明互鑑」、「區塊鏈」位列頭兩位,而「硬核」、「××千萬條,××第一條」、「檸檬精」、「996」,亦登上這一榜。
- 而「0」亦可以配上其他字,例如「0興」、「0 firm」,其詞分別是沒有興趣和不確認。
和外國朋友聊天、同事間傳訊息,都很常使用這些流行用語,由於我本身在美國職場上打滾,平常需要跟美國同事頻繁地使用文字訊息傳遞,彙整了以下常見的流行用語。 這些網路流行用語,泛指鄉民在網路上傳遞訊息,所使用的特別用語,可能是俚語,也可以是一些很常見英文句型的縮寫。 感建分其實是「關於感情的問題,我一律建議分手。」的簡寫,其潮語是來自討論區的網絡用語。 Gen-Z新世代用詞新穎,經常在對話中加入新潮語或網絡用語。
網絡用語: 「文字失語」問題
網絡語言,又稱為網路語言,泛指網民在互聯網使用的常用字詞,簡稱網語。 這類語言經常地在各種討論區、網頁、留言板、BBS等互聯網場合出現,其後逐漸融入日常生活當中。 雖然各地的網絡語言不盡相同,但意思都是泛指使用在互聯網上的各種用語,例如流行於香港地區的火星文、港女文,內地的「拼音文」以及日本的「象形文」都被歸納在內,而部份網民會使用摩斯密碼、黑客文或程式語言作網語。 網絡用語 而互聯網語言又稱為網際網路語言,則泛指所有在互聯網上使用的語言,包括各種正式的程式語言、黑客密碼、破解碼、普通語言、網語、十六進制位元碼等各式各樣的語言。
「回鍋」原本是一種烹飪方式,是把食材煮熟後舀出,過一段時間再下鍋煮,如回鍋肉。 在股市中,類似暴跌之後的暴漲,一般被認為是市場預期「利空出盡」,即當前股價之低已經充分反映所有壞消息,甚至過度反應了壞消息,那麼此時入市有機會上漲,並不代表公司層面有利好消息。 10月3日港股開盤後,中國恆大、恆大物業強勢上揚,前者一度漲超40%,後者一度漲14%。 網絡用語 隨後,兩股開始震蕩下跌,收盤時中國恆大漲幅仍達到28%左右,恆大物業則收盤跌3%左右。 中國內地還在過國慶節假期,股市停盤,而港交所在10月3日起已開始交易。
網絡用語: Category:網絡用語
當大家看到有一些網絡熱話想跟進接下來的內容,網民都會「LM」,方便自己找回貼文。 其實「OJOJ」則「OKOK」的意思,不過由於在英文鍵盤中,「J」與「K」就在大家旁邊,而經常有人會把「OK」打成「OJ」,因此現時不少人就將錯用錯,直接打成「OJ」算了。 這個潮語其實與「求包養」有著一樣的意思,源於內地不時流傳一些富婆徵求比自己年輕的男性朋友,因此不少男性笑指自己甘願用肉體來換取不用上班、富足的生活。 大白指在中國內地身穿白色的連體防護服的防疫工作人員[註 1],該別稱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流行,常見於一些網絡發言、媒體報道和官方發言中。
回帶行為一般都不是刻意,即是網民貼文前,大多都不知道此文曾經在該論壇中出現;又或者是話題未得到網友關注。 因此貼文者會在較多人上網的時段(通常是晚上)重貼舊文,藉此引起大眾的關注。 假期內地股市停盤,但香港交易所在10月3日起已開始交易,中國恆大在港復牌,一度暴漲40%。 BBC中文細看這類似暴跌之後的暴漲,對危機中的恆大是怎樣的消息。 研究追蹤到兩個中國黑客組織,他們聲稱全球有 2000 萬部裝置受到感染,而且任何時候都有多達 200 網絡用語2025 萬部裝置在線,從而把這些活躍的網絡訪問權出售圖利。
網絡用語: 潮語必知5.感建分
而「絕絕子」一詞亦與典型的漢語構詞規律有出入,因此沒有進入榜單。 在中國,網友為了逃避關鍵詞過濾系統,常會在一個詞的中間加標點符號,比如星號(*)、叉號(X)或空格等。 但一些關鍵詞過濾系統在審查中會將夾在一個詞中間的空格省略再進行審查,使得部分此類行爲仍然會遭到關鍵詞屏蔽。
據鍾璦琳、馬巖峯調查,2020年的大部份中國熱詞實效性大約在3至7個月左右,平均約6個月左右。 而2019年的大部分熱詞實效性大約在11-18月左右,均值是12個月。 他們認為,隨着疫情的發展,網絡在人與人交流的作用中越見重要。 此外,他們也認為,網絡用語在這一年縮略性更為強,幽默性更為強,置換性更為強[參 1]。 據鍾璦琳、馬巖峯調查,2020年的大部份中國熱詞實效性大約在3至7個月左右,平均約6個月左右。 網民於網上交流藝人牀照時,為了防止被警方發現,便創作代號,以避免被警方發現。
網絡用語: 大陸
點部署,顧名思義就是於計劃有關,有「如何部署」或「下一步怎麼走」的意思,不過其詞的語氣較重,通常同來討論較正經或嚴重的事情,如功課、計劃或工作。 至於排第9位的「14億護旗手」,是香港有人把國旗拋進海後,央視新聞發布微博話題「五星紅旗有14億護旗手」,此句自此傳開;最後的「斷捨離」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須、不合適的東西斷絕、捨棄,過簡單生活。 同樣是出自YouTube Channel「試當真」的成員MC $oHo & 網絡用語 KidNey的歌曲《跌嘢唔好搵》,意思是東西跌了只要不去找就會重新出現,不用急躁生氣,同時亦被大量網民用來二次創作。
網絡用語: 潮語2023|MM7、NMSL、世一16大潮語意思+出處:紅到Jer柳應廷做歌名
