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長年來高居國內十大死因首位,現在治療的方式愈來愈多元,然而許多病人提到化療就很恐慌,因為聯想到嚴重難耐的不良反應,或是和癌症末期畫上等號。 藥害救濟基金會訪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吳佳哲醫師,破除臨牀上常見的化療迷思,他強調化療在癌症治療扮演重要角色,與醫師正確溝通,瞭解使用化療的時機與注意事項,纔能有效抗癌。 什麼是化療 腹瀉:有時病人接受化療後會造成腸胃道黏膜損傷而有腹瀉的現象。 若發生此症狀時,應多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以避免脫水,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補充運動飲料或果汁,同時避免油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對於化療,老百姓往往受人誤導只看到了它“毒”的一面、“壞”的一面、“惡”的一面,忘了它還有“善”的一面、“好”的一面,也就是它可以“殺敵”治療癌症,癌症是壞的東西,化療可以殺癌,當然就是“善”的一面。 所以,只要正確應用,它帶來的好處要大於害處,你想想,本該化療的癌症,如果不化療,確實不會有化療所帶來的相關毒性,但不化療的話,它的後果就是癌症會持續生長,會失去控制,很快就會導致身體出現更大的不舒服和痛苦。 正如你說工作很累,但你不工作,只能暫時舒服,很快你就會承受由於不工作帶來的惡果,沒錢,心裡空虛,你會感覺更累,心累。 答案是不一定,有時候這樣的合併治療並不是1加1會大於二,藥物合併使用可能會有相互抵消的結果。
什麼是化療: 化學治療常用於哪些情況?
由於我和麗君之間是熟人關係,自然我也成了化療前談話的陪同員和解說員。 中國式的醫療談話,大多都是由家屬來代勞的,病人自己是沒有醫療決定權的。 這次的化療前談話自然也不例外,麗君作為患者女兒、她母親作為患者妻子,全權負責做決定,並簽字。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其他額外的補品不見得每種都有很好的醫學證據支持,有些狀況甚至不建議額外攝取營養補充品,例如患者的消化情形不好時,恐怕更難以消化;或是患者的肝腎指數過高,就不建議特別額外補充營養品。
若症狀持續一天以上,應立即連絡您的個案管理師,個案管理師會視狀況給予建議或聯絡主治醫師,嚴重時需就醫並使用靜脈輸液來改善脫水的狀況。 腫瘤治療的新發展是複合式療程,過去單一手術、單一藥物或者是單一放射線治療的方式,有著嚴重副作用或後遺症太多的窘境,而組合式的治療方式能增加腫瘤控制機率,同時減少復發的可能性,更能顯著提升病患接受治療後的生活品質。 人體內有數以萬計的基因,當受到致癌物、輻射及病毒感染等影響下,或會導致基因變異,使細胞失控地分裂、侵蝕和擴散,演變成癌症。 除了基因變異之外,部分細胞中的異常蛋白亦會負責發送及接收信號,幫助癌細胞生長。 這些助長癌細胞生長和擴散的特定分子,包括特定的突變基因和蛋白,正正是標靶藥物所針對的「靶點」。
什麼是化療: 化療時間需要多久?需要在哪裡進行?
當藥物的累積劑量已達極限,或有明顯的器官功能衰退時,應即停藥,以避免造成器官的嚴重損傷。 病人也不需因為害怕化學治療的副作用,拒絕治療,而應該主動去了解可能遭遇到的副作用和因應之道。 三、口腔黏膜炎:大約40%的病人在化學治療後,會發生黏膜炎或口腔潰瘍,尤其是罹患血液惡性疾病者。 什麼是化療2025 發生的機轉可能是因為化學治療藥物對口腔上皮細胞的傷害,或是白血球低下所引起的感染所致。
- 由於癌細胞的增殖比正常細胞快,抗癌藥物的作用原理通常是阻斷細胞分裂以抑制癌細胞生長,如一些藥物可以抑制去氧核醣核酸的複製。
- 清潔時選擇較溫和的0.9%生理食鹽水或不含酒精的漱口水。
- 如果發生上述現象時,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 答:生酮飲食是指一種高脂肪、適中蛋白質、極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模式。
癌症治療,可分為外科手術切除、局部放射線照射以及化學治療等三個方式,而化學治療是其中一種主要的治療方式。 在進行化學治療時,病人應該注意對藥物是否有過敏的反應,例如突然覺得非常癢、出現紅斑、呼吸困難等。 如果有出現這些症狀,病人應該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另外,如果病人持續覺得注射部位很痛,感覺灼熱或水冷,藥物有滲漏等,也要立刻告訴醫生或護士。 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藥物會有不同的治療時間,病人可以於約定的時間先抽血,若數值正常就可以到化療室,並依體力選擇使用病牀或椅子。 什麼是化療2025 什麼是化療 如果病人是接受口服式的化學治療,可以運用藥盒把每天的藥分量裝好,每次依照醫生指示服用精確的劑量,千萬不可自行更改劑量或自行停用。
什麼是化療: 癌症免疫治療
