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專線小巴第46M、47M、90M、92M及 93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1年3月2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專線小巴第46M、47M、90M、92M、93及93A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2年11月22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專線小巴第46M、47M、90M、92M、93及93A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5年5月4日。
- 葵青區南面以呈祥道為界,一些人視為九龍的地區,如華荔邨、荔欣苑、荔灣花園、華豐園等位於荔園原址的住宅以及九華徑及鐘山臺一帶,都是全屬於新界葵青區。
- 翌年4月18日在區域法院被判入獄兩年半,停牌五年,另罰款2,000元。
- 2016年,政府為增加房屋供應,遂委託Design 2公司所於麗瑤邨旁山坡地皮將興建樓高40層公屋大廈,提供819個單位,當時項目名稱為「葵涌麗祖路公共房屋發展項目」,預計可住人口約2020人。
- 麗瑤邨是荃灣新市鎮首條擁有雙塔式大廈的公共屋邨,大廈單位較舊式屋邨寬敞,很多住戶都願由舊型屋邨調遷至該邨,亦是黃大仙下邨首批重建樓宇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之一(另一條接收屋邨為禾輋邨),所以該邨對於減輕當時舊型屋邨的居住擠迫情況,佔有重要地位。
-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此外,本邨鄰近青山公路-葵涌段,有多條巴士線途經,分別前往觀塘42C線/藍田38線、深水埗31B 線及油尖旺32線、35A線、36B線、上環至銅鑼灣936線、936A線、青衣42C線及上葵涌35A線、36B線各地,因此亦有不少居民選擇步行往鄰近的華員邨巴士站乘搭巴士往來各區。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在葵青區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新界葵青區下葵涌,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並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佔地逾6.05公頃。 2016年,政府為增加房屋供應,遂委託Design 2公司所於麗瑤邨旁山坡地皮將興建樓高40層公屋大廈,提供819個單位,當時項目名稱為「葵涌麗祖路公共房屋發展項目」,預計可住人口約2020人。 房屋署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略為放寬地積比率限制,由5倍變至6倍,以及建築物高度限制由160米增至165米。 房屋署提交城規會的申請理據為,放寬地積比率及建築物高度限制作公營房屋發展,與政府增加房屋土地供應的政策相符,亦與附近的發展密度相約,與周邊環境互相協調,不會為附近居民帶來不良視覺影響。
翠瑤苑: 葵涌七旬婦留遺書跳樓亡
北角區雖有不少豪宅,但近期的交投量則由中小型單位帶動。 據代理統計,1月份有逾7成的交投量來自1000萬元以下的物業。 漁暉苑雖然是位於山上,但有小巴可直達港鐵黃竹坑站,亦可到香港仔市中心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前往港九新界不同地區;屋苑基座設有街市及熟食中心,亦可到鄰近的石排灣邨商場購物消費。 翠瑤苑2025 房委會於1978年推出首批居屋共發售了6個屋苑,其中一個就是位於觀塘半山的順緻苑。
屋苑設有兒童遊樂場、羽毛球場、園景設施,以及位於兩座樓宇下方的停車場。 此外,在青隆閣靠近青衣路一側,亦設有一座2層高街舖式商場。 翠瑤苑坐落荔枝嶺路,除了此幢居屋,附近就只建有荔景紀律部隊宿舍,環境幽靜怡人。 翠瑤苑 單位景觀不受阻擋,其中坐向南面的單位(5至8及10室),10餘樓以上的單位,視野廣至中環小海景緻,惟此類單位現時未有放盤,而呎價一般較望山景的同類單位高約一成,其他坐向的單位以翠綠山景為主。 舊式居屋屋苑的一大特色是,單位的實用率高達86%,而且不設窗臺,相比時下的新樓,翠瑤苑單位的空間見使得多。 翠瑤苑 華荔邨與毗鄰的荔欣苑、華豐園、荔灣花園以及九華徑鄉村同屬葵青區議會下轄的荔華選區。
翠瑤苑: 物業估值
翠瑤苑位於荔景荔枝嶺路1號(中原樓市片區:荔景)。 此路線與同系的46M線為僅有的兩條不在屯門區服務的「40」系列新界專綫小巴路線,營辦商與走線亦跟路線號碼數字部分相同的47S線毫無關聯。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漁暉苑一個實用面積約384平方呎的2房單位「入門價」約為560萬元,9月份的成交實呎價約為13604元。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順緻苑一個實用面積約477平方呎的2房單位「入門價」約為550萬元,9月份的成交實呎價約為10589元。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穗禾苑一個實用面積約457平方呎的2房單位「入門價」約為438萬元,9月的成交實呎價約為10000元。 由於麗瑤邨(包括由荔景、祖堯及瑪嘉烈醫院一帶),過往未取消電話地區字頭時是跟九龍區的「3」字區域,居民早已根深柢固,在寫地址時常常把荔景、葵芳等寫成九龍荔景、九龍華景山莊、華員邨等並不罕見,但這其實是錯誤的,因為電話公司只是商業機構。
