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嘉慶20年(1818年)2月,後殿坍塌,當時富紳沈懷(沈萬全)倡重修,再增高2尺5寸,並在廟前置石階,長1丈8尺。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下營區,主神為玄天上帝,為下營區規模最大的廟宇,民眾俗稱為「大廟」、「下營上帝廟」、「上帝公廟」,是下營莊六姓共治廟宇,三百多年來香火不斷。 二、下營上帝廟:上帝廟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民國六十九年至七十八年重建成目前巍峨殿宇是為『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鄉人習稱『大廟』,信徒眾多香火鼎盛。 年歷史的舊穀倉改建而成,以下營三寶「蠶桑、白鵝、黑豆」為主要的展示內容,並包含下營文史、農業發展史、古文物、藝文品、社區及四健會成果展等。
- 於民國七十二年(西元一九八三年)歲次癸亥年六月十六日(農曆五月六日)吉時開工.
- 崇拜玄天上帝的廟宇常使用真武廟、玉虛宮、玄天宮、北極殿、北帝廟等名稱,當中又以湖北武當山上的真武廟為最著名之聖地,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閩南、臺灣多所建廟。
- 許多徵戰,舉事者皆宣稱得到玄天上帝之庇佑,一如唐朝的毗沙門天一般。
- 民視新聞/黃恩琳、葉純豪 綜合報導臺灣搜救隊挺進土耳其救援,先前救出兩位災民,在當地時間2月10日凌晨2時37分,又在瓦礫堆中發現1名傷患,他的腿部受到嚴重擠壓,目前臺灣隊正在和土耳其救難隊,合力搶救中。
-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其後在清道光二十九年與清同治九年時都有信眾捐獻產業,這兩次捐獻各自所立的石碑今日都還矗立於北辰宮廟埕。
- 戰後,民國69年 ,下營武承恩六姓財產管理會改組下營上帝廟管理委員會。
北帝鎮攝龜精蟒靈於腳下的功勞,又被元始天尊封其為「玄天上帝」。 一、產業文化館:下營鄉產業文化館將介紹下營鄉之農特產品—蠶桑、白鵝、黑豆等產業文化,及下營鄉之歷史文物,讓國人在從事休閒之時,親身體驗下營鄉之特有風情。 〔記者楊金城/臺南報導〕每三年一科遶境,「下營香、扛大轎」祈安遶境大典將在6、7日登場,今年走復古風恢復早年陣頭遶境的氛圍,首次不僱請鋼管車、電音車,其中,洪姓義興堂「觀世音收紅孩兒」睽違40年重現,陣頭相當特別,單憑一張老照片重製陣頭。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北極殿 – 首相飯店首頁
民國39年(1950年)改為董事會制,名「下營武承恩六姓財產管理委員會」,土地約百餘甲。 下營-北極殿相片 民國69年(1980年)起每姓推選代表出任管理委員會之委員,土地80餘甲,並更名為「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管理委員會」至今。 1980年下營武承恩六姓財產管理會改組下營上帝廟管理委員會,協議改建為現代化三層樓廟宇。
社內廟:社內位於茅港尾東北方,古時為平埔族蕭壟社的遷居之地,也因茅港尾港的興起而興盛一時,現為荒蕪農地,只存社內廟來證明歷史變遷,而廟內祀俸之神靈也已不是西拉雅族的阿立祖,也漢化成漢民族神明。 創立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1924年新建磚廟後廟名意取「慶得福田」。 為明末先民馮仕通隨鄭成功來臺時,從福建漳州迎太子爺到此祀奉,因管轄區域為中營莊,當地人習稱「莊主」,擁有全臺獨一無二騎在馬背上,手持靈珠的太子爺。 今日除下營六姓祭祀圈之外,信仰範圍涵蓋下營區茅港裏、中營裏、開化裏、西連裏、紅厝裏、甲中裏、大屯裡、大埤裏、賀建裏和附近區域等地,及遍及國內、外各地。 今日除下營六姓祭祀圈之外,信仰範圍涵蓋下營區茅港裏、中營裏、開化裏、西連裏、紅厝裏、甲中裏、大屯裏、大埤裏、賀建裏和附近區域等地,及遍及國內、外各地。
下營-北極殿相片: 臺灣合作社推廣計畫 手繪風格動畫溫馨上線
而下營北極殿是在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由當時臺灣最高行政長官「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周昌的主導之下遷建於現址,之後不斷的增修、擴建,纔有了今天的規模。 下營-北極殿相片2025 清光緒十七年(1891)在廟前挖掘了一座泮月池,就是現在的武承恩公園。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下營區,主神為玄天上帝,為下營地區規模最大的廟宇,民眾俗稱為「大廟」、「下營上帝廟」、「上帝公廟」,是下營莊六姓共治廟宇,三百多年來香火不斷。 下營-北極殿相片 於民國七十二年(西元一九八三年)歲次癸亥年六月十六日(農曆五月六日)吉時開工.
