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電影的國際版Facebook跟Twitter頁面亦在2020年同時設立。 電影的初版海報於2019年11月20日釋出,而超前導預告則在2020年2月4日公開。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後期製作的工作在完成拍攝後於2019年7月隨即展開,剪接師為曾剪輯《海角七號》與《KANO》等電影的蘇珮儀,而導演柳廣輝也有參與。 電影原先以主角張家漢的視角為主而剪輯,但在剪輯後發現比例不平衡,因此決定把另一主角王柏德的視角補進來,讓首次剪輯版本的時長達兩個半小時之長。 由於時長關係,原本打算把張家漢媽媽的支線刪掉,但其後柳認為這部分非常重要而必須保留,而原本關於中年吳若非家庭關係的支線則大幅刪減,讓她的戲份減至僅與中年張家漢互動的部分。 部分刪減的素材被用在主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的音樂錄影帶畫面、以驚喜禮物形式在電影官方Facebook專頁公開,以及收錄在電影DVD跟藍光的商品中。
而結局最動人的時刻,應是家漢在小酒吧發現了Birdy,之後兩人一路在老街巷道間的夜晚,昏黃的燈光下,邊走邊聊著。 畫面還魔幻寫實他們青春的場景,那是他們兩人刻在心中的美好記憶。 電影的結局,會拉到加拿大的異鄉國度,照導演的說法,帶有起、合收尾的戲劇手法。 電影開場,歐神父拿了唱片要放音樂給家漢聽,而這張唱片是他從加拿大蒙特婁的家鄉帶來的,唱片封套就是尼加拉瀑布。 刻在心裡的記憶 刻在心裡的記憶是清珠落水所著紅袖添香網連載的言情小說 小說類型 言情小說 內容簡介 _妙童的大學初戀帶給她人生極大的轉變。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刻在心上的名字知乎》 第1章 刻在心上的名字知乎第1章 免費試讀
產品兩版本皆收錄電影的正式公映版、北影版、未曝光影片等各種片段,並限量附送圖冊集與海報等贈品。 電影的普通版DVD與藍光影碟均於2022年3月11日同樣以雙碟形式發行,收錄內容與珍藏版大致相同,但採用不同的包裝以及未有附送限量贈品。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臺灣史上市場營銷費用花費最多的本土同志電影,並選擇曾為《我們與惡的距離》、《花甲男孩轉大人》與《想見你》等大熱劇集策劃營銷的結果娛樂合作。 在電影上映前,製作方於2019年設立了電影的專屬Facebook與Instagram頁面,並於2020年設立了電影的專屬YouTube頻道。
- 愛情對一個對生活都沒有信心的人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 而結局最動人的時刻,應是家漢在小酒吧發現了Birdy,之後兩人一路在老街巷道間的夜晚,昏黃的燈光下,邊走邊聊著。
- 有一種愛情,是張家漢與王柏德,如果無法攜手走到最後,也要活成心中最難忘的刻印。
- 三十年前,臺灣剛解嚴的那個純樸年代,就讀臺中保守教會學校的阿漢,在高二夏天的泳池邊 …
- 在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此刻,《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電影描述的愛情故事更引起討論。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淺淺的提到了倆個男孩的原生家庭,並沒有花很多筆墨去做描述,只是幾個側面,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就被觀衆忽視這對兩個男孩做出選擇的影響力,倆個男孩爲什麼會在一件事上做出完全相反的兩種反應。
- 「對不起。」Birdy連續三次的道歉,更是讓人心碎,告白或許很困難,但至少你有選擇,或許這就是他們的心聲吧。
- 歌曲為臺灣同志題材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電影主題曲,為盧廣仲應《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監製瞿友寧的邀請演唱的第三首影視主題曲。
但Ryan說,自己就是深愛有臺灣元素的創作,主角之外,75、76年那個時代,高中生的卡其制服、大盤帽、教官、中華商場,MTV包廂,一樣樣都是時代的記憶。 校園只是社會的一個小小縮影,發生的一切惡卻未必比成人世界單純。 然而恰恰少年的看似單純會使人更加極端且不顧後果,何況犯錯成本低,尤其聚衆實施又不需要個人承擔責任,所犯行爲殘忍和惡毒。 學弟被卡住脖子看着要所有要施暴的人說,最好打到我噴血,這樣我身上的毒就會噴到你們,一個都跑不掉。 這讓我想到還是《孽子》裏面的內容,可見這部小說對編劇的影響非常深,愛情是文學作品裏不可或缺的主題,無論人想怎麼呈現複雜的人性,愛情是人性裏最重要的部分。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刻在心上的名字(沈延知秦子卿)筆趣閣免費小說_刻在心上的名字筆趣閣最新章節 小說介紹
