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據規劃署向城規會提交的文件指,一些面積較細,重建潛力較低的地盤,例如單幢舊樓、具保育價值的舊建築或有可能改建為公共休憩空間等的地盤,可視為「送出地盤」,而「接收地盤」一般為面積較大,獲轉移地積比率後,適合作更高密度發展的地盤。 市建局今日在「裕民坊」中庭的社區空間,舉行觀塘「裕民坊」開幕典禮暨市建局20週年誌慶,與市民及一眾持份者,慶祝這個重建項目,踏上新里程。 市建局亦致力保留地區特色,於「裕民坊」商場設有「裕民裏」及「裕民市集」,讓昔日在觀塘社區的商戶和小販,能繼續留在原區經營,傳承地區販檔及鄰裏情誼的特色。 他建議政府可仿效外國做法,例如修定法例,無論私人或政府的公眾休憩空間,均需加入社區參與元素,更可由社區管理,降低場地使用門檻,增加市民對社區的歸屬感,更有助營造一個理想的社區面貌。
至於主地盤除裕民坊外,範圍還包括北至物華街雙數號,東至協和街,南至觀塘道,西至康寧道,面積大約48,860平方米。 主地盤的重建範圍除了私人樓宇、商鋪及小販攤檔外,還包括了觀塘(裕民坊)巴士總站、位於同仁街的觀塘政府合署及郵政局、觀塘賽馬會健康院等公共設施。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英語:Kwun Tong Town Centre Redevelopment Project)是香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市區重建項目,位於東九龍觀塘區觀塘裕民坊一帶,佔地570,000平方呎。
裕民坊重建: 【全新地標】觀塘街坊不容錯過 觀塘裕民坊重建項目全新商場「YM2」 引入多項智慧科技 到底有幾特別?
政府自2001年5月成立市建局,以新的法定架構及理念落實市區更新,至今踏入第20年。 K7的成果,象徵市建局貫徹「以人為先,地區為本,與民共議」的工作方針,與市民制定規劃方案,改善舊區整體居住環境,並提供更完善的地區設施,為觀塘社區帶來裨益。 裕民坊重建2025 「YM2」更增設不少綠色設施及綠化休憩空間,當中包括位於3樓的空中花園。 裕民坊重建 空中花園內將種植多種不同種類的植物,為市民營建繁囂市區中的綠洲,銳意打造香港最綠化的市中心之一。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3日)發表網誌指,裕民市集在營運初期人流和生意額也偏低,市建局已正著手改善相關配套設施。 商場中央為室內巴士總站(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採用智能設計。 「YM2」將全面覆蓋5G無線網絡及免費提供Wi-Fi 6高速上網服務,並引入多項智慧科技設施,包括人工智能空調系統、防疫消毒設施機械人、整合實時商場洗手間及育嬰室使用狀況的電子顯示屏等,銳意優化市民的生活體驗。 除了以智慧科技外,商場內設有不少零售和休閒餐飲商戶,以照顧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裕民坊重建: 舊貌新顏/觀塘舊區掠影 裕民坊蛻變
隨着最後一戶離去,標誌着六十年代發展至今的裕民坊正式走進歷史。 市建局今日在「裕民坊」中庭的社區空間,舉行觀塘「裕民坊」開幕典禮暨市建局20週年誌慶,與市民及一衆持份者,慶祝這個重建項目,踏上新里程。 市建局亦致力保留地區特色,於「裕民坊」商場設有「裕民裏」及「裕民市集」,讓昔日在觀塘社區的商戶和小販,能繼續留在原區經營,傳承地區販檔及鄰裏情誼的特色。 而裕華大廈、國泰大樓一帶有包羅萬有的街坊小店和攤檔,地面有五金店、涼茶鋪、生果檔、時裝店、傢俱店、牛雜檔、報紙檔、漁具店、鐘錶行、影印店、賀卡店、影碟鋪。 裕民坊重建 在1950年代末及1960年代初,位於當時的觀塘社區心臟地帶的裕民坊已開始發展。