-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日前《美麗島電子報》的12月國政民調,總統蔡英文的滿意度跌到38.9%,不滿意度高達58.2%;政黨好感度則讓人出乎意料,民進黨以好感度34.5%,輸給了國民黨的39.7%。
- 日前《美麗島電子報》的12月國政民調,總統蔡英文的滿意度跌到38.9%,不滿意度高達58.2%;政黨好感度則讓人出乎意料,民進黨以好感度34.5%,輸給了國民黨的39.7%。
- 姜金利指出,扛大轎是上帝廟遶境活動特色,一般各地廟會遶境神轎都是用推的,只有下營上帝廟遶境神轎是用扛的,因體力消耗大,轎班幾乎都是輪班進行扛轎。
- 建築為三間起一條龍硬山式建築,山牆上有鐵鉸刀,西施脊上有交趾瓷片的花草裝飾,牆面有彩繪瓷磚,優雅而內斂。
- 到了漢代,出現螣蛇纏繞玄武的圖騰,說玄武七宿之下另有螣蛇星,但其實螣蛇星只是玄武七宿中的室宿裡的一個星官而已。
- 每年農曆三月上帝爺公聖誕期間,莊民喫潤餅(舉行香科之年並辦桌 宴請親友)、攻砲城等,是下營地區最重要的祭典活動。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為感念媽祖庇祐及茅港尾義民協助平定林爽文之亂,清高宗獲敕封「天后宮」及「護國庇民」之詔書;福建陸路提督梁朝桂獲頒「神昭海表」匾額。
並由民國72年,動工改建原廟,至民國78年竣工,成今日之貌。 「下營香」目前加緊籌辦,下營玄天上帝廟的大上帝、二上帝、三上帝、四上帝和五上帝都會出巡,遶境隊伍編號到273號,除了各宮廟參與的神轎、開路鼓、王馬,就是傳統陣頭。 下營上帝廟主委姜金利說,下營香文化祭在國曆4月1日到4月5日舉辦,每天都舉辦祈福法會,4月1日到茅港尾天后宮請媽祖,4月1、2日晚上7點邀請明華園總團演出,4月2日舉辦馬拉松路跑,4月5日晚上7點舉辦歌星聯歡晚會。 這麼重要的信仰中心,則選在當時地勢最高的地方「鷲嶺」來建廟。 以黑色為代表色的廟宇 下營-北極殿相片2025 主祀神玄天上帝,象徵北極星,在方位上屬於北方,而北方的代表色是黑色,因此整間廟宇是以黑色為主色,和一般以紅色為主色的廟宇有很大的不同。 舉凡廟門、柱子、隔扇等都屬於黑色,就供桌上的令旗都屬於黑色,配上一把七星劍,顯現了上帝公不凡的神威。
下營-北極殿相片: 北極殿
於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諸羅縣知縣李鏞、參將張國同建、吏員歐陽錫捐地,時名「觀音亭」。 若以街上地理位置來看,當時位於南北官道茅港尾街的街頭,故也稱為「街頭廟」。 福建陸路提督梁朝桂入寺祈禱菩薩庇佑凱歌安寧,神明靈應,捐香資,立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功德碑記」為記。 是下營地區的觀世音信仰重地,還藏有「買補倉糧示禁碑記」等文物。 據總幹事姜正德表示,臺灣的上帝公幾乎都是在明鄭時期由大陸帶過來,剛開始都不是供奉在廟宇中。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阿德亞曼11日專電)土耳其強震災情慘重,在一票臺灣搜救隊中,一位高瘦的志工特別顯眼。
明治40年(公元1907年)日本人因施行市區改正,闢建道路,而將廟前廟埕及前殿部分樓宇拆除,到了民國53年(公元1964年),因市政府拓寬民權路為15公尺道路,前殿大半被拆除。 今日北極殿前殿因緊鄰街道,故做成騎樓形式,再上7級石階纔是入口,為三開間,門內的拜亭是民國60年(公元1971年)重新改建的,正殿供奉玄天上帝神像的神龕華麗繁複、金碧輝煌,由4根金柱頂住層層出挑的斗栱,宛如大建築中的小建築。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臺灣旅遊網提供您豐富的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資訊,有臺南熱門景點情報及相關景點推薦,方便您為自己安排美好的臺南旅遊行程,恣意得旅行臺南、遊走臺南。