在10月2日晚,中國恆大、恆大物業在港交所公告,已向聯交所申請由10月3日上午9時正起恢復買賣公司股份。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早於9月提出開啟有關調查。 歐盟認為中國廉價電動車「泛濫」歐洲市場,對歐洲電動車行業構成威脅。 中國近月持續與緬甸合作,將在當地的電信網絡詐騙疑犯引渡回國。 部分功能、應用程式和服務未必在所有地區提供,或不適用於所有語言。 0尊中的「0」是「沒有」的意思,因此「0尊」是指對任何人或事情「零尊重」的意思。
網絡用語: 潮語必知21. 知我咩料啦
FWB來至電影《好友萬萬睡》“Friends with Benefits”這部電影,講述2位主角在朋友的關係下發生性關係,只是為了滿足各自的需求。 00後潮語「自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指利用不正當的手段來圖利自己,謀取利益以中飽私囊。 網絡用語 這詞在ViuTV節目《ERROR自肥企畫》,ERROR成員利用公司職員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更出現了經典對白「自肥可恥但很有用」。 Kam有兩大解讀,分別是形容奇奇怪怪的人和事情很尷尬,而「4」因與「死」的廣東話發音相同,所以kam4即是奇怪死或尷尬死的意思。
網絡用語: 諧音
定期重複出現的內容稱「月經文」,更頻繁者稱「日經文」。 在某些論壇內,逢回帶人士也要再次貼一張女相以作懲罰,但這不是強逼性的。 網絡用語 有些流量大的論壇,板主一見到多次回帶的內容就會刪除,不論距離上次張貼相隔多少時間。 「回帶」一詞原意,來自197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中期,錄音帶、錄影帶盛行的時代。 它們在播放器播放完畢後,便要倒帶(Reverse)至開始播放前的狀態。
網絡用語: 日常生活類
「潛水怕屈機事件」中,香港考評局亦以網語為題,測試學生的中文水平;臺灣的教育部門為了與時並進,在一次的學能測驗中以網絡用語為題,測試學生的中文能力[4],結果惹來軒然大波。 網際網路用語,是由網民創造、於網路交流中使用的一種媒體語言[1]。 網絡用語2025 它廣泛地出現在聊天、網絡論壇(BBS)等各種互聯網應用場合,代表了一定的互聯網文化,並滲透到現實生活中,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 互聯網用語來源廣泛,多取材於方言俗語、各門外語、縮略語、諧音、誤植、甚至以符號合併以達至象形效果等等,屬於混合語言,通常使用注音文、拼音首字母或火星文。 而且由於語言及文化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互聯網語言。
網絡用語: 潮語2023|跟上00後思維!解讀Gen-Z世代20+個流行網絡用語:Simp、YYDS、感建分
高級私鐘妹通常都有馬伕領導,定時在酒店內的酒吧出沒,一般人俗稱此種行為為「行圈」,以比喻賽馬場的騎師帶馬匹到賽場熟習場地。 中國商務部「強烈不滿」歐盟委員會的決定,並稱歐盟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有關做法有違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 委員會 網絡用語2025 預估此次大選合資格的投票人數高達1950萬人。 BBC中文整理了這次選舉當中的候選人、投票形式和規則細節等重點資訊。
網絡用語: 大陸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出爐:「覺醒年代」、「yyds」,你認識的有幾個?
「5P」的稱呼來自論壇3男2女(3boys2girls)討論區,該討論區存在「火星文」文化,表達另類,而5P字是以「扮可愛」為目的而出現的一些非粵語正字,於該論壇帶起,故名。 網絡用語 [165]5P字入文使人難以理解,而且被認為是有損粵語文化。 5P字在大多數網上討論區都會被打壓,尤其是高登討論區及其衍生論壇,[165]使用5P字會被其他用戶討伐和封鎖,甚至會被壇主封禁。 網絡用語 回帶,臺灣稱回鍋、回鍋文、OP文或OP(源自臺式英語「over post」),中國大陸稱火星帖,是新聞組和網上討論區常用的名詞。 意思是指人將一些已經發佈過一次或多次的舊消息再次發佈,而且是完完全全搬字過紙,跟之前沒有兩樣的。
網絡用語: 中國
Fam J的全寫是“famous jj”,是指在社交平臺很有名氣或出名的人,大多數指KOL。 如果有人問:「你有follow什麼fam J嗎?」,意思是你有否追蹤哪個人氣KOL。 另外,內地刊物《咬文嚼字》亦發布2019年十大流行語,「文明互鑑」、「區塊鏈」位列頭兩位,而「硬核」、「××千萬條,××第一條」、「檸檬精」、「996」,亦登上這一榜。 排第3的是「檸檬精」,字面意思是檸檬成精,指很喜歡酸別人,嫉妒別人,現多用於自嘲式地表達對他人的多重羨慕。 此語源於電影《流浪地球》中反覆使用的一句臺詞,網民還仿照該句式創造出多種「××千萬條,××第一條」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