- 在「地區爲本」的規劃模式下,第二、三發展區重整觀塘市中心的交通網絡,改善地區的交通擠塞,並擴闊行人路和加設無障礙的行人設施,改善步行環境。
- 故第二輪招標將修訂項目相關工程的延誤風險條款,包括放寬原來計劃全部興建600至800平方呎大單位規定,容許發展商「拆細」單位,回應市場對上車單位需求,以減低中標發展商面對的不明朗因素。
- 預算總投資額約達180億元,即使扣除該局提供最多約18億元,發展商也要負擔逾160億元投資額[8]。
- 包括長實、鷹君、恆地、嘉裏、南豐、新世界、信置、新地、太古地產及會德豐入標競投合作發展。
- 預算總投資額約達180億元,即使扣除該局提供最多約18億元,發展商也要負擔逾160億元投資額[8]。
- 賣衫檔主陳姨就向顧客解說新商場很好,還裝了監控,再也不怕偶爾離檔可能東西會丟失,還開心將監控鏡頭位置介紹給顧客,並向鏡頭打招呼。
- 裕民坊原指裕民坊街道兩旁及裕民坊公園,現時普遍指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一大型重建項目凱匯及其附屬新落成商場:裕民坊。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2021年6月29日)爲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K7)第二、三發展區的住宅項目「凱滙」,及其基座商場「裕民坊」的正式落成和啓用,舉行慶祝活動。 裕民坊(英語:Yue Man Square)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市中心,為區內昔日著名購物街道。 裕民坊原指裕民坊街道兩旁及裕民坊公園,現時普遍指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一大型重建項目凱匯及其附屬新落成商場:裕民坊。 重建發展是市建局其中一項核心業務,透過綜合規劃,改善舊區已建設環境及基建設施的設計,並提供更多綠化環境、公眾休憩地方及社區設施用地。 裕民坊重建2025 殘破失修的樓宇則重建成符合現代生活標準、環保又具智能的新式樓宇。 觀塘裕民坊是近來討論最熱烈的重建舊區之一,裕民坊的拆除,意味着附近居民的生活習慣不得已要順應時代而改變,最讓當地居民懷唸的,是充滿人情味的街坊小店。
裕民坊重建: 政府擬推「地積比轉移先導計劃」 最多增三成地積比率
市民亦可以沿著裕民坊探索該區的舊風貌,又或在附近的apm購物。 WDA 裕民坊重建2025 Group公司董事總經理周蕙禮表示,「躍動都會」整個設計着重引入天然光及使到空氣流通。 例如採用梯田式設計,即一幢有若apm高度的地標建築物,附近再零散興建樓高數十層的酒店或者辦公大樓,避免屏風樓設計,仿似「牆」的效果;而中央一個綠化區,有着地標式大草地和流水瀑布。
裕民坊重建: 裕民坊公園重建後將繼續由康文署管理
而到了1990年代,林立的商舖更擴展至鄰近的各個街道(如物華街、輔仁街、仁愛圍、同仁街),包括銀行、金舖、時裝店、沖印店、當鋪、書店、超級市場、戲院、食肆等,每一條街都有其獨特的色彩。 有部份小販要求,增加裕民市集攤檔的面積和擴闊通道等,因涉及政府對全港這類持牌固定攤檔小販經營活動所採取的政策和牌照事宜,需考慮政策的連貫性和可行性、對其他地區市集小販的公平性等因素,所以祗能交由政府相關部門考慮。 該總站的巴士和小巴路線原以鄰近的裕民坊臨時巴士總站、同仁街臨時小巴總站、裕民坊小巴總站、協和街小巴總站以及觀塘道小巴總站為總站,在路線搬遷至新的總站後前述總站亦已即時停用,其中前兩者更以水馬圍封。 王歐陽(香港)集團董事林和起表示,設計特點是把綠化與建築融合起來,是當中擁有最多綠化面積的設計。
裕民坊重建: 交通
