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最初建議為「20X」,最後開辦時以全新的700系列為編號,正名為「720」。 722巴士 本線的路線編號前的M字,表示它是接駁港鐵機場快線,不過乘搭本線往香港站轉乘機鐵的乘客不多,客源主要是往來耀東、鰂魚湧往來灣仔、金鐘及中環一帶商業區的居民,而接近筲箕灣道一帶的居民多會乘搭720及720A線往來灣仔至中環。 722巴士 由於本路線已失去了接駁港鐵機場快線的作用,故此於2010年5月15日起,改經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及不再途經民祥街(香港站),起訖點改為《耀東←→中環(交易廣場)(循環線)》,編號改回722(即開線時路線編號),巴士站並改以紫底白字顯示本線編號,是新巴第一條7字頭的東區走廊快線實施這項改動。 本線取道較迂迴的大埔公路且班次亦不頻密,但由於本線是大埔區目前唯一來往深水埗區的全日巴士路線,受到不少乘客歡迎,另外乘坐本線來往沙田市中心及長沙灣取道沙田嶺段之大埔公路,較取道獅子山隧道並途經石硤尾的86線快捷(但本線較昂貴),而且假日不少市民前往金山郊野公園、九龍水塘和石梨貝水塘郊遊和觀賞猴子,即使收費較貴,仍有不少乘客支持。
82X與84M線同樣服務石門、圓洲角、鑽石山及黃大仙,彼此分薄客源;馬鞍山鐵路(今屯馬綫)通車更使區內居民直接改乘鐵路,此路線客量偏低。 本線另設有來回車票$70(成人)/$35(小童及長者),適用於兩程A10/A11/A12/A17/A26/A26P/A29/A29P來往機場車程,有效期為3個月,車票不適用於NA12線。 此站位於舊灣仔(東)渡輪碼頭外,渡輪碼頭已由其東北面新填地的新灣仔渡輪碼頭取代,毗鄰為灣仔海濱「渡輪碼頭畔主題區」(灣仔臨時海濱花園)。 722巴士 2016年5月8日起,西行站位處的一段會議道西行綫臨時封閉,並在已停用的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改建而成的弧形臨時路上重置,西行站亦相應地重置在臨時路上[5],至2017年4月23日遷回原位。 2019年3月31日:722線往耀東邨方向改經康山道,不經太古城中心外一段英皇道,並取消英皇道「太古城中心」站,改停康山道「康怡廣場」站[7]。
722巴士: 服務時間及班次
開辦後一直是全港全程收費最貴的巴士路線,至2006年3月26日A10線開辦,才以當時$48的全程收費打破其紀錄[1][2]。 居民巴士舊稱屋邨巴士,是居民團體向運輸署申請開辦,以彌補公共交通不足的另類巴士服務。 第一條屋邨巴士是由沙田第一城往九龍塘站的602線(此線編號後被改為62R)。 專線小巴的路線編號分為「香港島專線小巴路線編號」、「九龍專線小巴路線編號」及「新界專線小巴路線編號」3種。
由2012年12月19日起,原於A10線及A29線提供的網上版「城巴機場快線抵站時間查詢服務」,擴展至所有城巴機場快線(包括本線),方便乘客查詢巴士預計到達時間,該服務可兼容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裝置[3]。 以前的空調巴士線是以2字頭(九龍及新界)或5字頭(香港島)作為識別的。 但隨着全港巴士路線已於2012年5月全面轉以空調巴士行走,2字頭或5字頭路線已經再無其獨特意思。 由本路線往中環方向於上車後 1 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山頂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或由上述路線往中環方向於皇后大道東前上車轉乘本路線往耀東灣方向,第二程免費。
722巴士: 香港巴士路線編號
居民不斷爭取,中巴於1995年9月4日重開722線,但延長至耀東邨,跟以往一樣只在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1999年3月29日,722線及720線一同提升至全日服務,客量和地位開始上升。 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或由本路線轉乘上述路線往皇后山,第二程可獲 $3.00 的折扣優惠。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新界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3.00 的折扣優惠。