學生時期的愛情總是讓人尋味,一杯十元的麥香綠、或是別班同學送來的紙條,心跳總是誠實的加速到一分鐘一百下,而且還失去了規律,阿漢跟Birdy總是有一種默契,好像是朋友,更像是兄弟,讓人著迷想一直靠近,又是開始懷疑這段關係⋯⋯。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行者,原名譚波,湖南長沙人,資深出版人,曾擔任《哈韓星球》、《巧克力季節》總編職務,多年來策劃暢銷小說200餘篇,編著中篇文集40餘冊,曾編著《精品故事吧》、《精品文摘》、《天下青春》等系列叢書創銷售佳績。
電影最終分為在2020年臺北電影節首播的北影版以及在各大戲院公映的院線版兩個版本。 北影版在剪輯上更強調衝突的部分,原因為當初打算把電影送往海外參展,認為這樣剪輯更迎合評審的口味。 院線版的剪輯則更加大眾化,使電影能夠套用在所有族羣上。 兩版本在剪輯上各有不同,包括在院線版增加張家漢媽媽凝視兩位主角同牀共枕的情節,以及北影版出現張家漢爸爸在主角奪門而出後詢問「咖啊是甚麼?」等情節。 某天張家漢(阿漢)在學校樂隊的泳池訓練遇見剛轉校來的王柏德(Birdy),二人互相自我介紹後開始成為朋友。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作者標示-非商業性
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臺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用精美的語言為讀者講述了一個個充滿哲理的小故事,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表達着人間至真至純,故事精彩,耐人尋味,是不可多得的靈魂滋養品。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最新入庫
流行音樂製作經驗豐富的他,起初採取偏向商業風格、奔放的編曲風格,直到看完電影初剪,他發現該曲必須更爲內斂,同時爲了順應兩位片中主角的管樂社背景,他以管樂當作配器來編曲,加上吉他與絃樂,完成了該曲的最終版本。 他從小到大讀的聖經,告訴他同性戀有罪,但當他愛上 Birdy 的那刻,他終於真正感受到自由,第一次明白,原來遇見對的人,心會跳得很快很快。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王柏德暱稱自己 Birdy ,這是古怪的名字,也是應該飛翔的名字。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小說版(1)
在臺灣解嚴前後的1987年故事背景下,連異性戀都被認爲是不恰當的環境,社會對於同性之間的感情容忍度幾乎爲零。 電影中的兩位男主角面對彼此之間奇妙的相互吸引,只好無限剋制自己的感情,不斷糾結痛苦於友情與愛情之間。 雖不甘只停留在朋友的身份,卻也迫於社會壓力不敢真正跨入屬於愛情的境地。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中文電子書
電影亦以模糊方式處理大部分遠景,並藉著近景的道具與服裝等部分,展現出故事主要的時空背景。 而當電影到了尾聲的現代場景時,則以畫面更加寬闊的方式拍攝。 電影的攝影師姚宏易最初非常抗拒以大量特寫的方式拍攝,認為這樣處理比較像電視劇的拍攝方式,並試圖說服導演跟監製嘗試在某些場景放開鏡頭拍攝,但在監製的堅持下最終順從他們大量特寫的拍攝方式。 為了讓飾演兩位主角的陳昊森跟曾敬驊培養出深厚默契,劇組特意讓二人在電影正式開拍前同居近兩個月。 導演柳廣輝亦讓他們觀賞《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與《春光乍洩》等經典同志電影,並分別參考梁朝偉跟張國榮兩位演員的演法。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2025 在電影開拍的一個月前,二人甚至被劇組安排到同志酒吧體驗。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內容簡介
因時而異,異地而處,作爲亞洲第一個同性戀婚姻合法的地區,灣灣可能是亞洲對同性戀最包容的社會之一,相比之下,亞洲其他地區的文化和社會氛圍,就顯得沉悶許多。 雖然宗教團體仍然是同性戀最大的反對者,但灣灣受多文化影響,外來影響與原住民傳統文化相摻雜之下,形成了獨特的融合式社會,保守勢力較弱,三十年前不能合法,爲何到了現在可以合法? 當陳昊森飾演的張家漢(阿漢),轉由戴立忍飾演的中年模樣,遇見曾敬驊飾演的王柏德(Birdy),轉由王識賢來演出,兩人在30年後的相遇,在加拿大的小酒吧重逢,雖然短短的對話互動,但仍熟悉著彼此年少的過往,因為那是一段讓他們刻骨銘心的初戀。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接著愛德華下面的內容,針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解析,分享心得會有一些劇透,如未觀影,請自行斟酌閱讀。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演員表