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下營區,主神為玄天上帝,為下營區規模最大的廟宇,民眾俗稱為「大廟」、「下營上帝廟」、「上帝公廟」,是下營莊六姓共治廟宇,三百多年來香火不斷。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北極殿有一口非常古老的古鐘,打造於1837年,超過150年以上的歷史,因為年代已久,現在改放置在地藏王殿旁的地面,正好有機會讓大家一瞧究竟。 下營-北極殿相片 廟內有監軍寧靖王朱術桂奉上的匾額,筆跡娟秀清靈,「威靈」象徵神明的神通廣大;「赫」是彰顯;「奕」是指世代,題字的意思是彰顯玄天上帝的神武威靈能世世代代永流傳。 匾額旁的「術桂書」則顯示了這是由鄭氏時期皇族留下的墨寶,是難得超越三百年還流傳至今的真跡。 清治康熙33年(1694)設立「茅港尾堡」,不僅有鋪兵送公文,而塘汛、倉厫、渡口、橋梁、陂圳也於茅港尾或鄰近地區逐漸建設起來,諸羅知縣周鍾瑄也於康熙55年建茅港尾公館。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信仰圈
此後自然條件的改變加上兵戎和瘟疫,港口地位就此讓給了麻豆港。 澳門只有一間北帝古廟,位於氹仔市區,是澳門最早出現的廟宇,據說有百年歷史,真確年期卻無法查證,而據廟內的碑牌記載則估計至少擁有160年歷史,即約清代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時,當時曾作修建。 從前的氹仔島以漁民為主,故對漁獲最為關心,因此經常祭祀北帝並在當地建立北帝廟。
下營-北極殿相片: 傳統工藝
,時住民兩百戶:康熙廿四(一六八五)年,臺廈巡道周昌遷廟於今址,乾隆十二(一七四七)年,巡臺御史範威其增前殿,造神像。 作為屏東平原北部創建年代甚早的上帝廟,北辰宮在本區域中有許多分靈。 附近鄉鎮如旗山、里港和九如等地區的上帝廟多數都是從北辰宮分靈而來。 草創於1677年
下營-北極殿相片: 臺南麻豆隱藏版的草魚粥
在此之前,南北向貫穿全境的省道臺19甲線(中興北路、中興南路),仍是下營區對外的主要連絡道路。 下營-北極殿相片 經由該道路往南可經由麻豆區、善化區,在新市區銜接省道臺1線以轉往臺南市區,亦可在新市區續行臺19線前往新化區、關廟區等地。 下營-北極殿相片2025 根據臺南市麻豆戶政事務所統計,2022年底下營區戶數約9.4千戶,人口約2.3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裏分別是紅甲裏與西連裏,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2,394人與918人[2]。 下營-北極殿相片2025 北邊以急水溪和鹽水、新營為界,而將軍溪上游貫穿本區西南地區,區民稱之為大溪。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臺灣燈會控管人流 出入口設骨幹辨識系統
姜金利指出,扛大轎是上帝廟遶境活動特色,一般各地廟會遶境神轎都是用推的,只有下營上帝廟遶境神轎是用扛的,因體力消耗大,轎班幾乎都是輪班進行扛轎。 彰化縣花壇鄉三玄宮的「二哥」玄天上帝,為了找現在「落戶」於玉井鄉的「三弟」,不但花了二十年時間,也走訪三十多幾間廟宇,直到去年年底找到後,據廟方執事人員形容,三玄宮的神轎「搖晃到扶轎的信徒都差點無法扶持」。 下營-北極殿相片2025 下營當地有一句俗諺說「大上帝雲遊四海溜溜去、二上帝開路先鋒地理師、三上帝降妖伏魔流氓王、四上帝才高八斗狀元師、五上帝精通藥理是郎中、六上帝七上帝守角頭。」由此可見北極殿內的每尊上帝爺公都有其專長。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2023詳細懶人包!內含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絕密資料