- 2018年7月,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加入1輛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行走。
- 戰後復駛初期,部分倖存的「小天鵝」巴士經復修後繼續服務此路線。
- 此路線開線時,用車以利蘭泰坦(PD)及佳牌阿拉伯五型(LX)為主。
- 此站是不少往南區路線在進入香港仔隧道前的最後一個中途站,同時眾多東區特快路線和過海路線會停靠此站,加上週邊商廈及政府辦公大樓林立,故客流和車流均十分高。
- [6][7]約1931年時,路線延長至太古船塢(東閘),[8]又改行駱克道。
1997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全線改派富豪奧林比安(AV、3AV)行走。 A12線於1998年7月6日隨香港國際機場啟用而投入服務,當時來往西灣河碼頭及機場,成為西隧首條來往炮臺山至西灣河一帶的專利過海巴士路線,以及鰂魚湧至西灣河一帶首條來往新界區的全日專利過海巴士路線。 當時柴灣及小西灣並沒有巴士路線來往機場,城巴便於同年12月20日把本線延長至柴灣(東),成為柴灣和小西灣首條西隧專利過海巴士路線以及該區首條來往新界區的全日專利過海巴士路線,及後再於2000年11月6日改經柴灣道「長命斜」,同日起增設P12線(已於2005年4月25日取消),途經杏花邨和機場後勤區。 由本路線往中環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九龍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往耀東方向,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當年由於沒有獨立的車費等級表分類,政府、中巴和區議會對於路線定價一直存在分歧,直至東區走廊通車前夕才決定以臨時性質開辦本路線及另外四條東區走廊特快線,運輸署以「近郊特快巴士」及「豪華巴士」類別之間定價為,本路線當時收費$2.00,定價顯然偏高,被視為保障翌年通車的地鐵港島線之利益,因此地區人士仍未受落。 為此,政府承諾於開線三個月後作特別檢討,並將結果交予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辦事處及區議會。
722巴士: 服務時間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途經全段英皇道,對來往中西區至銅鑼灣及東區內部的乘客而言,顯得費時失事。 722巴士 2號線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已開始服務港島居民,乃史上首條服務北角和筲箕灣的巴士路線;現時則定位為流水線,主要服務往返沿線各區的乘客,起訖點雖與東廊特快路線720相同,兩者服務對象卻差天共地。 截至2011年,此路線仍有兩輛富豪奧林比安(S3V3/GK2671、S3V12/GK8945)非空調巴士,兩車只在平日繁忙時間及假日部分時間行走此路線。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 2000年前後,曾經有丹尼士飛鏢(20XX)低地臺巴士行走此路線。
- 2015年3月2日起,因應港鐵港島綫西延通車(可於香港大學站乘搭港島線往鰂魚湧至柴灣各站),加上新巴18X線已投入服務,而取消早上嘉安街開出之特別班次,城巴機場快線「A線」設有常規班次不經機場的神話不再。
- 本路線提供嘉亨灣、愛秩序灣、筲箕灣、西灣河及太古城往來灣仔及中環的特快巴士服務,是老牌東區走廊特快路線,於1984年6月8日起配合東區走廊首期(銅鑼灣至太古城段)通車而投入服務,初時只行走平日繁忙時間,往來筲箕灣至中環(機利文街)。
- 722線於1984年6月8日配合東區走廊第一期通車而投入服務,由中巴營運,初時往返鰂魚湧及金鐘站,1985年延長至中環,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 編號最初建議為「20X」,最後開辦時以全新的700系列為編號,正名為「720」。
- 2018年2月從新加入丹尼士三叉戟(ATR),4月起大量加入Enviro500 MMC(ATENU)以取代丹尼士三叉戟(ATR)、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及大部分Enviro500(ATE)。
