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入息及總資產不超出上限條件,只須符合其中一項,即是可以每月入息高於上限但資產不超標,又或只要入息不超出上限,擁有大筆資產甚至有樓在手,也可合資格繼承公屋。 日前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開會,一致通過一系列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和世襲制度建議,以打擊恆久濫用公屋情況,由今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方案包括要求租戶入住公屋後,每隔兩年申報居住狀況及戶主和家庭成員有否購買或持有香港的住宅物業;同時租戶亦要授權房委會可向有關政府部門和公私營機構查覈租戶資料等,以及將超級富戶的「暫住期」由現時12個月減至4個月,亦不會重新審核資產狀況,避免期間有人轉移資產以求上訴。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昨一致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其中,公屋租戶由現時入住首10年毋須申報,改為須每兩年申報一次;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後亦要隨即向房委會申報。 當局同時收緊「加戶」政策,長者租戶戶籍如已有成年子女,就不得申請加入其他成年子女。 新政策將於10月1日實施,房委會委員相信可處理濫用問題,但調查海外或內地資產仍有難度。
而現時租戶須遷出單位時,會獲發「定期暫準居住證」,有效期最長可達12個月;期間租戶如入息和資產重新符合要求,便可毋須遷出,2017年10月以來有約460戶因而續住有關單位,佔須遷出的租戶數目超過一半。 公屋世襲2025 在新修訂後,「定期暫準居住證」的期限縮短至最長4個月,租戶必須在限期內遷出,房屋署不會重新評估其資格。 公屋戶主若年邁乏人照顧,房署可基於人道理由向其一名子女批出暫住證,情況猶如戶主聘請女傭,當約滿或戶主離世便要遷出公屋,而不是讓其加入戶籍。
公屋世襲: 馬鞍山恆光街建校用地改建簡約公屋 提供860個夥
戶主的子女則要經入息及資產審查,若超出審查上限,一年後便要交回單位,若合乎標準,第二代便可申請繼承單位。 不過,現時制度所採取的入息及資產審查的限額水平,比照富戶政策,即入息限額為申請公屋入息限額的3倍及資產限額為申請公屋入息限額84倍,換言之,與申請公屋相比,繼承公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均寬鬆得多。 以三人家庭為例,每月入息不超過6.3萬元及資產177萬元,公屋二代已可通過繼承公屋的審查。
而住戶購買物業後的申報期限,亦會由現時在下一次申報期申報,收緊至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1個月內。 公屋世襲 如部分家庭成員表明無意要求分戶,其他家庭成員的分戶要求將不獲受理。 倘若有合理而值得體恤的理由,及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定於公屋申請水平的「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和「住宅物業權審查」的規定,房委會會將個案轉介相關政府部門/機構進行評估及推薦,以考慮分戶申請。 公屋世襲2025 公屋世襲2025 房委會前日召開週年特別會議,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提出,為了加快公屋流轉,要研究收緊部分措施,如父母離世後,公屋可轉名予子女的制度,有如世襲,他指現行做法寬鬆,需研究更嚴格的轉名標準。
公屋世襲: 當局下調第二期估算16.9億
據報道,有部分公屋戶主甚至在晚年時,把原非公屋住戶的子女「加名」成為單位家庭成員,以便日後繼承單位。 公屋世襲2025 不過,現時制度所採取的入息及資產審查的限額水平,比照富戶政策,即入息限額為申請公屋入息限額的3倍,及資產限額為申請公屋入息限額84倍。 以三人家庭為例,每月入息不超過6.3萬元及資產不多於177萬元,公屋二代已可通過繼承公屋的審查。 房委會早前通過的「屋邨管理扣分制」加強措施,將於下週一(18日)實施。
