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式上包括考勤、福利、出薪以及離職處理等等,公司要想做到高效,便需要自訂一套計糧系統,否則只能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處理這些毫無意義又瑣碎的工作。 《2007年僱傭(修訂)條例》有關法定權益計算方法的條文已由2007年7月13日起實施,即是我們俗稱的「713」。 自生效當日起,當支付員工的有關法定權益(也就是某些日子的日薪)時,需要用12個月平均工資(ADW)來計算,確保《僱傭條例》中所界定的「工資」全都包括在內。 法定最低工資只是設定工資下限,並不代表僱主只需要向僱員支付最低工資。 僱主仍須同時遵照《僱傭條例》的規定和顧及僱傭合約的條款(例如薪酬、用膳時間及休息日安排)處理僱員的法定及合約權益。
- 勞基法第 36 條中規定,勞工七天內應該要有一天的例假日,一天的休息日,所以常見的作法是每週六當作休息日,每週日是例假日。
- 不予計算的期間及款額
- 而勞工在平日、休息日、例假日或休假日(國定假日與特休)加班,則分別有不同的加班費計算方式。
- YOOV WORK 薪資管理系統能配合不同類型的員工,不論是領取月薪、時薪、日薪的全職、兼職或臨時員工,自動記錄員工的總工作時數,並提供電子糧單,減輕 HR 的工作負擔。
時薪制大多是用於兼職、臨時、實習員工,而另外兩種制度適用於不同的工種,像保險業,前線員工基本採用的是傭金制;而覈保部等後勤部門則採用月薪制。 除了計算員工的考勤、基本薪酬,最複雜,最讓HR部門傷透腦筋的,是計算假日薪金、疾病津貼等等。 時薪計算方法2025 在香港,從事銷售行業的人大多都是以傭金制來計算薪酬的,如果是以底薪+傭金制,底薪的金額必須符合《最低工資條例》,當然也有一些是純粹以傭金為收入的(無底薪),這樣在計算假日薪酬和疾病津貼等帶權益的時候就會比較複雜了。 在香港,薪金的計算方法大致分為三種:時薪制、月薪制、傭金/提成制(底薪或無底薪)。 不予計算的期間及款額
時薪計算方法: 平均日薪計算一問 (複雜)
根據《最低工資條例》,非工作時數的時間,不會用於計算最低工資,例如休息日薪酬、假日薪酬、年假薪酬、產假薪酬、侍產假薪酬、疾病津貼等。 因此,僱主及僱員雙方必須備存考勤、總工時(不足一小時亦須計算在內)、工資等記錄,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如同文章第一段落所提到的,一天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 12 小時,因此以一天正常上班 8 小時來說,加班時數不可以超過 4 小時。 而勞工在平日、休息日、例假日或休假日(國定假日與特休)加班,則分別有不同的加班費計算方式。 如果你在計算同事的一天有薪假期的時候,只是按底薪或少扣一天的工資,那就大錯特錯了,在《2007年僱傭(修訂)條例》實施以後,無論僱員的薪酬屬何種制度,均須以12個月的平均工資來計算有關法定權益,並在計算平均工資時,剔除「不予計算在內」的期間及工資。 法定假日日數連續多於一天,則法定假日薪酬以法定假日首天前 12 個月內所賺取的每日平均工資(詳見超連結內的簡介及例子),作為有關法定權益的計算基礎。
勞基法第 30 條就規定,除了每天不能工作超過 8 小時之外,每週的工作時數也不能超過 40 個小時。 所以如果真的要加班,勞基法第 32 條也規定,一天的正常上班時間加上加班時數,不能超過 12 小時,也就是一天不能加班超過 4 小時,而且一個月的加班總時數更不能超過 46 小時。 拿一些大公司的HR做例子吧,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人力資源以部門為中心而不是少數的個人,系統化的分工可以提高效率。 一個部門可以分開不同的工作,像招募(Head 時薪計算方法2025 Hunting/Staffing)、薪酬管理(Payroll)、報稅(Taxation)和報銷(Claiming)都是由固定的一部分員工來負責。 作為一個專業的HR,技術性的技能是必備的,像《僱傭條例》、《最低工資條例》等等都是必須滾瓜爛熟,現在的HR人員也大多是就讀相同的專業出身的,因此在知識層面上的技能是有的,處理行政工作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不過現在到處都講究「效率」,一個專業的HR除了核心人力資源專業知識,經驗還有崗位勝任力更為重要,可以讓執行力變得更高效、更精準。
時薪計算方法: 計算1個月代通知金
不過,假若僱主和你約定的每日工作時間本來就低於 8 小時,那麼只要加班時數沒有超過 8 小時的工時,就不適用於加班費的計算。 比方說,你和僱主約定的每天工作時間是 7 小時,老闆額外請你加班的 1 小時,還是會依照你平常上班的每小時工資計算,而不適用於加班費的時薪計算標準。 不過,這樣的做法有利有弊,在員工的角度上,他們較難觸碰其他領域的工作,不少員工從入職到離職可能只瞭解其中一項工作,限制了員工的流動性和發展空間。 首先,在純傭金制度中,僱主是不是就不需要額外支付假日薪酬給員工了? 其實在表面上來看好像是合情合理的,無底薪制就相當於是「多勞多得」,那沒工作的話不就沒有薪酬。
《最低工資條例》訂立工資下限,基本原則是僱員在任何工資期的工資,按其在該工資期內的總工作時數以平均計算,不得低於法定最低工資水平。 因此,不論是何種聘用和支薪模式,只要達致最低工資水平便可,僱主與僱員並沒有必要改變聘用和支薪模式。 為免觸犯法律,您需要一個一站式雲端 HR 系統來記錄員工考勤數據和自動計糧。 YOOV WORK 薪資管理系統能配合不同類型的員工,不論是領取月薪、時薪、日薪的全職、兼職或臨時員工,自動記錄員工的總工作時數,並提供電子糧單,減輕 時薪計算方法 HR 的工作負擔。
時薪計算方法: 薪酬計算哪有你想的這麼簡單!