此路線開線時,用車以利蘭泰坦(PD)及佳牌阿拉伯五型(LX)為主。 80年代改派丹拿珍寶(LF、SF)及利蘭勝利二型(LV)為主。 到1996年,中巴為此路線增設空調巴士服務,派出丹尼士飛鏢(DC、CX)。 2023年2月13日:A12來回方向改經中環及灣仔繞道,往機場方向取消幹諾道中「皇后像廣場」及「砵典乍街」站,往小西灣方向取消告士打道「香港演藝學院」及「入境事務大樓」站,並回復每天全日服務[15][16]。 2015年3月2日起,因應港鐵港島綫西延通車(可於香港大學站乘搭港島線往鰂魚湧至柴灣各站),加上新巴18X線已投入服務,而取消早上嘉安街開出之特別班次,城巴機場快線「A線」設有常規班次不經機場的神話不再。
722巴士: 巴士轉乘計劃
而21線於1978年5月1日由中巴開辦,往返太古城及中環,除了為太古城居民提供對外交通服務,也用以輔助需求日益增加的20線。 初期客量同樣不俗,但也同樣受地鐵(今港鐵)港島綫影響,客量不斷下跌。 城巴722線是一條港島專利巴士路線,來往耀東邨及中環碼頭,並設有由耀東邨單嚮往中環(交易廣場)的特別班次。
722巴士: 中巴年代
同年12月24日,中巴車費等級表終於加入「港島東區走廊特快線」類別,本路線的收費亦於同日起按新基準下調至$1.80。 後來銅鑼灣威菲路道地下水務工程完成後,開辦服務漸見曙光,[5]最終該路線於1929年10月1日投入服務,成功開辦皇家碼頭及太古船塢(西閘)巴士路線,當時並沒有路線編號,取道皇后大道東(包含現時的金鐘道)、灣仔峽道(後來歸入皇后大道東)、摩理臣山道、禮頓山道及加路連道(該段後來劃入禮頓道)往返。 [6][7]約1931年時,路線延長至太古船塢(東閘),[8]又改行駱克道。 由本路線往中環方向於上車後 1 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機場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轉乘本路線往嘉亨灣方向,兩程總車費合共 $47.10。
722巴士: 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1932年初,港島巴士路線開始增設路線編號,此路線被編為「2」號線。 [9][10]然而,香港電車經營時期,巴士業務長期錄虧蝕,以電車收入來彌補損失,加上專營權條款不利於電車公司的經營而放棄入標。 [11]所以於1933年6月11日地區專營權生效日起,交由中華汽車接辦,同時總站由三角碼頭遷往皇家碼頭。 收費並由20¢減至10¢,[12]自此吸引部分電車乘客轉為乘搭巴士,使乘客量有所增長,路線經營情況得以改善。
722巴士: 巴士路線數目
2018年2月從新加入丹尼士三叉戟(ATR),4月起大量加入Enviro500 MMC(ATENU)以取代丹尼士三叉戟(ATR)、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及大部分Enviro500(ATE)。 直至同年9月下旬,全線改派Enviro500 722巴士 MMC(ATENU)行走。 2019年1月20日起:為配合林士街天橋東行落橋位於同日封閉,往小西灣在林士街天橋後,改經民寶街、耀星街、龍和道、分域碼頭街及夏愨道返回原有路線,沿途巴士站維持不變。 722巴士2025 本線另設深宵路線NA12,由杏花邨單嚮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是香港境內收費最貴的兩條專營巴士路線之一(另一條為NA10)。 因應沙中綫會展站工程進度,東行站於2017年4月16日進行重組,以灣仔北為終點的九巴獨營西隧路線站位遷至行人天橋以西,其餘港島路線則改停舊抽水站之停車灣;4月23日起,以灣仔北為終點的西隧路線全數改停菲林明道「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站,自此會議道僅剩下舊抽水站的東行站停車灣。
722巴士: 香港巴士討論 (B
由本路線往中環方向於上車後 722巴士2025 1 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機場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轉乘本路線往耀東方向,兩程總車費合共 $47.10。 722線全日以循環線形式運作,星期一至六早上班次到達中環3號碼頭後,不駛入中環碼頭總站,直接途經交易廣場、夏慤道、告士打道及維園道駛上東區走廊;其餘所有班次以中環碼頭為循環點,回程途經德輔道中、金鐘道、駱克道及灣仔碼頭前往東區走廊。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722巴士: 收費資料