- 房委會亦擬收緊公屋「世襲制」的子女「加名」安排,建議只容許每間公屋只有一名成年子女加入戶籍,即長者戶主不可為第二名或以上成年子女「加名」,但已在戶籍內的子女不受影響,以減少「世襲」問題,日後住戶要分戶將更為困難。
- 根據房委會資料顯示,為鼓勵較年青的家庭照顧年長父母或親屬,促進家庭和諧共融,已將「家有長者優先配屋計劃」和「新市樂天倫優先配屋計劃」合併為「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 房委會表示,如公屋租戶/中轉房屋持證人在兩年內被扣滿16分,其租約會被終止,其後五年內不得再申請公屋。
- 至於戶主離世後,公屋可轉名予子女的做法是否應繼續下去,房委會亦應認真研究,畢竟公屋並非私產,而戶主子女亦已成年,若其符合申請公屋資格,應自行入表申請。
可是政策推行至今,所收回的公屋數目不多,而名媛蔡天鳳被殺案揭發疑兇擁有豪宅,仍可以綠表資格購買居屋,引起社會嘩然,逼使房委會要檢討和收緊富戶政策。 房委會繼早前收緊公屋富戶申購居屋資格後,正準備再收緊富戶政策,縮短其暫住期,以免讓其有充裕時間轉移資產,以便再符合入住公屋資格。 公屋資源珍貴而緊張,必須用得其所,明知公屋資源被濫用,當局應盡快堵塞政策漏洞,並檢討公屋世襲制度,確保有限公共資源分配給最有住房需要的基層。 房委會亦擬收緊公屋「世襲制」的子女「加名」安排,建議只容許每間公屋只有一名成年子女加入戶籍,即長者戶主不可為第二名或以上成年子女「加名」,但已在戶籍內的子女不受影響,以減少「世襲」問題,日後住戶要分戶將更為困難。 惟以此審批標準,無疑變相容許部分有能力在外租樓或置業的人士,可繼續佔用公屋資源。
公屋世襲: 香港文匯網
一般來說,我們不會主動就戶主夫婦離婚後,要求任何一方遷出公屋單位。 不過,如果雙方因離婚而未能就公屋的租住權達成協議,我們會按現行離婚政策處理。 戶主可申請其家人或親屬在公屋單位內作有條件暫住,以便戶主獲得照顧;或讓戶主能照顧極需依靠戶主的近親。 房委會發言人今日(11日)表示,房委會早前通過的「屋邨管理扣分制」加強措施,將於2023年12月8日實施。 「在垃圾收集站、樓宇範圍內或其他公眾地方胡亂傾倒或棄置裝修廢料」、「損壞雨水/污水管,引致滲水往下層單位」、「損毀或盜竊房屋委員會財物」、「把出租單位作非法用途」的扣分分數均由7分增至15分,其中「損壞雨水/污水管,引致滲水往下層單位」的警告機制將不再適用。 根據房委會資料顯示,為鼓勵較年青的家庭照顧年長父母或親屬,促進家庭和諧共融,已將「家有長者優先配屋計劃」和「新市樂天倫優先配屋計劃」合併為「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近日有大埔街坊於Facebook羣組發文,指輪候公屋7年半,近日終於「畢業」,首派由居屋轉成公屋的天水圍俊宏軒,單位光猛寬敞,已間好2個房,有齊廚櫃、地板,不少網民都大讚是「筍盤」。 配合第一批簡約公屋項目落成進度,當局預計會於明年第二季開始接受第一期的申請。 申請人除可提交紙本申請表格,亦可選擇在網上遞交申請,屆時將會有市區及新界的項目同時可供選擇。
公屋世襲: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今年5月24日通過實施扣分制的加強措施,增加涉及環境衞生、公眾安全及嚴重違反租約的九項不當行為的扣分分數,以及擴大兩項有關環境衞生及/或嚴重違反租約的不當行為的適用範圍。 房委會今日(11日)公佈加強版公屋「屋邨管理扣分制」下週一(18日)起實施,有九個項目提高扣分分數,當中四項由扣7分倍增至15分,包括胡亂傾倒或棄置裝修廢料;損壞雨水/污水管,引致滲水往下層單位;損毀或盜竊房屋委員會財物;及把出租單位作非法用途。 文件又提到,當局已物色到一幅位於馬鞍山恆光街一幅政府用地,該地原預留作小學用途,但教育局已確認不再需要該用地,認為適合興建簡約公屋,初步預計可提供約860個單位。 房屋局最新文件顯示,一直被批評偏遠的上水蓮塘尾項目,因成本效益相對較低,故決定不再推展該項目,當局又會調低小欖樂安排項目的單位數量,減少800夥至4,200夥;但會增加柴灣常安街/常平街,以及屯門第54區的規模,分別增至1,720夥和5,620夥,合共增加440夥。 消息人士透露,改裝的5間空置或即將空置的校舍,可提供約600個單位,成本每個單位約為50萬元。 5間校舍包括觀塘順安邨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上水彩園邨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彩園分校)、九龍灣彩石裏前聖若瑟英文中學、觀塘順安邨迦密梁省德學校,以及黃大仙竹園南邨浸信會天虹小學,每間學校提供單位數目介乎100至150個。