主殿再分成正殿(1樓)、觀音殿(2樓)、玉皇殿(3樓),以及東廂鐘樓和西廂鼓樓。 下營聖母昇天堂:下營的天主教信仰代表,創立於1960年9月,位於文化街39號。 由德國方濟會士的苗克聖神父(Friedbert Marx)一邊傳教,一邊購地建堂。 早期擁有兩百多名教友,但因地方工作機會少,加上傳統信仰興盛,教友漸少,現由鹽水聖神聖德梅義神父兼管神職人員,屬天主教臺南教區第四總鐸區(新營總鐸區)。 民視新聞/黃恩琳、葉純豪 綜合報導臺灣搜救隊挺進土耳其救援,先前救出兩位災民,在當地時間2月10日凌晨2時37分,又在瓦礫堆中發現1名傷患,他的腿部受到嚴重擠壓,目前臺灣隊正在和土耳其救難隊,合力搶救中。
下營-北極殿相片: 聖誕音樂晚會
下營區公所是臺南市政府在下營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南市政府。 北斗七星在紫微星垣之內,環繞著天北極,也等於環繞著紫微星和帝星。 因為它是在天中北極的區域以內,所以能夠被稱為「北極七星」;而二十八宿則環列在紫微星垣之外,所以玄武七宿不能被稱為「北極」。 由於玄天上帝有著「北極鎮天」的尊號,所以常被認為祂是北極星的人格化。 明成祖朱棣崇奉真武,曾宣稱靖難起兵得勝乃真武相佑,朱棣更自詡為真武化身,御用的監、司、局、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稱之為「鎮邦之神」。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下 營 北極殿 住宿的PTT 評價、討論一次看
廟宇歷史悠久,聖威赫丞,廟譽聞名四方,香火鼎盛,虔誠香客終年絡繹不絕,均霑玄天上帝庇佑。 本廟創建於永曆15年,由鄭成功部將劉國軒等人籌建,奉祀玄天上帝、開天炎帝等神尊,原廟址位於現址西南一里處,康熙24年時臺廈道巡狩周昌主導遷建於現址,乾隆12年臺灣監察御史範鹹發起增建前殿及將後殿添高3尺,並恭塑玄天大上帝神像,鎮座大殿。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授廟額為「北極殿」,嘉慶20年後殿坍塌,當時富紳沈懷倡重修、再增高2尺5寸,並在廟前置石階,長1丈8尺。 光緒17年重新興建,再添高3尺,並於廟前面挖掘一泓泮月池(承恩公園),日治大正八年級民國40年皆有重修紀錄,現今廟貌為民國78年修建後之廟貌。 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為玄天上帝聖誕日,從民國七十八年開始改為每三年一科(農曆初四和初五),舉行遶境儀式,巡視各境和眾人丁平安,此傳統維持至今日。 本廟歷史悠久,玄天上帝神威顯赫,虔誠香客終年絡繹不絕均霑玄天上帝庇佑,每年農曆三月初一日至初五日為慶祝玄天上帝聖誕,神輿遶境熱鬧非凡。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管理組織
西連裏西寮遺址是一個西拉雅族遺址,亦為全臺灣最大的平埔族遺址,面積長約3公里、寬2公里,年代約為西元800年,包含蔦松文化與大湖文化。 曾發現多具人類遺骸、陶環、陶壺、骨製工具、裝飾品、玻璃器、鐵器及貝飾等,數量方面遠超過前期文化,為一大聚落遺址,可能是文獻記載中的麻豆社。 考古學者曾在轄區內的右武衛遺址,發現陶罐口、青花瓷和大型巴圖型石器,年代可能與烏山頭遺址相當,約在西元前800年至前500之間。 其中的「大型巴圖」亦有學者稱為「巴圖形石器」、「巴圖」或「冠頭石斧」,是目前臺灣史前人類所使用的最大型磨製石器。 下營-北極殿相片 劉家古厝位於臺南市柳營區鄉士林裏,是一座四合院武大宅,係劉家祖先於百餘年前所建,佔古地八百坪,建材、工匠均由大陸船運而來。
下營-北極殿相片: 信仰圈