同層亦有多間食品商店和其他租戶,包括美心集團旗下的美心烘焙所、東海堂;中式禮餅店「皇玥」、餘仁生、花膠海味專門店「尚品」、鯉魚門紹香園、新都醫務中心、譽豐中醫、善茶、滙豐銀行、快圖美、滙豐理財易中心、營火食品旗下DS Park等。 地面為全港最大型有蓋小巴站,一樓則設有全港首個智慧型室內冷氣巴士站,佔地1.5萬平方米,目前安排8條巴士路線、12條綠色專線小巴和9條紅色小巴的路線遷入交匯處。 裕民坊重建 同層亦有多間食品商店和其他租戶,包括美心集團旗下的美心烘焙所、東海堂;中式禮餅店“皇玥”、餘仁生、花膠海味專門店“尚品”、鯉魚門紹香園、新都醫務中心、譽豐中醫、善茶、滙豐銀行、快圖美、滙豐理財易中心、營火食品旗下DS Park等。
裕民坊重建: 觀塘重建.三|裕民坊休憩廣場限制多 團體斥扼殺街坊享公共空間
場內特設「裕民裏 Yue Man Lane」,希望可邀請因重建計劃遷移的小店復業,商戶主要售賣日常用品、服飾、經典小食及家居服務等。 而「裕民市集 Yue Man Hawker Bazaar」則聚集了昔日同仁街臨時市場的經營者,以售賣大眾化日常用品為主。 特色之一是集合裕民坊舊有商店的裕民市集,吸引了不少區內市民前往。
裕民坊重建: 重建計劃
「薈萃觀塘」設計總監的阮德尊表示,把住宅樓羣鄰近觀塘住宅區,而非鐵路站及工廠區,遠離噪音及其他污染。 而設有平臺花園,空地及空中花園,會有行人天橋與一些社區設施如多用途社區中心、圖書館等及政府合署連接。 市建局主席周松崗在典禮上表示︰「早在14年前,市建局已設計了一個具有前瞻性的規劃發展方案,一方面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同時亦希望將觀塘提升為21世紀的市中心典範,切合區內人口迅速增長的需要。 此外,商場除覆蓋5G無線網絡及免費提供Wi-Fi 6高速上網服務外,亦引入多項智慧科技設施,包括人工智能空調系統、防疫消毒設施機器人、整合實時商場洗手間及育嬰室使用狀況的電子顯示屏等。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英語:Kwun Tong Town Centre Redevelopment Project)是香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市區重建項目,位於東九龍觀塘區觀塘裕民坊一帶,佔地570,000平方英尺。
裕民坊重建: 裕民坊
整個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完成後,優化後的裕民坊公園將繼續由康文署管理。 公共空間對社區至關重要,整個觀塘重建項目公眾休憩用地預料達9,348平方米,馮炳德憂慮在重建發展下,會使觀塘周邊僅有的公共空間,均變成規限多多的私人發展公眾休憩場地,未能讓大眾市民自由享用。 以裕民坊休憩公園為例,該地料在6月便會關閉進行重建工程,馮炳德透露,根據當年設計圖,公園將成為商場的中庭,並有機會同樣由商場管理,改劃成私人發展公眾休憩空間,擔心令街坊失去屬於他們的休憩空間。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主地盤及月華街地盤,地盤面積共53,500平方米。 至於主地盤除裕民坊外,範圍還包括北至物華街雙數號,東至協和街,南至觀塘道,西至康寧道,面積大約48,860平方米。 主地盤的重建範圍除了私人樓宇、商舖及小販攤檔外,還包括了觀塘(裕民坊)巴士總站、位於同仁街的觀塘政府合署及郵政局、觀塘賽馬會健康院等公共設施。
裕民坊重建: 重建非政府機構用地中介服務計劃
馮炳德認為,公眾休憩廣場用地原先是政府土地,並使用公權力收回,應用作公共空間供大眾自由使用。 他形容公共空間即指不違反一些簡單原則下,例如不破壞公物、不打擾到其他使用者等,以最大限度供市民自由使用的空間,但現時公眾休憩廣場明顯未能達到以上準則。 「發展商已經食咗個馬路(小巴和巴士站需搬進商場地下)、食咗條街,還返畀我哋嘅竟然係一個高度管理嘅私人公共空間,係本末倒置,做法唔理想」。 裕民坊重建2025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裕民坊商場內的地面及一樓,於2021年4月2日啟用。