公屋世襲: 相關文章
同時,有網民質疑該女兒的動機,指其以照顧老人之名,進一步想得到間屋。 亦有網民留言分享自身經驗,指其母親同是獨居,而且是長期病患者,該網民曾向房署要求加名但遭拒絕,房署回覆只能夠申請做照顧者同住。 公屋扣分制今次亦會「加辣」,例如出租單位作非法用途由扣7分增至扣15分,亂拋垃圾亦建議由扣5分,增至扣7分。 從照片可見,單位客廳寬敞,有良好採光,樓主又表示,除了廚房、廁所外,已經間好2個房間,廚櫃、地板齊全,基本上可立即入住。
公屋世襲: 校舍改建單位70%屬於大單位
另外,現行要求租戶自行申報仍是較被動的做法,當局可研透過要求申報者宣誓,如發現作虛假陳述或提供虛假文件者,除了即時取消其公屋申請及入住資格外,亦可作出刑事檢控,以加強阻嚇力,務求令有限的公屋資源能夠妥善運用。 公屋世襲2025 公屋世襲2025 在2022/23年度截至今年2月底,房委會收回的公屋單位有約11,000個,當中因濫用公屋或違反租約等而收回的超過1,900宗,過去3年平均1,300宗多。 房委會主席、房屋局長何永賢表示,冀新安排進一步確保公屋資源能分配予最有需要的市民身上,回應社會訴求。
公屋世襲: 沈帥青:公屋一代傳一代 世襲非必然
現行「富戶政策」下,公屋租戶上樓首10年,毋須接受入息和資產審查。 在新安排下,租戶須每兩年申報已持續居於單位,已遵守租約條款;同時申報是否擁有本港住宅物業。 公屋租戶及成員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即簽訂臨時協議後一個月內,亦須向房委會申報。
公屋世襲: 公屋一代傳一代 世襲非必然
現時租戶戶籍如已有一名單身成年子女,可再申請多一名單身成年子女加入。 公屋世襲2025 惟新安排下,年長租戶戶籍內已有成年子女,不論其婚姻狀況為何,都不得申請加入其他成年子女,即長者戶主不可為第二名成年子女「加名」,減少「世襲」問題。 房委會指,新安排可免製造機會讓部分人借加戶作為入住公屋的捷徑,對於需照顧年長父母的人,仍可按現有機制申請暫住。 另外,以往公屋租戶如因作出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觸犯「屋邨管理扣分制」等而被終止租約,禁止申請公屋期限,將由現時2年增至5年;類似原因被取消申請的公屋申請者亦被禁止5年內申請公屋。 據悉,會上大部分委員傾向收緊為期12個月的「暫住期」,亦有委員認為不應設「暫住期」,應直接要求暫準居住證持有人遷出。
公屋世襲: 消息人士:蓮塘尾項目成本效益相對較低
有立法會議員更進一步建議,房委會應利用土地註冊處的數據,覈查全港80萬戶公屋家庭成員是否有違反條款,以杜絕濫用公屋的情況發生。 公屋世襲2025 不過,面對樓價不停升,私樓租金又貴的情況下,提出收緊公屋繼承製度,必會引起極大反彈。 若將繼承公屋的入息及資產審查,改為調低至跟申請公屋的限額對齊,則應該有不少公屋的第二代子女會超標,惟財政能力可能又不足以負擔私樓租金或上車,屆時必怨聲四起。 背後還不是同一理由,當涉及大量公屋住戶,亦即代表大批票源,政黨會否支持亦成疑。
公屋世襲: 房委會擬收緊公屋政策 資產兩年一申報
陳學鋒亦相信,調整「加戶」措施既能保留子女照顧年長雙親的美德,又能杜絕濫用公屋的問題。 除申請加入上述第2類新生嬰兒或18歲以下的兒童可豁免「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的規定外,申請加入其他類別人士,整個家庭(包括擬加入戶籍人士)必須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的規定,以核實資格。 公屋世襲2025 公屋世襲2025 當局有必要進一步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因公屋原意是幫助基層,通過上樓後的租金補貼,讓其改善生活,能有餘錢作儲蓄或投資,待積累到一定財富和置業能力後遷走,騰出公屋給其他有需要人士。
公屋世襲: 公屋世襲|已婚女兒以「照顧長者」想喺公屋加名:家人百年歸老自動過戶?