迨至同治元年廟宇倒塌,列位神尊奉祀於土角厝,日據大正十年(1921年)由茅港紳士馮池、黃育明、林金水等發起集資遷建於現址。 戰後,民國四十年(1951年) 由信徒發起重建,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謝府元帥降駕擇原地再次重建而成今貌。 到了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地方制度改革,茅港尾東西二堡合併改稱「下營莊」,劃歸臺南州曾文郡管轄,轄下有:下營、十六甲、麻豆寮、大屯寮、茅港尾等五大字。 下營-北極殿相片2025 下營區(臺灣話:Ē-iânn-khu),前身「下營鄉」,位於臺灣臺南市中部偏西北,北臨鹽水區、新營區、柳營區,東鄰六甲區、官田區,西鄰學甲區,南接麻豆區。
他是葉瑪思,一位與臺灣情牽30年,聽到臺灣搜救隊前來土耳其馳援後,立刻開車數小時加入臺灣團隊擔任翻譯的土耳其教授。 清乾隆12年(1747年)8月,臺灣監察御史範鹹,其蒞廟拈香,發起增建前殿及將後殿添高3尺,並恭塑玄天大上帝神像,鎮座大殿。 嘉慶20年(1818年)2月,後殿坍塌,當時富紳沈懷(沈萬全)倡重修,再增高2尺5寸,並在廟前置石階,長1丈8尺。 光緒17年(1891年)8月,重新興建,再添高3尺,並於廟前面挖掘一泓泮月池(為現在的武承恩公園)。 下營-北極殿相片2025 「磚契」因為有二塊又名「陰陽契」,是一種在「安龍謝土」的民俗儀式中,向掌管土地的神明稟告,並購買地權的契約文書,格式和內容與清代民間通用的土地契約文書大致一樣,磚契上記載著賣地契人、買主、土地來源、面積和地界、地價、土地用途、中人以及不許侵佔等語。 通常「磚契」是埋置於廟宇、宗祠或屋宅內,主要在於向「陰間」宣告「地主」已經過合法的買賣程序,享有土地的使用權,任何陰間諸神、鬼都不許隨意侵犯。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奉祀玄天上帝,有大上帝、二、三、四、五上帝神像,建廟至今361年,每3年1科在玄天上帝神誕日農曆3月3日舉辦遶境是下營盛事,俗稱「下營香」;臺南沿海有著名五大香科,加入「下營香」稱為六大香科。 距離上一次上帝公「玄天上帝」出巡是在2019年,今年疫情在逐漸獲得控制且趨緩的情況下,臺南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於國曆4月1號起舉辦5天的下營祈安遶境文化祭,於國曆4月3日、4月4日共二天遶境。 臺灣旅遊網提供您豐富的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資訊,有臺南熱門景點情報及相關景點推薦,方便您為自己安排美好的臺南旅遊行程,恣意得旅行臺南、遊走臺南。 戰後,民國69年 ,下營武承恩六姓財產管理會改組下營上帝廟管理委員會。
舊稱「王大使廟」或「大使公廟」,主祀「武安尊王」,是下營地區老廟之一。 原位於已消失的莊落-右武衛(明鄭時期屯田聚落之一)以王、戴為大姓;古聚落因地勢低漥,屢患水災,日治明治年間遭洪水侵襲,大正元年村落南遷到中營莊西北處茅仔頂落腳;1964重建,稱「公厝」。 1993年,再次重建成目前廟況,廟名取「武盡成仁、安使之亂」之意,命「武安宮」。 下營-北極殿相片 正安宮謝府元帥廟主祀謝府大元帥,創建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據傳謝府元帥乃清康熙年間先民自大陸移居於此地時所迎奉,後於雍正四年(1726年)始建廟。
老一輩村民說,華視開播時,在社區民俗技藝的節目中採訪介紹,轟動一時。 由於顏色彩繪精緻、鮮豔,活動過程刺激熱鬧逼真,也曾被臺南縣府讚許並商借過。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下營莊洪姓觀音救紅孩兒:為下營三月扛大轎時,所出動的角頭藝閣,曾一度停擺,但於2019年癸巳年的繞境活動中,仍有出陣頭。 明太祖朱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元璋再恢復改名為玄天上帝,並取廟 下營-北極殿相片 名為「北極殿」。 