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皺著眉頭來到診間,到治療後逐漸改善重新找回笑容、回復正常生活軌道,這就是醫療賦予我們最大的價值。 尤其不管是哪種手術方式,即使是內視鏡手術幾乎沒有破壞肌肉,但往往因為軟骨拿掉後承受重量的軟骨變少,身體可能出現痠痛,若哪天姿勢不良、不正常施力,椎間盤可能會再次突出壓迫神經。 但是否有必要進行脊椎手術,病患與家屬一定要審慎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與病患身體的狀況是否適合手術,纔不至於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經過14天的居家檢疫隔離後就醫,脊椎核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疼痛是因為第五腰椎與第一薦椎之間的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右側坐骨神經所導致(圖1)。
曾仁河說,隨著外科治療經驗累積與醫療設備技術日新月異,微創手術(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風潮也席捲脊椎手術。 龔煥文說明指出,微創手術是在脊椎兩側各做一切口,將器械的微小套筒置入,慢慢撐開,再以顯微鏡的放大倍率,取出該節脊椎的小面關節、韌帶、椎間盤,讓神經放鬆,之後再置入新的椎間支架、骨釘,穿背架3個月使之與自體骨頭融合。 因此,以上四種情況的患者,可請物理治療師找出是哪些不良動作造成椎間盤突出,在日常生活中徹底調整成正確姿勢,並積極實行。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椎弓解離微創手術: 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是什麼?有腳麻或下背痛症狀要開刀治療嗎?
而接受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的病患,在術後第二天就可以練習彎腰,病患的生活品質明顯的比較良好。 手術後出院時間,是看病患開刀的程度和規模的大小,通常經由最現代化微創手術的病患開刀後,可以在當天或24 小時內出院。 如果經過傳統脊椎融合手術則住院時間會較長,因為手術過程中我們常需置放血水引流管,導尿管等,因此都需要觀察及等待如血水量少或是病患可自行解尿後,方能將管子拔除,因此大都需要4-7天的住院時間. 我舉一位多年前診治成功的患者為例來說明,盧小姐背痛多年,嚴重時連坐臥都很不舒服,試過各種中西醫的治療都無效,最後榮總檢查後發現在腰椎第四、第五節間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因為椎間盤突出很明顯,盧小姐的腰痛又越來越嚴重,醫師建議須立即安排住院開刀。 因為盧小姐聽過一些開刀的後遺症,因此非常排斥手術,最後找到我們尋求協助。
- 尤其不管是哪種手術方式,即使是內視鏡手術幾乎沒有破壞肌肉,但往往因為軟骨拿掉後承受重量的軟骨變少,身體可能出現痠痛,若哪天姿勢不良、不正常施力,椎間盤可能會再次突出壓迫神經。
- 但是經過理學檢查及精細觸診後,我發現盧小姐反應最痛的區域,都不是第四、五椎間盤突出應該出現疼痛的區域,最不舒服的區域反而與肌肉纖維疼痛症好發區域有關。
- 現在已有先進的微創手術,針對神經減壓的部分,可以達到與傳統手術一樣的效果,而且因為對骨骼、肌肉、組織的破壞較少,因此患者的疼痛感輕、體力復原快,可以更早回復活動力。
- 我們使用 最新一代德國內視鏡器械(亦稱第二代或第三代內視鏡)在X -光透視機的導引之下,將內視鏡送進椎間盤內。
- 48歲吳先生騎機車「犁田」重摔後有嚴重背痛、起身困難的現象,服藥與復健治療仍無改善,轉至大醫院診斷為腰椎第3節椎弓解離與腰椎第3、4節脊椎滑脫,經與醫師討論決定作微創腰椎側開融合手術,術後疼痛大幅改善,隔天即能下牀行走,3天後出院。
- 開刀之前,我無法久站,所以在廚房有準備一把頗結實的凳子,KEYWAY(臺灣某做日用品的塑膠公司)做的,可載重100kg。
若復原順利,約兩到三個月後,即可循序漸進的加長走路的距離,若主治醫師評估許可,也可以游泳及爬山。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2025 肩頸與腰背痛經常因長期姿勢不良引起,例如工作需要抬、拿、扛重物等動作,或是久坐辦公室等,提醒您,若剛出現頸椎或是腰背部疼痛不適的情形,建議盡快到醫院進行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因為每位患者的病況及身體承受度不同,並不是所有椎間盤病變的患者都可以接受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醫師須詳細評估,例如年紀小骨骼尚未成熟,年紀大骨質疏鬆,合併有脊椎側彎、脊椎滑脫或脊椎狹窄症者,或是有腫瘤、感染的患者,並不適合接受手術。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椎間盤置換手術: 病人須知