文件披露,在新估算下,高層樓宇項目每個單位成本可下調至約59萬元,但事隔一年,當局仍未有披露相關計算方法的細節,但若以第二批撥款預算的98.4億元,推算該批1.3萬個單位的成本,平均成本仍高達75.7萬元,與傳統公屋相若。 民建聯九龍東議員顏汶羽指, 其中3個觀塘項目交通便捷,前聖若瑟英文中學相當近觀塘道一帶的巴士站,步行到九龍灣或彩虹港鐵站只需約10分鐘路程。 公屋世襲2025 至於位於順安校舍的兩個項目,他希望政府可以配合東九龍捷運順安站一併興建,避免進一步加重四順區的交流負擔。 西九新動力議員梁文廣表示,第二批「簡約公屋」在選址上作出了不少修訂,採取「有加有減」的策略,積極增加市區、擴展市區地段單位的供應,同時減少新界較偏遠地段單位的數目,甚至撤回部分項目,梁認為政府回應了基層市民對於入住位於市區、擴展市區項目的殷切訴求,值得支持。
被問到為何第一批項目的成本削減,而第二批項目包含成本較低的改建校舍項目,為何第二批項目的預算並無以同一標準減少兩成,房屋局消息人士指,當局在參考第一批項目的回標價格,而調低第二批項目的預算,「但唔能夠直接擺落去」,但不排除日後招標後,會再有空間壓縮建築成本。 公屋世襲2025 房委會5月的會議上,亦一致通過收緊公屋富戶及加戶政策,10月已經生效。 所有公屋住戶入住後須每兩年申報物業狀況;若查出屬富戶,暫準居住期限從一年縮減至4個月,以增加在暫準居住期間轉移資產的難度。 另一議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兼告別劏房行動召集人鄭泳舜稱支持當局增加簡約公屋的市區選址,經過房屋局最新的調整,現時擬興建的市區單位,已佔整體簡約公屋單位約五成,這是合適的。
此外,新增加於馬鞍山恆光街,鄰近港鐵站的用地,提供約860單位。 原有的柴灣常安街/常平街和屯門第54區項目增加約440個單位,小欖樂安排項目單位數量減少約800個。 房委會同時收緊屋邨管理扣分制,多項不當行為,如出租單位作非法用途由現時扣7分改為扣15分;造成噪音滋擾和胡亂棄置垃圾亦由現扣5分,改為扣7分。 公屋世襲2025 「天倫樂調遷計劃」,提供調遷機會給公屋租戶遷往其年長父母或年青一代現居的屋邨以便互相照顧。 凡居於公共屋邨的年長父母可提名一名兒女,或兒女配偶申請此調遷計劃,而年青一代家庭則可提名其父母,或外父母申請調遷。 他又指,現時有逾80萬名公屋租戶,當中有超過50萬人已須每2年申報。
公屋世襲: 輪候公屋丨排公屋7年半首派天水圍「前居屋」 廚櫃地板間隔齊全網民讚筍盤
租戶亦要授權房委會可向政府及公/私營機構查覈租戶資料,如被核實虛報料可遭刑事檢控。 其實濫用公屋資源問題由來已久,當局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堵塞漏洞,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當局可藉今次政策修改,再加強審查力度和嚴厲執法,如議員們曾建議房屋署可與土地註冊處及其他機構合作,用大數據查覈公屋戶及家庭成員有否透過不同隱瞞手法而持有物業資產。
可是,當基層獲分配公屋後,便不願放棄,更想方設法住一輩子,甚至世襲下去,結果導致公屋流轉量低於1%,出現只進難出的不公平現象,劏房戶等候獲派公屋的時間不斷延長至現時5.5年。 他又指,改建空置校舍的平均單位成本為50萬元,造價較低,建議政府應進一步研究,增加更多合適的空置校舍或政府物業選址進行改裝,既可以增加更多較交通便利的地點項目,亦可以減低建築成本開支。 房屋局消息人士指,全部校舍均坐落在屋邨附近,許多亦在港鐵站附近,「行都行得到去,就算要搭車,好短車程就去到港鐵站,亦都有市區巴士路線,港、九、新界都有巴士到。」消息又提到,改建校舍的單位中,有70%屬於大單位,較其他新建項目只得兩成多,認為是改善了現時的設計。
公屋世襲: 房委會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 僅允一名成年子女「世襲」
