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論你塗何種藥物,在進行放療前必須先抹掉,纔可行放療,以免影響療效。 鼻煙癌 (七)鼻咽側位片顱底片及CT檢查 鼻煙癌2025 :每例患者均應常規作鼻咽側位照片和顱底照片,疑及鼻旁竇中耳或其他部位有侵犯者,應同時作相應的攝片檢查。 有條件的單位應作CT掃描,瞭解局部擴展情況,特別需要掌握的是咽旁間隙的浸潤範圍,這對於確定臨牀分期以及制定治療方案都極為重要。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在2018年確診的鼻咽癌患者之中,只有6.5%的患者確診時屬於第一期,有超過七成患者直到第三、第四期才確診,影響治療成效。
- 這種情況,在放療結束幾個月後,味覺才會慢慢恢復。
- 若口腔潰瘍以至影響胃口,醫生會建議你先用麻醉劑漱口,才進食,或靜脈補充營養物質。
- 所以不要捏鼻、挖鼻和用力擤鼻滋,少量出血時,可在鼻上部放置冰袋或自行用1%呋喃西林麻黃素滴鼻;大出血時,立即平臣頭偏向一側,用手指壓住頸外動脈止血,並迅速通知醫護人員。
- 惟鼻咽內的腫瘤靠近顱神經和血管,較難到達,所以手術並不是治療鼻咽癌的常用方案。
- 放射治療可能單獨使用,也可能和外科手術或化學治療一起使用,以治療鼻咽癌。
目前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為放射治療,因而鼻咽癌患者如能掌握好放療期間自我護理方法,不僅能保證放療的順利進行,而且能減輕經濟負擔,延緩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 從治療的第三週開始,治療部分的皮膚會逐漸變紅,變得乾燥,並呈鱗片狀或發炎,有個別甚至皮膚破裂及流水。 在這種情形下,你在治療期間不要自行清洗患部,也不要在患使用爽身粉和乳液及其他藥物。
鼻煙癌: 鼻咽癌預防複發
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的過程不會感覺任何痛楚,亦無須接受麻醉或住院。 手術是不少癌症的主要治療方案之一,然而鼻咽癌與其他腫瘤有別,治療方式以放射治療(亦稱電療)及化療為主,更不時與化療一併使用,即同步放射化學治療(簡稱同步放化療)。 口腔乾燥是接受治療後常見的副作用,使患者感到十分不舒適,甚至造成吞嚥困難或細菌感染。 如患者出現口乾問題,應每天用軟毛牙刷刷牙數次,並在飯後用暖鹽水嗽口。 鼻煙癌 飲食習慣也應改善,例如恆常喝水、以無糖香口膠刺激口水分泌、避免煎炸或酸辣食物,以及避免攝取咖啡因和酒精。 接著,可利用電腦斷層掃描,協助醫師瞭解癌症的原發部位、侵犯情形等重要資訊,讓位於鼻咽部的鼻咽癌變化無所遁形。
放射治療,俗稱「電療」,旨在為未出現遠程擴散的患者,以高能量的X光線照射腫瘤,殺死癌細胞;對遠程擴散的患者而言,亦可紓緩擴散所帶來的病徵,例如骨痛。 治療需要運用大型儀器照射,一般為期7個星期,通常每週5次;治療過程無痛,亦無須麻醉或住院,事後身體亦不會帶有輻射,故患者無須隔離。 如你發現耳鳴、聽力下降、中耳炎經常復發、持續鼻塞、鼻及喉分泌帶血,或者頸部出現無痛腫塊,便有機會患上鼻咽癌,應盡快檢查。 倘若腫瘤伸延至髗骨底及腦部,可能引致頭痛、臉部感覺麻痺、複視及牙關緊閉等問題。 一般情形,醫師可藉由病史與臨牀表現,得到鼻咽癌的臆斷;再經由後鼻鏡或鼻咽內視鏡,觀察鼻內狀況。
鼻煙癌: 鼻咽癌的中藥治療
早期鼻咽癌的治癒率很高,第一期的治癒率高達90%。 由 1983 年至 2016 年,總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呈下降趨勢 。 鼻咽的淋巴循環非常豐富,可與大部分的頸部淋巴相連。 鼻咽也是現行新冠病毒快篩時,篩檢棒深入的位置。 6 休息活動 :告訴患者及家屬可根據體質恢復情況,參加適宜的活動。
- 鼻咽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即使病程已是第三、第四期,患者也不會感覺到明顯的不適。
- 但無論你塗何種藥物,在進行放療前必須先抹掉,纔可行放療,以免影響療效。
- 飲用液體,如茶、牛奶和水可以使你的口腔濕潤。
- 針對早期病期,一般會使用放射治療殺死癌細胞;但如果癌細胞已蔓延至其他器官,則會再配合化學藥物治療以控制擴散程度。