裕民坊重建: 裕民坊大廈
建築物具穿透性,建築物的中間位置設有空中花園,可以讓遊人觀賞景物,又可以減輕觀塘道的壓迫感,令人沒有被包圍的感覺[3]。 張太表示收舖過後,不會遷入新開的裕民裏商場「我年紀都大,入去又唔知有冇生意。」她強調理解賠償金額需要跟著現行框架走,「我從來也不需要同情,我都唔係為錢。」她寄語希望新的裕民坊會讓社區變得更好。 有份入標的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認爲,項目是次流標原因仍未清楚,可能發展商提供的標書內容與市建局的要求有距離[9]。 王歐陽(香港)集團董事林和起表示,設計特點是把綠化與建築融合起來,是當中擁有最多綠化面積的設計。 建築物具穿透性,建築物的中間位置設有空中花園,可以讓遊人觀賞景物,又可以減輕觀塘道的壓迫感,令人沒有被包圍的感覺[3]。
裕民坊重建: 市區更新探知館
這些街坊小店,看上去只是一個小小的零售空間綜合堆砌,貨物應有盡有,喫的、用的、玩的、穿的,一應俱全。 曾經這裏的居民認為裕民坊的存在,可以解決這個社區不同年齡段、不同階層的生活所需品。 即使不如大商場指引清晰,也不如超市可以在一個貨架上完成同一類商品的類比選擇,但多了的是一分難得的人情味,購物時能跟店主閒聊幾句,看到心儀的商品砍砍價也無傷大雅,漸漸地店家和顧客會變成朋友,偶爾街上見到了會互相打個招呼。 尤其對家庭主婦而言,在小店購物更是她們重要的社交機會,可以聊聊家常,順帶還能知道一些平日不太關注的社會時勢。 裕民坊重建 裕民坊(英語:Yue Man Square;YM²)是香港九龍觀塘的一座購物商場,名稱以商場所在地——觀塘地標裕民坊為名,是市區重建局歷來最大規模的重建項目——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的第二和第三期工程一部分。
當中包括建議擴闊面向觀塘道近駿業裏的建築物立面的間距,其中一幢大廈更一分為二,以加強空氣流通;而為了避免觀塘道的交通噪音穿越兩幢大廈的空間而影響區內住宅,市區重建局將會於兩幢大樓之間興建隔音屏;屏障以行人天橋形式設計。 另外,為了應付《起動九龍東》所帶來的新增人口需要,重建範圍內的觀塘賽馬會診所亦新增70,000呎樓面面積[4]。 2006年8月10日,市區重建局根據居民建議,委託建築師顧問公司所提交的三個發展設計概念,展開爲期兩個月的公衆諮詢。 顧問公司提出規劃藍圖,分別以馬梁建築師事務所(香港)的“薈萃觀塘”、WDA Group的“躍動都會”及王歐陽 (香港)的“東九都會”爲主題,建築密度介乎7.89至7.98之間。 三份設計皆以裕民坊公園爲中心,休憩用地逾20,000平方英尺,包括5座30至40層高的住宅大樓,提供約2,000住宅單位,商業樓面面積達250萬平方英尺,並且建有地標式大廈。 交通方面,爲解決觀塘市中心現時人車爭路問題,重建後會興建面積逾160,000平方英尺的半地底式的交通總彙,是現時觀塘(裕民坊)巴士總站面積的3倍,而地面則建設爲步行街及中央廣場,確保“人車分隔”。
裕民坊重建: 重建發展
開幕典禮由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市建局主席周松崗、市建局兩位前任主席蘇慶和及鄭維新、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觀塘區議會主席蔡澤鴻及前主席陳振彬,以及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一同主禮。 韋志成又稱,消費者購物模式轉變,令市集在市場競爭處於弱勢,小販有需要在原有業務上作轉型,心態上願意接受改變,才能提升經營能力和競爭力。 2樓分為兩部分,向裕民坊一邊主要以餐廳為主,租戶包括百芳池上便當、CFK(Chopsticks Fork NKnife)、良茶隅、INN和JL菓一區;向協和街一邊為瀛木超市。 原本打算今日不營業的老闆娘張太,因手上存貨未清,又趕緊提早開門,以半賣半送的方式盡量清走所有物品,有街坊到場與老闆娘拍照留影,至下午四時起開始與員工執拾所有物品,包括風扇、機器、冰箱及雜物,趕在下午五時清場前完成。 當中「送出地盤」與「接收地盤」不一定要相連,或同一土地用途,不過「接收地盤」最多隻有兩個。