學校宿舍裡發生了對同性戀的霸凌,盡管禁忌一一解放,學校也開始招收女生,但同性戀三個字仍如毒蛇猛獸人人唾棄。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2025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2025 而兩個男孩間原本曖昧的情愫,也因一個女孩的介入,而就此被打亂。 《刻在心上的名字沈延知》這本書大家都在找,其實這是一本言情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是沈延知秦子卿,講述了我和沈延知大吵了一架。 雖然電影獲輔導金跟地方政府補助總共新臺幣2,000萬元,但由於海外拍攝等因素令宣發製作成本達至7,000萬元之高,令不少看過企劃案的資方害怕難以回本而拒絕投資。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作者簡介
對你的愛意無法面對你說出口,對你的絕意無法面對自己說出口。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能夠說出口的全是謊言,【於是謊言說了一次就一輩子】。 回覆Dcard網友關於抄襲爭議的私訊稱「除了2句副歌稍微有點相似之外,我不能肯定地說它有任何抄襲問題」,並指《刻在我心底的名字》「是一首非常好的歌」。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除陳昊森外,《刻在我心底的名字》於發行後曾多次被其他人翻唱,翻唱者包括魏如萱、李千那、邱勝翊、徐佳瑩、文慧如、韋禮安、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李芷婷等歌手,以及五月天等樂隊。 論語中曾說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意思是: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能知道哪些是不能爲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但是處於我們這個奔五年齡段裏家人們不能逃避任何問題,很多事情只能硬着頭皮走下去。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刻在心上的名字》 第5章 刻在心上的名字第5章 免費試讀
由《花甲男孩轉大人》知名導演瞿友寧原創劇本改編,電影《返校》最具潛力新人演員曾敬驊與在網路電視劇《紅色氣球》新生代年輕演員陳昊森共同主演。 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項在第57屆金馬獎中出現「翻盤」情形:獎項在一開始由電影《孤味》的同名主題曲勝出,隨後《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翻盤,後來評審即提出要翻案。 評審認為《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和《孤味》兩部電影的獲提名歌曲都有達到「相當高的濃度」,以推動劇情發展、角色性情,使評審決定再仔細討論。 最後,評審在投票時把歌曲唱了出來,並認為《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真的刻在了心底」,使《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在最後勝出。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屬抒情歌曲,由許媛婷、佳旺和陳文華共同作詞、作曲,而來自馬來西亞的創作者佳旺表示一開始是唱片公司的邀約,因此找了陳文華一起創作,先寫出了曲,然後交由許媛婷作詞。 歌曲以降B大調創作,每分鐘節拍達到136拍,總長度為5分42秒。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刻在心上的名字》 小說簡介
但張家漢後來不得不用人類性源動力破壞了王伯德的僞裝,確實是迫不得已的行爲,同時也說明一個問題,性在愛的問題上,比人心要好懂得多,但複雜的意義同樣讓人思慮。 電影亦在日本的大阪亞洲電影節上贏得藥師珍珠獎(戴立忍)、在巴西的聖保羅國際電影節新導演競賽上獲得最佳虛構電影提名(柳廣輝),以及在香港YAHOO! 搜尋人氣大獎上贏得人氣臺灣電影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獲美國《時代雜誌》讚賞「勢必成為LGBTQ電影的新經典」。 在第57屆金馬獎,電影獲得一共獲得最佳男配角(戴立忍)、最佳新演員(陳昊森)、最佳攝影(姚宏易)、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侯志堅、黃雨勳)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五項提名,最終獲得最佳攝影與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兩項獎項。 在原劇本跟原著小說出現的榮哥與其相關部分被全數刪減,原因為跟電影的純愛主題不配合。