2021年2月,九巴安排指定路線以已安裝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的巴士行走,此路線分支線272X亦為其一。 所有富豪B9TL(AVBWU)被調往沙田車廠(S),此路線的全線掛牌車統一為已安裝相關系統的Enviro500 MMC(ATENU),同年9月,此路線更加入前屬龍運巴士的豪華版本(E5T)行走。 2011年,沙田車廠(S)改派Enviro500 12米(ATE)取代丹尼士三叉戟(ATR)行走。
722巴士: 途經
1998年9月1日起中巴喪失專營權,當日起本路線改由新巴接辦,並增設早晨特別班次,由太古城開往中環(機利文街),取代721線(太古城至中環(交易廣場))的服務。 同年10月19日起,下午回程班次繞經太古城,早晨特別班次改為循環運作。 2009年6月10日起,早晨特別班次獲獨立編號為720P,以免早上由中環及灣仔前往太古城的乘客上錯車。 新巴入主港島後,為配合港島東巴士路線首次大規模重組,於1999年3月29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及改為全空調服務,取代20線(筲箕灣至中環(民吉街))的服務。 722巴士2025 為配合愛秩序灣新區入夥,於2001年3月4日起延長至愛秩序灣,2002年6月9日起愛秩序灣總站遷往愛德街,並分拆出多一條720A線,平日早上至傍晚時段往返金鐘,於該路線運作時段內,本路線不經金鐘一帶。
722巴士: 方向
至2012年改為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2015年再度加入Enviro500(ATE)、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及富豪B9TL 12米(AVBWU)以取代富豪奧林比安(AV),並全線低地臺化。 2014年9月28日,香港發生爭取真普選的大型示威活動,大批市民堵塞金鐘幹諾道,A12線需要停止使用西區海底隧道[4],一度改為到北角糖水道和英皇道交界上東區走廊後,經紅磡海底隧道往九龍,以不停站方式駛經油麻地和佐敦,再經西九龍新發展區返回三號幹線。 改道安排之後改經金鐘道及皇后大道中前往西環,直至12月11日金鐘佔領行動結束才恢復原有路線。 722巴士2025 城巴A12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機場的巴士路線。
現時此路線共獲派11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並有來自6號線之柯打。
722巴士: 行車路線
1968年10月21日更增設來往中環街市及筲箕灣的「特別快車」,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中午及傍晚和星期六早上及中午提供服務,沿途只停少數中途站。 1969年9月16日,特別快車取消星期一至五中午服務,更於1970年初正名為「2號線特別快車」,其後於1973年11月1日停止服務,由20線取代。 此路線終在1947年11月重新投入服務,而戰前名為「油蔴地碼頭」的總站亦改稱統一碼頭。 [21]1949年11月12日,配合油蔴地小輪灣仔至佐敦道航線開辦,東區端由太古船塢(東閘)延長至筲箕灣,並繞經灣仔碼頭,與同日開辦的8號線成為首批服務筲箕灣的巴士路線。
722巴士: 行車時間
香港巴士的路線編號可分為「香港島巴士路線編號」、「九龍及新界區路線編號」、「大嶼山巴士路線編號」、「港鐵巴士路線編號」、「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編號」,以及「機場及北大嶼山對外巴士路線編號」[4]。 這6套路線編號系統各不相干,例如在香港島、九龍及大嶼山,都分別有各自的1號線、2號線等。 722巴士 72線是現時唯一途經除大窩段以外的大埔公路全路段的巴士路線。 2001年6月3日,新巴把M21及722線合併成M722線,以722線改編號、改循環線,及繞經中環碼頭及香港站取代原有M21線的服務,而M722線往中環也取消了銅鑼灣百德新街的巴士站,縮短行車時間。 經此改動,加上鰂魚湧逐漸轉型成商業區,M722線客量上升了不少,雖然跟8P、720、788等線仍有一段距離。
