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市場並非一二線城市獨有,哪怕常住人口只有百來萬的四線城市,也在努力闖入音樂現場的賽道。 在東莞市博物館、深圳南山博物館、深圳天空美術館……她一遍遍地給成人、孩子們講述歷史,和大家感受藝術。 在散發着1950年代西方風情的店內,卻以供應中菜為主,是此店另一驚喜之處。
- 酒吧設有最低消費,星期一至四每位必點一杯飲品,而星期五至日則需點兩杯。
- 細場一向支持獨立音樂、藝術及次文化活動,像 So It Goes 和 The Prototyke Lab 等音樂人都來這裏開騷,真正愛本地音樂的朋友,相信也會喜歡這裏。
- 而且我哋富有經驗的團隊,可以巧妙善用每寸空間,上門度尺設計出各種令人喜出望外,最適合你嘅傢俬!
- 無論是從從燈紅酒綠的紐約走出來的Beach Fossils ,還是讓人情迷意亂的日本樂隊The fin.,不同的樂隊都選擇在香港的Livehouse裏向華語世界展現出自己的魅力。
- 傳統文化所凝結的記憶、獨具感染力的沉浸體驗、與”國潮”相呼應的自豪感和審美觀,在當下都愈發生猛了起來。
意大利伸進了地中海,阿爾卑斯山阻擋了冬季的寒風,氣候的溫和造就了意大利人的熱情浪漫,北歐的小國夾在強國之中,冰天雪地又蘊含了內斂自律的處事方式。 而到了中國,歐亞大陸的另一端,南北方卻又不同於之前,北方人豪爽痛快,南方人反而含蓄斯文。
香港livehouse: 空間主題
食客會推介花雕粉絲蒸阿拉斯加蟹肉、一口陳醋腩肉、羽衣甘藍海鮮羹等。 這種中西合璧的體驗稍為昂貴,留意逢星期五及六於現場音樂時段,每位會設最低消費300元。 香港livehouse2025 香港livehouse 而且我哋富有經驗的團隊,可以巧妙善用每寸空間,上門度尺設計出各種令人喜出望外,最適合你嘅傢俬!
- 以為,Live House一定要「潛入」工廈才找到一二?
- 如何創造可持續的文化體驗,製造有“回頭率”的文化現象,帶來更多靈活包容、專業紮實的公衆美育、民俗參與、潮流介入途徑,給公衆提供更多優秀的、能夠身居現場的機會,值得討論和期待。
- 餐廳早於1972年開業,至今已經四十幾年歷史,是本地最受歡迎的音樂酒吧之一。
- 無論是文博熱、民俗熱,還是演出熱、潮牌熱,這些正在進行時的熱度,都在招徠更多抵達現場、衝到前線的公衆。
- 這間音樂主題餐廳位於旺角地庫,是由音樂人開設,集Fine Dining、Live Music及酒吧於一身,店內有專放樂器的舞臺,表演時加上燈光效果,concert氣氛濃厚。
- 酒吧定期有才華洋溢的爵士樂手錶演,逢星期二舉辦即興表演環節,週日則有「Sunday Jazz Show & Jam」,吸引城裏的音樂愛好者上臺聚集。
- 觀衆們越來越要求自己和舞臺的距離再近一點,參與感再強烈、再真切一些。
據財新不完全統計,年初以來僅演出售票平臺大麥網上架的國內各類演唱會(含小型現場演出)項目就多達183個,音樂節85個。 阿里巴巴旗下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8日,今年全國演出票房(上演)28.54億元,觀演人次734.1萬人,總場次5.2萬場,平均票價388.8元。 在這些票房收入中,86.2%來自音樂演出;而在音樂類中,演唱會、音樂節的票房佔比分別爲70.9%、25.3%。 截至6月27日,在東莞已經舉辦的16項賽事中,共有160多條龍舟9900名運動員參加,吸引了線上線下共4557萬人次關注。 這個夏天,除全市組織舉辦東莞龍舟錦標賽外,還有沙田、萬江、道滘、洪梅、望牛墩、中堂、高埗、麻涌、石排、石龍、寮步等近20個鎮街已經或即將舉辦龍舟鬥標或趁景活動。
香港livehouse: 香港必去現場音樂蒲點2020
相似地,能夠提供交互體驗,實現文化共享,連通互聯網潮流的潮牌店、買手店、文化集合店、街頭快閃店,也在以其文化附加值成爲新生代消費者和購物中心招商的“新寵”。 而且最大特色是設有「Jamming 香港livehouse2025 香港livehouse Night」,歡迎任何人即興上臺jam歌。 拿著酒杯站在人堆之中,或在吧枱體驗狹窄環境中的溫度,也挺浪漫。 香港livehouse 酒吧設有最低消費,星期一至四每位必點一杯飲品,而星期五至日則需點兩杯。 除了酒以外,亦有多款食品,如薄餅、意粉炭燒羊架、炸魚薯條、蜜糖雞翼等,食量不大的話,直接在這裡晚餐醫肚亦可以。
主打菜式威靈頓牛柳廣獲好評,酥皮脆而不油膩,5小時慢煮和牛肉質嫩滑,而整份肉高至少8cm,份量夠巨,絕對是適合2人享用的聖誕美食。 其他推介還有白酒忌廉青口、斧頭扒、紅酒燴和牛臉等,而飲品方面,藍海青檸沙冰是較多人打卡的選擇。 無論是從從燈紅酒綠的紐約走出來的Beach Fossils ,還是讓人情迷意亂的日本樂隊The fin.,不同的樂隊都選擇在香港的Livehouse裏向華語世界展現出自己的魅力。 香港因爲歷史地理原因海納百川各種文化,且它們就藏身於這小小的香港,各地拉鋸。 香港livehouse2025 我們從各種渠道的碎片化信息拼湊出香港的模樣:王家衛電影中色調濃鬱的街巷、港劇裏龍魚混雜的深水埗、滿足各種童年幻想的富豪雪糕車又或是維港上空轉瞬即逝的煙火。 傳統文化所凝結的記憶、獨具感染力的沉浸體驗、與”國潮”相呼應的自豪感和審美觀,在當下都愈發生猛了起來。
香港livehouse: 城市裏的Livehouse(香港音樂演出場所不完全彙總)
有餐廳的駐場樂隊China Coast Jazzmen,每晚指定時間,都會表演Dixieland爵士樂,節奏感強而旋律快樂,有時還會以茶壺當樂器與觀眾互動。 香港livehouse 在嶺南美術館裏,你或許能遇見正在上“美術館裏的美術課”的學生,既有阮湧小學、道滘新城小學的小學生,也有東莞理工學院的大學生。 截至目前,嶺南美術館今年的數十場公共教育活動同樣吸引了過萬人參與。
香港livehouse: 香港有意思的 live house 有哪些?