建築為三間起一條龍硬山式建築,山牆上有鐵鉸刀,西施脊上有交趾瓷片的花草裝飾,牆面有彩繪瓷磚,優雅而內斂。 傳說朱元璋與陳友諒交兵落敗遁入武當山,藏身真武廟內躲避追兵。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下營上帝廟活動在下營玄天上帝廟及文化館 – 臺南旅遊網的討論與評價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5條綜合評定之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北極殿外觀特徵上,可見到其因歷史因素而夾在商店之間,建築面寬窄,但縱深長,像傳統漢人店屋,因此說是店屋廟宇形式。 洪和全指出,下營莊的大廟管理方式與其他廟宇不同,特色是由當地六姓共同治理;300多年來香火始終鼎盛,原貌是建於平地,期間因地勢低窪,曾文溪改道後溪水不斷沖毀地基,經過4次增建不斷加高,纔有今日廟觀。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北極殿相片 而後信眾感舊廟矮小狹隘,倡改建成現代化三層樓殿以謝神佑,於民國78年(1989年)八月竣工。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民國98年,購得下營地區的第一家公醫院「文貴醫院」產權,而後「文貴醫院」雖被縣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但仍於民國99年被廟方拆除改建成停車場。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2023詳細介紹!(震驚真相)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北極殿俗稱大上帝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的府治(今臺南市民權路二段89號),列為二級古蹟。 奉祀明朝守護神玄天上帝,明鄭時期的官廟之一,保存著最古老的匾額,為明寧晴王朱術桂於永曆23年敬獻,和康熙52年的匾額。 乾隆十二年 (西元一七四七年) 八月「巡臺御史」範威其,蒞臨本廟進香,感念玄天上帝疪佑之恩,發起增建前殿,後殿增高三尺,形成為前、後殿,並恭塑玄天上帝神尊,鎮座大殿 (尊稱北極玄天大上帝)。
下營-北極殿相片: 下營導覽
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又稱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真武大帝,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 下營-北極殿相片 目前,民間所崇拜的玄天上帝像,是披髮赤腳,手持寶劍,腳踩龜、蛇各一,象徵真君仗劍伏二妖的傳說。 李宗翰強調,雖然送暖家戶有限,但期盼發揮拋磚引玉之效,帶動更多人投入行善行列,共同扶助週遭弱勢族羣,讓其感受社會關愛及溫暖,區公所也會持續以公私協力方式關懷長者,讓長輩能感受政府關懷與重視,也讓老人家重拾溫馨幸福感受。 祂們已經分散三百多年,而且只剩彰化的玄天上帝是三百年前從大陸到臺灣來的「本尊」,也是一尊古董神像。
相傳除了龜蛇二將之外,玄天上帝修行於武當山時,首先棲隱於太子巖處修練,其修練期間,晨有靈鴉報曉,旁有黑虎護衛。 世傳『烏鴉喙赤,見之者昌;黑虎驅奸,逆之者殃。』黑虎大將軍為武當山護國鎮山之神聖,一般玄天上帝廟亦大都有奉祀『黑虎將軍』於神桌下,俱有驅除癘疫及鎮護廟堂之功用。 不可諱言,玄天上帝在唐朝第一次被正式冊封為玄武大帝,顯然祂最初是由玄武七宿人格化而來。 乃至後來一足踏龜、一足踏蛇的形像,都是標誌著玄武七宿螣蛇纏繞玄武的圖騰象徵。 四、顏水龍紀念公園:顏水龍出生在下營紅厝村,係國際級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