以我經歷的類似談話過程,這種情況真不少見,有的病人或家屬在和醫生溝透過程中,明明沒聽懂,或者一知半解,卻頻頻點頭,甚至醫生問“聽懂了嗎? 什麼是化療2025 如果醫生比較忙或心不夠細,就會認為你真的聽懂了,如此一來,醫患之間的溝通其實是失敗的,醫生認為你懂了,而你事實上並沒有懂,也就為以後可能的矛盾和糾紛埋下隱患。 化學治療的萌芽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殺人武器 – 毒氣,當時發現那些在戰場受到毒氣攻擊的士兵,血中的白血球數目明顯的降低。 所以科學家們就假設說,這個化學物質會造成快速分裂的白血球減少,應該也會讓快速分裂的癌細胞變少。 還有,當患者因為各種理由不適合打高危險度的化療,例如賴峻毅醫師有好幾位90歲以上的患者在喫口服化療藥,控制得都很好,此時的目的不求腫瘤可以很快地縮小,但希望不要因為化療的副作用而減少患者的壽命。
什麼是化療: 化療副作用
有些化療藥物可能損害心臟肌肉,使病人出現心律不整、極度疲倦等症狀,治療期間會持續監控患者的心臟功能,若有出現胸痛、呼吸急促的情形,應盡快通報醫護人員。 這兩種副作用在化療中是十分常見的,其發生的頻率及嚴重度會根據不同藥物而定,不過多數噁心及嘔吐的情況是可以控制的。 化療藥物可能會破壞口腔及喉嚨粘膜的細胞,造成破皮或潰瘍。 鞏固性化學治療(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y)是在癌症症狀緩解後進行,為的是延長整體無病時間,提高生存率。
什麼是化療: 化療病人胃腸道反應的自我應對
陳女士聽到這建議,與她家人一起討論,決定接受這完整和漫長的術後治療。 如果要搭一班飛機,我們自然會問飛航時間要多久,目的地在哪裡? 同樣地,當病人接受化療時,最關心的也是療程多久,治療的效果如何。 化療的療程隨著腫瘤型態的不同而有差別,以常見的轉移性肺癌、乳癌為例,化療的時間間隔通常是2-3週施打一次,療程是4-6次的化療,每2-3個月用電腦斷層檢查評估治療療效。 不過這不是絕對的,會隨著腫瘤的種類與期別、醫師的經驗與治療的反應與副作用隨時做調整。 在開始化療前,一定要跟主治醫師好好瞭解治療的計畫,以及所使用的藥物,常見的副作用等項目,才開始治療,如此讓自己的心理做好準備,纔不會驚慌焦慮。
什麼是化療: 癌症治療的三大療法之三:化學治療(化療)
事實上過程中若有任何難耐的不良反應,都可以跟自己的主治醫師討論後續治療要如何調整,例如施打劑量減少、延長施打頻率、抑或是單純處理不良反應就好,醫師會在療效與不良反應當中去取得平衡。 現在火紅的免疫治療則有突破性進展,像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單株抗體,如益伏、吉舒達、保疾伏、癌自禦、抑癌寧及百穩益等。 人體的正常免疫反應需透過淋巴球辨識抗原活化免疫反應,就像開車時踩油門,開啟並加速毒殺細胞的功能,也因此如果能夠抑制淋巴球的活化反應,就可以避免被免疫系統毒殺。 而癌細胞便是透過這種讓免疫系統踩剎車的方式,可以長期存活在人的身體中而不會被消滅。 簡單的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本身並不毒殺癌細胞,而像是放開免疫系統的剎車,藉由促進自體免疫反應、使自體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達到抗癌的效果。
什麼是化療: 常見的標靶治療副作用
目前主流的免疫治療旨在活化體內的免疫細胞,主要治療方法有三種,前兩種目前有比較多的實證研究證實效果。 少數化學藥物在經多次施打後,會漸漸出現如手麻、腳麻症狀,隨施打次數越多,症狀會越來越明顯,如果發生此症狀,應與醫師討論劑量是否調整、甚至使用。 對這樣的敘述應該不陌生吧,好像你我周遭都發生這樣的故事。 一般人對於化療的恐懼,大多也是來自於這樣的刻板印象:癌症末期、化療、嚴重的副作用(噁心嘔吐、體力虛弱、敗血癥)、死亡。
什麼是化療: 化療後疼痛的診斷
胰臟癌之所以稱之為癌王,是因為其不易察覺,發現時大多已屬於中、晚期,且在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僅約5-10%。 什麼是化療2025 維基百科中的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什麼是化療: 醫療機制
化療的療程雖然有預估計畫,但往往隨病況變化去調整治療步調,醫師會定期替病人抽血監測,若預期繼續用藥可能產生併發症,就會延後治療或暫停治療。 病人可以和醫師先溝通最擔心什麼不良反應,在達到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有機會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以避開特定不良反應的藥品。 什麼是化療 :化療藥物可能引起周邊神經的傷害而出現手腳刺痛感、灼熱感、無力或麻木感。 此外某些藥物還可能造成神經系統的病變,例如感覺遲鈍、平衡感失調、行動遲緩、聽力喪失、記憶力退化等。 :化療過程中諸多原因都可能導致便祕,例如止吐劑或止痛藥的使用、食量減少、活動量減少、飲食型態改變、情緒壓力等。
什麼是化療: 化療後疼痛如何出現?
微博微信中也總有各種關於化療的傳言,這些傳言無非是利用普通民眾對化療的陳舊觀念,比如化療會掉頭髮,會嘔吐得厲害,會喫不下東西,會頭暈,會傷肝傷腎,甚至會死人,諸如此類,反正就是化療很恐怖,讓人生不如死,千萬不能化療。 這不是還有你這個後勤保障嘛,反正不懂可以私下裡問你呀,這談話和簽字不就一形式嘛。 什麼是化療 我也不忍心啊,再者人家也會瞧不起我,瞧不起我是小事,可能還得搭上瞧不起你,背地裡得說看這某某某的熟人,真是弱智啊! 從最初的剛得知父親得癌症後的慌亂,到如今坦然面對,麗君的精神經歷了一次洗禮,變得更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