沒有哪座博物館或美術館不期待重磅大展,沒有哪座劇場不期待大咖和好戲。 同樣,好奇的人、愛打卡的人、“嗷嗷待哺”的追隨者,以及一座多元包容的城市,都會期待好的展覽和演出。 餐廳裝修甚有美國西部風情,但供應的主要是澳洲菜,既沒有最低消費又不收小費,實在難得。 食客主要來這裡歎啤酒,酒類以外有牛扒、燒雞、漢堡包等,還可以在晚市歎個all day breakfast!
香港livehouse: 香港口罩品牌大整合
一星期會有4天邀請不同表演者演唱,如喜歡獨立音樂的話必選星期五或六來,indie busking居多。 走進 Peel Fresco 裏,你會看見牆上掛滿一幅幅大型古典油畫,昏黃的燈光加上絲絨沙發,格調典雅。 酒吧定期有才華洋溢的爵士樂手錶演,逢星期二舉辦即興表演環節,週日則有「Sunday Jazz Show & Jam」,吸引城裏的音樂愛好者上臺聚集。 Potato Head Hong Kong 是一家著名的印尼菜餐廳,餐廳內設有隱私度一流的音樂室,定期舉辦 DJ 演出,邀請本地及國際知名音樂人表演。
香港livehouse: 空間主題
觀衆們越來越要求自己和舞臺的距離再近一點,參與感再強烈、再真切一些。 讓大家看懂展覽,對文物、作品提起興趣,或者僅僅是讓觀衆在館內逗留久一些,不只是專業場館需要面對的課題,也是策展人、運營方、公衆教育相關從業者持續努力的方向。 當倫敦立法保障小型音樂場館的同時,香港的Live House卻一間比一間少。 其實,在香港的鬧市中也有一些聽歌的好地方,讓我們都可以調劑一下煩擾的日常。 2005年啓用,又是一個大型的場館,可容納14,000名觀衆,最近的演出有美國搖滾樂隊THE KILLERS,還有結石姐Jessie J的演出了~。
香港livehouse: 香港必去現場音樂蒲點2020
帶着厚重歷史的文物,抑或是承載現代思考的藝術品,都有太多的知識需要了解,它們能否走下神壇,靠觀衆自己,頗有壓力。 香港livehouse 對普通人而言,面對遠道而來、身份尊貴的展品,或是名聲響亮的劇目、表演團體,能夠“一睹真容”或許已經滿足了好奇心、探索欲的一大半。 餐廳最角落的位置是表演區,會有幾位菲律賓籍歌手在指定日子演唱,以英語舒情歌曲為主,所以甚有外國用餐的感覺。
香港livehouse: 城市裏的Livehouse(香港音樂演出場所不完全彙總)
網民多推介用上黑色麵包製作漢堡,如只在晚市供應的鵝肝牛肉迷你漢堡。 而這裡的雞尾酒亦十分精緻,如用中式「萬壽無疆」杯盛載的綠茶味cocktail。 每年收穫着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出,大大小小的livehouse遍佈整個香港,各種精彩的樂隊都會把香港作爲自己中國巡演的首場甚至獨家一場,香港就像是一個文化旋渦的入口。
香港livehouse: 香港有意思的 live house 有哪些?
LiveHouse是主要舉辦包括搖滾音樂、爵士音樂在內的音樂現場演出的場地,包括其他各類活動的小型展演場館,也包括設有移動舞臺的餐廳[1]。 認識Full cup Café,只知道他們的咖啡好喝? 其實每逢週日下午,旺角店的三樓也有舉行小型的音樂會,讓你可以抱著咖啡杯,好好地享受恬靜的悠閒時光。 店裡裝潢都帶點小清新,歐美式的木雕水吧與種種舊物,映照著一首又一首清新的樂曲,是午後恬靜的小時光。 以往本地樂隊觸執毛也曾於此處表演,雖然場地不是太大,但也是最好跟歌手互動的距離,你也會因為聽到一首優美的旋律而感動。 這間音樂主題餐廳位於旺角地庫,是由音樂人開設,集Fine Dining、Live Music及酒吧於一身,店內有專放樂器的舞臺,表演時加上燈光效果,concert氣氛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