如僱員受僱不足 12 個月,則以該段較短期間計算。 如果你在計算同事的一天有薪假期的時候,只是按底薪或少扣一天的工資,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2007 年僱傭(修訂)條例》實施以後,無論僱員的薪酬屬何種制度,均須以12個月的平均工資(ADW)來計算有關法定權益,並在計算平均工資時,剔除「不予計算在內」的。 作為HR日常最花心思的無非是重複的計算、出薪、報稅、整理員工資料等等,可不只是按幾下電腦,做幾份Excel這麼簡單。 一個稱職的HR不僅要熟知勞工法例法規,還要有一絲不苟的工作方式,並且跟隨市場動向瞭解HR市場的動態,像最新的人力資源系統,也要第一時間瞭解。 作為HR日常最花心思的無非是重複的計算、出糧、報稅、整理員工資料等等,可不只是按幾下電腦,做幾份Excel這麼簡單。
傳授如何開立專屬自己的網舖,讓你成功從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突圍而出,建立屬於自己的網店,立即參加2小時實戰工作坊。 這種超酷的薪資計算器使用程式碼,自動為您的所有員工產生薪資明細表。 時薪計算方法2025 只要輸入其特定項目,按一下產生按鈕,就可列印薪資明細表。
時薪計算方法: 平均工資計算:【勞工法例】418、713同平均工資
Workstem打造一站式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增加合作夥伴營收及客戶黏著度,共同引爆1+1>2的價值效應。
時薪計算方法: 月薪人工計算
因此,僱主與僱員不能藉協議減少僱員享有法定最低工資的權益。 所以除了底薪之外,交通補助、午餐補助、全勤獎金、經常給予的績效獎金等都要併入計算工資,納入加班費時薪計算的範圍,但年末分紅等獎金則因為不屬於經常性給與,就不算是工資,也不列入加班費平均時薪的計算。 恆常性的勤工津貼是算工資的,而年尾雙糧/花紅如果合約規定是酌情發放或是賞贈性質,即僱主有權決定是否發放,而如果合約規定沒有該項規定,則只需要合乎法例要求,便必須發放。 文章內容和資料只供一般參考用途,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根據政府提供最新頒布的條例為準,本公司不代表任何法律意見。 如需轉載文章或內容,請先聯絡我公司或附上本文鏈接,並標明轉載來源。 讓我們假設一個銷售人員,他的薪酬是以每月10,000元底薪+傭金組成,而正好在12個月內他的傭金加底薪總額為$240,000,休息日有薪。
時薪計算方法: 計算最低工資的基本原則
讓我們假設一個銷售人員,他的薪酬是以每月10,000元底薪+傭金組成,而正好在12個月內他的傭金加底薪總額為HK$240,000,休息日有薪。 在2019年5月1日最低工資已經提升到每小時$37.5,法定最低工資在香港適用於所有的僱員,除了留宿家庭傭工以及實習學員,是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條例》裡面的。 本人2014年2月24日開始受僱於一公司, 月薪$12,000, 見工時並沒有提及休息日有薪或冇薪的問題.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時薪計算方法: 勞基法的「加班」規定
假設 閣下薪酬為月薪 10,000 元,休息日有薪,在離職日期前的 12 時薪計算方法 個月期間賺取的工資:120,000 元,包括工作所賺取的工資及假期款項。 不知道看完以上加班費計算的規定和範例,大家是否更瞭解加班費的計算方式,還有平日與不同假日之間的加班費差異呢? 想知道自己可以領多少加班費其實不困難,只要分清楚是屬於平日加班,休息日、例假日或休假日加班,根據標準就可以簡單估算,根據上圖的劃分也可以一目瞭然。 在香港,薪金的計算方法大致分為三種:1)時薪制、2)月薪制、3)傭金/提成制(底薪或無底薪)。
時薪計算方法: 薪酬計算方法
因為 閣下在該 時薪計算方法2025 12 個月內沒有因放取假期而獲支付少於全部工資,故須剔除的期間款額均為「0」。 推行法定最低工資沒有改變僱主與僱員按照僱傭合約及《僱傭條例》採用的聘用和支薪模式(即以月薪、週薪、日薪、時薪、件薪、佣金制等方式聘用和支薪)。 故此,基本原則是僱員在任何工資期的工資,按其在該工資期內的總工作時數以平均計算,不得低於法定最低工資水平,而並非規定僱主要就所有工作時數向僱員支付的工資或每小時的工資都要達到法定最低工資水平。 根據《最低工資條例》,僱員於某工資期內的總工作時數(不足一小時亦須計算在內),乘以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所得的款額便是該工資期的最低工資。 勞基法第 時薪計算方法 36 條中規定,勞工七天內應該要有一天的例假日,一天的休息日,所以常見的作法是每週六當作休息日,每週日是例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