- 患者 一等親內的家屬得病機會為一般人的19.2倍。
- 鼻咽癌是本港男性最常見癌症中的第6位;女性方面,則排行第16位。
- 口腔內的腺體分泌減少,口腔的自潔作用消失,常有口乾、咽部幹痛、口腔潰瘍等症狀。
在化療期間,如果覺得沒有胃口,可以把正餐改為營養豐富,高熱量的飲品,如牛奶、湯水等等。 通常一個鼻咽癌患者確診後,還沒有來得及自我調整心態,便開始放療。 鼻煙癌2025 隨著放療副反應的出現,可能會使患者的情緒低落、悲觀,喪失治療信心。 鼻煙癌2025 這期間情緒忽高忽低不穩定,常捫心自問,我沒做什麼缺德事,為什麼會得這倒黴的病,不時的感到絕望,或在心理盤算後事。 放射治療是利用各種放射線照射腫瘤,以抑制或殺滅瘤細胞的治療方法。
鼻煙癌: 鼻咽癌-初期症狀及分期治療治癒率
除了少數患者,在治療開始就有遠端轉移,導致病情較難控制之外,鼻咽癌並非絕症,是一種可控制及治癒的癌症。 第一期患者的治癒率,可達九成以上,第二期也有大約70%的治癒率。 鼻煙癌 到了第三、四期,蔓延至骨骼、肺及肝等內臟時,則應考慮合併放射與化學治療,甚至須再加上後續的輔助化學治療以達更好的效果,控制率約可達到50%至75%。 另外,在鼻咽癌的治療中,標靶治療也可輔助放射線治療,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的功用。 鼻咽癌臨牀主要症狀有鼻塞、鼻腔出血,常以頸部淋巴結轉移而就診。
鼻煙癌: 鼻咽癌檢查怎麼做?
有些抗癌藥令口腔感到痠痛、甚至有潰瘍的出現。 若口腔潰瘍以至影響胃口,醫生會建議你先用麻醉劑漱口,才進食,或靜脈補充營養物質。 當然最佳的方法是自已能進食,消化和吸收,這有利於潰瘍面的癒合。
鼻煙癌: 治療方式
鼻咽癌的病發率有地區性,中國尤其華南、廣東地區一帶的病發率明顯較高,故鼻咽癌也有「廣東癌」之稱。 在香港,鼻咽癌男女比例約為3:1,男性患病風險較高。 在2018年,本港有超過830宗鼻咽癌新症,其中男士個案錄得逾600宗,在男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六位,死亡個案排行第八 。 雖然近二、三十年鼻咽癌發病率持續下降,但在 20至44 歲的年輕男性之中,鼻咽癌依然位列常見癌症首位,情況不容忽視。 由於鼻咽的位置比較隱蔽,所以醫生需抽血液樣本以及用內窺鏡檢查鼻咽是否有異常,甚至有機會需抽取組織進行化驗。
鼻煙癌: 鼻咽癌分期及治療
由於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因此耳朵感染在兒童中特別常見,惟在成人身上卻較少發生。 倘若在沒有傷風冒感情況下持續出現單側耳朵發炎的情況,建議作進一步檢查。 背景: 鼻咽癌是南方華人特別盛行的腫瘤,根據行院衛生署統計,它是民國九十四年臺灣地區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十位,死亡率的第九位,有 626人死於鼻咽癌。
鼻煙癌: 鼻咽癌治療後的跟進
口腔內的腺體分泌減少,口腔的自潔作用消失,常有口乾、咽部幹痛、口腔潰瘍等症狀。 為使這些症狀減輕,可常備一個飲水瓶,經常濕潤一下口腔,每天飲水量在250ml以上,經常用金銀花、麥冬泡水喝,使口腔粘膜濕潤。 此外,為了保持口腔清潔,可自配淡鹽水漱口,每日—5次。 鼻煙癌 鼻煙癌 淡鹽的配製方法是:在500ml溫開水中加氯化鈉(熟鹽)3-4g(約小半匙)即可,或用多貝氏液含漱,漱口液每次含漱至少要有1分鐘。
鼻煙癌: 常見問題
患者 一等親內的家屬得病機會為一般人的19.2倍。 某種人類白血球抗 原類型的人有較大的得病機會。 其次是環境因子、鹽漬或煙薰的食物或燒香與抽菸都有報告認為與鼻咽癌有關。 然而,我們常見的病人是菸不抽、酒不喝,也未食用上述食物的人。
鼻煙癌: 鼻咽癌診斷方法
如練氣功、散步以增強體質,使身體保持最佳狀態。 但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同時注意多休息,不宜過度勞累,並保持樂觀情緒。 體質好的可參加輕工作和學習,指導家屬為患者提供適當的活動、鍛煉機會。 一旦治療結束,毛髮很快的又會長回來,你也不必為此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