腰椎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還有三項優點,第一、可以有效的減少背痛。 腰椎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主要適用於下列兩類病患,第一、因為椎間盤退化、脫水、失去彈性造成背痛者。 這兩類病患在手術之前,除了一般的X光檢查與核磁共振檢查外,還必須做動態椎間盤造影術檢查,以確定係腰椎間盤引起背痛。 一位年過七十,來自北部的林太太,剛開始是出現走一段路後,腰就開始痠,雙腿痠麻疼痛,嚴重時痛到不能走路,感覺整個臀部快要掉下來似的。 因為過去置換髖關節的手術經驗不理想,於是選擇就近到熟悉的醫院接受復健治療。 幾乎所有脊椎手術的適應症都能使用微創手術治療,洪祥益醫師指出,如脊椎狹窄壓迫神經、椎間盤突出、壓迫性胸腰椎骨折、創傷性脊椎骨折、脊椎滑脫矯正治療等,包括減壓、椎間盤部分摘除及椎骨間融合固定手術均可以微創手術醫治。
- 再三確認無誤後,我以肌肉纖維疼痛症為主要目標加以治療,很快盧小姐的腰痛就大幅改善痊癒了。
- 院長黃旭霖表示,醫院除器械設備及「護病比」比照醫學中心等級,更網羅神經外科專業團隊。
- 腰椎間盤置換術的風險效益比率,與作為治療背痛黃金標準的腰椎融合術相約,但有機會能減少鄰近節段將來退化的機會。
- 椎間盤破裂手術費用 第一次注射後,感覺比高濃度葡萄糖注射痛更久,但1週後,痛感突然有改善。
- 椎間盤:椎間盤是椎骨間厚約半英寸的柔軟圓盤,這些圓盤扁平卻富有彈性,當您走路或跑步時,椎間盤可以充當避震器作為椎骨間的緩衝,起到減震作用。
- 自體植骨有時會引起併發症,如取骨處疼痛、感染、骨盤骨骨折。
- 建議除非有找到更明確的病因,並排除其他非結構性問題導致疼痛,否則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羣(FBSS)不建議再次以手術方法治療,以免術後症狀不減反增。
脊椎損傷的原因大多是車禍或者從高處墜落,意外發生後的第一時間不是移動傷患,而是要為傷患建造出安全的環境;再來就是確認傷患的意識及呼吸狀況,萬一有嘔吐症狀,可以讓傷患側躺;同時要立即撥打119 叫救護車。 一般來說,病人戴著頸圈約兩個月後,就可以進行輕便的工作,等到六個月後鈦金屬人工椎體跟自體頸椎骨融合,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與工作。 原本打算與友人一起體驗高空休閒活動的美好旅程,沒想到卻意外的從高空墜落,意識清楚的陶姓青年,四肢當場無法動彈。 這場意外發生在上午八點半左右,直喊腰痛,先被送到當地的區域醫院急診室做一些處置後,下午再被轉診到花蓮慈濟醫院,先由急診室主治醫師陳煌濱為他作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同時會診脊椎神經外科主任洪祥益。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脊椎手術後的慢性後遺症(Chronic Sequela)
48歲吳先生騎機車「犁田」重摔後有嚴重背痛、起身困難的現象,服藥與復健治療仍無改善,轉至大醫院診斷為腰椎第3節椎弓解離與腰椎第3、4節脊椎滑脫,經與醫師討論決定作微創腰椎側開融合手術,術後疼痛大幅改善,隔天即能下牀行走,3天後出院。 腰椎滑脫、椎間盤突出是最常見的兩種腰椎病變,隨著人們平均年齡增加,許多人面臨關節退化、老化的問題,以腰椎滑脫為例,約有5%的人有此病症,好發於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除此之外,腰椎也可能因為長時間久坐、提重物、姿勢不良、外傷跌倒等原因導致病變。 龔煥文醫師指出,脊椎由椎骨、椎間盤、神經、韌帶、肌腱與肌肉組成,當椎骨滑脫造成脊椎不穩定,就會產生陣發性腰痛,一旦壓到脊神經就可能產生腳麻、腳痛,甚至無力。 然而,並非所有滑脫的病人都會需要手術治療,在病症之初,可以透過止痛藥物、肌肉鬆弛劑緩解,並配合運動復健,但持續3到6個月未改善,就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當復健 及藥物治療都無法緩解您的不適時,您的主治醫師可能會建議手術治療, 以避免病情惡化。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腰椎滑脫痛到走不了 微創手術減壓固定一次搞定
對於您使用本網站各項服務時所留下的個人資料,本網站絕對予以尊重並且依據本網站的「隱私條款」加以規範保護。 本網站絕不會把您寶貴的個人資料提供給任何與本網站無關的第三者。 使用本網站服務下載或取得任何資料時,您應自行考慮且自負風險,因前述任何資料之下載而導致用戶電腦系統之任何損壞或資料流失,本網站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醫師簡介