但如有合理理由,「接收地盤」建築物的高度限制有機會獲放寬,當局亦容許地積比率轉移時,住宅及非住宅地積比可互換。
K7總地盤面積達到53,500平方米,以五個區域進行分階段發展。 在「地區為本」的規劃模式下,第二、三發展區重整觀塘市中心的交通網絡,改善地區的交通擠塞,並擴闊行人路和加設無障礙的行人設施,改善步行環境。 市建局亦將項目基座超過17萬平方呎的樓面面積,撥作惠民、利民之用,包括興建全港首個室內公共運輸交匯的巴士總站冷氣候車區、首個提供冷氣的小販市集、在商場內設24小時開放的行人通道,以及7,100平方米的綠化休憩空間。 2006年8月10日,市區重建局根據居民建議,委託建築師顧問公司所提交的三個發展設計概念,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 顧問公司提出規劃藍圖,分別以馬梁建築師事務所(香港)的「薈萃觀塘」、WDA Group的「躍動都會」及王歐陽 (香港)的「東九都會」為主題,建築密度介乎7.89至7.98之間。 三份設計皆以裕民坊公園為中心,休憩用地逾20,000平方呎,包括5座30至40層高的住宅大樓,提供約2,000住宅單位,商業樓面面積達250萬平方呎,並且建有地標式大廈。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於1998年由土地發展公司公佈,直至2007年3月,由其演變為的市區重建局就項目啟動法定規劃程序,項目至此正式展開。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2021年6月29日)為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K7)第二、三發展區的住宅項目「凱滙」,及其基座商場「裕民坊」的正式落成和啟用,舉行慶祝活動。 特地設置「裕民裏」( Yue Man Lane)及「裕民市集」( Yue Man Hawker Bazaar) ,前者邀請因重建計劃遷移的小店復業,後者則結集昔日同仁街臨時市場的經營者。 裕民裏的回遷商戶主要售賣日常用品、服飾、經典小食及家居服務等,能配合室內公共運輸交匯處候車途人及區內市民需求,同時傳承觀塘社區獨有鄰裏文化。
裕民坊重建: 裕民坊 (商場)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於1998年由土地發展公司公佈,直至2007年3月,由其演變爲的市區重建局就項目啓動法定規劃程序,項目至此正式展開。 市建局主席周松崗在典禮上表示∶「早在14年前,市建局已設計了一個具有前瞻性的規劃發展方案,一方面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同時亦希望將觀塘提升爲21世紀的市中心典範,切合區內人口迅速增長的需要。 早在項目啓動前,市建局已成立觀塘分區諮詢委員會,於2005年至2007年間,進行廣泛的公衆及持份者諮詢活動,瞭解居民對未來觀塘市中心發展的願景,並將公衆的意見和地區的需要,融入計劃的規劃及設計方案,讓項目得到社區人士的普遍認同和支持。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涉及業權逾1,653個、居民約5,000人,分為5期發展,工程預計耗時約12年。 