由於作為美術指導的姚出生年份跟電影設定的時代剛好一樣,因此對當時的印象比較模糊,除了將這種模糊感轉化成獨特的氛圍外,也要跟美術組一起做大量資料蒐集。 美術組到國家圖書館以及臺灣電視公司等不同地方找資料,並翻閱出每十年的臺灣大事記,找出與那個年代相關的所有事物,從超過一萬張照片中萃取出合適的素材。 姚亦找出當時臺灣流行的色表,認為那個時代都使用比較混濁的顏色,並將這些色調加入電影之中,以不同的顏色象徵著不同的事物。
電影主體拍攝於2019年4月下旬開始,並在臺灣跟加拿大取景拍攝,最終在同年6月下旬殺青,全片拍攝期歷時約兩個月。 電影取材自導演本人在高中時期的愛情經歷,並加入了威權以及宗教元素。 電影由陳昊森、曾敬驊、邵奕玫、戴立忍、王識賢跟法比歐主演。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時代背景設定在1980年代剛解嚴的臺灣,講述一對遊走在友誼和愛慕之間的高中同學的故事,由張哲生和祁家威擔任史料顧問。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導演試圖在同性愛和宗教信仰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然上帝宣揚愛,爲什麼同性愛就不是愛? 導演聰明地將神父的身份設定爲同性戀,最後離開教會和愛人住在一起,卻又說自己帶着罪,死後無法進天堂。 兩位年輕演員可圈可點,但是最後30年後那一大段重逢的戲,無論是選角、演技,還是情節,都是敗筆所在。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內容簡介
看完電影再看小說,對這樣一個細膩的故事自然而然會有很多心理挖掘的期待,但讀下來感覺還是簡略了些,文筆也矯情。 臺灣的同志文化與活力,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在亞洲有了如同燈塔與綠洲般的存在,或許這只是個人認知或某種程度的浪漫樂觀,但我是真心如此想的。 但就算少,其中有三個角色特別值得一提,蘇達的舍監、王彩樺的母親、林暉閔的學弟、都把那個時代的光與影演得活靈。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當然,如果能把配角都講得更立體,更完整,那必然是錦上添花,但如果考慮到播映的時間長短與故事配比輕重,那「若為主角顧,其他皆旁騖」的標準就會被擺到第一位。 刻在心上的名字小說 故事中不論是敘事還是視覺都留給了兩位主角,保守識大體的張家漢阿漢,豪放又狂傲的王柏德Birdy,兩人個性截然不同,卻深深欣賞對方,更坦白說,是一見鍾情,是那種無可救藥的一見鍾情。 評論仍可以被展開閱讀,對發佈人的賬號不造成其他影響。
由《花甲男孩轉大人》知名導演瞿友寧原創劇本改編,最具潛力新人演員曾敬驊與在網路電視劇《紅色氣球》新生代年輕演員陳昊森共同主演。 由《花甲男孩轉大人》知名導演瞿友寧原創劇本改編,最具潛力新人演員曾敬驊與在網路電視劇《紅色氣球》新生代年輕演員陳昊森…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作爲《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主題曲,在推進電影劇情發展、表現角色的風格方面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達到了“整合”的功用。
其實我一直在想為什麼當初的Birdy要對阿漢說這句話,是什麼樣的心態呢? 這段關係的開始是Birdy比較主動的,在他們一起北上弔念蔣經國時,Birdy點了一首歌給阿漢:「在這個世界,有一點希望、有一點絕望,我時常這麼想。」或許我會解讀為那是Birdy的願望。 如果這個世界可以多一點寬容,所有事情都簡單一點,沒有那麼多規則,或許我們能比較開心一點。 2020年11月2日,電影官方宣佈累計票房收入已突破8,800萬元,超越電影《斷背山》於當地創下的8,800萬元票房成績,成為臺灣歷來最高票房收入的同志題材電影。 11月27日,電影《孤味》率先成為該年首部突破1億元票房的本土電影,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於當週計算結束後則錄得超過9,700萬元累計票房收入。 12月7日,受電影北影版的限定上映帶動,《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臺灣票房收入正式突破1億元,成為全年第二部錄得超過1億元票房收入的本土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