文件透露,第二批的新建項目,即柴灣常安街/常平街、屯門第54區、小欖樂安排及馬鞍山恆光街,合共4個項目,將會增至19至24層高,較早前以19層「封頂」再「唧高」幾層,並指新設計可以提供更多單位。 公屋世襲 經民聯議員林健鋒支持在空置校舍興建簡約公屋,一來屬政府土地,二來已有基本框架,可縮短建造時間,最重要是善用資源,讓等候上樓的市民盡快離開不適切的居所。 公屋世襲2025 備受關注的造價方面,消息人士稱,由於第一批項目的回標價錢,比原先估算減少了約30億,故第二批項目所需的工程總撥款亦可下調16.9億元,至大約98.4億元。
公屋世襲: 相關條目
至於戶主離世後,公屋可轉名予子女的做法是否應繼續下去,房委會亦應認真研究,畢竟公屋並非私產,而戶主子女亦已成年,若其符合申請公屋資格,應自行入表申請。 首先,當局制定相關政策,但房屋署卻沒有切實執行,讓租戶自行申報並作隨機抽查,即使有人被查出作虛假陳述而遭起訴,大多是輕判了事,更讓租戶認定房屋署職員尸位素餐,明知有些富戶申報的資料有問題,也是隻眼開,隻眼閉,不會深究。 此外,「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房委會雖然將原本住滿10年纔要定期申報資產的要求,收緊至每兩年申報一次,但是無法阻礙有公屋戶在該兩年「真空期」,將物業買入賣出圖利,下次資產審查時名下已無私人物業。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柯創盛認為,富戶政策需要與時並進,相信收緊申報年期不會有大影響,又期望在執行時,盡量做到便民利民,令政策更切合社會需求,讓公眾資源用得其所。 據房委會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上樓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而長者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而公屋富戶政策下,超越入息限額5倍及資產淨值限額100倍的住戶須遷出現居公屋單位。
文件又提到,房屋局早前已就第一批簡約公屋招標,回標價錢較原先估算減少30億元,減幅為20%,故第二批簡約公屋亦可壓縮16.9億(15%)至95.4億元,亦即整個簡約公屋成本至少可削減46.9億元,減幅近兩成。 房委會亦擬修訂租戶違反規定的定義,例如住戶「拒絕維修應由租戶負責保養的喉管或衞生設備」,會在警告無效後被扣分,建議將項目調整至在住戶「拖延維修至未有維修相關設備」都適用。 消息人士指,扣滿分的規定不變,惟扣分行為「加辣」,例如亂拋垃圾、任由寵物隨處便溺,以及胡亂棄置裝修廢料、損毀或盜竊房委會財物等,「加辣」至分別由扣5分及7分,增至扣7分及15分。 換言之,若住戶亂拋垃圾3次,又或破壞單位設施重犯一次,就會有可能被「叮走」。 房委會又獲授權透過政府部門或公私營機構查閱公屋住戶資料,包括銀行按揭、土地釐印契約等相關資料,以加強審查。 文件提到,參考第一批簡約公屋項目的投標價格,認為第二批的項目亦可由原來估算的約115.3億元,調低至98.4億元,亦即削減約16.9億元,減幅約為15%。
公屋輪候人數不斷創新高,要提升公屋流傳,對於有能力者卻不搬走的情況,即使是燙手山芋,也不可再拖不理。 戶主的子女則要經入息及資產審查,若超出標準,一年後便要交回單位,若合乎標準,第二代便可申請繼承單位。 房屋局今日(11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申請第二批簡約公屋的撥款,指由新世界借出的上水蓮塘尾土地,因成本效益相對較低,故以其他選址更佳的項目取替;當局早前已就第一批簡約公屋招標,回標價錢較原先估算減少30億元,減幅為20%。 公屋世襲 故此第二批簡約公屋亦可壓縮16.9億(15%)至95.4億元,亦即整個簡約公屋成本至少可削減46.9億元,減幅近兩成。