查閱文獻有許多探討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羣(FBSS)的文章,大多數是由麻醉疼痛科醫師偏重以治療的角度撰寫的文章,本文將先由造成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羣(FBSS)病因的角度來撰文探討,接著再針對病因提出合適的治療方案。 脊椎問題近年來也困擾著青壯年族羣,而這羣人正好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上有老邁父母,下有年幼子女,身體不適倒下了,家中頓時失去經濟來源,想要盡快復原,卻必須付出高額的費用,使生活陷入困境。 腰椎部分,僅切除病變的部位,盡可能保留原有的椎間盤,將椎弓螺釘鎖進上下兩節脊椎骨後,以彈性支架相連,或使用棘突間支架,卡在兩脊椎背後的棘突之間,提供支撐及穩定結構。 的精神在於手術創傷少、復原快,有別於傳統手術的骨骼肌肉破壞大、復原久,微創手術配合先進的儀器如顯微鏡或內視鏡,可大幅提高手術安全。 鼓勵您步行,最初從短距離開始,慢慢增加到每日行一至二英里。 手術期間,醫生會於手術位置放入引流管,以監察術後的內部出血情況及把傷口的殘餘血水吸走。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權威: 下背痛、身體麻麻,是「椎間盤突出」嗎?專家點名:3大致病元兇+7預防動作
年長者出現慢性下背痛、坐骨神經痛、漸進性跛行時,往往歸因於罹患「腰椎滑脫症」,隨著行動不便而導致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2025 趙家宏詳盡評估後認為可以處理,他建議患者改接受腰椎側開微創手術,與前2次手術方向不同,第3次是在側腰旁約5公分傷口移除舊有腰椎融合器,並植入面積較大的融合器增加與腰椎的融合效果,術後患者隔天就能下牀行走,術後兩個月不需服任何止痛藥也不需助行器。 龔煥文指出,腰椎滑脫、椎間盤突出是最常見的兩種腰椎病變,以腰椎滑脫為例,約有5%的人有此病症,好發於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此外,腰椎也可能因為長時間久坐、提重物、姿勢不良、外傷跌倒等原因導致病變。 洪先生聽完之後,馬上決定安排手術,於是我就替他申請健保的脊椎墊片,一週後健保署核可了,我們就安排病人住院及手術。 脊椎微創手術費用的部分,因為一般來說我會替病人先申請健保的脊椎墊片,如果健保局有通過,就可以替病人省下5萬元,其餘就是脊椎微創打釘子和內視鏡的費用(這是自費項目),通常做兩節脊椎融合術的費用不用超過20萬元。 手術後需靜養,等待傷口的肌肉筋膜癒合、穩定;傳統手術復原約需2~3個月且穿戴背架,而微創僅需2~3周。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患者手術影片
因為是全身麻醉,所以要裝呼吸器,呼吸器會從嘴巴伸進氣管,通常會痛,有人可能會嘔吐;另外也會裝上尿袋。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2025 若脊椎滑脫病友有打算採取手術,不論您決定給哪位醫師開刀,請先仔細聽完醫師的說明;再提出自己的問題,和醫師充分討論。 依健保規定不給付的項目,醫師雖然可以寫報告申請看看,卻不一定會通過,是否依健保通過給付的項目動手術,還是採取自費骨材,得失請仔細考慮評估。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脊椎微創手術 破壞少恢復快
脊椎滑脫或椎間盤塌陷時,過去外科醫師採取的術式是先將上下節脊椎復位,並以鋼釘及金屬板將上下節脊椎固定,避免脊椎再次滑脫或椎間盤的間隙再度受壓迫。 ▲從(圖一)可以明顯看到:王女士之前因脊椎滑脫而採取手術固定,將腰椎3、4、5三節以金屬固定,並以金屬支架將脊椎的間隙撐開。 但是手術後可明顯看出脊椎又從和手術的上一節腰椎(即第2腰椎)往側向移位、傾斜。 (圖二)腰椎的側面照可見:原本金屬螺絲固定於腰椎本體的部分,會出現螺絲周圍骨質疏鬆及破壞的現象,這就像是鐵釘釘在質地鬆散的石灰牆上,不易固定且容易鬆脫的道理一樣。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骨移植物應在手術後 12 週內維持固定, 椎骨融合約在半年至一年內完成。
腰椎滑脫微創手術: 人工椎間盤手術優缺點
高雄七賢脊椎外科醫院是全臺第一家獲衛福部覈準創設的脊椎外科醫院,醫療設備比照醫學中心等級,吸引不少患者求治。 院長黃旭霖表示,醫院除以高頻熱凝療法治療頸椎問題,更採用顯微手術置換人工頸椎,安全性更高。 賴伯亮表示,頸椎椎間盤病變常被誤為五十肩,常有診斷錯誤,導致開錯位置送來林口長庚協助的案例。 如果神經壓迫嚴重,或是脊椎因滑脫而結構不穩定,就可能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