由本路線往嘉亨灣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調景嶺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小西灣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本路線往中環方向,第二程可獲 $ 1.50 的轉乘優惠。 2013年,配合11C線低地臺用車改為12米巴士,加入原屬該路線的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40/KA9364)行走,但已於同年10月調走。 其後引入原2A及26線的同款巴士(配Wright Explorer車身的AVW)行走。 至八十年代主要使用倫敦寶(2D)、丹尼士喝采(N)雙層巴士行走。 1986年引入11米三軸巴士,用車以都城嘉慕威曼都城(S3M)為主。
此路線來回程途經金鐘、灣仔(軒尼詩道)、銅鑼灣及港鐵天后/炮臺山站,於寶馬山沿天后廟道、寶馬山道、公共交通轉車站及雲景道以順時針方向折返。 722巴士2025 自從新創建交通服務進行資源整合而重新設定電牌後,大部分往北角碼頭的新巴路線由「北角」改用「北角碼頭」顯示,唯獨此路線仍然使用「北角」顯示,異於新巴一貫命名標準。 有關顯示直至2018年7月起,才陸續改為「北角碼頭」,與其他前往北角碼頭的新巴路線看齊。 寶馬山另有專綫小巴49M等線提供接駁港鐵站的電梯線服務,且寶馬山不少屋苑自設穿梭巴士往返北角,此路線亦與城巴85線重疊,除上午繁忙時間外,客量持續偏低。
註:根據現行「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由於政府與綠色專線小巴/專營巴士營運商之間的補助計算安排,使用樂悠咭人士、長者或合資格殘疾人士由港鐵轉乘專線小巴/專營巴士時,可能未能享有全數轉乘優惠。 2010年8月初,網上流傳一段短片,片中一輛豐田七人車轉入此站準備停泊(但站內劃有「巴士站」道路標記,而且屬雙黃線禁區,私家車不得停留),險被一輛行駛70線往香港仔方向的利蘭奧林比安(357/FR3501)撞及。 事後肇事司機與路人及巴士乘客產生紛爭,事件引起網民激烈討論。 巴士站鄰近灣仔政府大樓、入境事務大樓、稅務大樓、瑞安中心、中環廣場、海港中心、華潤大廈,以及灣仔北海旁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灣仔碼頭一帶。 2021年2月,九巴安排指定路線以已安裝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的巴士行走,加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 2020年9月起,借調自龍運巴士的富豪B9TL(7XX)、Enviro500(84XX)及Enviro500 MMC(95XX)獲準於此路線行走,並於12月加入3輛富豪B9TL(AVBE,原為龍運的7XX)掛牌車,取代同款車型(AVBE)。
本路線初時袛行走平日繁忙時間,往來鰂魚湧至金鐘(東),1985年1月4日起延長至中環總站,1986年起遷往交易廣場。 地鐵(現稱港鐵)港島線通車後,客量因受鐵路競爭而不斷減少,於1993年8月2日起停止服務。 1998年9月1日起中巴專營權結束後改由新巴接辦,1999年3月29日起,配合新巴首次大規模東區路線重組,提升每天全日服務及改派全空調巴士行走,非繁忙時間及假日全日延長至筲箕灣。 本路線提供嘉亨灣、愛秩序灣、筲箕灣、西灣河及太古城往來灣仔及中環的特快巴士服務,是老牌東區走廊特快路線,於1984年6月8日起配合東區走廊首期(銅鑼灣至太古城段)通車而投入服務,初時只行走平日繁忙時間,往來筲箕灣至中環(機利文街)。 本路線由20M線修改而成,原計劃沿英皇道駛至健康中街往東區走廊,實際開辦時則經太古城來往東區走廊,不經鰂魚湧。
722巴士: 九龍巴士72線
1962年,丹尼士Loline 3型雙層巴士投入此路線行走,港島區雙層巴士服務由此開始,翌年加入佳牌亞拉伯五型(紅蕃頭)30呎雙層巴士。 1980年,首批丹拿珍寶(LF1-30及樣版車SF1)調入此路線,八十年代中再換入購自倫敦的二手丹拿珍寶(XF)。 此路線由第二代722線與M21線合併而成,以加強港島東接駁機場快綫的服務,惟因實質接駁的乘客不多,最終於2010年5月15日取消繞經機鐵香港站並回復編號為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