於重建完成後,該帶地段將會變身成為一個集住宅、酒店、商業、休閒用途設施及交通為一體的新地標:全香港綠化率最高的市中心,闢出170,000平方呎土地以保留現時的街舖及市集特色,設有梯間式瀑布和玻璃鵝蛋形社區中心,配合高逾280米的甲級商廈。 第一期於2014年完成、第二及三期於2021年完成,其餘兩期則在發展中,預計整個重建項目將不遲於2031年完成。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涉及業權逾1,653個、居民約5,000人,分爲5期發展,工程預計耗時約12年。
本月初市建局的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裕民坊Yue Man Square「YM²」商場重開,商場及公共設施總面積逾35萬平方呎。 空間設計擁有新商場的新潮元素,也吸納了舊裕民坊的商業特性,商場內除了連鎖商店及餐飲品牌,還為原有附近的小店保留進駐空間,讓新商場可以延續歷經年代流傳的街坊鄰裏情懷。 此外,商場除覆蓋5G無線網絡及免費提供Wi-Fi 6高速上網服務外,亦引入多項智慧科技設施,包括人工智能空調系統、防疫消毒設施機械人、整合實時商場洗手間及育嬰室使用狀況的電子顯示屏等。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主地盤及月華街地盤,地盤面積共53,500平方米。
裕民坊重建: 發展計劃的時間表
K7總地盤面積達到53,500平方米,以五個區域進行分階段發展。 在「地區爲本」的規劃模式下,第二、三發展區重整觀塘市中心的交通網絡,改善地區的交通擠塞,並擴闊行人路和加設無障礙的行人設施,改善步行環境。 裕民坊重建 市建局亦將項目基座超過17萬平方尺的樓面面積,撥作惠民、利民之用,包括興建全港首個室內公共運輸交匯的巴士總站冷氣候車區、首個提供冷氣的小販市集、在商場內設24小時開放的行人通道,以及7,100平方米的綠化休憩空間。 自成立以來,市建局已進行了超過60個重建項目,共提供約26,000平方米休憩用地和約53,000平方米政府、團體及社區設施用地,亦提供約18,000個新住宅單位及約400,000平方米新商業樓面面積。 裕民坊重建 市建局採用「小區發展模式」規劃重建項目,務求帶來更大的規劃及社會裨益,並改善區內居民的生活環境。 市建局在九龍城區以這個規劃模式共開展了六個重建項目,改善區內街道網絡及可達性,亦保留街道的活力。
早前有入意向的內房龍頭萬科、麗新發展及K&K Property則被踢出局。 消息指,市建局要求發展商出價最少達80億元,分紅比例由發展商建議,建成後需要將商場及公共設施交予政府,涉35萬平方呎,政府會給予發展商18億元,近150萬平方呎住宅樓面則由發展商擁有。 預算總投資額約達180億元,即使扣除該局提供最多約18億元,發展商也要負擔逾160億元投資額[8]。
裕民坊重建: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局方指根據發展局的《私人發展公眾休憩空間設計及管理指引》為K7項目內的公眾休憩空間訂立管理規則,容許公眾享用休憩空間作歇息、閒坐、散步等大部分日常休閒活動。 為確保不同年齡的使用者可安全、舒適地享用公眾休憩空間,管理規則的設定亦以提醒使用者不阻礙公眾通道、不妨礙其他公眾享用休憩空間,以及不騷擾及影響私人物業住戶的安全及私隱等為前提。 裕民坊重建 物業管理公司在日常管理上,樂意聽取意見及彈性處理公眾的訴求,亦會適時審視管理場地的執行細節,優化服務。 政府自2001年5月成立市建局,以新的法定架構及理念落實市區更新,至今踏入第20年。 K7的成果,象徵市建局貫徹「以人爲先,地區爲本,與民共議」的工作方針,與市民制定規劃方案,改善舊區整體居住環境,並提供更完善的地區設施,爲觀塘社區帶來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