華荔邨的兩座和諧一型大廈相連著停車場大樓,因此8樓以下有部份華荔邨的單位用作設計成停車場一部份,而且有升降機塔樓及通道穿越大廈往停車場及平臺公園。 清晨接近6時,1名69歲老婦,突然在葵涌荔枝嶺路1號翠瑤苑墮樓,保安員發現報警。 救護員到場將昏迷事主送院搶救後,證實死亡,警員聯絡其家人,發現遺書,經初步調查後懷疑老婦因病厭世,事件並無可疑,據悉,事主有情緒問題。 翠瑤苑 生活與交通配套方面,經過多年來的發展,穗禾苑由入夥時只得2條巴士綫作接駁,到現時已有巴士前往尖沙咀等地,樓下商舖所提供的產品總類亦有所增加,基本上可滿足到日常生活所需。 屋苑為單幢式建築,大部份單位景觀開揚,中層以上向南的單位更可遠晀中環一帶及維港海景。
翠瑤苑: 香港樓宇目錄
恒生並不保證任何該等資料及估值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或其是否適合作任何用途。 恒生亦不會就任何人士依賴該等資料及估值承擔任何責任。 屋苑鄰近香港仔郊野公園,只要天氣合適,郊遊遠足燒烤均非常方便。
翠瑤苑: 物業地圖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頁,即表明同意接受此等免責條款。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翠瑤苑: 翠瑤苑 近期成交
1979年落成及入夥的順緻苑,共有6座住宅大廈,單位數目為1539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441至700平方呎,屋苑最特別地方,就是擁有24個位於頂層的複式單位,單位下層原則為兩房間隔,上層可以間成主人套房,與千萬元私樓無異,有住戶稱天氣好時可看到維港煙花。 作為本港初代居屋,樓齡起碼有39年,樓宇維修支出實在難免,但整體而言,所有屋苑單位勝在開則夠實用,廳大房大,以2房間隔單位為例,基本上所有單位的實用面積就達到400至500平方呎,絶對足夠一個普通的4人家庭居住。 翠瑤苑 以下將介紹3個較受歡迎的第一代免補地價居屋屋苑。 翠瑤苑位於荔景荔枝嶺路1號,由房委會發展,屬居者有其屋,入夥日期由02/1981開始。 「綠置居2019」最後一批申請人已於2020年12月9日揀樓。 但是,由於發售的兩個屋苑選址及提供的單位面積並不理想,加上局勢及疫情影響,青富苑在最後一日推售後,仍有516夥未售;其後,該等單位亦曾連同「撻訂」單位一併於「綠置居2020/21」出售,但仍有164夥未售,最終撥入同年9月的「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中出售。
翠瑤苑: 葵青區 — 海峯花園、翠瑤苑、華員邨及長坑村
翠瑤苑成交一向疏落,對上一宗成交要追溯至九月,單位平均呎價4,782元。 屋苑放盤亦不多,現時只有3至4個,叫價由258萬元起,其中一放盤為中層12室,面積531方呎,呎價約4,850元。 翠瑤苑的設施欠奉,屋苑僅設平臺花園,而附近只有一家小型超級市場。 此外,屋苑偏離港鐵荔景站,居民出入不太方便,可幸屋苑有專線小巴途經,往來荔景站、美孚站及葵芳站,車程介乎七至十五分鐘。 雖然屋苑夥數不多,惟佔整個屋苑逾八成的兩房戶,共有5款不同面積的單位,面積介乎482至631方呎,其中482方呎的單位間隔最實用,不設玄關及走廊位;至於三房戶則只有717方呎一款間隔,不設走廊位及套房。
翠瑤苑: 翠瑤苑成交記錄 *數據來自土地註冊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專線小巴第46M, 47M, 翠瑤苑2025 90M, 92M, 93及93A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8年11月1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新界專線小巴第46M, 47M, 90M, 翠瑤苑2025 92M, 93及93A號線的車費〉[交通通告],2022年2月14日。 此路線在荔景山的行車方向為逆時針,先經麗瑤邨落山,在荔景站停站後才經祖堯邨返回華景山莊,與46M線相反。 順緻苑雖位於觀塘半山,但現時已有很多巴士或小巴都會途經屋苑,並有車前往九龍及香港等不同地方,鄰近的順利邨商場開設有不少食肆及超市等民生商舖,足以應付基本生活所需。
翠瑤苑: 翠瑤苑附近屋苑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其中一個興建中之綠表置居計劃屋苑,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青衣青衣路18號,鄰近藍澄灣及九號貨櫃碼頭。 翠瑤苑2025 翠瑤苑 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6)負責整體設計、關黃建築師有限公司負責詳細設計,並由中國建築承建。 青富苑關鍵日期為2023年5月31日,但按照房委會向葵青區議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屋苑將提早至2022年11月完工。 2023年1月11日,大部分業主已陸續收到房署寄出通知要盡快處理按揭及律師樓,當屋苑收到滿意紙後的14天內收樓。 不過,由於本邨有較多長者居住,所以他們都會刻意等候巴士,因為可以享有2元乘車優惠。 由於榮瑤樓附近有升降機塔及小徑(即新葵街)連接山腳的下葵涌村,居民為節省等車時間,選擇先沿這小徑(即新葵街)步行到葵芳,再在葵芳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如港鐵),因此步行漸變成居民出入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